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612章

抽个美女打江山-第612章

小说: 抽个美女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说法固然不可信,但的的确确是死于737年的十二月。这也是周少瑜亲身所确定的。然而死法……

    呵……周少瑜冷笑一声,拳头紧了紧,又再次放开来。

    随着时间推移,武惠妃的身子骨的确直转而下,愈发的熬不住,看起来随时都可能病逝一般。然而事实却是,待进入十一月,武惠妃的头疾终于有所好转,到了十一月末,除了偶有头疾发作抱恙,并无太多困扰,而进入十二月,基本已无大碍。

    然而武惠妃还是死了,传出来的病因,头疾。

    随后李隆基悲痛欲绝,追赠皇后之位,谥曰贞顺皇后,葬于敬陵,并立庙祭祀。

    看起来,一切没有毛病。

    武惠妃以同样的手段,以威胁杨家人胁迫杨玉环配合,相比起李隆基暂且只是口头,那么武惠妃的实际手段让人不得不退缩。

    那一段时间,弘农杨氏的感觉就仿佛天都塌下来了,似乎全世界都在与他们为敌,罢官的罢官,被贬的被贬,乃至于还有流放之人。

    那时候自认将死的武惠妃压根不由余力,只为了给李瑁扫除一切障碍,总归,杨玉环绝不能留。哪怕因此惹了李隆基,也顾不得许多,只要不会影响李瑁太多即可。

    这时候杨玉环已经被放到了绣岭宫,名义是给窦太后祈福,总归隔了长安一段距离,杨玉环无权无势无人,自不知晓发生了什么,直到杨家被逼无奈,只能选择妥协秘密派人来劝,才知道李隆基没啥动作,但武惠妃却动手了。

    放走?谁也不会那么好心,至多只会作成放手的假象,实际上,却是直接要杨玉环的命,而且还得是杨玉环自己了断。

    彻底没了退路的杨玉环已然心死,然而却被周少瑜偷梁换柱给救了出来。

    那一日清晨,众人只远远的看见,最喜红色的杨玉环穿着她的大红衣裳立于崖边,一跃而下,尸骨不存,无论怎么寻找都找不到踪迹。

    这也是肯定的,说穿了,也就是个类似提线木偶一样的东西,随后还被周少瑜第一时间收回。以距离而论,实质上没人看清那到底是不是个人。

    再之后便有了说法,窦太后被埋骨于崤山,甚为凄苦,杨玉环这是与窦太后作伴去了。

    然而谁也不知道的是,伤势痊愈大半的李隆基,在那一日正好秘密出宫,准备前往绣岭宫探望一番。

    武惠妃的所作所为,李隆基一清二楚,然而他并没阻止。作为花中老手,他当然也晓得趁虚而入的道理,很显然现在杨玉环便是最脆弱的时候,固然以威胁的手段能让杨玉环老实,但总归得不到更多,而李隆基是身心两样都想要。

    这时候亲自过去安慰,并保证善待杨家云云,即便杨玉环仍旧有所怨恨,但在无所选择之下,也照样会生出几分感激。谁让杨玉环已经无所依靠了呢?

    然而也就是这一日,杨玉环居然跳崖再也不见?

    好死不死,不动声色回宫的李隆基,恰好又被武惠妃从旁试探太子之事……

    总之,没过多久,武惠妃死了,而转到新年,李亨是为太子,至于李瑁?哪里还有他什么事。

    带着杨玉环隐居一段时日的周少瑜,在离开前去了玉真公主那一趟算是告别,顺带也想着和李白交好一番,不想却是听到这样的内容。

    玉真公主的意思很明显,武惠妃死了,而间接凶手,却是周少瑜。固然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她和武惠妃又不熟,只是单纯的觉得周少瑜影响了太多事情。

    然而玉真公主不知道的是,周少瑜心中惊奇了多大的骇浪。

    史书中惊吓而死的说法固然不可信,下一位皇帝肃宗李亨为了洗白李氏,自然需要武惠妃来背黑锅。但头疾已经几乎转好的武惠妃又如何会突然暴毙?最大的可能,武惠妃自认自己所作所为并没有触碰底线,可实际上,终归低估了杨玉环于李隆基心中的地位。

    或者说,李隆基也再容不下武惠妃为了争夺太子而愈发胆大的做法。插手朝堂?莫要忘了,武惠妃也是武家人,而武家,出了一个武则天!

    换言之,如果没有周少瑜出现,杨玉环不会和李隆基这么早产生纠葛,那么武惠妃自然不会有这些举动除掉杨玉环。那么自然也不会因此惹恼李隆基,乃至于暗下狠手丢命,也就是说,其实武惠妃本来可以活的更久?

    若是如此,那么史书当中所记载的武惠妃死于737年又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惯性?绣锦的修正?

    还是说,这才是原本的历史!

    假设想所有的历史变成一段时间线,看似是周少瑜从最后穿越到了从前,从而引起了部分的改变,但实际上,在时间线还尚未进行到后世的时候,其实周少瑜已经出现了?

    曾经自以为自己是插入与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当中,可实际上,自己的所作所为早有定论?

    周少瑜想不明白,也想不透彻。

    “你想这些个作甚?无非自寻烦恼罢了。”这时候却是绣锦突然冒出来了。“时间也好,时空也罢,那都是神的领域,便是我,也只是略沾皮毛,更莫说一个普通人,再且,终归以后你是以大梁为主,待我彻底融入大梁世界,你也同样是回不来了,所以这里的问题,又何必纠结。”

    “神的领域?”周少瑜有些疑惑。“难道说这世上真的有神仙?”

    “我想咱们所理解的神并非一个概念才对。”绣锦解释道:“神不代表法力无边,不代表个人能力,便是一个人当真有了一拳打爆一个星球的能力,那也不是神,即便有什么神君仙君的称呼,那也是人们自我封赐。而我所说的神,无相无形,无处不在,她是宇宙规则、意志,她操控一切,也放纵一切,到底是如何,谁又说的准呢。总归我也不过只是为了求新生的一方大地意志罢了,压根不是一个层面。”

    “算了,越说越玄乎。”周少瑜摆摆手,听的头疼。“总归你那句话也有道理便是,再如何纠结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而且,以后便是想回来,也是回不来了。既如此,到底是何缘由,又真的重要么?”

    嗯,这问题纠结的,颇有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味道,肯定没个结果。

    但是对于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周少瑜委实有点恼,这个人形自走炮也忒无情,这么多年的宠爱,说动手就动手,半分情面也无。爱美人?终究也只是爱自己吧。

    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帝王更是如此,看来此言也不假。周少瑜自认当引以为戒,真那般或者,又有何意思。

    至于让杨玉环受了那么多煎熬,周少瑜愧疚的想着,以后便好生待她吧。

    也是恰巧,当海平面出现浩浩荡荡船队的时候,太阳拨开云雾洒照,让整个天气顿时变得明朗起来。

    不得不说高玉瑶的水师卖相极佳,尤其为首的龙船,其长度超过百尺,其内更有上中下三层楼之分,甲士林立,弩炮惹眼,随后更有上百艘各式战船紧随,旌旗飘展,单是看着就让人沸腾。

    周少瑜看的眉头大皱,委实没想到高玉瑶的水师居然能发展的这么快,且莫说人家指不定还有一些船队不曾到来,就算全在这儿,这规模也够唬人的。

    反观自家的水师……虽然周少瑜也不确定周三山那边如今的情况,但肯定是比不得大梁水师的。至于潭州水师,那才组建多久,离真正战力成型还早得很,且那是江河水师,并非大海,区别也是不小的。

    “纵横大海啊……”看着浩荡的船队,周少瑜感叹一声,这也是男人的梦之一,不是么。

    在蓬莱万民的瞩目下,高玉瑶凯旋而归,此行的经过,高玉瑶姑且还算满意。谁都知道冬日不利作战,海上尤为如此。而在此时都能做到一切顺利进行远洋补给持续作战,那么换个时间,只会做得更好。而整个过程中,自然也少不得多了许多记录,发现许多缺陷,只要之后一一整改,可以预见,大梁水师的作战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面。

    船队并没有直接靠岸,而是在近海的海面上进行了一场相对简单的演练以壮声威,这也让周少瑜有了个更直观的了解,不管如何,南越攻略,必须要加快了。

    待了几日,周少瑜便带着二女往西赶路,准备先回并州。尚在半路,已经回到历城的高玉瑶便颁布了新令,此令一出,举国沸腾!

    整个大梁的制度,于中央实行的是六部制,并设有宰相。而地方,只是进行简单的架构,只有州、府、县三级。而府与县之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能称府的,便是州衙所在,除了城大些,人多些,繁华些,品级高上一些,其实也没多大差别。

    就拿潭州为例,整个潭州一府七县,换算成主官官职,便是一个知府,七个知县,外加潭州主官知州,统共也就九个人。或许像豫州这般的大州划县要多些,可那也只有十多个。

    换算下来,整个大梁全境,所有主官加起来也不过只是过百。

    如此的结果便是,若主官清廉负责给力,那么地方上的政治也更加清明,毕竟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知县,其管辖也非凡广。但一旦糜烂起来,也愈发的迅速。当然了,因为官相对少,真下狠心整顿,相对也容易一些。

    对比一下唐朝就知道,唐朝贞观年间,全国有多少个县?一千五百多个!

    总之在大梁,此种划分颇有些奇葩,都城任职的官员,远比地方上要多得多。

    而高玉瑶新令,便是将地界重新划分,知州维持不变,州以下原本的县改为郡,而郡往下,在划分数个县出来。此举能更高效的推行政令,提高行政效率,很少再会有那种政令一下,至多只在县城推行,至于此县其他地界乃至城池?说不得一任知县当下来,去都没去过。

    而对于世人而言,意味的是更多的官职!

    果不其然,在此新令之后,高玉瑶再次发出政令,来年春季,开恩科!

    书生士林沸腾了,此举成功邀买人心,尤其寒心子弟,因为谁都知道,高玉瑶已经愈发重视寒门子弟的提拔。

    待周少瑜赶到并州泰原听闻此事,很是沉闷了一下子。

    这么大的事情,显然高玉瑶不只是琢磨了一天两天,固然后来周少瑜跑了,但中途高玉瑶也有别的事情要忙,结果呢,周少瑜愣是一点没打听出来。

    “大梁要垮?”周少瑜心中苦笑,一旦高玉瑶完成改制,在重视寒门子弟的同时平衡好各大世家,那么高玉瑶等于顺利要买了当世主流阶层,此举只会让高玉瑶的权势更加稳当。而高玉瑶绝对愚钝之辈,在她逐渐高效有用的政令下,哪怕只有半个地盘的大梁,其散发的实力怕是比以往整个大梁还要强。

    “要么,去把高玉瑶宰了?”周少瑜甚至心想。随即一个白眼鄙视一下自己,前不久还鄙视了李隆基来着,完事自己也要做类似的人不成。

    而且,当真顺顺当当得了天下,反而没啥意思了,不是么?

第1057章 杂事() 
潭州,府城。

    随着发展,潭州府城已经愈发繁华。同样也因为伴随着商业的发展,需要雇佣的人手也愈发多,因此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人来此。

    曾经东贵西富南穷北贱的划分早已不存在,但凡能在城里居住的,拿多少有略有资产。城内逐渐居住不下,不少人却是选择在城外违规盖屋!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

    潭州自然不是大州,在设计之初,城池规模就算不得大。如今已然是不大够用了。

    对此,李清照再次召集姐妹以及文武开始商议。

    第一个选择便是将府城牵走,转移到大本营巫县,巫县经过数次扩建,规模早就超过了现在的府城,且人数也半分不差。从这方面而言,巫县是相当合格的。

    然而问题在于,巫县过于靠里,虽有河道却算不得宽广,不利于水军发展。而就在原地不动的话,则能第一时间防备荆州,且利于水军。

    是以第二个选择,便是扩建。

    作为府城,一旦扩建那就是个大工程,消耗绝对不小。

    还未等有结果,关于大梁新政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无论是诚徽州还是潭州,行政辖区基本沿用大梁原有的划分,也就是一个县令的管辖非常广。不过随着高效发展,原本县衙的编制早就不够用,其后不知扣招了多少次。

    相比起大梁的重新划地域设县,潭州实行的是官吏并举制度,抬高了吏的地位。真要论起来,其实后者扩编的人数远比大梁的举措多得多。

    然而到底小吏什么的上不得台面这种看法颇有点深入人心,尤其潭州地界除外,更是不怎么瞧得上小吏,也因此到没让人多么重视,反而受到不少士林人士的嫌弃。

    这方面却也不是那么在乎,总归一直就没怎么被这群人接受。可高玉瑶此举实在邀买人心有点厉害。当此令传到潭州,暗中调查收集之下,近期离开潭州的书生明显多上太多。

    想想也是,眼下都已经是冬日了,来年春便要在历城举行恩科,这么远的路,但凡心动,必须得抓紧出发赶路才是。

    “如此也好,也避免了不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形,即便强留,也断不会为我等效力,若有异常,说不得还会行出卖通敌之举。既如此,不若离开。”李清照对此同样意见不大。

    高玉瑶力排众议,将来年恩科设置于历城而不是京师金陵,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专门给自己提拔人手。远在历城,朝中各方势力压根就不怎么插得上手。

    可以预见,届时高玉瑶势必能获得一批寒门新贵的忠心。随后只要高玉瑶不昏头,那么高玉瑶的进一步集权必然非常顺利。考虑到高玉瑶精明的政治手段,接下来大梁地界必然迎来飞速发展。

    换言之,大梁势必愈发势大。

    这等情况下,若潭州还将府城迁移到巫县,安全上是进一步保证了,但在边界防卫上,便容易慢半拍,毕竟距离摆在这里,单是消息的传递便需要时间。

    “不若,新建?”这时候辛宪英提出自己的想法。“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