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619章

抽个美女打江山-第619章

小说: 抽个美女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情。

    举此例子到不是说感情如何,而是那种身处绝望当中的情绪以及对人的影响。

    燕城孤城,眼下的幽州那压根就不算大梁的地盘。城内少粮,城外大军围城。无论将士还是百姓,都需要节衣缩食才能勉强维持,饥饿还有战事,无论哪一样都让人心中煎熬,进一步扩大负面情绪。

    更重要的是,城内的百姓除却突厥俘虏之外,都以被欺压许久的原大梁百姓为主。人总是奇怪的,面对突厥,他们不敢吭声,但眼下大梁军队来了,却有勇气抱怨。

    若小打小闹,高玉瑶还能忍忍便过去了,但随着事态过火,必然毫不犹豫下令杀一儆百。然而此举之后,老实是都老实了,但压抑的情绪更甚。

    死气沉沉,用这句话来形容尚有三十余万人的燕城在合适不过。

    如果说一开始还能用等待援军来激励,那么现在,基本无望。

    一个月,怎么都能派来援军了,然而问题是,城外的突厥军压根就不曾动过。

    高玉瑶面临抉择。

    突围,还是等待?

    前者九死一生,谁也无法保证结果。而后者,若是真有援军到还好说,若不然死路一条,在少粮的情况下,越往后拖,怕是连突围的力气都不会有。

    同一时刻,燕城郊外,山中。

    “还没做好决定么?”李秀宁表情淡淡,很是平静的道。

    周少瑜眼神闪烁,给了一句解释:“我想再看看,她高玉瑶不是气运加身么,那么,到底能不能逢凶化吉。”

    “逢凶化吉?以目前形势来看,高玉瑶除了突围别无他法,那么所谓逢凶化吉,至多也是能够顺利逃回大梁境内。然而协此大败而归,加之其父高渐申打压,再想谋取大权怕也是需颇消耗时日。”李秀宁难得‘大方’一回,说了一段长的。“除非,天降陨石?”

    周少瑜脸黑,这算是拿刘秀的经历打趣嘛?

    不过以李秀宁如此卓越的目光都看不出任何的可能,怕是高玉瑶当真会凶多吉少。绣锦也说过,天降陨石什么的没可能,至多也就是加速高玉瑶的成长,这可不代表无敌。

    然而周少瑜就算想帮也帮不了什么,说穿了他也就三万军队在外,即便为了机动性全部选择的骑军,可架不住人家突厥都是骑军啊!至于说策应高玉瑶的突围,在完全无法和城内联系的情况下,这种策应基本等同于无效。

    何况涿城离燕城可不算太远,阿史那忽沁没可能没有丝毫防备。

    手中折扇猛然一收,拍在掌中心,周少瑜深呼吸一口,道:“走,回涿城,出兵!至少,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这话却也不算多假,无论大梁如何,终归是时下的正统朝廷,而周少瑜更是名义上的大梁臣子。如今皇帝太后有难,若什么都不做,难免有碍。

    主要还是对比,连大梁朝廷都不曾有什么举动,偏生被人怀疑非忠臣的周少瑜冒死发兵,这无疑会下降大梁朝廷的威望。

    除此之外,那便是多给高玉瑶一份希冀了。至少,她还不至于完全孤立无援,多多少少也有些心里安慰。

    而根深的原因,那便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周少瑜是外来者,对于大梁自然没有什么归属感,然而仔细想想,大梁总归是中原正统,而突厥,是百分百的异族。想想华夏史上的异族入侵吧,那一次次的耻辱!

    即便周少瑜不会在意大梁史上留下一笔太后皇帝被俘的大耻,但是世人会在意,若是他隔得这么近都什么都不做,谈何仁德之名?

    是日,涿城三万骑军马蹄包裹,夜行百里,白日则藏于山间修养,入夜再行百里,抵达燕城附近潜藏再行歇息。

    待第三日,燕城内的高玉瑶,已经决定突围了,只待入夜,便要有所行动,至于城中百姓,只能抱歉。别说是城中百姓了,即便是麾下将士,都要进行取舍。

    想要顺利突围而出,必须有诱饵,遣大部并命人伪装护卫吸引注意。而这些人,几乎有死无生。

    时入傍晚,黄昏以落大半。就是这最后一颗,夕阳所在,烟尘扬起,一面偌大的朱雀大旗飘扬而出。

    “结阵,防卫!”阿史那忽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且并没有冒然出击。

    周少瑜所在方位为太阳所在,哪怕是夕阳,也是极为刺眼看不真切。在不知敌情剧情情况之下,冒然作战实为不智。眼睛都睁不全,怎么可能好打。

    待看清那面大旗,阿史那忽沁意外的同时也颇为恼怒。没办法,实在是他败在这面旗帜下的次数有点多,多少都意味着耻辱。

    阿史那忽沁看清了,燕城城头上的大梁军队自然也看清楚了。

    “朱雀大旗?晋王所部?”当值的将军语气颇为不敢相信,委实没想到第一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友军,居然是并州周少瑜的。“快,速速上报太后!请太后决断。”

    此时高玉瑶正在安歇,养精蓄锐准备夜里的突围,然而闻见此事,哪里还坐得住,丝毫没有犹豫站在了城墙上观看。而这时,周少瑜已经于远处布阵,似乎随时准备发起冲锋。

    而另一边突厥方面,大军调动非常,大有集结御敌之意。

    “快,擂鼓!”高玉瑶立刻下令。

    阿史那忽沁想要围城,兵力自然分散,名为十余万,分散下来一处也不过几万,就以眼下的西城门而言,便有着阿史那忽沁在内的总计五万大军把守。

    高玉瑶是知道周少瑜手里目前有多少军队的,三万对五万,胜算太低。她到是想大开城门予以支援,但绝不能这么做。说穿了,她麾下将士几乎皆为步卒,且长期节食之下,以无太多战力。真往外冲,不但形成不了有效支援,反而可能是个拖累。甚至于直接被攻入城中,总归拖到现在,若是可以直接入城,阿史那忽沁也没有必要非得等高玉瑶突围不可。

    是以只能是擂鼓,并命人多上城墙摆出架势,看似随时准备突围的模样,以此牵制突厥的视线和注意。当然了,未必会有效果。

    实际也的确如此,阿史那忽沁压根没将燕城的擂鼓放在心上,借他们十个胆也不敢随意开城门。他所忌惮的,是那面朱雀大旗,是朱雀大旗下那位名为李秀宁的女子统帅。至于周少瑜,承认他乃人杰,却还不会忌惮。

    是什么给周少瑜勇气以三万打五万?即便全都是骑军,但怎么也不可能和突厥的骑军相比。想到对方出其不意抵达此处,却没有选择奇袭,那么定然是有所倚仗,也就是说,莫非再次从并州秘密调军了?

    为求稳妥,自认自家军队战力要超过对方的阿史那忽沁,果断留下两万以应变故,并且遣人从其他方向调军。是以第一时间与周少瑜对峙的突厥军队,同样是三万。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同一时刻,李秀宁正在和周少瑜说着一些话。

    “突厥反应极快,若是奇袭,看似出其不意,却效果不大。不若堂堂正正缓缓而出,借助夕阳天时正面击之。而阿史那忽沁多疑,我等此举必定引其多疑,必不敢全力而出,势必有所保留,是以我等要面对的,绝非全部五万大军,是以,我军第一波冲锋务必要有气势,打出冲击力,力求一击则溃,而后在其他援军到来时果断撤离,断不可久战……”

    这便是李秀宁定下的策略。

    周少瑜此行,主要目的绝非营救高玉瑶,而是向天下摆明一个态度,做出一个交代。有了这个举动,无论之后高玉瑶是生是死,周少瑜都能最完美的应对,也能博得更多的名声。

    此外,虽未直接营救高玉瑶,但帮助却一点也不小。周少瑜的出现,意味着燕城不再孤单,仍有援军可求,让人心中激起几分希冀,不会再像那般绝望,这对于士气的是一个不小的提升。至少也未以后的突围增加几分成功。

    “周郎,激励两句吧。”大战在即,紧随左右的杨妙真出言道。

    凉风吹过,带起些许微尘,周少瑜骑于马上,调转马头。

    激励士气?这种事周少瑜真心经验不多,但此时他为主帅,断无让杨妙真代劳之理。

    想了想,便有了主意。

    “将士们!”周少瑜开腔大吼:“无需紧张,无需害怕!因为,我周少瑜!永远冲锋在你们前面!”

    身先士卒。

    没有比这更简单直接的法子了,周少瑜在前,意味着帅气同样在前,一军主帅尚且冲在最前头,麾下将士又有何理由不卖命?更莫说,周少瑜这个主帅,是备受推崇的存在。

    这支骑军的成员基本都是北地人士,而北地,周少瑜是唯一的希望,是他一手将并州重建,给了他们以及家人对将来生活的希望。没谁会愿意见到周少瑜出现意外,那么,在周少瑜冲在最前的情况下,除了死战,别无他选。

    “杀!”

    冲锋的号角,擂起的站鼓,战马嘶鸣,马蹄涌动,喊杀震天。

    战争,让人热血,也让人胆寒。

    三万骑军对三万骑军,单看纸面数字,并无太多实感,且人数上似乎也不震撼,然而实际发生,给人的却只有两个字,惨烈!

    将军相接,人马相撞,冲锋最前的人,很可能连一块完好的肉都未必能够保留。

    哀嚎,惨叫,抽搐,无论是人还是战马,不外如是。

    好在到底是占优的,周少瑜所在方向乃是背对阳光,此刻夕阳尚未完全落下。而面对夕阳的突厥军视线受损,直接便影响了相应的战力。

    周少瑜一马当先,其实他也怕,但相对身死的可能要小的多。

    一来是所穿铠甲绝非时下兵刃所能破防,二来即便相撞受了重伤,大可以飞快来回穿越以此恢复。

    然而到底是第一回打这种骑军对骑军硬冲的硬仗,多多少少有些跌跌撞撞手忙脚乱,好在运气不错,一个冲锋下来却也未被撞下马来。反观杨妙真,简直如鱼入水,显得游刃有余,不但有效提前避开任何可能的相撞,一手长枪更是神出鬼没杀敌无数。

    城墙上的高玉瑶看的心头揪起。从理智而言,她知道和周少瑜断无可能,但作为唯一与之纠缠的男子,又怎么可能一点心意都没有?更莫说在如此绝境之下,只有周少瑜出现,这更加深了周少瑜于她心间的位置。哪怕事后仍旧会以大梁为重,不为私情所扰,但至少现在,绝不希望周少瑜出事。

第1065章 突围() 
周少瑜发现自己现在心肠也‘硬’了,若是以前,像这样可打可不打的硬仗,八成会选择避让,然而现在,却是冒险而上。

    事实上此战对于周少瑜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好处,一不是攻城略地,二也抢不到什么战略物资。真若说好处,那便是将自己的名望再刷上一刷。

    终归是大梁的太后和皇帝,在大梁朝廷都不管的情况下,周少瑜动了。不管实际心思如何,单凭此举,足以表达周少瑜的‘忠心’程度,以后若是再做点戏什么的表示自身的委屈,那么即便迫不得已需要叛乱,后果也要小许多。

    此外就是刷一刷高玉瑶的好感度了。虽不指望人家连人带地盘白送,但将来若是必要时刻心软些许,那都是赚到大便宜。

    只不过损失的确有点多。

    此次冲锋并没有什么地利,至多也就是有一个夕阳在。其实哪怕是借助日光,夕阳也绝非最佳时刻,然而以燕城的位置,若是绕道其他方向,空间相对狭小更容易被发现,比如东方,燕城东边还能有多大的陆地?被发现的几率太大。

    而若是北边,那压根就借助不了日光,而且还得绕一个大圈,浪费时间不说,未必安全。

    那么只有西边最方便了,地域广阔,利于藏身,这不,周少瑜便率领军队在地方毫无所觉之下抵达。

    既然是西边,那么自然不可能上午乃至中午出动,那样的话只会让阳光直接对着己方,让己方睁不开眼,那就纯碎是找死了。

    好在今日夕阳还算给力,硬是比往日夕阳要耀眼不少,如此对突厥的影响更甚。

    就在周少瑜于燕城城下力战的时候,另一边,大梁京师,金陵。

    因为高渐申忽然出现力压群臣,也致使朝廷原本实行救援的方案停止。并非没有阻力,但此等情形,自然会有人出面帮高渐申化解,比如,那些个亲王。

    一旦皇帝身死,且小皇帝不可能有后,那么换言之,但凡亲王,谁都可能上位,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

    可以说,若高渐申不出面,忠臣还能力压这些亲王,但随着高渐申的出面,这些亲王坐不住了。

    咸鱼归咸鱼,无才归无才,但那可是皇位,谁还不想坐还是怎么的?

    在高渐申出面之后,坊间就开始了流言,说的便是高玉瑶盲目自大刚愎自用,为了自己的小金库,维持却用大梁的银子和军队去帮新罗解围。结果好啦,为了一己之私,连小皇帝都害了。

    别管效果是不是有,至少亲王的态度已经明了,一个个都开始暗自会客,开始实行拉拢之举。

    如果说一开始还要忌惮一下高渐申到底何意,那么随着时间发展,也变得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无他,高渐申老了,真论年纪,或许还没到那一步,但身体却是硬伤,作为朝中老臣,呕心沥血半辈子,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操劳总归是操劳过头了些。

    为了掌控全局,高渐申坚持着每天都去朝房坐着,单单如此对他而言便是极限,至于更多的,压根管不了,并没有那个精力。

    事实上对他而言,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谁当皇帝已经不重要,总归剩下的皇室成员都不是什么才德之辈,所以高渐申的打算便是,垂拱而治。

    皇帝可以无作为,但只要麾下大臣足够给力即可。他高渐申已经老了,但自认看人眼光不错的他,认为好几个朝中官员可为之重用。

    说到底,高渐申仍旧代表是士人集团,而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皇权对立的。

    眼见高渐申毫无反应,亲王也愈发大胆,一些有想法的臣子也开始做出自己的选择。谁让这时候高玉瑶已经被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