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易经杂说 >

第13章

易经杂说-第13章

小说: 易经杂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命归之于天,那个“天”并不是宗教观念的天,是形而上的符号,在《易经》上更没有这种神秘的观念。生命有个来源,哲学上称为本体,宗教家称作主宰、神、上帝、佛、道,而《易经》上称之为“乾”,宇宙万物,都是从“乾”的功能发生的,“乾知大始”,一切万有都是从乾而来。坤卦这个符号,是代表这个物质世界形成以后。在物质世界没有形成以前,就是说没有天,没有地,没有男,没有女以前,那是本体——“本体”一词还是根据西方哲学文化观念翻译而来,而在中国古代文化,则指那个物质世界尚没有形成的阶段是乾,等到有了宇宙万物的这个世界的形成,它的符号是“坤”,“坤作”是说它的功能造作出来,造成了万物。
  我们读《系传》,文字很美,虽是古文,一看都认识。但是读书要深思,这里每一句话前后连接包括的内容很多,这是中国古文的简化,可又有简化的好处,尤其是在以前,孔子写《系传》的时候,还没有纸笔,那时一个观念一句话,欲表达出来,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写很多很多的字,而是用刀在竹片上刻字,多麻烦,所以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观念,把这许多字凑拢来,就是后世所称的古文。所谓文,也就是言语思想的凑合。古文,我们现在的人读不懂它,反而指责古文是狗屁,其实其中包括的科学、哲学道理,很多是值得我们注意学习的。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两句话,后来发展到道家的阐释男性女性时说:男人一身都是阴性,只有一点真阳;而女人一身都是阳性,只有一点真阴。这就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有些年轻同学不信这一套,我告诉他们不能不信。举例来说,一个男人,身材威武,脾气很大,所谓气宇轩昂的人,往往有女性的情感及态度;反之,看来很温柔的女性,而往往心理状态则是男性化。心理学上的这种例子很多,如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话:“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好像妇人最坏了。我们接受了新的文化观念以后,指责这类文字,重男轻女,但是深一层观察很有道理。女性的性情本来很温柔,但下了决心的时候,果断的力量比男性大,而男人个性非常激烈的,真到了某一个阶段时,反会犹疑不决。女性也往往比男性聪明,有天然的敏感,所谓直觉。可是这一点,如果站在全面而言,又是男性更为高明,而男性在全面虽高明,在某一点上则糊涂,世界上失败的事情,又往往失败于一个小点上,这是从心理学上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道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两句话,在中国医药方面的学理研究起来,问题深得很,也多得很,可见中国医药之难。如男女的更年期,女子在四十九岁左右,男子在五十六岁左右。有的妇女在更年期,生理起变化,个性的表现也改变,原不喜说话的变得啰嗦,原来爱说话的变得多愁善感、深沉、忧郁,原来保守的变成狂放。夫妇、家庭间出问题的,此一时期比青年人还要多,因为生理、心理起了变化。而在中国几千年前,《易经》上的乾坤两卦,就把这个法则告诉了我们,这也就是十二辟卦的道理,我们可以将它定名为“生命变化的规律”。现在用十二辟卦说明如下:从人类的生命历程来看,囗乾卦是自母亲怀孕起,到婴儿生下来,都属于乾卦,为完整的生命。开始变了以后,成为囗天风女后卦,这是从内卦第一爻开始变起,一阴来了,就人生历程来说,这是女性的十四岁,二七一十四。十四岁在女性生理上会有很明显的变化,但男性是以八为一个单元来计算,是十六岁,男性十六岁也会有变化,不过不及女性的明显,这也就表明了男性在一点上的不聪明。
  中国的一部古书,《黄帝内经》,可称作是人类的生命学,其中提到女子十四岁时天癸至。所谓“癸”,在天干中曾经说过,“壬癸水”,癸为阴水,天癸就是月经,第一次月经开始,就把后天的生命破坏了,不过现在的情形不同,有的十二岁、十三岁就天癸至,这也是赐经》的道理。人类越到后来,会越早结婚,人也越聪明,但生命也会越短暂。男性在十六岁以前,生命未进入后天,还是完整的,到十六岁以后,男性的乳头会有几天胀痛,这就等于女性的天癸至是一样的。以女性为标准,三七二十一岁,又一阴生长,是囗天山遁卦,四七二十八岁为囗天地否卦,这样每七岁为一个阶段,变一个卦,到七七四十九岁以后,这生命换一生命,为更年期,男性则七八五十六岁为更年期。现代的科学,也是这样判定男女的更年期,而更年期中看病也特别小心,在更年期注射荷尔蒙会有帮助。我们懂了这个法则,研究医学、生理学、心理学都要注意。年龄的大体分类都是如此,人的年龄到某一阶段,就有某一阶段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病态。如今日讲少年问题,是中学阶段,也就是十四岁到二十岁这一阶段。其实并不是现代如此,只是现代社会开放了,容易看得见这些资料,过去也同样有问题。也是在第一爻开始变的时候,生命的功能已经开始变了。所以做领导人、管理人的人,对于这种生命的法则,应该要了解。有时候在朋友之间,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多年的朋友到了五六十岁,会变成冤家。我常说这情形,两方面都是病态,都是生了病,也就是生理影响。
  再依《易经》的道理,和《黄帝内经》的法则看人的生理,从眼睛最容易看得出来。眼要老花,都在四十二三岁开始,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如果起初感到眼睛不舒服、易疲倦,不待变成老花,第一赶快去看眼科医生,第二用中医的道理,培养肾经。中医指的肾,并不只是肾脏而已,中医的道理,左边的肾属阳,右边的肾属阴,左肾功能管生命,右肾功能在泌尿。中医的肾还包括了腺体、荷尔蒙等体系,所以人到了四十二三岁这个阶段,要培养肾这一部门的机能,同时要保养肝脏,否则肝脏出问题,但不一定患肝炎,如脸上某一部分发青、发黑,易动肝火发怒,而发生人事上的大问题。中医诊断,从人的鼻上发红,而可看出胃部发生了问题,甚至可依照《易经》的法则,推断出将在哪一年的什么季节出问题。
  现在继续下去,我们看到另一个问题了,《易经》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问?是我们先民的一种科学,一种符号逻辑,代表了数理的、宇宙生命、个人生命的作用。《易经》的文化为什么拿来讲做人做事的道理?第一个如此做的是周文王,第二个是文王的儿子周公,第三个人是孔子。把这一部分法则拿来讲人生的道理,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上面看到的是有关科学部分的,而下面就是儒家的文化,说到人事方面来了。

                至简至易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
  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肾人之业;易
  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只这八个字,如把“以”字拿掉,实际上只六个字,解说起来可麻烦得很,如“易知”的易,到底是《易经》的易,还是容易的易?这句话是说乾卦的功能,也是宇宙的功能,要怎样去了解它?也可以说懂了《易经》,就可以了解它。“乾以易知”,第二个解释也可以说宇宙的功能是很容易懂的。我们认为以第二个解释对,因为下面说“坤以简能”,这个简字也有两个观念,一个是简单的意思,另一个则是拣选的意思,如我们的文官有简任、委任,就是拣选的意思。古代皇帝派一个钦差大臣出去,也称拣选,就是特别挑选出来的意思,可以说是精选,而在这里的“坤以简能”的“简”,是简单容易,就是说《易经》的法则,不要看得太难,而是简单容易的。自古以来,《易经》的学问,总被“神秘”这个观念挡住了,这是错误的,真懂了《易经》,一点都不神秘,最高的道理,也是最平凡的道理,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易经》是最平凡的。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几句话的文字,都可以看得懂,不必一字一句解释了。这几句话的文字非常优美,但在研究人文文化上,有一点要注意的,儒家孔孟的思想,道家老庄的思想,乃至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从《易经》来的。这里可以看到孔子把这一套思想,拿来做人文思想。所以下面他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里孔子明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天地间最高深的道理最平凡,有些事所以会看不懂,认为高深,乃是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天下之理在哪里,是“成位乎其中”。所谓“成位”,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就是“人生的本位”或者“人的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法则,生命的意义,都可以在中间找出来的。
  上面是《系辞》上传第一章,接下来是第二章。

                设卦而观象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这里先要注意,什么是“系辞”?我们上古的祖宗画一个卦,就是图案画,文字的开始,就是这个图案画。这个图案最初构成了《易经》这一套画八卦的法则,每卦下面加上文字的解释,也就是在图案下面,吊上一些文字,来解释这个图案,这种解释就是“系辞”。上古我们的老祖宗画卦,就只是这个图案符号,这个符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加上文字的解释,是周文王、周公,加上孔子他们三个人的努力,构成了我们手中的这一本书。书中所有的文字,都是卦的系辞。在这一段里,“系辞”两字的意义是如此。后来所谓学道的,对于中国文化的观念,一般人都把《易经》八卦看得那么严重,实在不必要。孔子告诉我们不要那么严重,第一个就讲,研究态度要“玩”,为什么呢?“设卦观象”,每一卦的代表,都是假设的,它是一种符号逻辑,如果把它呆定下来就糟了。譬如说,把乾卦一定看作是天,那又不一定了,在人体上,乾卦又是头,坤卦又代表腹部撰卦是鼻子,坟卦代表耳朵,离卦代表眼睛,艮卦代表背部,震卦代表心,兑卦是肺等等,都是符号。古代的医书,都用卦来作代表。我们看到古代的医书说到震,这又代表了心脏,也包括了思想,这是道家的代号。在《易经》中,卦对人体的代号又各有所不同,这就是设卦的道理。研究《易经》,要注意“设卦观象”四个字,大家欲懂得未来的发展,所谓未卜先知,未来的世界,明年的国家大事如何,自己在心里卜一卦看看,设他一卦,观它的现象。“观象”有两层意思,一是看卦的现象,一是看眼前所见事实的现象,来和卦象配合,因此加上文字的解释,而明白事物的好坏。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这里要注意,《易经》的道理,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多。它讲人事的法则,只有吉、凶两个结果,不是好,就是坏,没有中间的;不是进步,就是退步,没有停留在中间的。人的身体,不是健康好一点,就是衰老一点,为什么只有吉凶?因为人生的物理,只是阴阳的变化,物理支配的东西,刚柔相推,物质社会受物质支配而生出了各种现象,形成各种环境。

               一动不如一静

  现在回过头来说,用在卜卦算命上,也有一个哲学的原理,先要了解,这就是《系传》二章所说的,现在我们继续讲《系辞》上传第二章: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这就是哲学问题了,这是说人类文化。我们人类认为的吉凶,好的或坏的,以哲学来说,没有绝对的,而是根据人类本身利害的需要;我们得到,便觉得是吉,失去便觉得凶,但这并非绝对。譬如说得病,这个得就不是吉,而且人生得意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失意也不一定是坏事。所以对于古文,不要仅在文字表面上读过去,而要知道在文字的深处包涵了很大的哲学思想。可见吉凶只是根据个人的观念而来,而悔吝就是忧烦愁虑之象,虞即虑。前面说过,卜卦的结果,不外“吉凶悔吝”四个字,没有六个字,换句话说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好,一个是坏,——或吉或凶,悔吝只是加上去的。因为“悔吝”两个字,是忧虑。在《易经》中一方面是小心,如卜到一个卦是悔吝,就是有烦恼,事情办不通,有困难。所以人生的一切,看《易经》只有四个角度,吉凶悔吝。这吉凶悔吝怎么来的,下传有两句话:
    “吉凶悔吝者,生手动者也。”
  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动就有好有坏。再说任何一动,坏的成分四之三种,好的成分只四之一种,所以中国人的老话,一动不如一静。凡事一动,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不过这三分当中,两分是烦恼、险阻、艰难,如此而已。这把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业的道理都说清了,所以儒家就知道慎于动。动就是变革,变更一个东西,譬如创业,譬如新造,这个动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作慎重的考虑。所以学了《易经》的人不卜卦,因为大概的道理都知道了。“善于易者不卜”,用不着卜了,看现象就明明白白了。

              千变万化 非进则退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这是两个观念,古时的文字很简单也很美,它的文学境界,往往骗住了我们的思想。这两句话,包含的意义很多。“变化”,《易经》告诉我们宇宙间任何事情、任何物理,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