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之贾赦 >

第64章

红楼之贾赦-第64章

小说: 红楼之贾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赦现在也是懒得搭理他,随他去了……

第80章 城() 
贾敏与林如海夫妇紧赶慢赶,一个月的时间之后,快马加鞭地出现在了京城,林府自然是不用回了,直接地回了荣国府。【 //ia/u///】

    远远地看着宁荣街,虽然没有往日的喧嚣,可并没有沉重,林如海松了口气,最怕的是他们来迟了,妻子并未赶上,没有见上岳父最后一面,那样的话,只怕是她一辈子的遗憾呢。

    当然,也是自己的遗憾,岳父几乎将自己当成了亲儿子一样地照顾教导呢,若是真的无法送他最后一程的话,他这心里也是过意不去的很。

    想想后面跟着的两位贾府姑奶奶,林如海又忍不住地叹了口气。

    贾府的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嫁的并不好,没有娘家支撑,这日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明明没比着妻子大几岁,可是一个个地神情瑟缩,面现老态,看着就知道日子过的并不好。

    不过这和林如海夫妇并没有关系,谁也不会去同情这俩人就是了。

    反正站在贾敏的立场上,反正这俩人谁也不值得同情就是了。

    贾敏姐儿几个一同回京,可是待遇却是大不同的,贾敏第一时间地就被张氏拥着去了史氏的屋子里,至于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被张氏打发的嬷嬷带回了自己的院子里,虽然态度上没问题,热水吃食都是格外地周到,可是那股子疏离劲儿还是让人觉得难受的紧。

    可惜的是,并未有人会在乎她们的感受就是了。

    看到女儿带着外孙回来了,史氏也是暂时地放下了心中的愁绪,忙不迭地吩咐人为贾敏准备这个,给林承宗准备那个的,一看就知道这是亲妈。

    贾敏也是累的不行,拜见了父亲,洗漱之后,索性地赖在史氏的床榻上,任由她忙碌折腾。

    想想父亲的情状,贾敏只觉得眼眶发热。

    “太太可别忙了,先坐下来歇会儿吧,女儿这次在京中多住些日子的,太太有的是时间忙碌呢!”

    “好,就听你的,这一年多,你在苏州过的可好?那边儿还习惯吗?”

    史氏本想问闺女守孝辛苦不辛苦的,可这话还真不能说,所以只能用这么婉转地说法了。

    “女儿一切都好,承宗也很好,身子很健康,哪怕是小毛病也都没有过,大哥哥送的嬷嬷实在是能耐的,看顾孩子,照顾女儿,多劳她费心的。”

    贾敏在自家老娘面前也是实话实说,完全没有遮掩。

    史氏虽然不待见老大的很,可是听着这样的话,知道闺女过的好,她的眉眼也舒展开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现在虽然有了承宗,可是他一个也太单薄了些,姑爷家又是那样的状况,且等着出了孝之后,你们也抓紧时间早点儿再怀上一胎,将来不管是闺女还是儿子,都能让承宗有个臂助。”

    史氏这话是老成之言,全然是一副为闺女着想的意思,贾敏也知道母亲的一片好心,点头应了下来。

    不过想想病重的父亲,她的心情又欢喜不起来了。

    张氏在安顿好了小姑子之后,这才去看了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虽然面上热闹的很,可谁都能看的出大奶奶的态度来。

    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也不用上赶着去巴结,这就是了。

    毕竟人家也是亲戚,总不能让府上失了脸面的。

    接下来,有了林如海的加入,贾赦总算是没那么累了,毕竟有个熟手分摊,哪怕是陪着老爷子他也是更放心林如海而不是贾政啊。

    至于贾府的大姑爷,人家毕竟位高权重的,能来探病就已经很不错了,难道你还指望人家侍疾不成了?

    成了郡王妃的贾府大姑娘自然也是指望不上的,好在她就在京中,这有个什么事情通知也是挺方便的。

    儿孙满堂,几个闺女也都回来了,代善的好心情却并不能让他的身体也好转起来。

    贾府的几个姑奶奶回到府中的七日之后,该交代的早早地都交代好的代善在儿孙的悲切中,撒手西去……

    贾赦只觉得自己头上的那片天塌了,明明父亲这些年已经不操心那些事情了,可是有他在,自己就是觉得踏实。

    现在父亲走了,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最好的长辈只剩下张家老两口了,听着身边发来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贾赦只觉得心中堵得慌。

    他也伤心的,可是并不爱看到这种做戏的场景。

    众人哭的专注,贾赦却只能强撑着起来去料理这后面的事情。

    贾政指靠不上,好在有贾敬和林如海帮衬,张家的老大虽然也来了,可他也知道,这人指靠不上的。

    贾赦忙到了后半夜,整个人是木的,跪坐在父亲的灵前,整个人都有些发懵。

    这一切都不像是真的,贾赦觉得自己的灵魂被隔离在外面,看着这些人来来往往,嘴巴张张合合,却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

    昏昏沉沉地贾赦将父亲的遗折递了进去,皇帝不仅召见了,而且还下降贾家,为代善加上了谥号。

    贾赦却完全不想要这份儿圣宠,他更想要父亲活着。

    “五七”之后,代善的灵柩抬到了铁槛寺,这是贾氏的家庙,想想前世铁槛寺的那些藏污纳垢的事情,贾赦的脸上有些阴郁。

    怪不得贾氏会落得那么个下场,连祖宗的寄居之所都能成为那样的地方,贾氏不败,还真是说不过去的。

    他觉得有必要和敬大哥哥提上两句,仔细地查查这里的情况。

    若是真的有人作死的话,他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张神仙也来了,作为国公爷替身的他和贾府的关系一直都很亲密。这位如今是当今面前的红人,所以贾府上下都客气的紧。

    当然,这日后和这位肯定要更远些了。

    贾赦浑浑噩噩地料理完了父亲的后事,开始了自己的守孝生涯。

    林如海与贾敏考虑了一下,准备在京中待上一阵子,然后等明年了再回苏州,烧了完年纸,他们再回京谋划起复之事。

    贾敏与林如海在京中有林家的宅子可以居住,贾府的大姑奶奶也是郡王妃,唯独需要住在府中的便是贾府的二姑奶奶和三姑奶奶了。

    虽然衣食无忧,这里也是自己的家,哪怕是曾经的家呢,可是住着却是百般地别扭。外加上挂念着家中的孩子,两位姑奶奶决定回家了。

    一个朝着南走,一个朝着西走,她们决定一起出发,然后在山西分开。

    众人听了她们要走的言语之后,唯有张氏才开口挽留了两句,至于贾府众人,不管是史氏这个嫡母还是贾赦这个兄长,如今的荣国公,反正谁也没有说上这样的一句客气话。

    “……”

    张氏的嘴角抽抽,不过也知道丈夫这些日子的情绪不大好,所以她也不敢狠劝,至于婆婆么,她这个做儿媳的就更没有立场了。

    气氛就是这么地尴尬,贾赦母子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若不是因为这两个蠢货,说不定丈夫/父亲不会那么早死呢!

    这是母子俩的一致意见。

    不过饶是如此,张氏也没有亏待这两位姑奶奶,京中的特产,府中的珍品,孩子,老人吃的用的也是没少准备,各自地有那么一大车的。

    这两位回京时虽然不至于空手而来,可也差不多了。

    现在送了这么多东西回去,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贾赦虽然不待见这两位,可也没有拦着张氏的动作,当然,史氏更不想搭理,反正对于她来说,现在丈夫没了,她一个寡妇人家,还搭理这些事情做什么呢?

    只要这两位不在自己跟前晃悠碍眼就成了。

    两位姑奶奶过的自然是不好的,贾赦本不想管的,不过想想父亲的叮嘱,他也气别人不将贾府当一回事儿,所以吩咐了林之孝和赖大各自地走一趟,以示对这两位妹子的重视。

    贾家的两位姑奶奶是个什么感受反正贾赦是一点儿也不想知道的,他之前也是没有露出一点儿的这方面的意思,只是两位姑奶奶离开时,林之孝和赖大一起跟着出京罢了。

    张氏对于丈夫的嘴硬心软自然是明白的,不过还是有些讶异。

    “这是父亲的意思,我不过是按着他老人家的意愿而行罢了!”

    贾赦粗着嗓子解释了一句,张氏想想也有道理,虽然不争气,可那也是老爷子的骨肉,虽然恼她们,可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被外人欺负。

    所以才有了林之孝和赖大的这次出行。

    赖大去的是江南,林之孝去的是西北,毕竟他也熟悉西北。

    送走了两个不争气的姑奶奶之后,贾家回归了沉静。

    贾赦如今闲了下来,终于有了时间来陪伴妻儿,教导府中的几个孩子了。

    他家的两个,老二家的珠儿,林家的林承宗,这下子贾赦也不无聊了,有了孩子们的陪伴,他的日子过安宁平和。

    少了外面的风风雨雨,他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原级袭爵的荣国公啊,这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没办法达成的成就呢,可是贾赦呢?就这么轻而易举地从父辈地手中得到了。

    这样的贾赦如何能不让人嫉恨呢……

第81章 城() 
也怪不得别人对着贾赦羡慕嫉妒,实在是这种人生来就是气人的,原级袭爵啊,自当今继位,又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殊荣呢?

    大家都说荣国府简在帝心,不然便是老国公爷的荫庇,所以贾赦实在是走了狗屎运了,有个好老子就是不一样。

    好在贾赦自从父亲去世之后便一直深入简出的,完全不在人前面晃悠,不然的话说不定贾赦就要被人给套麻袋了呢。

    有了贾赦的指导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反正几个孩子觉得自己的进步都很大,曾举人通过了春闱,二甲十九名,留在了京城,继续自己庶吉士的生活。

    这是冯夫子晚年的第二个进士弟子,实在是让人钦佩不已,找冯夫子拜师讨教的人更多了,不过他现在年事已高,外加上有个做国公的弟子,所以不耐烦收徒了,这些人的目光就放在了冯夫子的弟子身上,挑了几个资质不错的孩子,冯夫子有了徒孙,越来越兴盛了,冯夫子很高兴。

    除了指点几个弟子之外,他的日子也是悠闲的很,这样的晚年生活令人羡慕,贾赦接到师弟的书信之后,也放心了很多。

    他和冯夫子之间的感情比较复杂,现在更是牵扯了更多,可不论如何,他也希望老爷子能安度晚年的。

    曾举人,呃,曾进士如今留在了京城,派了人去了扬州去将老娘和妹子接了过来,虽然京城的花销更大,可是一家子还是在一起比较舒服,不然的话他哪里能放心的下呢?

    这是师弟的决定,贾赦自然是不会干涉人家的决定的,曾进士的座师,翰林院的李翰林瞧上了这个孝顺上进的学生,有意将自己的嫡女配给他,这也是曾进士急着将老娘和妹子接回京城的另一个原因,毕竟成亲自这种事情得母亲做主,操持吧?

    曾进士收下了师兄赠给他的两进的小宅子,他们家只有三个人,人口少,要大宅子实在是没必要的很,最要紧的是这皇城根的宅子,可不是那么容易能得的,毕竟是内城的宅子,这样的宅子可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

    这附近住的人家也都是清贵人家,实在是很符合曾进士的身份和未来的路子。

    送了宅子之后,贾赦就不去理会自己的师弟了,毕竟自己做的已经够多了,不能过了界,否则的话就讨嫌了。

    曾进士更是感激师兄顾及到自己的自尊,他虽然心态放的平,可是架不住世人险恶,爱恶意揣测别人,他也不愿落下个谄媚权贵的名声,那样的话,自己的路子就不大好走了。

    好在师兄是个体贴人意的,曾进士心中更是感激不尽,尽管自己会和师兄保持距离,可是他发誓,这辈子一定会维护自己的师兄,绝对不会做任何对不起师兄之事。

    他这般的念头贾赦却是不知道的,不过他也并不在意,反正对于他来说,和曾师弟的往来不过是看在冯夫子的面子上罢了,两人之间又有多少的情谊呢?

    贾赦就是这么个薄情之人,好在他遮掩的不错,所以并未有人很深刻地了解到这一点儿就是了。甚至还有更多的人,恰好相反地认为贾赦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实在是惹的贾赦想笑。

    重情重义?说的是自己么,听着跟笑话一样。

    送走了曾师弟之后,贾赦的交际活动这就是算完了,可惜的是,还是清闲不下来的,府上没有多少的主子,可是奴才加起来却有三四百人了。

    这么多人在自己面前晃悠,他觉得眼晕的很,正好借着给父亲祈福的借口,慢慢地放出去些,不过欲速则不达,这得慢慢来。

    史氏跟前得用的不能动,可是粗使啊,洒扫这些的就无所谓了,府上一下子精简了五十多人出府,许是因为有了危机感,所以府上的下人绷紧了自己的皮子,一时之间府上的情况大有好转。

    虽然主子宽和,也不要大家的卖身钱,甚至还多给了十两的安家银子,可作为世仆的他们来说,实在是没有几个人愿意出去挣命的,百姓的生活哪里有他们他们的自在呢?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主子在,他们的生活就有保障。

    贾赦若有所思,看来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世事洞明皆学问啊,此言不假。

    贾赦如今全力地培养几个孩子,便是这样的事情,也带着孩子们参与其中,这让几个孩子,哪怕是稳重弟如贾娜一时之间都成就感爆棚,他们长大了,父亲将他们当成了大人一般地郑重对待的。

    虽然院子里的粗使,洒扫,浆洗这些人碍不着自己什么,可是被老大一声不响地放出去了,史氏这心里还是不得劲儿的很,总觉得这是老大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前奏。

    虽然如今因着丈夫热孝,所以史氏这个老太太还是住在荣禧堂,可是自从丈夫去世之后,史氏总觉得不一样了,自己怯气了许多,不自在了许多,听着丫头婆子称呼自己老太太,她这心里也是百般地不得劲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