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沉睡的上帝 >

第6章

沉睡的上帝-第6章

小说: 沉睡的上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21世纪的编程界面上,如果输入“每天早上,都执行一次健康检查相关程序。”这样的内容只会出现在括号中,充当解释。但是在22世纪,这样的话在整段程序中到处都是,甚至有些学生还在网上找来了一些极端的例子——把程序语言写的就像诗歌散文一样,然后照样顺利执行的。

    也正因为如此,原本程序员因为需要深厚的数学功底,严谨的逻辑思维,还有像机器一般的修改耐性,注定了那将只是少数人掌握的专业技能。但是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只要不怕麻烦,只要了解基本的计算机语言方式,自己做出一些特定功能的程序根本不在话下。——据说现在在小学生的课后作业中,有时候都会包括编写程序,大学开设这样的课程,更多的只是研究高级语言编译器的原理,而不是研究语言本身。

    因为上课的原因,伍哲跟卢婧文不可避免产生交集。卢婧文的课很受欢迎,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老师很出名,很多人抱着听名师的希望,先占上位置——听课有一定名额,超过的话,只能去网上听而不能来现场了,还有一部分就像陈教授提到过的,她算得上是学校校花中的一员,最后,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也是伍哲最近刚刚了解到的——卢婧文组织了一个冬眠社团。

    所谓冬眠社团,其实最早是从学校的兴趣社团演变而来。冬眠技术刚刚解禁的时候,大学里许多学生都自发的,将原来的社团通过冬眠形式继续下去,这一下子,原本因为兴趣而组建的社团,后来竟都不可避免的带上的冬眠的烙印。因为冬眠人的群体,本来就是按兴趣聚集的——就像一些亲人冬眠团体一样,大家一起冬眠,一起苏醒。如果把冬眠比作通向未来的旅行,冬眠公司是正规商业公司组织的旅行团的话,那冬眠社团就是自发组织的驴友群体。

    这些社团组织起来的原因各式各样,根据当前最典型的划分,可以分成这么几种:

    1,兴趣型,比如大家都是同性恋,大家都是某个特定的游戏狂热爱好者,这样大家即使在未来一起苏醒了,也不用担心自己会因为价值观的原因,在陌生的未来被孤立。这种类型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初学校社团演变出的主流冬眠社团,很多大型的社团甚至最后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来运营。

    2,影响型,这种类型的社团比较少,一般就是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之间,互相统一承诺的冬眠规则在,在学校,这样的社团成员之间一般都是钻研同一个课题,或者跟着同一个老师,大家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彼此支持。在社会上,除了公司统一规划的员工冬眠外,一些相关联的合作关系之间,也采取这样的冬眠方式。

    这种冬眠方式看起来规模比较小,但引起的关注,或者说,产生的影响都很大:比如一个著名导演冬眠,跟他联系最紧密的几个著名演员也会一起冬眠,然后那些演员的一大群粉丝也冬眠,然后那些粉丝的亲朋好友……连带效应到最后会变得很广。

    第三种,也是卢婧文现在的冬眠社团方式,就是目的型。冬眠成员彼此之间,存在共同的目的,彼此之间的联系虽然不是十分紧密,但因为追逐共同的目的,一起冬眠。听起来跟第二种很类似,跟第一种也有相同之处,但之所以把第三种单独列出来,甚至在研究冬眠行为中,把第三种作为最典型的例子来说,是因为第三种方式存在着一个关键技术细节——他们都会把自己的冬眠苏醒权,交给一个特殊的组织或者个人。

    在前面两种冬眠类型中,人的冬眠行为都是自由的,按照冬眠法,每个人在进入冬眠柜之前,必须要跟冬眠机构签订合同——上面明确标识了冬眠的时间,苏醒条件的决定,以及冬眠苏醒权的交付。一般来说,如果合同上没有默认写明,那苏醒权就默认被授予的一方是冬眠机构以及政府。

    通常意义上来说,苏醒权都是给自己最亲的亲人,在许多极端的冬眠案例中,有些人甚至连亲人都不给——这就等于是断绝了家庭关系,因为只有拥有苏醒权,亲人才能知道得知他的具体苏醒条件,在冬眠后才会有团聚的可能。

    简单的说,苏醒权就相当于冬眠者自己以后人生的决定权。

    可以想象这个权力的重要,因此,目的型社团也被称为组织型社团。在人类之前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具备凝聚力的团体,大概就是军队,因为出于战争效率的需要,军队的上级控制着下级的生命。而目的型社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非常接近了这个定义。

    根据伍哲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的情况,卢婧文一直在致力于在新学生当中,宣传和扩大她的学生组织,其中最典型的方式,就是通过推销之前,伍哲看到的程序。这听起来有点像过去的传销——唯一的一点区别就是,没有强制性购买,而且,程序的实用性,得到了所有人的承认,比如之前的陈教授。

    用程序完全替代人工作,不管结果如何,现在这是非法的。但如果只是当作辅助工作的程序在卖,法律其实并不会管,单一的程序只是工具而已。

    对卢婧文的了解,伍哲也就到此为止了,始终没有再更深入了解的想法。来上课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他们冬眠社团的,每次课后,他们都会默契的留在教室。好几次下课之后,卢婧文暗示他可以留下来,参与他们的活动。但伍哲并没有加入进入的兴趣,他知道这个时代的规则,也许现在他们是在一起上课,但也许就是明天,甚至就是一个多小时以后,就会因为冬眠的原因永不再见。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伍哲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终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视野不一样,想做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一样。

    但世界上总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你越是躲,越躲不过。

    7月12日,晚上8点多,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夏季夜晚,伍哲像往常一样,在诺亚生活区的那家酒吧里,跟张扬唠嗑,酒吧对面就是游戏室,一群才上中学的学生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吵的酒吧老板过去说了好几次。

    突然之间,伍哲的手机拼命震动起来,他和张扬几乎同时拿起手机看,手机界面中,就在他们对面,十几米不到的距离,出现一个鲜亮的红点。

    对面的吵吵声一下子就停了,空气安静的有些诡异,伍哲和张扬刚刚冲出店门,就听到对面一个尖利的声音:“杀人了!”

    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011 杀人() 
俩人冲出门口的时候,对面游戏室里,有好多人正在往外冲,在执法眼镜中,他们都被标注了绿颜色,代表了佩戴着安全的普通人,房间里,只有一个绿色的点一动不动,在这个绿点边上,一个红色的点此时则正在闪烁——这代表电脑已经启动了安全环的电击阻止功能。

    走在前面的的张扬迅速冲了进去,伍哲跟在他后面,触目可见的,是已经躺了一地的鲜血,被害者侧躺在地面上,一只手紧紧捂着自己的喉咙,红色的液体正不断的从他手指缝里涌出,在地上蔓延开了。就在他边上半米不到的地方,凶手同样倒在地上,他的双手、衣服上,几乎已经被血迹沾满,一把同样占满血的美工刀就在他的脚边。

    这是伍哲第一次看到凶案现场,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血液,一时愣在了那里。张扬要镇定的多,他正按照标准的紧急救护程序,帮助受害者按紧伤口,同时对着伍哲喊:“把他带出去,看起来。”

    伍哲这才反应过来,过去拉那个还是个孩子的凶手,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因为被电击,凶手一点反抗都没有,只是眼睛直愣愣的,盯着那个正在流血的孩子。

    伍哲把凶手带到对面的房间里,正对着监控摄像头,暂时用安全环的权限限制了他的自由——只要他动作幅度大一点,就会遭到电击。

    差不多也就两三分钟时间,救护车到了,一个面孔陌生的医生拿着医药箱冲进了现场,过了两三分钟,里面的张扬先出来了,伍哲看了他一眼,他对着伍哲小幅度摇摇头。

    果然,很快医生也出来了,对着俩人摇头,这时候,外面几乎有记者赶到了——在这个和平安逸的年代,这样的犯罪是最容易引起关注的。医生只是刚刚走出去,外面顿时就喧哗起来。

    医生很快就回来了,带着一辆担架车,伍哲和张扬赶紧过去,帮忙把被害者抬上去。等担架出去的时候,外面的骚动更大,甚至还有一个女人的哭声。

    有记者似乎要冲进来拍现场,但立刻被张扬赶了出去。张扬低头看了看手机,跟正在赶来的警察联系,过了一会,他跟伍哲交代了一句:“你在这里看着他,我出去拉警戒线。”然后离开了。

    房间里就剩下伍哲和那个凶手,伍哲认真看了一眼他的脸,差不多十五六岁大小,个子已经快赶上伍哲了,但脸庞却还带着些许稚气,一动不动的眼神中,有一种惶恐的茫然——他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犯下了很大的错,但这个错误具体严重到什么程度,也许是没数的。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热闹,反衬出房间里的安静。在这安静中,这个孩子突然打破了沉默:“史志恒他,死了么?”

    “史志恒,是刚才担架上那个人么?”伍哲反问了一句。

    少年点点头。

    伍哲看不出他此时的想法,是希望对方死,还是不希望,他也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说,所以他只是含糊的回答:“我也不知道,医生没说。”

    在房间里,等待了大约十几分钟时间,外面再次有了动静,伍哲站起身来,看见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人走了进来,他看起来跟这个时代的其他人都不太一样——灰白的头发,暗沉的皮肤,深陷的眼窝……

    这个警察太老了,在这个全民冬眠的时代,基本上只要过了45岁退休年龄的,全部都去冬眠,准备在未来,人类征服衰老的那天苏醒,而不是在当前等待死亡的迫近。这个警察,看上去已经像个小老头了。

    “以前我来过这里,诺亚7,你们这里以前是不是出了个纵火的案子。”警察把自己的警官证递给伍哲,伍哲用手机扫了一下,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后,又还给了对方。

    张扬一下子记了起来:“对,当时还是我……您就是那个侯警官?”

    “对……”警察点点头,“时间过的可真快……我记得那时候你跟我差不多大,现在……这就完了?”

    侯警官盯着伍哲,看着他递回来的警官证,瞪着眼睛问道。

    伍哲有点不明白:“什么?”

    “我说,你就这么扫一下,完了?”

    伍哲看了张扬一眼,但他脸上也是茫然,伍哲解释说:“电脑已经自动验证过……”

    “如果什么事情都交给电脑,那你们公司雇你们是干什么吃的。”侯警官再次把警官证交给他,“去上官方网站,看一眼照片,看一眼履历,多几秒钟的事……什么时候,你们开始这么相信电脑了?”

    伍哲只得照着做,当然结论是一样的,就是这个老人的确是个警察,而且还有一个很令人惊讶的细节,从履历上看——他没有任何冬眠的记录,在这个时代,这几乎就是一种奇迹。

    侯警官走进案发的那个房间,几分钟之后就出来了:“来的路上我都看过案发时的监控了,没什么异常。”

    然后又到对面的房间,对那个凶手说:“事是你干的?”

    伍哲和张扬面面相觑,这办案的风格还真“硬朗”。

    “敢作敢当就好,跟我走一趟吧。”话说话,侯警官就带着孩子出来了,不过他手上的安全环已经被卸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手铐。侯警官把安全环仍还给张扬,说了声:“待会跟你们联系。”

    俩人跟着他出去,这时候外面已经围满了记者,每个记者都带着一副眼镜——这是这个时代的便携式摄像机,许多人甚至还把自己眼睛高高的举起来……侯警官就用手铐反拷着那个少年,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警车。

    “许恒,许恒!”侯警官拉开警车门,把人准备压上去的时候,有个男人气喘吁吁的冲了进来,嘴里喊着这个名字,那个男孩一下子就回头了,脸上的表情也开始激动起来。

    “爸。”许恒对这个男人喊了一声,然后低下了头。

    “你杀了人!?”男人喘着气,直愣愣的问道。

    周围一片安静,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男孩脸上,把他逼得深深低下头去。就在大家以为他不会回答的时候,他突然抬起头来,满眼泪花的说:“爸,我没做错什么。”

    ……

    记者们的效率,远比警察要高。伍哲跟张扬还在等着侯警官那边联系,网络上已经出现了报道,并有记者从众多的旁观者中,找出了线索——但伍哲有点不相信那个结论,因为报道上说,这个叫许哲的少年杀人,只是因为虚拟游戏中的一个NPC。

    警察那边又来过一拨人,把现场物证搜集了一下,还在周边挨个找当时在现场的人做笔录。大概在酒吧等了一个小时左右,那个侯警官开着车到了,刚从车里下来,张扬就忍不住打听:“许恒为什么杀人?”

    “说因为打游戏,”候警官说着,跟吧台要了杯水,看了一眼伍哲,“看来你不信啊。”

    伍哲说:“我没玩过游戏,我不知道……但我想不出来,为什么要因为一个游戏杀人,而且我觉得那个许恒,好像很冷静。”

    侯警官摆摆手:“都是在你们面前硬装的,我们问话的时候,不出十分钟就情绪崩溃了,哭的跟个水人似的。”

    “还真是因为打游戏?”

    “别说你,开始我们也不太信,还准备挖点什么东西出来,但是现在……”侯警官把手里的水一口气喝光,撇撇嘴道,“现在这个年月,什么离奇的都有,带我去看看那个游戏室吧,也顺便给我普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