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塞姆里亚求生记 >

第144章

塞姆里亚求生记-第144章

小说: 塞姆里亚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引擎技术,确实是莱恩福特社的弱势,这样一来,就约定帝国的民用订单都必须纳入合作范畴,对于更新莱恩福特社的飞艇技术也是大有好处。”

    伊莉娜摊开笔记本,拿起一支金笔,一条一条地盘算起来。

    “成立联合航空公司,我们作为发起人,肯定可以占一股。至于技术问题嘛,也只能靠我们来解决,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航空服务公司。飞艇的空中位置监控和通讯,航线多了,管理和飞行安全条都有待完善,似乎是一大摊子事情呢。”

    杜尚又发挥了狗头军师的作用:“利贝尔王国的定期船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了,他们有着完整的管理方法,可以直接引进再扩大。”

    伊莉娜眉开眼笑:“对啊,这个也可以一并引进,作为合作的附加条件,加入到备忘录中。”

    杜尚不失时机地提醒:“一定要向皇家进言,最大限度地预防宰相大人干预此事,一旦被他找到理由,收为国有专营,那我们就没有多少油水了。”

    伊莉娜深以为然:“这是当然,最好找到一位与皇帝陛下关系良好的亲王来担任民用航空协会的主席。”

    大计已定,伊莉娜趾高气昂地说:“这桩生意,就当作我通向社长宝座的试剑石吧!”

    呆在室外狭窄走道里的另两位股东,只听见伊莉娜那狂悖的笑声,从房间里传了出来,两人面面相觑。

    还是赛尔塔对伊莉娜的性格了解要多一些,她小心地听着房间里的动静,对古德说:“看来他们谈得很顺利,伊莉娜听上去非常高兴。”

    过了几分钟,杜尚探出头来,往走道里招手,示意他俩进去,继续说正事。

    这第一件正事,就是是否分红。

    绿叶社第一年的利润,足足有五千万米拉,赛尔塔精心计算过,拿出一半的利润来分红,另外一半足够维持明年的运转。其他股东点头同意,分红计划就确定下来。

    杜尚心里乐开了花:“这真是千金散尽还复来,转眼之间,就又有六百多万进账。”

    第二件事,是关于联合收割机项目,这个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毕竟不同于普通家电产品,经过商讨,决定变更成为绿叶社与莱恩福特社共同开发的项目,生产和销售都主要倚仗莱恩福特社,双方各自占据一半的股份。

    女商人刚才收获了一个大项目,现在终于心满意足,面带微笑地听古德做着介绍:

    “联合收割机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只适应有大片平整田地的地区。在帝国,只有三个地方有市场:最大的市场就是凯恩公爵统领的马雷尔州,全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小麦种植量占据全国的一半。第二大的市场是克鲁琴州的大谷仓地区,是阿尔巴雷亚公爵的领地。第三个市场是朱莱特区,但现在正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不知道那里的农场主还愿不愿意购买这种大型农业设施。至于其他农作物的联合收割机,如水稻和玉米,虽然也能制造出来,但在帝国境内却没有太多的市场。”

    “至于销售策略,我建议是在上述地区,在今年小麦收割之前,做出一定的样机,先以廉价的价格在各小麦产区进行出租或者巡回展示,让所有人看到联合收割机的效率,同时也做一些实际的检验,在明年正式上市之前,还可以再做一些修改和优化。”

    伊莉娜听完分析后,拍板说:“第一批先设计两种型号,对应大农场主和小农场主,每种生产20台出来,作为今年的样机投向市场,但是设计方案最好能再提前一点。”

    古德表示会尽力督促项目组加快进度。

    然后,大家开始讨论第三件事,是关于已经生产出来的一批小型收音机样品,共计一千个。

    杜尚一口气买走300个,剩下的700个作为投放市场的样品。收音机是市场上早已有的产品,因此没有被当作重要产品来推广。而且帝国电台数量稀少,覆盖范围不全面,给收音机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杜尚买走这批收音机,自然是为了学生电台的开张做准备。

    第四件事情,是开始计划现有产品的升级版。所谓的升级版,就是在原有型号上,增加一些新的改良和冗余功能,这个杜尚早就有过规划,大家要讨论的,无非是先推出哪些型号。

    伊莉娜以她过人的眼光,自然能看出这种推陈出新的厉害之处。今天她已经心情澎湃了多次,听完规划后,不禁感慨道:“今天真是收获丰厚,我感到事业的春天就要来了,全身都是战斗的**!”

    最后,杜尚小心翼翼地提到了出版社的事情,希望成立一家专业的音像出版社,来配合随身听的推出。伊莉娜对这种繁琐的小生意不感兴趣,很不高兴地说:“这种事情,交给专业出版社去做,你想想我们还有多少重要的事情要做。”

    杜尚看着大家都用一副不务正业的目光看着他,只好把准备的长篇大论放到肚子里,讪讪地说道:“好吧,我正好知道一个有这方面才华的人,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做好了。”

    在杜尚原本的计划中,这个新的音像出版社,除了购买其他出版社的歌剧、乐曲之外,还要出一系列的家用幼教内容、枕边故事、童话等儿童产品,以及狂言、相声之类的笑话产品,以提高随身听的内容丰富度,争取最大范围的用户。但更重要的是,他打算借此机会,正式推出流行乐坛这一朝思暮想的产物,连亲自上阵过把瘾的野望都有了。

    这样的宏图伟业,怎么能因为这几个人的反对就半途而废。

    杜尚在心里想:“李尔慕,你可是沾了哥的光,你的春天眼看就要来了。”

第二六二章 简陋的初代电脑() 
从事务所开完会,杜尚和古德从鲁雷东门出去,向着学校走去。

    “我们是不是该买辆脚踏车?”杜尚和古德商量,“像这样走路挺浪费时间的。”

    不出所料,这个提议被一口否决。

    “我看还是走路好,可以补充修炼时间不足的问题,何况你今天早晨还没起来锻炼。”

    杜尚顿时语结,不愧是兄弟,古德的话与路如出一辙。

    回到学校,还没走到宿舍,古德班上的一名同学就转告说,阿什利教授有急事找他俩。

    “糟糕!”杜尚暗自叫苦。最近因为事情太多了,阿什利教授那里跑得不够勤快。不过,据他所知,教授已经把那篇关于暗影能量与时耀转换的论文写完,现在应当没什么要紧事务才是。

    他和古德以最快的速度,飞跑去阿什利教授的办公室。

    阿什利教授看到他俩来了,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教授,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杜尚气喘吁吁地问。

    “有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要马上去做。期中考的试卷都在这里了,可是我没空去批改,你两赶紧把我把试卷批改出来,再把分数登记出来。”阿什利教授在里间,一边惬意地盯着一个东西看,一边吩咐道。

    原来是这么个紧急事务,难怪为什么别科成绩早出来了,只有导力原理一直没公布呢。

    杜尚强忍住吐槽的**,看了一眼阿什利教授提供的标准答案,一目十行地批改起来,古德负责复核和统计总得分数。

    一共只有30份试卷,一个半小时后,两人最后对了一遍分数,把分数统计在表格上。

    “教授,卷子已经批改完了,这是分数表。”

    “改完了,那就过来看看这个。”阿什利教授说。

    看到阿什利教授手中的那个东西,杜尚觉得自己的人生观再次被扭转了。

    “连连看?”杜尚脱口而出。

    阿什利教授奇怪地说:“你管这个叫什么?这是一台爱普斯泰恩财团新出的小型导力演算器,为了导力网络的实验,这样的设备,我们足足新增了二十台,这些普通版的演算器,是无法同财团总部,以及蔡斯中央工房里的大型演算器相提并论,但是承担一些简单的数据计算和操作,还是可以的。”

    杜尚看着眼前这玩意,鲜血流成了江河!

    眼前的屏幕,似乎是简陋了一点;这键盘,似乎是大了一点;功能,似乎是单一了一点;样子,确实是臃肿了一点。

    但它确确实实就是台普通电脑!

    “也许不用花心思凑那七十万耀晶片了。”杜尚偷偷地琢磨。

    “教授,关于导力演算器的相关知识,似乎我们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任何信息啊。”杜尚试探着说。

    “这是一种新的技术,暂时还没能编入教学课程中去,但我想在你们的二年级,把这门课程加入进去,现在我也处在学习摸索的阶段。”“那您现在是在学什么呢?”杜尚问。

    “在努力记住它的运算语言,这是一个加强对运算语言记忆的小教程。你看,只要输入了正确的命令语句,上面的相应图案就会消失。这些命令语言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帮助你轻松地完成许多工作。”

    原来教授乐在其中,是为了这个。

    “竟然还没有温逗死吗?这样不幸福啊,哥不喜欢多死命令啊。”杜尚嘀咕着。

    阿什利教授一边玩得不亦乐乎,一边向得意门生介绍导力演算器的各种功能。

    “这二十台演算器,除了其中的五台放在导力实验室内,其他的都要放到学校别的楼内,提供不同形式的信息接入和交换,而各个导力实验小组的成员,除了加强学习导力演算器的相关知识外,也要参与到实际的测试和运用推算中。”

    “现在通过不同的演算器,可以相互传输信息了吗?”杜尚问。

    “当然可以了,你看,在实验室的顶楼有一台测试机,不停地发送着耀力信号,我们只要选择接与它连接,然后,耀力波传输过来,经过演算器对耀力波的破解翻译,很快就能得到它所发送的信息。”阿什利教授一边演示着,一边等待着解析结果。

    过了一小会儿,演算器的解析结果出现在屏幕上:

    01号主机:现在是下午5点35分,今天的天气晴朗,祝大家工作愉快。

    憋了这么长时间,一共就传输了这么点内容。

    杜尚向阿什利教授询问:“这段信息的导力波与原代码,我们可以调用吗?”

    阿什利教授挠挠头,说:“信息编码是一个宏大的活,爱普斯泰恩财团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编码资料不在我这里,你需要调用吗?”

    杜尚撇撇嘴:“我觉得传输效率不是很高。”

    阿什利教授点点头说:“我也有这种感觉,导力网是一个综合的工程,信息如何翻译,如何传播,如何在耀力不稳定的环境下保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如何中继,如何把不同种类的信息分解成可以传递的信息,再如何还原,中间的工作非常大,每一步都非常关键。如果没有导力演算器帮助我们完成那些庞大的翻译和演算工作,我们简直无法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如果没有爱普斯泰恩财团,我想这项工程还要等二十年才会有人开启。”

    阿什利教授说着,企图用最新科技来传递信息,让人把编译手册送到他的办公室来。

    过了5分钟,这条信息还没有达到它的目的。阿什利教授皱着眉头,说道:“可能是楼下的办公室没有人注意接收信息,古德,你跑一趟莫里教授的办公室,把手册取来。”

    又过了5分钟,古德把编译手册取来。

    据古德说,他下到楼下的办公室时,演算器才刚刚把阿什利教授发送的信息解析成功。

    杜尚看着这本厚厚的大本子,阅读了几页使用说明,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复杂的模拟信号编译系统,可不是他想象中的数字编码。

    耀力波混合着多种耀力的作用,这些编码试图使用不同峰值的耀力波承担不同的信息传递,以减少带宽占用,这对于控制耀力波的变化以及解析传输内容都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杜尚看来,这远远不如使用便于压缩的0/1二进制编码来得方便,计算也更加快捷。

    为了地球文明能在塞姆里亚大陆的网络时代插上一大腿,杜尚对节操已经不管不顾了,他向阿什利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套编码系统对于目前的演算器效率来说,实在是不堪重负,为什么不尝试用一种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减轻演算器的计算压力。”

第二六三章 世界的极简之极() 
与阿什利教授的沟通并不是很顺畅,阿什利教授很难理解杜尚所说的用一组更长的编码来取代一组更短的编码,究竟合理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惯性的力量。

    多年以来,塞姆里亚大陆的通讯业一直基于对导力波的波频研究和寻求各种更合理的组合方式,阿什利教授更是如此,他的导师,那位著名的汉密尔顿博士,是大陆导力波研究的权威,既然汉密尔顿博士都没有提出这样一种方法,那么,这肯定说中这种方法是低效的。

    杜尚渐渐明白阿什利教授头脑里固执的成见,他放弃了与他继续辩论,从阿什利教授那里出来后,就直接给拉塞尔博士写了一封信,把他所构想的更简单的信息传播和编码方式,大致描述出来。

    要想用地球上已经通用的0和1的机器语言,来描述导力的世界,确实有些麻烦,因为这个世界的基础数字是7,而不是1,对于7的研究,已经贯穿了整个大陆的导力文明史。杜尚绞尽脑汁,努力把地球的数字文明与七耀的特性联系起来。

    “对于耀力波的分解、组合,以提高利用率,已经成为主导演算界的主流,但是我所提出的这种演算方法,是世界本原的极简之极,它能轻而易举地突破许多我们受限于线路传输频率、导力器的运算能力,制造工艺的精细程度而无法做到的事情。

    对于再复杂的信息,我们也将之最后解析为这最简单的两个数字的组合,从而使信息的队列形成一种整齐的易于传输和还原的形体。

    如果非要用一种具体的形式来形容,那么,我只能说,在同样宽的河流,一个编组为1亚矩那么宽的船队,肯定比一个编组为7亚矩那么宽,甚至是7的倍数宽度的船的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