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

第205章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205章

小说: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利乌斯家族的治下。这样一来,尤利乌斯家族能够做出的新动作也就不是萨尔茨堡蛮族部落和伊利里亚王国所能预料的了。

    萨尔茨堡蛮族部落和伊利里亚王国原本的预防措施就是趁着尤利乌斯家族新占高卢两个行省,统治还不够稳定严密的时候派遣足够的间谍和密探来侦察尤利乌斯家族的情况,预防尤利乌斯家族将来有可能的大举进攻。

    事实上,有了卢哥托里克斯的最后投降和卡拉贝斯的迅速拿下了山内高卢行省和威尼托行省;尤利乌斯家族对高卢两省的占领并没有产生什么混乱。而那些借机打算混入尤利乌斯家族治下的间谍和密探自然也就避免不了被发现的命运了;为此,尤利乌斯家族一共抓获了将近五百人的间谍。

    这些间谍和密探,除了极少部分的人在被抓获的时候就因为反抗被击杀以外;绝大部分间谍还是被抓进了尤利乌斯家族的大牢中。最终,愿意背叛自己的祖国帮助尤利乌斯家族的一百五十余名间谍活了下来;其他的间谍全部都被秘密处死了。

    这些活下来的间谍也没有恢复自由,只不过是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而已;而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每隔几天就给自己的祖国和部落传递回去一些弗拉维斯想让他们传递的假消息,以达到弗拉维斯想要的迷惑敌人的目的。

    当然,弗拉维斯也不是什么过河拆桥的人;他也想那些间谍们保证,只要间谍们愿意配合尤利乌斯家族完成了自己的计划。等尤利乌斯家族占领了诺里库姆和伊利里亚以后,间谍们和他们的家人就可以获得尤利乌斯家族赐予的公民身份;从今往后,在尤利乌斯家族治下过上体面的生活!

    这样的条件对于绝大部分生活并不美好的间谍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家境殷实的人可不会会选择做非常危险的间谍,最起码在这个时代是这样的;所以他们非常轻易的就屈服于了弗拉维斯的威逼利诱之下;至于那些热爱祖国的人,爱国者就应该去见诸神,而不是留在肮脏的人间。

    既然尤利乌斯家族已经彻底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自然是不可能通过举办盛大的出征仪式来向世人宣告了;不然的话,让那些间谍们传递假消息的价值又在哪里呢?只要规模宏大的出征仪式一弄,这些消息很快就会传递到萨尔茨堡蛮族部落和伊利里亚王国。

    只要尤利乌斯家族没有举行盛大的出征仪式,就不可能有外人知道这支军队是行军去往哪里;即便是有一些漏网之鱼的间谍向自己的祖国或者部落传递回去了有关这支军队的情报,很快也会淹没在弗拉维斯命令那些间谍传回去的假情报中。

    三个军团的大军,浩浩荡荡的从亚雷提恩一路向北越过了卢比孔河,又穿过了威尼托行省;在威尼托行省的首府帕多瓦进行了粮草物资补给以后,就正式开始走出尤利乌斯家族的领土,向着东方进发了。

    又是连续七天的行军以后,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终于是抵达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东北位置的通道了;此时,一个重要的抉择就摆到了弗拉维斯和三位军团长的眼前。如果是继续向东进军的话,那么只需要十天,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就可以兵临伊利里亚王国首都塞吉斯提卡城下。

    但是,这样的代价就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在成功拿下猝不及防的伊利里亚王国的同时,萨尔茨堡蛮族部落就会得知情报,并开始进行战争准备。以蛮族悍不畏死的个性和全民皆兵的社会制度,总人口只有三十来万的诺里库姆最后甚至可以组建一支最少五万人规模以上的军队。

    虽然这样的军队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训练更是完全没有;但蛮族人本就比罗马强健的体质和矫捷的身手,足以让这五万大军给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带来非常惨重的伤亡。这对于尤利乌斯家族来说,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接受的了;毕竟尤利乌斯家族可是为了降低风险才打的这场战争。

    一旦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在与萨尔茨堡蛮族部落的交战中付出了过于惨重的伤亡,那么就有可能会影响到尤利乌斯家族将来的罗马本土战略;这对于弗拉维斯来说,简直就是得不偿失的结果。所以,这种进攻路线的选择是弗拉维斯不可能接受的!

    如果是放弃继续向东进军,而选择向东北方向进军的话,那么也只需要十二天,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就可以兵临萨尔茨堡蛮族部落的核心聚居地萨尔茨堡城下。但是,这样的代价就是:尤利乌斯家族在成功征服措手不及的萨尔茨堡蛮族部落的同时,伊利里亚王国就会开始进行战争准备。

    相比于人口只有三十万、武器装备生产能力低下的萨尔茨堡蛮族部落来说;伊利里亚王国的整体实力就要强大很多了。将近四十万的人口基数是伊利里亚王国可以随着征兵四万以上规模的基础,而相对不弱的生产能力也可以为伊利里亚王国新招募的军队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

    有了足够的武器装备,只要稍加训练之后,伊利里亚王国的四万新兵大军就可以在防守城墙的战争中发挥出极为有效的作用;再加上伊利里亚王国原本的那些相对比较精锐的常备军,这样的阵容已经足够尤利乌斯家族的不到三万攻城大军喝一壶了。

    同理,基于尤利乌斯家族不可以在这场东征战争中付出过重的伤亡的前提;弗拉维斯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选择。要知道,在弗拉维斯的心里预期中;这次东征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彻底消除尤利乌斯家族的后顾之忧;第二,为小凯撒将来继承家族领袖之位培养班底。

    而弗拉维斯的心里愿意为这两个目的付出的代价则是最多不超过五千人的伤亡;一旦超过了五千人的话,就会真正的对尤利乌斯家族的某一个军团造成伤筋动骨式的伤害。即便是尤利乌斯家族可以立即招募新兵补充阵亡的将士,但老兵与新兵之间的差距可以弥补吗?

    那可是需要大量时间来积累的,现在尤利乌斯家族的这七个军团就是老兵掺杂着新兵组建起来的;中间还经过了几个月的勤加训练,再加上拉宾努斯的个人能力,才最终形成战斗力的。弗拉维斯是不可能在罗马本土随时可能有变故的情况下,允许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付出重大伤亡的。

    俗话说的好,一人计短十人计长;实在想不出好办法的弗拉维斯就在今晚大军驻扎过夜的时候决定召开军事会议,他想听听那三个军团长对此有什么意见。尤其是拉宾努斯,也许他这样拥有名将之资的人才,可以想出来什么比较好的计策呢!

    更为关键的是,弗拉维斯觉得自己也应该与这三位军团长好好谈谈了;毕竟他们可是自己选择的将来给凯撒做班底的人。如果他们要是不愿意的话,那自己就只能趁早重新选拨了;看着三位军团长陆续来到自己的军帐,弗拉维斯看了一眼身边的凯撒,就开始议事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兵分两路”() 
&nb

    &nb

    &nb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主宰的人是没有自由可以享受的。(百度搜更新最快最稳定r》&nb――爱比克泰德(罗马著名的哲学家)

    &nb瓦鲁斯和塞西尔知不知道弗拉维斯的两难拉宾努斯并不知道,但拉宾努斯却是明白弗拉维斯为什么要突然召开军事会议,也能够理解现在的弗拉维斯面临着怎样的一种抉择。可是,这些事情实在不是自己可随便参与的;否则,要是给尤利乌斯家族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那就真的是祸福难料了。

    &nb三人来到弗拉维斯的军帐后就保持了应有的沉默,弗拉维斯也没有在意三位军团长的这种沉默;而是自顾自的对着三位军团长询问道:“三位将军,现在我们的大军已经到了阿尔卑斯山脉东北通道附近了;眼下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选择,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我们也好一起商量商量。”

    &nb这可让三位军团长面面相觑而不知如何是好了;要知道,弗拉维斯可从来我们问计于下的习惯。一般来说,弗拉维斯制定计划或者做出选择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的;最多也就是和一两位心腹的大将讨论一番就差不多了,何曾像此时这样询问诸将的意思?

    &nb不过,这只是三人自己心里的想法罢了;既然弗拉维斯已经发话了,那么该说的还是逃不掉的。有了上次召开家族军事会议的经验以后,三人都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于是,三人就各自针对眼下的局势和不同方向上的敌人对比,开始思考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究竟应该如何选择。

    &nb在弗拉维斯的注视下,瓦鲁斯率先结束了自己的思考,站出来说道:“领袖阁下,两位将军;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先向东北方向的萨尔茨堡蛮族部落进军。在我看来,东方的伊利里亚王国无论是在军事实力上,还是在战争潜力上都远远不如萨尔茨堡蛮族部落;所以,我觉得应该首先进攻蛮族!”

    &nb听到瓦鲁斯这么说,弗拉维斯倒是感觉到了好奇;也是诧异的问道:“瓦鲁斯将军,你认为应该先向东北方向的萨尔茨堡蛮族部落进军我可以理解;只是,你为什么认为伊利里亚王国在军事实力上和战争潜力上都不如萨尔茨堡蛮族呢?

    &nb虽然蛮族军队的战斗力颇为不弱,但伊利里亚王国的军队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是强于蛮族军队的啊;再加上伊利里亚王国的人口远多于萨尔茨堡蛮族,能够招募的军队也应该不比萨尔茨堡蛮族差啊,为什么你会如此轻视伊利里亚王国而看重萨尔茨堡蛮族部落呢?”

    &nb弗拉维斯的问题正是基于自己之前的思考而提出来的;在弗拉维斯看来,自己之所以对进攻路线感到难以抉择还不是因为两个敌人的实力相差不远吗?为什么在瓦鲁斯的眼中萨尔茨堡蛮族的战争潜力还会优于伊利里亚王国呢?这一点,让弗拉维斯尤为好奇。

    &nb瓦鲁斯既然提出了这种方案,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自然在心里早就有了一番腹稿了;在弗拉维斯提出自己的问题以后,瓦鲁斯就继续说道:“领袖阁下,我们都知道,伊利里亚王国是希腊人后裔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建立的附庸国家;也是亚平宁半岛和希腊半岛外少见的文明国家。

    &nb这也就意味着,伊利里亚王国不仅有文明国家的通病,也有着希腊民族身上难以磨灭的性格缺陷;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大军一路抵达了伊利里亚王国的首都塞吉斯提卡,伊利里亚王国的绝大部分人都会懦弱的选择投降,而不是像蛮族那样不畏生死的反抗。

    &nb文明国家的人总是会在自己的性格中掺杂更多的利益均衡和生死忧患,希腊人骨子里趋福避祸的商人本质也是无法消失的;所以,在我们的大军真正兵临塞吉斯提卡城下的时候,伊利里亚王国最后能够站出来与我们血战的人绝对不多,甚至还会有很多伊利里亚人主动向我们投降。

    &nb这还是我们没有威逼利诱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再采取一些措施,那结果可能就更加轻松了。我们的大军进入伊利里亚王国以后,伊利里亚国王除了招募大军死守首都以外,根本就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抵御我们的进攻;这恰恰会给我们难得的机会。

    &nb因为伊利里亚国王可以临时招募数万大军齐集塞吉斯提卡,但他却不可能将这些人的家人也全部都纳入塞吉斯提卡城内;只要我们稍加利用他们的家人,我想还不用我们发起进攻,塞吉斯提卡城内就可能爆发一场足以摧毁伊利里亚王国的暴动了!”

    &nb瓦鲁斯的这番话可是说的在座的几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呐,大家是真没有想到平日里默默无闻的瓦鲁斯还有这样的头脑,想出这么损的办法!迎着军帐内其他人的目光,瓦鲁斯没有感到丝毫的不好意思;反而是整理了一番思绪以后,继续分析道:

    &nb“与伊利里亚王国情况截然不同的则是萨尔茨堡蛮族部落,他们这些蛮族的思维里面可没有文明人的那么多患得患失和利益均衡;只要是我们真的对他们发起了进攻,无论我们做什么其他的事情,他们都会一根筋的和我们血拼到底,这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不划算啊!

    &nb所以,我的看法就是应该立即挥军北上;从阿尔卑斯山脉的东北通道一路向北进军,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击败萨尔茨堡蛮族部落,占领萨尔茨堡蛮族部落的主要聚居地萨尔茨堡。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以最小的损失拿下诺里库姆地区;然后,再以优势大军南下,完成对伊利里亚王国的征服!”

    &nb瓦鲁斯的话说完以后,弗拉维斯就微笑着点点头;也不知道是赞同瓦鲁斯所说的进军路线,还是赞赏瓦鲁斯的表现。随后站起来发言的是站在瓦鲁斯身后的塞西尔,他也是和瓦鲁斯同时被弗拉维斯提拔起来的军团长,能力自然也是有的;他的看法是这样的:

    &nb“领袖阁下,我的看法和瓦鲁斯将军是一致的,我也是赞同率先向东北进军,发动对萨尔茨堡蛮族部落的突然袭击。至于原因嘛,瓦鲁斯将军刚才已经详细的分析了不先进攻伊利里亚王国的理由;我这来再补充一点先进攻萨尔茨堡蛮族部落的理由。

    &nb众所周知,曾经的诺里库姆地区是没有萨尔茨堡蛮族部落的,那里只不过是荒无人烟的无人区罢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渐渐地有了一些凯尔特人的小部落因为生存原因迁移到了诺里库姆地区生活,他们才能算是诺里库姆地区的第一批住民罢了。

    &nb这个时候的诺里库姆地区还没有出现足够强大的势力,也没有部落可以成为凌驾于其他部落的存在;直到日耳曼蛮族的一支强大部落也迁移到诺里库姆地区以后,诺里库姆地区才真正的出现了一统整个诺里库姆所有蛮族部落的强大存在!

    &nb萨尔茨堡蛮族部落,也就是以当年那个日耳曼迁移部落为主体构成的;如果我们先发动对伊利里亚王国的进攻,那么反应过来的萨尔茨堡蛮族部落就有可能在自己准备战争的同时,向诺里库姆以北的日耳曼蛮族求援。这对于我们家族来说,是绝对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