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

第353章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53章

小说: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了这场惨烈的战争以后,这些在战斗中被数次击溃的高卢步兵们早已经失去了作为战士的荣耀和信念了;与其让他们继续征战沙场,还不如让他们回家为阿奎塔尼地区的发展作贡献呢!

    这次里蒙部落搞出来的这五万大军,几乎已经是整个阿奎塔尼地区青壮人口的三分之一了;除去那战死的三万之众以外,卡拉贝斯又挑选了九千人继续从军,剩下的这一万人肯定是要释放的。

    要不然的话,阿奎塔尼地区一次性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青壮人口以后,卡拉贝斯要想在顺利的接收阿奎塔尼地区以后再把这里发展起来,可真的不容易了。

    一万人口并不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了,能够在阿奎塔尼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绝对不容忽视;所以,卡拉贝斯理所应当的就将他们全部释放了,并在释放的两天以后,开始了行军。

    浩浩荡荡的大军重新返回里蒙部落以后,卡拉贝斯的主力大军顺利的接管了里蒙部落所掌控的里蒙城;而那些里蒙部落的长老们,也在卡拉贝斯的兵锋之下,保持了足够的敬畏之心。

    控制了里蒙部落和里蒙城以后,卡拉贝斯立即就让伊丹的第三军团和布里戈的第四军团,负责‘护送’那四十七个部落的首领挨个返回自己的部落,并完成他们曾经的承诺。

    卡拉贝斯亲自指挥的第一军团和格雷斯的第五军团,以及新组建的第六军团,则是就地驻守在了里蒙城外;里蒙城内的防守力量,却是由第一军团的森林猎手和重装步兵负责的。

    阿内林和阿米诺斯的第六军团,原本还有三千兵员的缺额;进入里蒙城以后,阿米诺斯就力荐卡拉贝斯在里蒙部落再招募一千五百之数的兵员,理由则是里蒙部落的战士素质是整个阿奎塔尼地区最好的,其他的部落也有不错的战士,但绝对不会有里蒙部落这么多。

    对于这一点,阿内林也公允的表示了赞成;毕竟,里蒙部落作为曾经的阿奎塔尼地区霸主部落,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其他部落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培养出来更多更优秀的战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既然第六军团的军团长和军团副将都这么说了,卡拉贝斯自然也不可以拒绝了;于是,里蒙部落再次为第六军团提供的一千五百名合格的战士,而其他部落的优秀战士,也在卡拉贝斯麾下两个军团陆续接管部落的时候被送到了里蒙城,第六军团算是正式组建起来了!(。)

“第五百二十七章·日耳曼蛮族”()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om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就在卡拉贝斯的大军征战高卢大地的时候,弗拉维斯针对于日耳曼蛮族的战争也开始打响了;除了留守本土的第一、二军团和驻守伊利里亚的第三军团以外,其他的六个尤利乌斯家族军团都将参与这场战争,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大批粮草物资和各种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的运往诺里库姆行省的时候,奉命参战的各个军团也在陆续开往诺里库姆;这次大战,不仅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再一次扩张,也是弗拉维斯用于培养自己继承人的战争,凯撒会在这场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个军团的庞大兵力集结于诺里库姆地区以后,弗拉维斯立即就对拉宾努斯的第五军团和瓦鲁斯的第六军团,以及塞西尔的第七军团,做出了新的安排。

    日耳曼蛮族,是实力略胜于高卢蛮族的一支蛮族势力,也是比高卢蛮族更为难以对付的蛮族势力;相比于高卢蛮族部落之间的频繁内斗,日耳曼蛮族的部落就要团结多了。

    生活于日耳曼大地上的日耳曼蛮族部落,彼此之间也经常会爆发一些需要用武力才能解决的冲突和矛盾;但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日耳曼蛮族的所有部落都会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外敌。

    高卢蛮族曾经可是拥有十大部落的世界第一蛮族势力,后来随着山外高卢蛮族和威尼托蛮族的日趋文明化,以及雷古利亚蛮族成立了自己的王国;整个高卢蛮族十大部落中,还继续保持着高卢蛮族身份的部落也就七个了。

    就是这七个高卢蛮族部落组成的联盟,也依旧是这个世界上势力范围最大的蛮族势力;甚至,绝大部分文明世界的国度,都不曾拥有高卢蛮族所拥有的辽阔土地。

    在那个时候,日耳曼蛮族还是只有两个部落组成的弱小蛮族势力呢!世代居住于上日耳曼地区和下日耳曼地区的日耳曼蛮族从来就不是偏安一隅的小势力,他们也是有着向外扩张野心和向外扩张实力的强大存在;只是,强大的高卢蛮族制约了日耳曼蛮族的发展而已。om

    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斗不止的高卢蛮族七大部落还曾经组织了一支实力强大的联军,向更北方的日耳曼蛮族发起了侵略战争;日耳曼蛮族可不是任由别人捏的软柿子,更不是会屈服于强者的弱者,他们可是真正的勇气之族!

    于是,一场日耳曼蛮族与高卢蛮族之间的战争就此爆发了;强大的高卢蛮族七大部落联军,在战争的初期,一路节节胜利,打的实力不如高卢蛮族的日耳曼两大部落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高卢蛮族的军队就将日耳曼蛮族的上日耳曼彻底占据了,并驱逐了整个上日耳曼地区所有的日耳曼蛮族人;在驱逐的过程中,难免也就发生了一些侵略者对无辜者的屠杀与掠夺,这也是战争所无法避免的事情。

    高卢人的残暴彻底激怒了日耳曼人,这些原本就彪悍勇武的日耳曼人前所未有的团结了起来,并开始与入侵的高卢人打一场真正的全面战争;无数日耳曼青壮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放下了手中的农具,离开了家中的亲人,而拿起武器参与到与高卢人的战争中去了。

    这场日旷持久的战争足足打了七年的时间,高卢蛮族七大部落的十万联军,最终在这七年的时间中付出了超过一半人阵亡的代价;而日耳曼蛮族的军队,却是从一开始的不足两万人,打到了七年后的五万之众!

    全民皆兵的日耳曼人用自己的勇敢和无畏给那些入侵的高卢人好好上了一课,也让高卢人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在战争的最后一年中,高卢人与日耳曼人爆发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

    高卢蛮族的七大部落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再一次向远征的联军增兵四万;至此,高卢蛮族在日耳曼人土地上的总兵力已经高达九万之众,而日耳曼人却依旧只有五万军队。

    双方决战的地点只是在七年来一直处于战争中的上日耳曼地区,也是日耳曼人失去的家园和高卢人夺取的土地;那一场将近十五万人的生死决战,是高卢蛮族和日耳曼蛮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决战,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决战。

    决战开始之前,日耳曼蛮族军队的首领们根本就不知道高卢蛮族的军队已经从五万变成了九万;实际上,就算是他们知道了,也不会影响他们发动决战的决心的,勇敢无畏本就是日耳曼人最大的特征,也是最为优秀的品质。

    战斗一经开始,高卢蛮族就利用己方绝对的兵力优势,对日耳曼蛮族的军队进行了三面包围式的进攻;而日耳曼蛮族的长枪兵们却是死死的在最前方挡住了高卢步兵的冲击。

    至于左右两翼的战斗,则是日耳曼蛮族的斧头兵、狂热战士与高卢蛮族的武士、狂热战士的血腥厮杀;接下来,双方战斗力相差不大的混战厮杀却是在远程弓箭手的对射中受到了影响。

    高卢蛮族费尽心机组织起来的数千森林猎手,与日耳曼蛮族倾尽全力组建起来的精锐弓箭手展开了激烈的对射;事实证明,森林猎手的存在确实堪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弓箭手之一。

    日耳曼蛮族战斗力远胜寻常弓箭手的精锐弓箭手也根本不是森林猎手的对手,在双方的对射中,日耳曼蛮族的精锐弓箭手死伤惨重,而高卢蛮族的森林猎手却伤亡寥寥。

    彻底击溃了日耳曼人的精锐弓箭手部队以后,那些高卢人的森林猎手就将攻击的对象变成了日耳曼人的其他部队;无数日耳曼人的精锐战士,就这样倒在了森林猎手的箭雨中,毫无反抗之力。

    面对如此窘境,日耳曼蛮族的首领们立即就将手中最后的两支王牌部队全部投入了战斗;哥特部落最强大的五千哥特骑兵和整个日耳曼蛮族精华所在的五百狂战士,都被派了出去。

    战斗力强悍的哥特骑兵迅速撕开了高卢蛮族大军的正面防线,混战能力堪称恐怖的日耳曼狂战士则是趁机杀进了高卢蛮族的大军内部;有了这两支精锐部队的配合以后,日耳曼蛮族的军队才堪堪稳定了战场的局势,并成功的从劣势的一方扭转成了优势的一方。

    可惜的是,拥有王牌部队的可不仅只有日耳曼蛮族,高卢蛮族的大军中也有着为数不少的高卢精锐武士和贵族骑兵;虽然高卢精锐武士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日耳曼狂战士,贵族骑兵的战斗力也是不如哥特骑兵,但他们胜在数量更多啊!

    在高卢人再次投入了全部的精锐部队以后,日耳曼蛮族刚刚占据的优势再次被压制了下去;而此时,战斗已经整整持续一上午了,双方的伤亡都非常的惨重,高卢蛮族一方仍旧还有三万大军没有投入战斗,日耳曼蛮族一方却早就已经全力以赴了。

    即便是战斗了整整一上午,还没有分出胜负的两大蛮族依旧在生死搏杀中坚持着;双方大军的王牌主力也已经被数量惊人的常规部队给淹没掉了,战斗又回到了血与肉的厮杀当中。

    事实上,日耳曼蛮族的战斗力还是要胜过于高卢蛮族的;虽然高卢蛮族的军队几乎一直占据着战斗的优势地位,但他们的伤亡数字却是远远高于日耳曼蛮族。

    不过,高卢蛮族依仗着己方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牢牢的掌控者战场上的主动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场日耳曼蛮族的生死存亡之战,应该就是高卢人获得最后的胜利了。

    但凡说到如果不出意外的时候,事实总是会出意外的,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了;就在日耳曼蛮族越战越落雨下风,甚至于濒临被全面包围的时候,高卢蛮族大军的左右两翼却是同时杀出来了规模庞大的日耳曼军队!

    为了打赢这场决定日耳曼部落生死存亡的战争,日耳曼蛮族各部落的首领们早就已经把能走上战场的青壮年都拉出来了,就算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也不得不为民族的生存而拿起了武器。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突然杀出来的大军又是哪里来的呢?原来,这是由七年以来在与高卢蛮族的战争中战死的那些日耳曼战士的妻子组成的大军;这些日耳曼蛮族的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民族和部落,也为了给自己的丈夫复仇,毅然决然的拿起武器,走上了战场。

    突如其来的数万日耳曼女战士,彻底改变了战场上的局势;两翼同时陷入围攻的高卢蛮族大军迅速崩溃了,而包围圈里面的日耳曼主力大军却是抓住战机,发起了决死般的反攻!

    连女人都走上战场了,那些日耳曼部落的战士还有什么理由不死战到底呢?这场决战,最终还是以日耳曼蛮族付出三万余众的伤亡代价获得了胜利,而高卢蛮族的九万大军,却只有数千人得以返回高卢蛮族的地盘,剩下的都被追击的日耳曼人报复性的击杀。(。)

“第五百二十八章·七大部落”() 
放纵自己的**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燃?文小? ?说  ? ? ?。?r?a?n??e?n?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七年的战争,让日耳曼蛮族的人口锐减了百分之四十,也让日耳曼蛮族的上日耳曼地区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虽然日耳曼蛮族最终赢得了战争,但却失去了继续与高卢蛮族对抗下去的实力了。

    高卢蛮族拥有整整七个实力强悍的部落,还拥有着辽阔无垠的土地和充足的人口;而日耳曼蛮族却只有人口稀少的下日耳曼地区和一片废墟的上日耳曼地区,总人口更是不足高卢蛮族的一个地区的人口多,双方战争潜力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为了大规模扩充自身的实力,也为了积蓄对抗高卢蛮族的资本;在这次的决战中最后存活下来的七名日耳曼部落首领,决定通过向东方扩张的方式,来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发展日耳曼民族!

    当然,向东扩张的同时,对高卢蛮族的提防也是不能少的;假如高卢蛮族趁着日耳曼大军向东扩张的时候,再来一场大规模的侵略,那日耳曼蛮族可就真的会沦为历史的一部分了。

    日耳曼蛮族要想一边集结大军向东扩张,一边提防西方的高卢蛮族,仅凭目前的实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无奈之下,七位首领就决定将那些在决战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女战士,正式编入日耳曼蛮族的军队中,作为一支常规的兵种存在。

    有了这个办法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以后,日耳曼蛮族迅速组建了以七大部落为首的七支军队;其中,实力最强的特里尔部落军队,则是在其首领的率领下驻守上日耳曼地区,以防备高卢蛮族随时有可能发动的入侵。

    而实力最弱的巴达维部落军队,却是在其首领的率领下驻守下日耳曼地区,保护日耳曼蛮族最为重要的生存之地;同时,巴达维部落的军队,还将充当特里尔部落军队的后援,一旦高卢蛮族再次发动了入侵战争,巴达维部落的军队就需要立即支援特里尔部落的军队。

    安排好了留守老家的两支军队以后,剩下的五支军队则是开始了对东方各地区的征服之战;实际上,日耳曼蛮族对于高卢蛮族的防备纯属是多余的,也是完全不需要的。

    在之前的七年战争中,高卢蛮族付出了阵亡将近十四万大军的代价;即便这十四万大军是由七个部落联合组织的,平均下来每个部落也损失了两万战士,这可算不上小数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