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

第370章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70章

小说: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巴莱纳斯又成功的劝服了那些萨马罗布里瓦部落的两万俘虏,在给予他们自由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金钱和财富;于是,巴莱纳斯麾下又有了忠心耿耿的两万蛮族战士。

    坐拥六万六千大军,还拥有着比利时地区这样蛮族世界中的富庶繁华之地,巴莱纳斯毅然决然的与不列颠蛮族本土的四大部落决裂了;并将那些运送大军跨海作战的战舰和船只全部扣押了,根本不给不列颠蛮族本土四大部落反击的机会!

    被巴莱纳斯这么狠狠地摆了一道的不列颠蛮族四大部落,除了泄愤式的将巴莱纳斯的部落屠戮一空以外,只能隔着大海对拥兵自重的巴莱纳斯干瞪眼了;但是,不列颠蛮族的四大部落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重新开始积蓄力量,并且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一定要向巴莱纳斯复仇!

    可惜的是,失去了主力大军和几乎全部的战车部队,以及几乎所有的战舰和船只以后,不列颠蛮族的复仇计划只不过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想法罢了;巴莱纳斯也知道不列颠蛮族本土的四大部落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报复自己的实力,他也没有将四大部落可能的反击放在眼里。

    对于巴莱纳斯来说,孤悬海外的不列颠岛屿从今往后就不再是自己的世界了,眼前这个广袤无垠的大陆才是自己施展抱负的最好舞台;内乱不休的高卢蛮族,根本就不配统治辽阔高卢大地,而比利时地区以西的阿莫里卡地区,就是实力不强的高卢蛮族雷恩部落,这也是巴莱纳斯的新目标!(。)

“第五百五十四章·强敌入侵”() 
是朋友,就不会把秤放在他们中间。om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比利时地区,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三面与其他蛮族部落相连,北面靠海的地区;其中,比利时地区的东面,就是日耳曼蛮族的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日耳曼蛮族的实力可不是一般的强大。

    更为重要的是,日耳曼蛮族各个部落之间的团结,也是整个蛮族世界都众所周知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巴莱纳斯也是不愿意招惹日耳曼蛮族这样的强敌的,那可是高卢蛮族集结七大部落都没有征服的对象,现在高卢蛮族都被日耳曼蛮族压着打了。

    至于比利时地区南面的大高卢地区,那可是高卢蛮族中最为强大的阿莱西亚部落;虽然现在的阿莱西亚部落已经不是昔日的强大存在了,并且还一直被日耳曼蛮族的特里尔部落侵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巴莱纳斯也还是明白的。

    唯有这个阿莫里卡地区的雷恩部落,他们既位于比利时地区的西面,又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来保护自身,自然就是巴莱纳斯最好的扩张对象了;唯一让巴莱纳斯不是很满意的,就是雷恩部落的阿莫里卡地区实在是太贫瘠了,简直就是日耳曼蛮族中的马科曼尼地区一般。

    进攻阿莫里卡这样的贫瘠地区,对于巴莱纳斯来说,也就是聊聊胜于无而已;巴莱纳斯也想占领更为富饶的下日耳曼地区和大高卢地区啊,可是过于强大的敌人实在是巴莱纳斯不愿意招惹的。

    要知道,现在的巴莱纳斯可不是当初那个拥有不列颠蛮族四大部落支持的巴莱纳斯了,他只是为自己而战的巴莱纳斯而已;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的巴莱纳斯,并不敢于轻易招惹强敌,他也害怕被强大的敌人击败,一旦失败他所有的野心和抱负都只能化为乌有了。

    正当巴莱纳斯开始积极备战,准备进攻阿莫里卡地区的雷恩部落时,日耳曼大地上却是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罗马尤利乌斯家族,竟然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对日耳曼蛮族的数个部落悍然发动了入侵战争!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之一的马科曼尼部落,竟然在尤利乌斯家族大军的进攻下迅速被覆灭了;紧接着,尤利乌斯家族的一路大军从诺里库姆地区攻进了美因茨部落的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另外一路攻陷马科曼尼地区的大军也是趁机攻入了达姆部落的卡狄地区。om

    这样的局势变化,让原本对日耳曼蛮族忌惮不已的巴莱纳斯也是有点看不清楚局势了;怎么昔日强大的日耳曼蛮族会在罗马尤利乌斯家族的进攻下,表现的如此不堪一击呢?

    因为巴莱纳斯的情报获取都只是依靠一些小道传递,根本就无法获得全面的情报,自然也就不知道马科曼尼地区大规模的叛乱爆发,更不知道美因茨部落在边境地区与尤利乌斯家族的主力大军打的两败俱伤,其伤亡数字甚至还少于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

    事实上,现在的局势发展是尤利乌斯家族的战略计划彻底被日耳曼蛮族的各个部落给打破了;甚至就连尤利乌斯家族能否安全的撤出日耳曼蛮族的地盘都成了问题,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根本就是日耳曼蛮族,而尤利乌斯家族不过是在战争的初期获得了局部的小胜利而已。

    就是这些不值得一提的小胜利,传到了巴莱纳斯的耳朵里,却都变成了尤利乌斯家族的全面胜利和日耳曼各个部落的惨败;不过,巴莱纳斯也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他自然不可能全部相信这些小道传来的消息,更不可能对此作出什么应对措施。

    就算是巴莱纳斯没有针对性的采取什么措施,但是他还是不由自主的暂停了对阿莫里卡地区的进攻;原本集结完毕的大军也被暂时留在了军营内,他也要好好的静观其变了。

    没有过去几天,上日耳曼地区和下日耳曼地区发生的事情却不得不让巴莱纳斯正视这些小道传来的消息了;以目前上日耳曼地区特里尔蛮族的实力,从四万大军中抽调五千战士增援其他日耳曼蛮族部落,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毕竟特里尔部落的实力摆在那里,就算是失去了五千战士以后,特里尔部落的三万五千精锐大军也不是高卢蛮族的阿莱西亚部落可以对付的了的;即便是最近一段时间,阿莱西亚部落也将自己的军队扩张到了五万规模,但那些新招募的战士们可发挥不了多少的战斗力。

    但是,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可算不上什么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中的强大部落了,最起码是排不进前三之列的;尤其是在不列颠蛮族占据比利时地区的前提下,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连保持自身绝对安全的军事实力都不具备,为什么还要抽调三千人增援其他部落呢?

    对于巴莱纳斯这样的枭雄来说,他可不相信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之间的关系真的好成这个样子;唯一的解释就是,日耳曼蛮族与罗马尤利乌斯家族的战争已经打到了关键性的时刻,而且局势对日耳曼蛮族来说非常不利,为了避免后方沦陷,巴达维部落才勉强抽调了三千战士增援后方。

    巴莱纳斯的猜测就既合情又合理,只不过与现实情况不太符合而已;基于这样的前提判断以后,巴莱纳斯的心里就开始抑制不住的产生了趁乱向日耳曼蛮族动手的野望。

    相比于贫瘠的阿莫里卡地区,富饶的日耳曼大地才是巴莱纳斯心目中最理想的扩张方向;现在难得有这样的好机会,巴莱纳斯实在是愿意错过。否则的话,一旦罗马尤利乌斯家族完全占据了日耳曼大地,富饶的日耳曼大地可就真的没有自己分得一杯羹的机会了。

    有这个想法归有这个想法,巴莱纳斯还是不敢轻易对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发起进攻;毕竟以巴达维部落的两万两千大军,只要战争爆发以后再临时招募一些战士,未必就不能抵挡己方的强势大军的进攻。

    甚至只要巴达维部落的那些军队可以抵挡个数天的时间,上日耳曼地区的特里尔部落就可以派遣主力大军增援巴达维部落;巴莱纳斯可没有信心,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对抗日耳曼蛮族的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的联手反击。

    就算是巴莱纳斯有信心可以同时击败这两个日耳曼蛮族部落的军队,那也将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最后获益的只可能是罗马的尤利乌斯家族,或者是按兵不动的高卢阿莱西亚部落。

    为了避免这样的局势出现,巴莱纳斯决定亲自前往与阿莱西亚部落的边境地区,邀请阿莱西亚部落的首领布雷努斯进行联盟谈判;只要阿莱西亚部落愿意与自己结盟,巴莱纳斯就可以接受与布雷努斯一起进攻日耳曼蛮族,战后双方各自占领上下日耳曼地区。

    面对不列颠蛮族巴莱纳斯送来的谈判申请,布雷努斯自然知道巴莱纳斯肯定是针对目前日耳曼蛮族被罗马尤利乌斯家族入侵的事情想和自己联合分一杯羹了;说实话,要不是不列颠蛮族的存在,布雷努斯早就率军向上日耳曼地区的特里尔部落发起进攻了。

    以高卢蛮族和日耳曼蛮族的世仇,尤其是阿莱西亚部落和特里尔部落的世代战争,双方之间早已经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难得现在日耳曼蛮族遇到了这么大的危机,布雷努斯自然是不会介意带着自己的阿莱西亚大军冲上去给日耳曼蛮族补上一刀了。

    只是,不列颠蛮族最近一段时间竟然组织了一支将近五万人的大军占领了萨马罗布里瓦部落的比利时地区;虽然布雷努斯并不觉得萨马罗布里瓦部落的死活和自己部落有什么关系,但唇亡齿寒的道理布雷努斯还是明白的,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的不列颠蛮族的确让人感到了深深的威胁。

    现在难得不列颠蛮族的人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了,布雷努斯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结盟机会了;巴莱纳斯为了表示诚意,只带了不到百人来到了边境地区,布雷努斯也是只带着五十名亲卫而已。

    两人的结盟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之下,两人都表示愿意在进攻日耳曼蛮族的时候给予对方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巴莱纳斯,更是向布雷努斯承诺,只要自己麾下的军队完成了对巴达维部落的进攻,就会立即南下攻击特里尔部落的后方,增援布雷努斯的进攻大军。

    相谈甚欢的两人在约定了具体的盟约以后,就迅速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大本营;随后,巴莱纳斯就率领着两万六千不列颠蛮族战士和两万新招降的战士杀向了下日耳曼的巴达维部落,布雷努斯也是率领着四万阿莱西亚部落的战士扑向了上日耳曼的特里尔部落。

    阿莱西亚部落和巴莱纳斯不列颠大军的联合入侵,对于日耳曼蛮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剧;但是,局势还远没有到日耳曼蛮族无法控制的地步,战争的结果也未可知!(。)

“第五百五十五章·防守反击”()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原本就只有两万五千日耳曼战士而已,在派出三千名战士增援美因茨部落以后,巴达维部落就只剩下两万两千名战士了,而对面的不列颠蛮族却有六万六千大军!

    巴莱纳斯所代表的不列颠蛮族势力,给了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以极大的军事压力;尤其是这些不列颠蛮族的军队还正在集结当中,无论他们的进攻对象是谁,都足以让巴达维部落警觉了。

    巴达维部落的首领伊特里留斯与上日耳曼地区的特里尔部落首领黎克伯吉斯也是有了密切的联系,两人一起就如何防御不列颠蛮族和高卢蛮族有可能的进攻而协商;本来这两个人也没有觉得不列颠蛮族和高卢蛮族会主动进攻自己的,但悲歌死士提供的情报却让他们看到了危机所在。

    无论是拥有六万六千大军的不列颠蛮族也好,还是迅速扩军至五万之众的高卢蛮族也罢,他们的举动确实是影响到了整体局势的发展,让身为日耳曼蛮族的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不得不防。

    想要防备不列颠蛮族和高卢蛮族的进攻并不难,只需要在边境地区集结数量足够多的军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战争真的爆发了,那么这些集结在边境地区的军队就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了。

    相比于特里尔部落的雄厚实力,巴达维部落有限的实力限制了他们能够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队数量,也令他们无法兼顾好边境地区和后方的本土地区;为了解决巴达维部落实力不足的问题,特里尔部落也决定在这方面帮助巴达维部落。

    特里尔部落的首领黎克伯吉斯决定,特里尔部落的三万五千大军中,会有两万最精锐的日耳曼战士驻守在与高卢蛮族阿莱西亚部落的边境地区,剩下的一万大军则驻守后方充当援军。

    至于被抽调出来的那五千特里尔部落的战士,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将以这五千人为核心,新招募一万五千战士,组建一支两万人规模的机动部队;这支机动部队的驻扎地区就是上日耳曼地区与下日耳曼地区的交界地带。

    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随时增援巴达维部落,或者增援特里尔部落;巴达维部落的两万三千战士,会在这支部队建立以后,抽调精锐的两万名战士前往边境地区驻守,只留下三千名战士守卫后方本土。om

    假如真的发生了不列颠蛮族悍然对巴达维部落发起进攻的话,在边境地区两万巴达维部落战士拼死抵抗的同时,这两万人规模的机动部队也会迅速增援巴达维部落。

    就算是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同时遭受到了敌人的进攻,机动部队也必须优先增援巴达维部落;毕竟,特里尔部落的实力还是远强于巴达维部落的,而不列颠蛮族的实力又比高卢蛮族的阿莱西亚部落强悍的多,巴达维部落确实比特里尔部落更需要这支援军。

    除非在巴达维部落没有遭受任何进攻的前提下,而特里尔部落又遭受到了敌人的悍然入侵,这支机动部队才会迅速南下增援特里尔部落;否则,这就是为增援巴达维部落而组建的两万战士。

    有了这样一支机动部队的存在以后,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之间的联系就更为密切了,巴达维部落也暂时放松了自身的高度紧张;有了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