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

第375章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75章

小说: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乌斯!

    不得不承认,阿米尼乌斯的高风亮节确实令人钦佩;就算是一向自诩团结的罗马人,也没有诞生过像阿米尼乌斯这样的,能够为了整个罗马民族的发展而放弃自己家族强大机会的伟大之人。

    事实上,现在罗马共和国的各大势力已经证明了一切了;孤悬海外的奥古斯都家族,统治北方的尤利乌斯家族,无奈放弃本土的布鲁图斯家族,统治南方的西庇阿家族,占据着罗马核心的马略势力,四分五裂的罗马诸势力早就让罗马共和国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国家了。

    要是罗马共和国也能够有一个像阿米尼乌斯这样的伟人,来将所有罗马势力全部整顿为一体的话,那么整个地中海都将会成为罗马人的内海;所有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都将成为罗马共和国一个又一个的新行省!

    可惜的是,这样的伟人是不存在于罗马人的世界的;就算是真的诞生了的话,也根本没有机会成长起来,罗马人的内斗永远比外人想象的要激烈太多了,昔日的乌列斯将军和加百列将军,就是最真实的例子,而马克森提乌斯家族的血,还没有干透呢!

    欧多瓦卡在得到了阿米尼乌斯支援过来的五千骑兵以后,并没有立即对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展开追击;一方面,他还需要向美因茨城内的阿瑞斯要求一万战士的增援,另外一方面,他麾下几乎人人带伤的战士们也的确需要好好休整一番。

    嘱咐了一番欧多瓦卡反击的时候一定不要冲动以后,阿米尼乌斯也就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下日耳曼地区了;日耳曼蛮族还是相当淳朴的,他们连帮助过自己的悲歌死士都会信任有加,对阿米尼乌斯这样的无私伟人更是敬若神明了。

    即便是性格暴躁冲动的欧多瓦卡,在阿米尼乌斯面前也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最起码,欧多瓦卡永远不会大声对着阿米尼乌斯大喊大叫,这就是欧多瓦卡对阿米尼乌斯的尊敬。

    离开了欧多瓦卡大军的所在地以后,阿米尼乌斯就没有再耽误时间了,而是朝着巴达维部落所在的下日耳曼地区迅速进军;此时,巴达维城外却是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大战!

    在巴莱纳斯亲自率领的四万大军团团包围巴达维城以后,巴莱纳斯并没有急于对城内的守军立即展开进攻,而是想要等城内巴达维部落的人将粮草消耗殆尽以后逼降里面的全部日耳曼人和他们战斗力并不弱小的三万战士。

    虽然巴莱纳斯的大军以伤亡六千人的代价,就消灭了一万三千左右的巴达维部落的日耳曼战士;但就是巴莱纳斯本人,也不得不承认那些日耳曼蛮族的战士们还是拥有非常强悍的战斗力的,而他自己也不过是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才打出来那么好的战绩而已。

    由此,巴莱纳斯的心里就有了逼降巴达维部落在巴达维城内三万日耳曼战士的想法;上次萨马罗布里瓦部落投降的两万战士,已经让巴莱纳斯尝到了招降敌军的甜头,这次他自然不会放过招降三万日耳曼蛮族战士的机会了。

    当然,他也不会单纯到以为凭借几句劝降的话就可以招降三万桀骜不驯的日耳曼蛮族战士;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向巴达维城内的守军开出招降的条件,而就是单纯的这样将他们包围了起来。

    可惜的是,还没有等城内的三万日耳曼蛮族战士和巴达维部落的日耳曼人耗尽城内的粮食,特里尔部落的首领黎克伯吉斯就率领着八千特里尔部落的精锐战士杀到了。

    由于巴莱纳斯麾下的全部步兵都已经投入到对巴达维城的包围中去了,以至于其麾下唯一的机动力量就只剩下战车部队了;这三千人规模的轻型战车部队和两千人规模的重型战车部队,巴莱纳斯还没有正式投入战斗呢,现在正好就拿特里尔部落的八千精锐战士牛刀小试一把了。

    随着巴莱纳斯的一声令下,整整五千人的战车部队就调转方向轰隆隆的杀向了驰援而来的特里尔部落战士;黎克伯吉斯首领可从来没有见识过战车部队,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对付这样气势磅礴的敌军,他只能无可奈何的率领自己麾下的战士们发起了决死般的冲锋!

    坐守城内的巴达维部落首领伊特里留斯,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驰援自己部落的特里尔部落大军就这么被敌人进攻;于是,他也派出了两万名战士同时从正面实施反击,接应那些前来增援的特里尔部落战士们。

    迅速奔腾而至的战车部队,仅是第一轮的进攻就彻底碾压了黎克伯吉斯的八千精锐战士;无数战士在敌人的战车下被碾成肉泥,所有的战士只要被战车冲撞到,就是非死即伤的下场,战场上的场面显得异常的血腥与残忍,强悍的日耳曼人战士第一次被敌人直接碾压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神秘朋友”() 
当你被水噎住的时时候,你还能喝别的什么饮料把那口水送下去呢?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八千特里尔部落的精锐战士就这样被从未见过的战车部队碾压了,对一向以日耳曼战士的强大战斗力而感到自豪的黎克伯吉斯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尤其是那些敌人根本就没有付出什么伤亡,就让特里尔部落的战士们死伤惨重,更是让黎克伯吉斯感到难以接受。om

    仅仅是第一轮的冲锋陷阵,敌军的战车部队就给黎克伯吉斯的八千战士造成了将近一半人的伤亡代价;虽然其中直接阵亡的人并不多,但那些躺在地上痛哭哀嚎的战士更让黎克伯吉斯心里难受。

    更为让黎克伯吉斯无法忍受的事情是,敌人的战车部队竟然只损失了区区不到三十辆战车,人员伤亡也就只有一两百人而已;这样的反差,实在让黎克伯吉斯感到羞耻与难堪!

    无论敌人有多么强大,日耳曼的战士们就应该让给强大的敌人好好见识见识日耳曼战士的勇武和强大;于是,黎克伯吉斯就在敌人的战车部队冲过己方的战阵以后,跳下自己的战马,拔出自己背后的战斧,来到了战士们的最前方,对着所有肝胆俱裂的将士们高喊道:

    “日耳曼的战士们,难道区区三四千同胞的伤亡就让你们丧失了必胜的信心了吗?难道你们就这么被强大的敌人击败了吗?如果你们的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就由我一个人来证明日耳曼战士的勇武吧;我们日耳曼人的战士,从来就是战场上无畏的象征和强大的存在!

    或许,我们并不是无敌的战士,我们也会遭遇远比我们强大的敌人;但是,那又如何呢?与弱者为敌,从来就不是我们日耳曼战士的追求,战胜强者,才是我们日耳曼战士应该做的事情!

    害怕敌人的人,你们根本配不上日耳曼战士的称号,那是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值得拥有的荣耀,你们现在就可以放下手中的战斧逃离战场了;愿意与我一起让敌人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日耳曼战士的勇士们,你们就来到我的身后吧,让敌人的鲜血来洗刷我们刚才的耻辱!”

    黎克伯吉斯的话说的并没有什么令人震惊的地方,但他的话却是成功的激起了在场所有日耳曼战士的荣誉感;什么样的战士是真正的日耳曼战士,真正的日耳曼战士可永远不会畏惧任何人!

    所有特里尔部落的战士们都不由得为自己刚才的怯弱感到羞耻,他们脸色涨红的握紧自己手中的战斧,然后毅然决然的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黎克伯吉斯的身后,排列着整齐的阵型,准备再次迎接敌人的战车冲锋,并下定决心要让敌人好好见识一番什么才是真正的日耳曼战士。om

    这次,气势汹汹再次杀来的不列颠战车部队,依旧是轰隆隆的狂奔而来;站在战士们最前方的黎克伯吉斯不仅没有感到任何的恐惧,反而微微颤抖的双手暴露了他内心的兴奋与好战。

    一辆首当其冲的战车距离黎克伯吉斯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在快要碾压黎克伯吉斯的时候;黎克伯吉斯突然身子一让,就从旁边让了过去,然后黎克伯吉斯就顺势一跃,跳上了正在高速飞驰的战车,跳上战车以后仅仅是一个横砍,黎克伯吉斯就斩杀了这辆重型战车上的四名敌人。

    有了黎克伯吉斯的榜样作用以后,其他的日耳曼战士们也是有样学样的开始夺取敌人的战车;事实证明,没有黎克伯吉斯的强大武力,夺取战车的方法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最起码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战士们夺取战车失败了,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不过,也有很多没有采取这个办法对付敌军战车部队的日耳曼战士,他们就是死死地站在了原地,等敌人的战车靠近时,就眼疾手快的挥舞着战斧砍向了那些拖拽着战车的战马。

    那些战马又怎么可能经受的了这样的劈砍呢?往往只需要一名战士的悍不畏死,就可以让巴莱纳斯麾下的一辆战车轰然侧翻;这就是战车部队最大的缺陷,只要击杀那些拖拽着战车的战马,就可以让这些看似无敌的战车立即侧翻当场!

    以黎克伯吉斯为首的少数战士们成功夺取了敌人的战车以后,立即就遭受到了其他战车的攻击,但敌军战车部队的整体冲锋阵型却是被彻底打乱了,甚至连速度都无奈的降了下来。

    这样一来,又极大的增加了那些攻击战马的战士们的成功率;一时之间,黎克伯吉斯的特里尔部落战士们,就给那些不列颠蛮族最为精锐的战车部队也造成了极为有效的重创!

    恰好此时,城内的日耳曼战士们也是顺利的在不列颠蛮族的包围圈中打开了一个缺口,数千名城内的日耳曼战士迅速赶到了特里尔部落战士与不列颠蛮族战车部队厮杀的战场,从侧翼对那些横冲直撞的不列颠蛮族战车部队发起了进攻。

    事实上,不列颠蛮族的战车部队就是依靠战车强大的冲击力进行攻击的;一旦失去了速度的优势以后,这些战车部队在日耳曼战士的进攻下,也就是待宰的羔羊而已。

    巴莱纳斯在察觉到了战车部队无法继续战斗下去以后,就立即派遣其他三个城门方向赶回来的不列颠战士们迅速增援战车部队;如果局势再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今天的战斗就有可能演变成不列颠蛮族与巴达维部落的生死决战。

    毋庸置疑,现在战场上占据着局部优势的还是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的联军;但是,随着其他三个方向上的不列颠蛮族军队迅速回援以后,战斗很快就会被占据着优势的不列颠蛮族掌控。

    到了那个时候,巴达维部落和特里尔部落强强联合组建起来的联军,就会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后果,也是黎克伯吉斯和伊特里留斯不能任其发生的结果。

    于是,黎克伯吉斯只能命令自己麾下的战士们在友军的增援下,放弃眼前的战斗,带着受伤的战士们一起撤往巴达维城;连黎克伯吉斯都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了,那些巴达维部落的战士们就更加不会再无谓的战斗下去了,他们也是护卫着特里尔部落受伤的战士们,迅速从缺口处撤回去。

    在黎克伯吉斯和伊特里留斯的合力指挥之下,所有杀出城外的巴达维部落战士和赶来增援的特里尔部落战士,全部都赶在其他三个方向的不列颠蛮族军队回来之前撤回了巴达维城;而不列颠蛮族的军队也是再次包围了巴达维城,让城外的包围圈再无一丝缺口。

    今天的这一战,黎克伯吉斯亲自率领的八千特里尔部落的精锐战士,还没有进城就战死了四千之众;而城内的日耳曼战士们,也因为出城救援特里尔部落的战士付出了将近三千人的伤亡代价。

    也就是说,黎克伯吉斯率领着八千战士增援巴达维部落,实际上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为了能够让援军开进巴达维城,就付出了将近八千人的伤亡代价;从数量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增援是没有价值的,实际上的价值却是非常巨大的。

    且不说日耳曼战士们在付出了将近八千人伤亡代价的同时,给不列颠蛮族的军队也造成了至少五千人的伤亡代价;就是从士气的角度来说,黎克伯吉斯率领的特里尔部落的援军抵达,也给了守卫巴达维城的日耳曼战士们,以继续坚守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因为一直被不列颠蛮族大军封锁的巴达维部落,从黎克伯吉斯的口中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那就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入侵大军已经彻底退出日耳曼大地了,美因茨部落的首领欧多瓦卡即将率领数个部落的联合大军反攻尤利乌斯家族的诺里库姆地区。

    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解除了日耳曼本土的危机以后,达姆部落的首领阿米尼乌斯阁下,正在率领着达姆部落、哥特部落、马科曼尼地区、博登肖姆部落的三万五千联军迅速往巴达维城赶来。

    只要巴达维部落可以在巴达维城内坚持守卫五天,阿米尼乌斯的三万五千大军就会赶到巴达维城;到了那个时候,入侵的不列颠蛮族军队就不足畏惧了,下日耳曼地区的局势也会发生彻底的扭转,日耳曼人的反击也要正式开始了!

    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悲歌死士提供的特殊情报;根据悲歌死士对黎克伯吉斯的说法,高卢蛮族的阿莱西亚部落已经被覆灭,不列颠蛮族的后方比利时地区也很快就会被其他势力占领,而这个神秘的势力却是悲歌死士的朋友,也是日耳曼人的朋友。

    黎克伯吉斯并不怎么理解悲歌死士们的说法,但是,出于对悲歌死士的信任,黎克伯吉斯还是将他们提供的这一情况告知了伊特里留斯;同样的,伊特里留斯也对此表示不解,他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神秘势力到底是什么样的势力,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也会是日耳曼人的朋友。(。)

“第五百六十三章·意外命令”() 
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om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巴达维部落与特里尔部落的联军依旧被包围在巴达维城内,巴莱纳斯的不列颠大军也是将巴达维城包围的水榭不通;对于特里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