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01章

帝国海权-第201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在皇家海军内得到了推广。

    不过这种瞄准法对于皇家海军内普遍使用的12英寸舰炮却不适用,因为这种舰炮太重,只能使用液压设备进行调整角度进行瞄准(德国海军当时因为主要使用的是重量轻的多的260毫米舰炮。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要稍微简单一些。)

    因此皇家海军内部的有识之士开始对12英寸舰炮如何提高命中精度的问题开始了研究。

    皇家海军陆战队的炮兵军官哈丁在1901年发表的《联合力量》杂志上提出了将舰炮齐射…落点确认…火炮修正…第二次齐射这一过程交给不隶属于任何一门火炮的人或部门来统一确定集中火炮指挥系统对射击诸元的确定和下达统一开火的命令。

    这是火力控制概念第一次出现在英国皇家海军内部,而在瓦茨提出建造统一全重炮的同年,哈丁将自己的一系列关于火力控制的文章《海军炮术》发表在了《工程》杂志上。

    皇家海军立刻任命了两个委员会分别在胜利号和庄严号两艘战列舰上对《海军炮术》中的理念进行试验,这也是皇家海军第一次进行火力控制的正式试验,而试验结果被交给此时已经调往海军军械局工作的哈丁本人来评估。

    得出的结论是让费舍尔振奋的。因为他的全重炮战列舰的设计得到了评估结果的有力支持。

    12英寸舰炮由于难以进行持续瞄准,只能在横摇最大振幅处射击,因此必须通过火炮齐射来提高火炮的命中率,而4门火炮的数量显然难以让命中率满意。

    而试验还得出了6英寸舰炮在火控应用方面远逊于12英寸舰炮的结论。因为6英寸舰炮射速过快,在目标区溅起的大量水柱将让落点区域和目标之间的距离难以辨认,而且同时也难以判断水柱到底是哪一次射击造成,给火控军官的指挥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而12英寸舰炮虽然射速较慢,但是落点清晰可见,哈丁在报告中明确写道:“12英寸舰炮比6英寸舰炮更容易击中控制和射击,6英寸舰炮虽然在4000码以内能形成密集火力。但是其炮弹威力只有12英寸舰炮的五分之一,而12英寸舰炮较为低伸的弹道也减少了炮弹的飞行时间,使火炮修正更加迅速。”

    这样的报告对费舍尔来说显然是一针强心剂,费舍尔满心的认为有着海军造船总监的设想,以及海军军械局的报告,自己的意见将会得到正视,然而1903年,海军部高层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对海军部失去了耐心的费舍尔开始决定甩开海军部自己干,而海军特别委员会就是因此成立的,费舍尔说服了赛尔伯恩伯爵。7名有经验的海军军官和技术专家组成了这个非正式的委员会,帮助费舍尔将脑中的新战舰描绘出来。

    而特别委员会的进度费舍尔甚至没有向海军部提交任何正式报告,费舍尔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就像他对海军少将罗伯特 阿布斯诺特爵士说的话那样:“海军部里尽是些‘老太太’。他们就会把鼻子买进文件堆里,脑子里想的是绶带能有多宽,而对现实却视而不见。你以为我会像傻瓜一样把我知道的都写进报告?等我主事的时候我就要海军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敢挡道我就干掉谁!”

    现在,费舍尔终于成为了皇家海军第一海务大臣了,他可以踢开所有阻挡他的理想的人了。

    由于之前4个月的探讨。新式战舰的设计已经十分清晰,所谓的改组为正式的设计委员会,并且下达设计命令不过是走一个形式,费舍尔有把握让委员会在2个月内拿出设计草图,而设计细图也会在6个月内完成。

    而且更让费舍尔高兴的是,似乎就连上帝都在帮自己,在舰炮瞄准领域皇家海军都取得了突破,安装新式高速高低机和方向机的维克斯BVIII型炮塔让12英寸舰炮也能够进行持续瞄准,从而进一步提高射击精度,这简直是为自己的战舰量身定做的。

    费舍尔相信,这两种新式战舰的出现将会彻底拉开皇家海军和其他国家在海军技术上的差距!

    然而费舍尔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另一个新兴强国的海军部里正在进行着一场争执。

    “这种设计根本没有一点意义!”美国海军造舰专家华盛顿?埃尔文?钱伯斯对着海军建造维修局设计的16000吨战列舰的设计方案开炮:“4门12英寸一级炮和8门10英寸二级主炮,这种战舰的设计毫无价值!1门12英寸舰炮能顶的上2门10英寸舰炮!

    而且这些二级主炮炮塔需要安置在舷侧,不仅需要更宽的舰体来容纳直径巨大的炮塔座圈,而且还会影响舰体的拉伸强度!这玩意和去年海军部总委员会提出来的设计方案比起来一文不值!”

    钱伯斯是美国海军统一全重型舰炮战舰设计的倡导者,1903年6月他就向海军作战学院提交了一份设计方案,而海军作战学院在夏季会议中进行兵器推演中得出结论,一艘装备12门12英寸舰炮(注1)的新式战列舰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战斗力相当于3艘老式战列舰。

    因此在1903年10月美国海军总委员会提出了全重型舰炮战列舰的研究项目和设计要求,然而和英国一样,总委员会的意见被海军部长、海军建造委员会、海军建造维修局无视了。

    而此时完成了康涅狄格级,正在进行密西西比级的设计工作的海军建造维修局只是根据海军作战学院会议上得出的8英寸二级主炮已经不足以对大多数新建造战列舰造成足够损伤的结论拿出了这款被钱伯斯狠批的战列舰设计方案。

    “在3000码距离上,就算是10英寸舰炮也不能保证穿透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这个距离增加到8000码以上,10英寸舰炮就更没有可能对战列舰造成什么损伤了!你们还要抱着这些10英寸的玩意到什么时候?!”

    钱伯斯的结论是此时美国海军作战委员会针对战舰交战距离增加得出的舰炮毁伤效果的判断,而在这种判断下,美国海军内部对12英寸舰炮的呼声很高,面对海军建造维修局的死板,钱伯斯恨不得找来所有12英寸舰炮党来用口水淹死这帮家伙。

    “而且你们别忘了,国会批准的吨位上限是16000吨!在这样的吨位下,舷侧装备8门10英寸二级主炮是根本不可能的!”(未完待续。)

    PS:  注1:美国人最初的设计方案还是6座主炮塔菱形布置,也就是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的布置方式,再考虑到日本人的河内级也是这种布置方式,看来虽然这种布置方式效率低下,但是在当时也没啥太过值得吐槽的地方,英国人战后一直抓着拿骚级的布局吐槽不已真的是居心不良。

第286章 俄国人的麻烦() 
钱伯斯的话让所有海军建造维修局的人面面相觑,的确,国会的那群老顽固定下的指标自己是绕不过去的,16000吨的标准排水量实在是太过紧张,这意味着新战列舰在舰体上必须保持在康涅狄格级的同等水平,但是火力上必须有质的飞跃,实在是太过难为人了。

    而有着康涅狄格级设计经验的海军建造维修局明白,在舰体吨位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将二级主炮从8门8英寸炮提高到8门10英寸炮,并且还要从炮廓式改成旋转炮塔式要增加的吨位不是一点半点,舰体的结构和线性也都会要有巨大变动。

    让国会增加排水量那是想都不要想,就连这16000吨的标准都是海军和国会周旋后,国会的妥协条件,否则那群老顽固会让海军只能造13000吨的战列舰,就像正在设计的密西西比级。

    也许现在众人并不清楚,在保留了了康涅狄格级的火力并且将8英寸炮炮塔化,同时还将排水量压缩到了13000吨的密西西比级建造出来后是何等的失败,以至于她在美国海军的服役期只有短短的6个年头。

    但是现在众人知道,16000吨的标准是不够用的。如何控制排水量?这成了在座所有人面前的巨大问题。

    “如果我们学德国人的布置方式的话,采用他们设计的话应该可以有效的缩短装甲带的布置长度,从而节约排水量。”时任美国海军首席造舰专家以及兼任建造维修局局长的华盛顿?凯普斯少将突然发言到。

    “学习德国人?”凯普斯的话让在座的所有人一愣,学习德国人的什么?对于凯普斯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所有人都表示困惑不已,好在凯普斯接下来的话让他们明白了凯普斯的意思。

    “德国人在他们的装甲巡洋舰上采用的长艏楼设计,尾部两座主炮塔利用甲板落差形成背负式,这种设计他们一共建造了多级装甲巡洋舰,而且他们最新式的战列舰也采用了同样的设计,因此这种设计显然是成熟并且成功的。”凯普斯说到。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他也清楚,美国海军从来没接触过这种设计。而且不得不承认,美国人的造舰技术水平和欧洲强国还是有差距的,德国人的成熟设计拿到美国来未必能用的好,如果不是16000吨的标准卡的太死。自己也不用冒险提出比着更激进的设计。

    “这种设计能够有效的缩短炮塔占用的甲板面积,防御布置也可以更紧凑,而且还不影响舰炮的射界,与此同时还能提高侧舷射击投入的舰炮数量的利用率。”虽然是被逼无奈之下的灵光一闪,但是在凯普斯在向所有人解释的同时也是自我说服的过程。

    越是解释背负式设计的好处。凯普斯心中的想法就越发坚定,说着说着就连自己都信了就是这个样子的。

    “那么我们在德国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在舰艏也同样采用这种设计,将一座炮塔提高与舰艏炮塔形成背负式,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最短的舰体上装备最强的火力,而且这种设计可以让所有炮塔全部投入侧舷射击,这样一来减少了炮塔数量,同时也减少了防护所需的装甲吨位,这无疑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率的设计。”

    “但是如此一来舰体的重心会升高,对于稳性不利。”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还没等凯普斯开口。钱伯斯倒是先说话了:“虽然这样的设计升高了重心,但是却节约了上层建筑的重量,总的来说就算会有一定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而且在小长宽比的舰体上稳性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16000吨的舰体上想要实现火力最大化,这样的设计是最佳选择。”

    凯普斯的方案让钱伯斯眼前一亮,4座主炮塔沿中轴线背负式布置,这样只需要原本海军作战学院提出的12门12英寸舰炮设计的三分之二的重量就能达到相同的侧舷火力,这对于美国海军全重型火炮战舰倡导者的钱伯斯来说是不能拒绝的设计。

    见刚才把建造维修局喷的狗血淋头的钱伯斯也开口支持自家局长的方案,其他人就更不会反对了。最终凯普斯的方案被接受,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将这个方案在图纸上实现了。

    虽然国会的抠门和小气给美国海军全重型舰炮战列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新式战列舰就算建成,也会因为吨位限制而造成在性能上的一定牺牲。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逼的美国海军在主炮布局上一步到位的走上了中轴线前2后2背负式布局,从而比英国、德国领先了半步。自此,美国人也和英国人一起,打开了海军技术的新大门。

    费舍尔所希望的的利用全新的战舰拉开与各国海军技术上的差距的设想注定不会成功。

    费舍尔的麻烦是他现在所看不到的,也许只有当德国人和美国人的全重炮战列舰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才会意识到。技术上的差距不仅没有拉开,反而更加拉近了,皇家海军想要保持的海上优势在两个强有力的挑战者面前已经一去不返。

    不过罗杰斯特温斯基的麻烦却是近在眼前的。

    “总督阁下,这里是公海!”一向彬彬有礼的罗杰斯特温斯基现在却毫无形象的冲着眼前的法国人大发脾气。

    原来法国人拒绝罗杰斯特温斯基的舰队在加蓬外海加煤。连港都没有进,在外海加煤都被法国人阻挠让罗杰斯特温斯基满肚子火。

    虽然对于法国人的背信弃义罗杰斯特温斯基已经领教过了一次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现在连外海停留都不允许的行为如此露骨的背叛让罗杰斯特温斯基简直不敢相信。

    由于没有没有发生多格尔沙洲误击事件,俄国人在到达西班牙维哥港后并没有遭到英国人的暗中阻挠,得以顺利补充了燃煤,随后继续自己漫长的航程。

    由于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吃水过深,因此第二太平洋舰队分成两路,吃水较浅航速较慢的老式舰船通过直布罗陀,进入地中海,准备走苏伊士运河,而4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为首的新式舰队则不得不绕道好望角。

    然而,就算没有英国人给俄国人添堵,罗杰斯特温斯基的旅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法国人的背叛。

    在维哥加满了煤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南下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前往摩洛哥的丹吉尔找法国人,然而这个时候法国人的态度却在罗杰斯特温斯基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从一开始法国就反对俄国人在远东进行军事冒险,因为一旦远东战端一开,俄国人的注意力必然会放到远东,而军事力量也会向远东倾斜,这是法国人不希望看到的。

    在法国人看来,俄国人最好能把他那庞大的灰色牲口全都放在欧洲,好好的展示一下自己欧洲压路机的存在,好让那些德国人不得不把注意力都放在东面,这样自己的压力能减轻不少。对于听从德国的怂恿而且一心想要建立黄俄罗斯的尼古拉二世原本就心有不满。

    但是日本人挑起的战端让法国人也不好多说什么,而且日本人对自己控制的台湾野心勃勃,给这些黄皮猴子一个教训法国人也乐见其成,顺便还能打击打击一直和自己过不去的英国佬。

    等收拾完了日本人,得到了远东巨大利益的俄国人转过身来重新将注意力放到欧洲的时候也将更具威慑力。

    然而法国人发现事情有些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地面战争屡战屡败,旅顺要塞外围被那些黄皮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