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26章

帝国海权-第226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问题约亨立刻抛出了自己早已想好的建议:“那么我们直接取消炮塔,将火炮直接安装在车体上的固定战斗室内不就可以了?取消了炮塔可以节约重量,而固定战斗室的空间更大可以安装较大口径的火炮,而且没有了炮塔,我们可以大幅降低车高,这样就能节约重量,这些重量则可以用来增强防护。”

    “将火炮直接安装在车体内部的确可以省去炮塔的重量以及复杂的旋转机构。但是这样火炮的射界会受到巨大的限制,在作战时并不是很方便。”施利芬立刻回应到。

    对此约亨也有自己的说辞:“阿尔弗雷德,我说过陆军需要的不是移动要塞,只是移动炮兵,火炮只需要在正前方有一定角度的射界就足够了,真的要大角度调整射击方向就让车体转向,就算再不方便也比后方的炮兵方便吧,可以伴随步兵一起进攻,有着能够抵挡37毫米野战炮直击,还能随时为步兵提供75毫米野战炮支援的战车。牺牲一点射界完全是值得的。”

    “嗯……”在施利芬还在考虑这种兵器的实用性的时候,约亨继续将自己心目中的装备更加细致的描绘了出来。

    “这种武器应该是轻型炮兵的自行化和装甲化,主要任务是伴随步兵进攻,清除对步兵构成威胁的目标。扫清进攻的道路,在这类作战中作为直瞄火力使用。也可以在防御作战中发挥作用,也可以作为间瞄火力使用。

    在进攻作战中主要作战任务是与步兵武器无法迅速有效压制的敌方步兵重型武器交战,在防御作战中以敌方步兵为主要攻击目标,和炮兵一样,炮击阵地必须隐蔽。并且利用其机动性在敌方火炮还击前转移阵地。

    在编制上属于炮兵,作战中必须有步兵伴随,因为性能上的限制,以及其作为炮兵的性质,尽可能的集中使用,已提供足够的火力强度。”

    约亨说这些要求正是突击炮的使用方法,突击炮这一装备和理念来自1935年时任德国陆军参谋部作战处长的曼施坦因中将呈交给陆军总司令弗里契上将的建议书。

    曼不群认为步兵师应该拥有连级建制的突击炮群,而这种自行火炮并非是大口径重炮的自行化,而是一战中德国精锐轻型炮兵的自行化,也就是突击队战术中的步兵支援火力。

    这一思路对于一战的环境简直无比契合,因为一战根本没有什么装甲集群概念,坦克也不是集中作为突击力量使用的。

    二战中的坦克和突击炮的定位区别十分巨大,曼不群对弗里契的建议中对坦克部队的任务是这样理解的:“坦克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敌军步兵防线,攻击纵深方向的敌军炮兵、指挥部和预备队。”

    这种战术就会导致坦克为了支援步兵就会丧失其机动性。但是步兵又希望自己的战区内可以得到坦克这样的装甲单位的支援。这种需求各国都有,如英国人的坦克就分出了高速的巡洋坦克和慢速的步兵坦克,而步兵坦克这个名字就说明了它们的作战任务。

    不过让坦克干支援步兵的活无疑有些大材小用,二战初期法国人将坦克分散使用的教训也证明这种思路是不正确的。当然一战的所谓坦克和二战的坦克不是一个概念,它们就是步兵支援武器,因此突击炮这种装备显然更加适合。

    当然并不是约亨不希望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坦克以及装备更大威力的曲射火力的自行火炮,但是一些问题确实巨大的阻碍。

    首先是坦克,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想要做到机动、火力、防护三要素平衡也不是做不到,要求低一点就行,像日本陆军的89甲中型坦克这种水平的玩意就算以德国现在的技术水准也完全能实现。

    但是作为步兵支援坦克的89甲,其作战任务和突击炮没有太大的不同,而火力、防护甚至还不如突击炮,唯一的优势就是有个炮塔在作战中更为灵活。

    所以想让坦克作为突击力量使用,在技术上必须更加完善,性能上更加优秀,让其作战能力和突击炮不产生重叠的时候才有实际意义。

    而大口径自行火炮则是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坦克地盘带不动,就算是使用固定战斗室,使用薄装甲,对机动性要求也低,陆军的大口径火炮对现在的底盘来说依然还是显得太过吃力。

    所以相比于比较好实现的突击炮,坦克和自行火炮强行上马不是不行,但是都太过勉强,而且价格昂贵,生产困难。相比之下突击炮价格便宜,产量巨大,而且其技术上和坦克以及自行火炮的共同性都是前期发展装甲力量的最佳选择。

    对于约亨对战车的定位和使用方式,施利芬表示的确十分实用,余下要求按照这个定位来研制新式战车。

    为了给他们更详细一点的研究方向,约亨提出了设计指标:“新式战车的设计有以下几个要求必须实现:

    1、至少搭载75毫米口径的火炮。

    2、如果可能,在车辆静止时火炮的方向射界最好能达到30度以上。

    3、火炮的仰角要能满足6千米的间瞄射击。

    4、车辆的高度不应该超过正常人的身高。

    5、车辆安装悬挂减震系统以提高行驶能力。

    6、越障高度不得低于1。2米,越壕宽度不得低于1。5米。

    7、车体顶部为封闭式,可以抵挡37毫米战防炮的射击,侧面和后部要能抵挡MG3机枪的射击。

    8、固定战斗室上方的舱门前方需要安装一挺MG3,可以由战车指挥员操作攻击敌方步兵。”

    约亨的要求被技术人员一一记下,这些要求将会成为他们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不过约亨并不指望他们做出一台III号突击炮,要知道III号突击炮A型重量也有19。6吨,使用的迈巴赫120TR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更是高达300马力,更重要的是这玩意的装甲是焊接的!

    所以一辆重量在15吨以下,发动机输出功率在120马力左右,全身铆钉的玩意怎么看也不会像是三突子,约亨都能想象出这玩意绝对会长成什么样了。(未完待续。)

    PS:  那么多人都以为是三突子我怎么会随你们的愿?

    至于这玩意原型是什么,我想看标题估计一些朋友就知道我说的是哪个了

第324章 朴茨茅斯条约() 
“日本人和俄国人谈妥了?”回到柏林后没多久,马沙尔就带来了日俄和谈已经完成,签署了和约的消息。

    “是的,陛下,俄国人和日本人在朴茨茅斯签订了和约,远东的战争结束了。”马沙尔恭敬的回答到。

    “打了两年多,也的确该结束了。那么双方达成了什么条件?双方恐怕这字签的都很不情愿吧?”约亨调侃着这打成了一锅粥到最后都精疲力竭的两帮子人,可以想象双方之间的谈判肯定是明枪暗箭、你来我往,谁都希望能尽可能的占点便宜。

    “陛下,日俄两国在美国人的斡旋下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有4条:首先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殊利益;其次日俄双方在满洲地区的驻军维持现状;然后俄国将辽东半岛租借权转让给日本;最后日本人从库页岛撤军。”马沙尔简单的将条约的内容向约亨说明到。

    “看来小尼奇的脸还是保住了,且不说没有割地赔款,甚至连在北满洲的控制权都还握在手里,现在他可以安安心心对付他国内的那些反对派了。”约亨轻松的说到,历史上的日俄战争,俄国人可是彻底将面子和里子都输掉了。

    不仅从满洲全面撤出,转让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更重要的是将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全都划给了日本。也因此导致随着二战的进程,苏联人为了一雪前耻,在夺回了库页岛之后还顺带抢走了千岛群岛,从而引发了苏联解体后,背后有着美国爸爸撑腰胆儿肥了的日本人和俄罗斯在千岛群岛,日本人称北方四岛问题上的扯皮。

    “不过这样一来,日本和俄国在满洲划分势力范围,那么他们之间的军事对峙就不会停止,俄国也就不得不在远东地区继续分心,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这一切都是陛下您的决断才能实现的,陛下圣明。”马沙尔立刻马屁送上。

    对于这样的马屁约亨接受的倒是理直气壮,自己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让俄国人不得安生吗,不过以他的性子虽然有些飘飘然,但是倒也不会得意忘形昏了头脑。

    “不过俄国和日本在满洲打仗,打完以后就这么将辽东半岛转让,满洲南北划分势力范围也不问问主人同不同意。”约亨有些揶揄的说到,就算甲午战争赔偿比历史上,甲午后海军重建比历史上强,新编陆军在德国的训练下比历史上精锐,但是对于日俄战争居然还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陛下,关于辽东半岛租借权的转让,条约里称需要征求清国的同意。”对于约亨的揶揄,马沙尔也同样讥讽的回答到:“不过清国政府是不会不同意的。”

    约亨知道清朝被日俄双方打的如此激烈给吓坏了,精锐的新编陆军和北洋水师全都在日俄战事进入白热化的情况下按兵不动拱卫京师。

    虽然以日俄之间那种大场面,新编陆军和北洋水师填进去也是连个响声都听不到就会被吞掉,但是在双方打的精疲力竭的时候你一支生力军放在那,稍微做出点动作就能把两家吓个半死,到时候为了拉拢这支生力军还不知道能开始什么价码来呢,所以你哪怕当个墙头草,只要不明确表态,做出点动作让两边紧张一下,也不至于现在这样被这样无视吧?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啊。

    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对于满清的死活约亨也只是感慨一下,并没有放在心上,所以也不过是随口那么一说,调侃过后再次回归正题:“ 那和约签订后呢?有没有引起什么反应?”

    “俄国国内还是一团乱,不过因为停战,尼古拉陛下终于能安心镇压那些乱民了,俄国的局势应该会平定下来。倒是日本闹起来了,打了胜仗但是却没逼的俄国人割地赔款,因此认为政府无能,再加上原本的社会矛盾,最近不是十分太平。再加上美国人从俄国人身上捞到了一些好处,导致有一些人认为是因为美国从中作梗,偏袒俄国才导致日本没有达到目的,,因此爆发了一些针对美国人的抗议行动。”马沙尔向约亨汇报到。

    “这些抗议想必都不是那么‘和平’的吧?”约亨带着揶揄的笑容插嘴到。

    “是的,陛下,因为造成了一些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所以美国国内民众现在对日本也很是不满呢。”马沙尔有些轻蔑的嘲笑到:“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黄皮猴子,还真认为自己继续打下去能从俄国人身上占到便宜?刚刚和俄国人打完就去招惹美国人,他们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吗?”

    约亨闻言微微一笑,日本人的确是因为之前太顺了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不过日本人现在也的确有狂妄的资本,俄国人的太平洋舰队被打成了西伯利亚分舰队,巴拿马运河没有通航,美国太平洋舰队还不成气候,德国和法国远东舰队实力不强,在远东这片区域除了英国人的中国舰队,也的确是日本人的联合舰队最强了。

    不过这种狂妄也马上就会被罗斯福派人组团打脸,约亨到不怎么在乎,打的越狠越好,约亨巴不得日本和美国撕破脸,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

    发表完感想后马沙尔再次向约亨汇报到:“法国人倒是对日俄停战非常高兴,并且再次向俄国提供了一笔贷款,想必他们又开始指望俄国人在我们的东面给我们施加压力了。

    英国人对于停战也表示十分高兴,因为他们也觉得日本人再打下去可能要支持不住了,现在能从俄国人手上捞到一些好处就应该收手了,而且现在俄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想要南下则由日本人挡在前面,他们在远东倒是可以安心了。”

    马沙尔对与这一局面也是显得十分不爽,虽然法国人的希望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且不说俄国人恢复元气需要很长时间,就是俄国国内的革命到现在都还没有平息呢,指望俄国给德国施加压力那根本是无稽之谈。

    而英国人也不可能就真的安心无事了,虽然日本人挡住了俄国人南下的脚步,但是英国人也不会不意识到远东现在就是一个平静的活火山,天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想要从此就高枕无缘那还差的远呢。

    不过虽然这么说,但是俄国总有一天会恢复,那么德国的东面的威胁就会重新出现,而不管以后远东会变成什么样,至少现在英国人可以不用担心,安心在欧洲针对自己了。

    总之无长期短期,麻烦总是要来的,约亨现在做的也不过是让未来的麻烦能晚点来,让现在的麻烦能变小点,仅此而已。

    “仗也打完了,在苏比克的那些俄国军舰和士兵尽快将送走,让他们去符拉迪沃斯托克,给他们管饭还要帮着修船,尼奇还真应该好好谢谢我。”约亨笑着说到:“除了根本出不来的黑海舰队,西伯利亚分舰队可是俄国人最后一点家底了。”

    “是,陛下,我会通知俄国方面做好接收的准备的。”马沙尔点了点头:“虽然那些被日本人吓的已经没了骨气的俄国海军估计也没有再打一仗的勇气了,不过能继续增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力量倒是能让那些黄皮猴子继续坐立不安。”

    “远东的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有什么大冲突了。”约亨摆了摆手。

    “陛下,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请容臣告退。”马沙尔微微欠身,准备离开,却被约亨突然叫住。

    “阿道夫,上次让你打探的事情结果如何?”约亨有些急迫的问到。

    “实在抱歉,议会都认为现在的海军经费已经十分充足,英国人不过是建造了一艘大型战舰而已,并不用大惊小怪,以前英国人的战舰排水量也同样高于我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因为这个理由想要增加海军军费议会是不可能的。”马沙尔有些轻松的回应到,然后又补上了一句:“我也赞同议会的意见,现在海军的确没有必要继续增加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