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241章

帝国海权-第241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对射程估计不足的德国人虽然很快提高了舰炮仰角。但是其水平防护就十分无奈了。虽然日德兰海战中英国人被放了3个大炮仗,但是其实看看德国舰船的状态其实也相当凄惨,希佩尔的战列巡洋舰舰队中的各舰,炮塔几乎全部被摧毁,要不是德国人改进了弹药提升通道,其实也会是和英国同行一样的下场。而唯一损失的一艘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也主要是舰艏被305毫米炮弹由上至下贯穿导致大量进水。

    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德国人,让他们多多重视水平防护也算是一件好事。强化水平防护所要增加的重量远比增加侧舷防护要多得多,海军的设计师很快就会面临重量无法无限增加的困境,而重点防护的理念约亨已经交给他们了,而且又有高速战列舰的实物做验证。相信重点防护设计思路在其他舰船上得到应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继续说下去。”约亨点了点头说到。

    “第二天的试验中,我们对腓特烈大帝号投放了5枚450千克炸弹,命中1枚,根据规定随后暂停试验,以便人员再次登舰进行记录试验结果,证明腓特烈大帝号的锅炉舱已经完全进水,并且波及了轮机舱,导致轮机舱开始缓慢进水。

    而所有飞艇返回换装900千克炸弹,2小时候试验再次开始,总计向腓特烈大帝号投放了24枚900千克炸弹。命中3枚1枚近失。

    腓特烈大帝号在被命中第2枚炸弹时就出现严重的艉倾,第3枚命中时两舷就开始出现泡沫,表明舰艇的机舱处已经开裂,舰体开始严重进水。而近失弹虽然没有命中,但是破坏力却扩大了左舷进水速度,导致舰体迅速左倾最终导致倾覆。”提尔皮茨汇报到:“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450千克炸弹已经足以对战舰造成严重损伤,足以导致战舰沉没,而900千克炸弹的威力则有些过剩。”

    “也就是说。至少目前为止,我们现役以及正在建造的战舰,450千克的炸弹足以对其造成致命损伤,是这样没错吧?”约亨问到。

    “的确是这样,陛下。”提尔皮茨恭恭敬敬的回答到:“虽然炸弹的装药量造成的后效比炮弹大得多,而且炮弹的射入角和垂直下落的炸弹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次试验依然为我们带了十分宝贵的数据。

    现在得出的只是初步结论,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更周密的计算,不过现在得出的结论就已经可以对海军下一型舰炮的威力要求以及战舰的防护设计的改进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了。”

    在当年对萨克森号打靶后,德国海军内部就有了需要更大口径、更重炮弹的舰炮的要求,也因此各种想法层出不穷,320毫米到410毫米的提案应有尽有,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出于对较小口径舰炮的喜爱,以及大口径舰炮的研制难度的考量,大多数人还是对350毫米以下的口径比较欣赏。

    不过因为当时克虏伯在研制283毫米53。22倍径舰炮,斯柯达在研制305毫米50倍径舰炮,因此根本没有时间研发更大口径的玩意,所以这件事虽然在海军内部争论不休每个结论,但是倒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克虏伯的新舰炮已经完成,而斯柯达的新舰炮也只剩下最后一步,并且两种舰炮都已经确定作为已经开工的两型战舰的主炮了,那么下一型号的舰炮研制工作自然也就要提上日程了。

    “那么你的想法是什么?阿尔弗雷德?”约亨笑着问到。

    “我认为下一型号的新式舰炮的口径应该是350毫米,炮弹重量应该超过600千克,初速应该能达到我们现在德意志级上的283毫米45倍径舰炮的水平,这样的威力应该足够对付未来10年内的威胁了。”提尔皮茨说到。

    提尔皮茨的判断很有道理,使用硬被帽的德国炮弹的威力本来就比使用绿弹之前的英军舰炮强一个级别,如果初速再能保证达到一个较高水准,350毫米舰炮威力强于英国人的381毫米舰炮的确没什么问题。

    历史上美国人从新墨西哥级开始装备的356毫米50倍径舰炮的性能就强于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380毫米45倍径(英标42倍径)舰炮。

    但是性能数据这种东西不到公布,其实大家心里都没底,而军备竞赛这种东西往往不管实际性能,至少在纸面上都是你有的我也要有,而且你没有的我还是要有。

    所以知道英国人很快就会研制343毫米舰炮,甚至有可能已经在研制了,并且过不了多久就会研制381毫米舰炮的约亨觉得,到时候德国人恐怕很难坐得住眼睁睁的看着英国人的舰炮口径比自己大一个级别,哪怕约亨知道论性能其实还是自己的强。

    “阿尔弗雷德,对于我们今年准备建造的战列舰的火力布局你有什么看法?”约亨突然问了一个似乎全无关系的问题。

    提尔皮茨愣了一下后立刻回答到:“杰作,西格弗里德的设计十分新颖,但是却非常优秀,全舰提升了50%的火力,但是重量的提升却远远低于这个水平,相比以往的设计节约了15%左右的重量,而且不会影响炮塔的射界。凭借这个设计,我们的战舰在火力上将压倒英国人的新战舰。”

    对于玻珀的新设计,提尔皮茨还是十分欣赏的。

    由于担心玻珀像历史上那样由于过度劳累,到了设计联合力量级的工作后期导致两眼几乎失明,因此约亨在德意志级的设计完成后就要求自己的首席设计师注意休息,减少工作量。作为海军设计师的头头,只负责纵览全局和最终审核的工作,只有一些十分创新的设计才需要他亲自出马,因此实际上去年刚开工的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都不是出自玻珀之手。

    但是对于德国海军继续提高战列舰火力的要求下,玻珀终于亲自出手,完成了准备在1908年开工的新战列舰的设计,而这个设计也和历史上他的经典之作有着巨大的相似性。

    “那么,阿尔弗雷德,你应该也知道,为了实现这个设计,战舰的炮塔座圈直径加大,炮塔旋转力矩也增加了不少,旋转速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然,对于全舰的火力提升来说这样的一点点小瑕疵无关紧要。

    但是如果选用350毫米舰炮,如果还采用同样的炮塔布局的话,我们的单位时间投射能力恐怕不增反减吧?而且现在这种炮塔座圈的直径,完全可以承受更大口径的舰炮吧?”(未完待续。)

第347章 也许不会扯着蛋() 
“陛下您的意思是我们要装备比350毫米口径更大的舰炮?”提尔皮茨有些惊讶。

    “没错。”约亨点了点头:“三联装炮塔的设计和使用让我们的战舰拥有侧舷火力达到12门舰炮,一次齐射可以投射5400千克的炮弹,我们接下来使用更大口径舰炮的战列舰的投射能力总不能不增反降吧?”

    “如果350毫米舰炮的炮弹是600千克,我们只需要9门舰炮就能达到这个标准。”提尔皮茨担心的解释到:“而且我们现在研制过的最大口径的舰炮只有305毫米,一步提升太多的话那技术跨度太大导致的研制风险恐怕难以掌控。”

    “9门舰炮的话你准备使用3座三联装炮塔吗?阿尔弗雷德,你应该知道现在光是三联装305毫米舰炮的炮塔的研制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吧?”

    由于新的305毫米舰炮的三联装炮塔使用了非共鞍独立炮架,这导致了炮塔体积比使用共鞍炮架的炮塔体积更大,而且炮塔座圈内安装有3个弹药提升通道,让每门舰炮配备一套扬弹机,这又使炮塔座圈的直径极大,这些设计让整个炮塔的总重量更重,转矩也更大。

    为了承受如此重量的新炮塔和如此大直径的炮塔座圈,新的座圈轴承的直径和承重要求都极高,对于轴承的制作工艺是巨大的挑战,而且为了驱动如此重的炮塔和应对巨大的转矩,新的驱动电机的功率也大幅上升,而且其他承力结构的要求也更高,正因为如此三联装炮塔到了德国的第三级战列舰上才得到采用。

    不过付出这样的代价并非不值得,非共鞍独立炮架可以让每一门舰炮独立俯仰,而且也增加了每一门舰炮的间距,配合中间一门舰炮延迟0。3秒击发的延时射击装置,能让三联装舰炮的射击精度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准。

    不要小看这个精度问题,历史上日本海军的扶桑级战列舰在设计时,英国维克斯公司就曾经建议日本人学习美国人采用三联装炮塔。然而固执的日本人以射击精度差为由拒绝了这一建议,坚持使用双联装,最终选择了拥有6座双联装炮塔的设计。当然最后日本人自行设计出来的扶桑级极为失败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而每门舰炮配备一套弹药提升设备看上去理所应当,但是历史上奥匈帝国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的三联装炮塔内只有2套弹药提升设备。导致炮塔中间的舰炮射击速度受影响,并不能真正发挥出三联装的优势。

    为了能完美发挥这样的火力性能,新舰的设计更加完善,因此吨位也大幅提升,超过了24000吨。接近了历史上的凯撒级的标准。历史上德国人考察了奥匈帝国的联合力量级之后评价认为联合力量级的吨位如果放大到25000吨会更加优秀,现在德国的新战舰设计倒是符合了这个标准。

    因此装备9门350毫米舰炮对德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问题,因为4座三联装305毫米舰炮炮塔和3座三联装350毫米舰炮炮塔在重量上相差不会太大,舰体的吨位也不会恶性上涨,但是其他问题却会随之而来。

    “阿尔弗雷德,如果350毫米舰炮采用三联装设计,那么我们不得不继续增加炮塔座圈直径,增加炮塔重量,炮塔转矩会继续增加,炮塔座圈的轴承的制作难度会继续上升。到时候就不仅仅是舰炮本身的问题了。”约亨摇了摇头否定到。

    见提尔皮茨张口欲言,约亨继续说了下去,把提尔皮茨的话给堵了回去:“我知道你想说可以考虑装备5座双联装350毫米舰炮炮塔,这样这些问题不仅解决了,而且10门舰炮的炮弹投射量将会超过6000千克,全舰火力得到了提升对吗?”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面色有些紧张,他已经反应过来了,也知道皇帝陛下准备说什么了。

    约亨看到提尔皮茨那铁青的脸知道他已经明白问题所在了,不过还是决定继续说下去:“首先。5座炮塔只能采用前2后2中1的布局,中部炮塔的座圈和弹药库的位置会挤占动力舱的空间,不利于布置,而且中央炮塔斜向侧射时炮口距上层建筑较近。炮口风暴容易将探照灯、舰载艇等附属设备破坏,而且这样会导致舰体变长,不利于缩短装甲带长度,而且中部炮塔的射界有限,不利于发扬火力,而且5座双联装350毫米舰炮炮塔肯定会比4座三联装305毫米舰炮炮塔大很多。这一切对战舰的整体性能有着巨大影响,所以我不赞同使用5座双联装炮塔。”

    历史上在巴伐利亚级设计时舰队舰艇设计部长布鲁克纳就是用这样的理由反驳海军武备部长古德萨的5座双联装350毫米舰炮炮塔设计方案的,历史证明这些理论也都是正确的,扶桑级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提尔皮茨对这些道理也并不陌生,毕竟现在德国有这么多年这么多级有着中部炮塔的战舰的使用经验,他担心的只不过是更大口径舰炮的研制难度。

    也正是这种担心,历史上在设计巴伐利亚级时布鲁克纳提出4座双联装400毫米舰炮炮塔布置方案被提尔皮茨严厉否决。

    他认为海军对400毫米炮的渴望缺乏理性,更多的是出于对完全压倒英国海军不切实际的幻想,工业界不可能在能够预料的期限内提供如此庞大的火炮。而且从海军舰只的日常勤务和战斗运用来考察,要想掌握从305毫米口径一跃至400毫米口径火炮的操作技能也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如果强制开发400毫米炮,战列舰的排水量将突破3万吨,德国造船业对建造如此大的船还缺乏经验和信心。

    以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其实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日本人在经历了自撸出来的无畏舰河内级是个失败品之后向盟友英国求助,通过购买1艘自建3艘的方式获得了4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之后就开始建造标准排水量的30600吨的扶桑级,德国人的造船业水平不至于比日本还低吧?

    400毫米舰炮难以在可以预料的期限内提供这的确是个问题,但实际上即使选择了口径稍小的380毫米舰炮,其进度依然拖累了巴伐利亚级的服役速度,导致两艘完工了的巴伐利亚级由于没有完成训练从而错过了日德兰海战。

    至于掌握操作技能实际上从305毫米跳到380毫米和从305毫米跳到400毫米实际上也没多大差别嘛,反正都是要从头学起的。

    “那陛下您的意思是选择多达的口径比较合适?”提尔皮茨问到。他有些担心从皇帝陛下的口中听到一个难以接受的数字,毕竟海军内部也是有着要研制410毫米舰炮的声音的,要是皇帝陛下赞同这个意见,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我认为新舰炮的口径有以下几个要求和限制。第一、8门舰炮齐射的投射量要大于5400千克,第二、每座炮塔的重量应该和现在的三联装305毫米舰炮炮塔相差不大,既不要太轻造成浪费,也不要太重导致承受不了。第三、炮塔座圈的直径基本相同,对座圈轴承的要求不会提升的太多。所以我认为380毫米的口径。800千克以上的炮弹重量比较合适。”约亨笑着说到。

    现在的德国可以说条件异常的好,新式三联装炮塔的研制成功让座圈轴承、驱动电机,承重结构都有了远超历史的巨大进步,历史上提尔皮茨对400毫米舰炮的质疑中也包含着能否造出符合要求的轴承的问题,从双联装305毫米炮塔座圈轴承跳到双联装400毫米炮塔座圈轴承的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可是陛下,从305毫米到380毫米这一步跨的太大了,我很担心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力量能否完成这样大口径的舰炮的研制工作。”虽然没有从皇帝口中听到那个最夸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