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33章

帝国海权-第33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份拥有土地,导致德国移民遭到经济损失。接着针锋相对的俾斯麦宣布了《伦巴第法案》,取消了沙俄在柏林发行债券的权力,沙俄紧接着将所有存款转移到了巴黎,并立刻得到了法国政府1亿法郎的贷款。这直接导致了法俄联盟的经济基础成型。

    眼看情况一发不可收拾,俾斯麦才趁此次德法第二次危机,搞出了这个《再保险条约》。然而,这个条约不但对德过安全形势毫无疑义,而且还让德国正式承担了巴尔干火药桶的战略负担。

    首先,沙俄和奥匈开战,尤其是沙俄先动手的情况下,由于德奥同盟条约,德国必须投入全部兵力直到战争胜利。这一点连俾斯麦自己都非常清楚,他曾在信中写到:“俄奥一旦开战,不论进攻方是谁,德国都别无选择,只能站在奥匈一边投入战争。”而这正是威廉一世皇帝所坚决反对的。所以俾斯麦已经将“联俄”通过“联奥”变成了“反俄”。

    其次,如果法国和德国开战,俄国甚至连“善意的中立”这个义务都不用遵守。那么再保险的意义在哪里呢?

    第三,这个条约并没有阻止沙俄和法国结盟。

    第四,德国如果在巴尔干,尤其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和沙俄之间爆发利益冲突时进退两难。

    第五,条约的附加条件是不允许“黑海沿岸以外的外国军舰进入博斯普鲁斯-马尔马拉-达达尼亚海峡”那么如果英国、法国、意大利、奥匈要干涉俄土冲突,该怎么下手?这实际上默许了沙俄将奥斯曼土耳其作为不容他人插手的禁脔。

    第六,这个密约根本没考虑英国和奥匈的感受。而且也是完全违背了奥匈帝国的利益的。那么之前出卖沙俄的利益交好奥匈,现在出卖奥匈的利益交好沙俄,这种走钢丝的平衡游戏真当这么好玩?

    而很显然,俾斯麦的逻辑很简单,他认为德国只要不陷入“进攻性”的战争中,那么专心防御,德国就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制衡沙俄、奥匈、法国。自己则可以让德国继续当那个“欧洲仲裁者”。这位老宰相天真的认为自己当年用来诓骗拿破仑三世首先动手从而导致普法战争的把戏可以在未来依旧保证德国的安全。但是在一个国家主要根据自身利益来确定行为模式的时代,仅仅寄希望于这种所谓的条约,就奢望得到和平显然是幼稚的。而且这个条约德国做出了一大堆牺牲他人利益满足沙俄的要求外,德国没有从沙俄那里得到任何关于国家安全的实质性保证。

    所以这个复杂、繁琐而又周密的条约,实际上毫无价值。但是在祖父威廉一世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基本上已经成为甩手掌柜;父亲腓特烈皇储因为手术需要静养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制止这个已经完全掌控了帝国议会的老顽固。约亨这个皇太孙要是强出头,到时候被无视都是轻的,被认为黄口小儿乱插手军国大事,直接不给自己面子训斥自己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个能和威廉一世对着干,能直接表现自己对腓特烈皇储的不满,历史上甚至能几次三番和威廉二世争执的老顽固绝对做得出来,自己这个皇太孙在他面前可是一点分量都没有。

    所以约亨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俾斯麦不顾帝国几乎所有外交官的反对,签订了这个无聊的条约。虽然这些外交官们看的也不够远,他们也只是单纯的认为签订这个条约是损坏奥匈的利益,而且违反亲英的外交路线的。他们没有认识到把德国捆在奥匈的战车上实际上也是自取灭亡。约亨倒不是担心这个签了和没签没什么两样的条约。而是担心条约签署后不到1个月就接踵而来的大。麻烦。

    但是很显然,约亨不能为了还未发生的事情大张旗鼓。而眼下,他要代替静养的父亲,前往英国参加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的庆典。所以无论未来事情结果如何,一切都得等自己从英国回来后再说。

    注1:参见图片资料:柏林会议油画(局部)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qidian阅读。<;/a>;

第31章 你好,公海舰队之父() 
1887年6月26日,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登基50周年庆典,英国皇家海军将会举行盛大的阅舰式,德国自然也在应邀之列。腓特烈皇储与岳母维多利亚女王关系极好,曾经多次前往英国拜会女王陛下。腓特烈皇储这一次原本也是准备亲自前往,不过由于刚刚进行了喉部手术,医生建议其静养。所以最终由皇太孙约阿希姆王子殿下代替自己的父亲前往英国拜会外祖母。

    所以于6月20日,约亨登上了此次参加阅舰式的德国军舰——1886年6月1日竣工的重型巡洋舰艾琳号,这艘长99米,宽14米,吃水7。2米,标准排水量4690吨,满载排水量5300吨,装备4门210毫米35倍径克虏伯主炮,6门150毫米35倍径克虏伯副炮,10门47毫米哈奇开斯速射炮,拥有76毫米穹甲,使用2台三缸三胀往复式蒸汽机,航速18节,10节航速下续航力2600海里的新锐舰艇代表了此时德国巡洋舰领域的最高成就。

    威廉港内秩序井然,码头两旁,基尔港内的海军军官列队,艾琳号的甲板上水兵站坡,欢迎皇太孙殿下的到来,在海军大臣卡普里维的陪同下,约亨和基尔港的高级军官们握手致意,接着卡普里维为约亨介绍此次行程中陪伴护送他的海军人员。于是约亨看到了那独一无二的分叉的大胡子。卡普里维微笑着向想皇太孙介绍这位自己看重的海军军官:“约阿希姆殿下,这位是北海鱼雷艇部队指挥官,我们优秀的鱼雷战专家,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中校。他将会陪同您前往英国。”

    约亨微笑着率先伸出手:“我听说过您的名字,中校先生。我的同学曾在信中称赞您对鱼雷攻击有着非常深刻和独到的看法。希望我们可以多多交流。”

    “您说的是弗兰茨·希佩尔中尉吧,希佩尔中尉对鱼雷攻击也有很深刻的理解,而且我和中尉也进行过交流,他曾经提起过殿下您的一些鱼雷攻击的应用设想令我受益匪浅。我也十分期待和殿下能多多交流。”提尔皮茨握住约亨的手微笑着说到。

    “好了,殿下,您和中校先生的交流可以以后再进行,现在您该登船了。”卡普里维打断到。

    “好的,卡普里维阁下。”约亨点头道。

    约亨和陪同人员登舰后,艾琳号鸣汽笛,然后缓缓驶离威廉港,前往朴茨茅斯,那里是阅舰式舰艇集结的锚地。

    在航行途中,艾琳号的舰长让出了自己的舰长室,而约亨则在舰长室内和未来的公海舰队之父闲聊了起来。

    闲聊中约亨得知提尔皮茨的人生经历和历史上没什么两样,他1849年5月10日出生于勃兰登堡的科斯琴。1865年加入普鲁士海军,接着参加了普奥战争,然后成为基尔海军学校的一名学员。1869年被任命为一个小型鱼雷舰队的指挥官。普法战争期间,弱小的德国海军基本无所作为。之后他成为鱼雷舰队的监察长。1881年他被提升为海军少校,在任职期间,他对于潜艇在战争中的潜在威力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卡普里维担任海军大臣后对鱼雷战法很是支持,他之后晋升为中校。

    然后两人自然而然的聊到了海军。

    “我曾经在听说阿尔弗雷德你对潜艇这种新式舰船的作战效能很有兴趣?”约亨问到。

    “是的,殿下,鱼雷是一种威力强大,可以给敌方舰船造成巨大损伤的武器。但是无论是鱼雷艇还是巡洋舰,实施鱼雷攻击都有很大的风险。而潜艇可以潜入水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有很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提尔皮茨回答到。

    “所以你曾经提出过一旦我们和法国开战就利用潜艇突袭法国海军母港瑟堡是吗。不过突袭敌方母港要面临着找到航道、避开侦查等问题,而且也不适合大规模行动,局限性太大,而且战果有限。作为特殊行动偶尔可以一试,但是很难起到决定的性的结果。我认为在敌人的航线上进行埋伏,然后偷袭后脱离,接着再次埋伏,这样不断的循环打击,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提尔皮茨低头思考了一下,说到:“殿下的想法的确很有可行性,通过潜艇不断打击敌人的航运线,减少对方获得物资补给,的确能对战局起到一定的影响,而且也很吻合帝国目前海军主流的破交战思路。不过这对海军整体的交战态势起不到太大的帮助。我的想法是用潜艇击沉对方军舰,改变敌我双方海军军力的对比,然后通过舰队决战来一举获得海上优势。”

    “阿尔弗雷德你说的的确有道理,通过破交战的确对海军的整体局势起不到多大帮助,但是潜艇不仅仅可以破交啊。而且单一使用潜艇也不是最佳的手段。其实我们可以集结数艘潜艇,预先在敌人主力舰队出航的航道上埋伏。然后我方主力舰队出动,敌人必然会出来交战,在敌人出航之际发动偷袭,哪怕只是造成敌人军舰受损回港维修,我们的主力舰队所要面对的敌方主力就会变少,这样也会给主力舰决战带来优势,而且不仅如此,主力舰决战后敌人也必然后舰艇重伤掉队,在这种情况下再次用潜艇埋伏群起而攻之,彻底将其击沉,这样也能降低敌人的主力舰数量。而且我们还可以将大量潜艇散布在敌人可能出现的海域,当一艘潜艇发现敌人舰队后,通过通讯手段召集附近海域的潜艇一起行动,然后等待时机,最好是夜晚,这样潜艇能得到夜色的掩护,然后一起发动攻击。就能够给与敌人舰队重创,而且这种攻击方式不仅可以对敌人的主力舰队使用,对有护航的大型运输船队也可以使用。”历史上1888年因为新的海军大臣亚历山大·冯·蒙茨上任,鱼雷战术不再被重视,因此提尔皮茨被调往波罗的海的巡洋舰舰队任职。而现在约亨自然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现在估计卡尔·邓尼茨的父母都还没结婚,而德国海军中可没人重视潜艇这种新技术,自己总不能宣扬奥贝的那一套海军新学派吧,所以潜艇应用的问题估计还得找这个日后大肆宣扬造战列舰的鱼雷战专家。

    “一艘潜艇发现,然后召集同伴群起而攻之,因此就算是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也可以击败。这简直像狼一样。殿下的确和希佩尔中尉所说的一样,对鱼雷战法也颇有心得。那个用大量雷击舰艇冲击敌方主力舰队打乱其阵型,然后我方主力舰队趁机对其发动攻击的思路也非常有价值。”提尔皮茨感叹道。

    “哪里,我只不过是动动嘴,具体如何实施还是要靠你们这些真正的指挥军官去完善。”约亨谦虚到,接着又说:“所以我也希望像阿尔弗雷德这样的鱼雷战专家,能将我的思路更加完善,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而且请中校记住,无论是潜艇,还是我曾经和希佩尔提过的高速大型雷击舰,都只是为了主力舰决战创造有利条件的。清国有句古话叫做‘奇正相合,方能以弱胜强’,意思是正当的手段和异常的手段一起使用,就能够用弱势的兵力击败强大的敌人。而主力舰决战就是那个正当的手段,而潜艇、雷击舰,甚至以后出现的其他各种先进技术就是那个异常的手段。因此千万不要混淆了主次。”

    “这是自然,我会尽力将殿下的想法转变为真正的战法,不过帝国海军对潜艇并不是十分重视,所以……”提尔皮茨欲言又止。

    约亨高深莫测的一笑说“没关系,搞不好这次阅舰式我们就能看见潜艇呢。英国皇家海军阅舰式第一次出现潜艇,到时候用这个噱头让海军部的那群家伙们稍微关注一下潜艇还是可以的。”

    提尔皮茨愕然:“哪个国家会派潜艇来参加阅舰式?”

    约亨笑着耸耸肩:“谁知道呢。”

    在接下来的旅途中,约亨和提尔皮茨两人互相交流自己个各种观点。在短短的旅途中,两人都对对方颇为欣赏。约亨感叹这个未来的公海舰队之父的确有能力、有思想、有胆识、有魄力,而且深受斯滕查尔教授的攻势理论影响,和历史上一样是一个积极求战的进攻性军人。而提尔皮茨也发现皇太孙殿下思维敏捷,思路新颖,犹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而且对海军战术和技术有独到的看法和观点。而两人之间能够对战略战术技术工艺等进行平等而客观的讨论,这对两人之间的意见交换有着良好的帮助,就此为两人日后的默契合作打下了基础。而这一点,是历史上那个海军外行人威廉二世所不具备的。

    两日后,6月22日,艾琳号到达朴茨茅斯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之初,德国和英国关系十分紧密,提尔皮茨的舰艇也曾多次在这里停靠,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港内设备和保障服务让提尔皮茨印象深刻。看着因为阅舰式而在这里集结的大量舰艇,提尔皮茨感叹道:“每次来到朴茨茅斯,我都在羡慕,这是何等强大的舰队。”

    而约亨则在这位未来的公海舰队之父面前吐露了自己的野心:“总有一天,帝国会有和这一样强大的舰队。”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32章 复杂的亲戚关系() 
到达朴茨茅斯后,约亨再乘坐火车前往伦敦,而提尔皮茨则留在艾琳号上,为之后的阅舰式与英方沟通。约亨到达伦敦时,受到了英国外交部(注1)官员的热烈欢迎。经过一番客套后,约亨乘坐马车前往拜会自己的外祖母。由于关系特殊,约亨倒是可以直接进入白金汉宫。

    到达白金汉宫后,约亨拜见了外祖母维多利亚女王,68岁的外祖母依然神采奕奕,她招呼约亨上前仔细端详自己的外孙,然后说到:“长高了,长大了,也强壮了,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这么点高。”女王比划着,满脸笑意:“而且白白嫩嫩的,又可爱又乖巧。结果现在大变样了。以前你就一直很听话,现在更加稳重了。”这一世的约亨当然不是历史上那个活泼好动、风趣幽默的瓦尔德玛王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