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帝国海权 >

第46章

帝国海权-第46章

小说: 帝国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型上几乎和M1886完全一样。

    有了全新的步枪弹,因此奥匈向HK下订单,要求小批量采购一批可以发射8×50R步枪弹的马克沁机枪。对于奥匈人,约亨到没有刻意去坑他们,新枪与MG88只有使用的弹药区别。经过短暂的试验过后,奥匈人就兴冲冲的订购了100挺,一口价,同样300英镑一挺。奥匈人也爽快,没还价,60万马克成交。

    两笔订单虽然都不大,但是为HK公司的销售开了一个好头,而新上任的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军需总监施利芬,是一个十分注重新技术运用,对新式装备发展有着极高敏锐度的人,他上任后立刻注意到了这种全新的自动武器,而之前马克沁机枪在普鲁士陆军内的良好反应则坚定了施利芬为德国陆军大量装备这种武器的决心。不过施利芬并没有出于为了讨好皇太孙而直接采购MG88,而是根据自己的考量提出了对新枪的要求,减重依然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为此马克沁很是伤脑筋,而要获得德意志陆军的大规模装备,对枪继续改良是必须的。于是约亨继续动嘴剽窃,而具体制作就交给HK武器制造厂的设计师们去实现了。学习维克斯版马克沁1908型的轻量化设计,将原本的马克沁机枪上枪机机构上的弯曲解锁结构倒转过来,有效地利用了原来枪身内闲置的空间,这一改动把沉重的钢制机匣整体高度降低了5厘米;将原本会把打完的空弹壳送入抛壳管向前抛出的精巧的抛壳方式改为直接从机匣下方一个带滑动防尘盖的长方形抛壳口抛出,使抛壳机构得到简化;增加枪口后坐力增强器,提高自动化装弹的可操作性;使用简化了工艺的马克沁1905式的进弹口卷弹轮;取消了原来黄铜制造的冷却水筒,换用薄钢板制作;和马克沁1941一样的水套和加大了的注水盖,提高为水冷套筒加水的速度,也可以往里面加雪或者加冰;增加了出水孔、回收水蒸气的橡胶软管和回收水箱,可以节约冷却水,并且提高机枪持续射击能力;使用简化的勃朗宁M1919的三脚枪架,虽然损失了射击仰角和射击稳定性,在约亨看来,一战这种一挺机枪随便扫一扫就能杀死一大片冲锋的士兵的时代,仰角和稳定性都是可以牺牲的,而重量大幅下降让机枪的机动能力大幅上升无疑是划算的。采用和勃朗宁M1917一样的较窄的帆布弹链供弹,弹链长度300发。而且改良材质,用大量钢制部件代替了原本的黄铜部件,新枪尽可能的节约了成本,提升了制造效率。不得不感谢一下老毛子,其对马克沁的改造和使用一直到了二战,很多设计都是非常出色和实用的,因此约亨只要拿来主义的剽窃就可以了。

    不仅如此,在制造工艺上也进行了改良,一部分部件从铣削工艺改成冲压和铸造工艺。而且提出了流水线生产,让每个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而且使用皮带式传送带工作台,得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当然,约亨也只是知道这些东西的大概思路,撑死能画个外观的草图,让他亲自设计他可做不出来。不过谁让他是老板呢,正所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因为Gew。86的订单还在持续不断,由于瓦尔德泽的偏袒,HK到1888年初为止得到的订单数已经超过了10万支(注1),仅次于奥伯恩多夫、但泽、埃尔富特的由政府控制的普鲁士兵工厂的订单数,因此停工改进生产线很是困难,因此约亨大笔一挥干脆再开一条生产线,等新生产线完工后将Gew。86的生产转移到新生产线上,然后再去改造老生产线,反正目前马克沁机枪的生产需求不高,压力不大。

    得到了指示的HK武器制造厂立刻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工作当中,不仅是武器制造厂,同样有着大量订单的HK装具制造厂和HK工具制造厂也提出要新开生产线,考虑到未来的扩军需求,以及约亨在喀麦隆的第一桶金已经到手,不缺钱的他自然也欣然同意。自此HK公司的规模再次扩张,到1888年底,光HK武器制造厂的雇员就超过了1万人。

    而全新的机枪设计工作在马克沁的领导下进展迅速,最先完成的新式三脚枪架重量只有7KG,而原本的枪架重量接近40KG,光着一项就减重30KG左右,而水箱、水套、弹链等改良都十分顺利,不过枪身内部结构变动稍显困难,最终于1890年初完成,命名为马克沁1890,而新枪枪身重量不含冷却水时为19KG,全枪重量不超过30KG的标准满足了施利芬的要求,而此时毛奇伯爵退役,而升任总参谋部长的施利芬下令大规模装备新式马克沁,获得正式编号MG90。

    注1:历史上委员会1888步枪在10年间生产数量中除了政府兵工厂外,订单最大的私人企业订单超过40万支,因此HK在两年内拿到10万支订单不算过分。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50章 有没有人愿意收破烂啊() 
1888年8月10日,基尔港,日耳曼尼亚造船厂

    日耳曼尼亚造船厂的码头上,海军部高级军官们齐聚一堂,今天是德意志第一艘自建的万吨战舰的下水仪式,新舰还未取名,暂时被称为阿米尼乌斯代舰,意思是用来替代阿米尼乌斯号的战舰,阿米尼乌斯号是1863年向英国订造的1800吨的船面旋台炮塔铁甲舰,此时早已老迈不堪。

    阿尼乌斯代舰在约亨的干涉下放弃了过时的铁甲堡设计,侧甲+穹甲+平甲的装甲盒设计远远领先这个时代,单纯从设计思路上来看甚至领先于1889年开工的,引领前无畏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君权级战列舰。当然由于吨位限制以及305毫米25倍径炮的性能实在难以让人满意,本舰也就和当初的设计目的一样,只能碾压一下沙俄的叶卡捷琳娜女王级。

    此舰对德意志海军意义极为巨大,因此下水仪式异常隆重(注1)。船台边的海军军官们列队等待着下水仪式的开始,而一些高级军官们则在交头接耳的评论着这艘光看着舰体就感到十分雄伟的新舰。军乐队一遍遍的演奏着《我们的海军》,在军官的身后,聚集了大量的船厂工人,他们同样对自己的船厂造出这艘巨舰感到兴奋。约亨此时是以海军部少校参谋的身份参加,约亨的升官绝对算是飞速,今年对约亨做了破格越级提拔,虽然表面上是嘉奖他的《射击与命中》的论文里提到的新技术和新思路给帝国海军的炮术水平提高做出的贡献,实际上还是成为了帝国皇储这个身份在起作用,2年升3级,不能更快了有木有。

    德国海军战舰下水仪式和英国人一样,随着新上任的海军部长亚历山大·冯·蒙茨宣布舰名为大选帝侯号然后将香槟砸向船头,四散的碎片和飞溅的泡沫代表着对新舰的祝福,伴随着军乐和欢呼,新舰沿着滑道缓缓滑入海中,舰体入水时的轰鸣巨像和溅起的雪白浪花刺激着所有人的感官,这种壮观景象让约亨仿佛全身过电般的颤栗。

    大选帝侯的下水非常顺利,接下来她将会进行预期9个月的舾装工作,而她的姐妹舰腓特烈·卡尔代舰则是在今年1月在不莱梅威塞尔船厂铺下龙骨,而按照目前的施工速度,下水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初了。

    下水仪式结束后,兴趣大起的海军部长蒙茨要求上舰参观施工情况,特意邀请了约亨。两人走在宽阔的甲板上,边走边聊。

    “这是帝国海军未来最新最强的战舰,有了她帝国海军的实力将会突飞猛进,这点我们都要感谢您啊,殿下,是您的聪明才智为我们打造了她。”

    “蒙茨阁下,您过誉了,真正的设计者可不是我,虽然的确是我提出了大选帝侯号的装甲布置方式,但是真正验证了她的可行性和实际设计她的人可是我们的设计师们。而且,虽然我相信大选帝侯号能够轻松压制俄国人的叶卡捷琳娜女王级和亚历山大二世级,但是我不认为面对英国人的海军上将级能有多大优势。”的确,虽然大选帝侯设计思路相当优秀,但是面对即使设计思路是落后的铁甲堡的英国海军上将级战列舰的4门343舰炮和457毫米的装甲,交战中也优势有限,何况英国人马上就要整出君权级了。

    “殿下您妄自菲薄了,大选帝侯是艘好船,我深信这一点。您的天赋被我们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限制住了。我相信您的才华在未来一定会大放光彩的。”蒙茨恭维到。

    “就算能造出更强的战舰又如何呢?没有数量我们的处境依然会更加紧迫。”约亨摇了摇头。

    “的确如此。”蒙茨叹了口气,接着说到:“我们和俄国人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有被拉开的趋势,而意大利人则追的越来越紧了,稍微一不小心,我们估计就要掉到世界第5了。”意大利人的海军扩充速度越来越快,已经从1884年的世界第8,上升到现在的世界第5,而且和德国之间的差距极小。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到了1890年,意大利人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成为世界第4,而德国只能去当世界第5了。

    “是啊,而且我们的造船技术上和英国人还有些差距,而且一些子系统上也还有待加强啊,听说克虏伯公司在研制新式装甲,可惜进度有些慢,而舰炮克虏伯公司攻关速射炮的速度也很不理想,而且没有更多的精力开发大口径舰炮了,否则的话大选帝侯的性能还能更上一层楼。”约亨有些遗憾,如果大选帝侯能装备克虏伯渗碳装甲和305毫米35倍径舰炮,就算面对君权也不是不能一战。不过现在克虏伯的研发进度实在让人期待不起来。

    “殿下您有些心急了,您曾经提出的关于渗碳装甲,管退炮和被帽穿甲弹,克虏伯公司已经集中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在研发了,可不敢有一丝懈怠,不过毕竟是新技术,殿下也要多体谅体谅他们。”

    “呵呵,这就帮克虏伯先生说话了?也对,毕竟蒙茨阁下你未来的计划离不开克虏伯的支持。不过我还是十分希望这些新技术能用在新的计划里面,我非常期待当这些新技术整合起来后能爆发出什么样的性能。”

    “这是当然的,殿下,海军部这边可也是盯的很紧的。”蒙茨高兴的笑着说。也难怪蒙茨如此高兴,他刚一上任就提出了新的海军建设计划,而受到约亨海军经济学理论影响,并且的的确确看到海军建设带来的利益的资产阶级们对海军扩充十分欢迎。因此蒙茨的1888海军扩军计划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拦就顺利通过。在未来10年内,德国海军规模将会有巨大的发展,而这也是德国海军重新争取世界第三位置的重要工作。

    不过约亨倒是对这个排名什么的不是很在乎,吨位排名而已,不等于战斗力。就像德国海军,现在手上起码有3万吨的舰船难以适应战争环境了。而且约亨也不愿意在前无畏时代造太多主力舰,无畏舰一出,这些玩意瞬间过时。还不如多花钱把少量主力舰都打造成精品,一方面试验新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这些老爷货的使用价值,免得进入无畏舰时代后就只能沦落到去打酱油。另一方面多造巡洋舰,到时候把这些巡洋舰撒出去,也能给英国人的交通线带来巨大压力并且分散他们的兵力,要知道当初一艘埃姆登号小型巡洋舰就牵制了英军30多艘舰船在大洋上进行搜索。而德国本土主要还是靠主力舰对决,因此只留下少量精锐巡洋舰就足够用了。

    出于这样的考量,约亨决心把老货都淘汰掉。于是约亨提议去基尔港看看,蒙茨欣然陪同。

    此时的基尔港内集结了德国海军的全部大型舰艇,两艘新锐的奥尔登堡级一等铁甲舰是目前德国海军最强力的主力战舰,4艘萨克森级铁甲舰也改动了他那水泥厂一样的4座烟囱,与历史上后来4座烟囱合并为一不同,此时的萨克森级改成了前后两座烟囱,加上前部露炮台也加上的轻型炮罩,看上去还是相当的先进的。不过剩下的舰船虽然依然威武霸气,但是战斗力就不敢恭维了。

    现在是德国海军最大战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最大战舰的威廉国王号是一艘1865年在英国订造的排水量9700吨的铁甲舰,虽然排水量接近万吨(注2),但是却是一艘船旁列炮舰,在舰体两舷布置了共18门240毫米炮和5门210毫米炮,全部是倍径不超过20的黑。火药前膛炮,在当时可以算的上是战力惊人,但是现在,约亨敢打赌,奥尔登堡号能在10分钟内送这艘老船进海底。

    同样是订购于英国的同级舰皇帝号和德意志号是排水量7300吨的中央炮房铁甲舰,装备8门260毫米20倍径舰炮和1门210毫米22倍径舰炮,因为是建造于1872年,因此火力上倒是和萨克森级不相上下,但是中央炮房设计依然十分落后。

    而腓特烈大帝号和姐妹舰普鲁士号,这两艘中央炮廓铁甲舰是大选帝侯级铁甲舰的二、三号舰,当然这个大选帝侯和刚下水的大选帝侯号没关系。首舰大选帝侯号在1878年因为碰撞事故沉没,而腓特烈大帝和普鲁士号则是分别于1869和1870年分别开工的。这两艘6800吨的铁甲舰算是萨克森级的原型,装备4门260毫米22倍径舰炮和2门170毫米25倍径舰炮,火力稍显薄弱。

    装备16门210毫米22倍径前膛炮的5700吨的船旁列炮铁甲舰皇太子号和有着同样火力布置的5900吨的船旁列炮铁甲舰腓特烈·卡尔号都于1866年订购于英国。这些老船虽然由于德国水兵勤于保养,因此都还能使用,但是设备老化让这这些舰船的性能都大不如前。

    有谁会愿意买这些破烂货呢?约亨在考虑着。

    注1:其实当时德国每一艘船下水都很被重视,这里附上1891年,兀鹰号巡航舰的下水时的照片,兀鹰号只是一艘1500吨的小型舰艇。参见图片资料:兀鹰号下水仪式上的海军将领们

    注2:很多德国早期舰船的英文资料说的都是英制单位短吨,因此威廉国王号一直被认为吨位过万,实际上换算成公吨还差一点。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51章 新三年旧三年,修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