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似锦 >

第256章

似锦-第256章

小说: 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吏眼看耽误的时间不少了,忍不住问:“公公究竟要找什么样的啊?”

    内侍有气无力道:“穿青衣的,水灵的,腮边有痣的。”

    小吏伸手一指:“公公,您瞧瞧溪边洗衣的那名妇人,是不是您要找的人?”

    妇人?

    内侍第一反应是否定,视线下意识随着小吏手指的方向望过去。

    溪边不少女子正在浣衣。

    往日里,女子聚在一起浣衣定会说说笑笑,热闹不已。可是如今家园被毁令她们再笑不出来,大多沉默搓洗着手中衣裳,有说话的也只是低语。

    内侍的目光落在一名青衣妇人身上。

    妇人瞧着二十出头的模样,身姿窈窕,脸蛋白皙,漂亮当然谈不上,但比起那些肌肤粗糙的妇人,确实称得上水灵了。

    更重要的,年轻妇人腮边赫然有一粒黑痣。

    这是太子要找的人!

    内侍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又傻了眼。

    这,这是个已婚妇人呐

    小吏见内侍愣神,十分善解人意道:“公公莫要担心,已婚妇人比小娘子还要好办些。”

    “嗯?”

    “殿下将来定不会带这女子回京吧?”

    内侍脸一板:“这是自然。”

    这等姿色的女子连宫女都远远不如,不过是穷乡僻壤聊胜于无罢了,殿下当然不会带走。

    再者说,殿下是来抚慰灾民的,真带一名女子回去,定会被皇上训斥。

    小吏笑笑:“这不就是了。若殿下看中的是未出阁的小娘子,回头想要把人撇下,恐怕还要费些力气呢,毕竟小娘子以后还要嫁人,没了处子之身总是个麻烦。已婚妇人就不同了,到时候只要好处给足,风过不留痕”

    内侍笑起来,重重拍了拍小吏肩头:“你是个好的,回头咱家会跟殿下说的。”

    “多谢公公美言。”

    “那就去办吧。”内侍努努嘴。

    这种事,自然由当地人出面最好。

    小吏并不急,先找别人打听了青衣妇人是谁家的,也不去找妇人谈,直接找上了妇人的男人。

    男人一听就急了:“这怎么行!”

    小吏把一个小荷包塞入男人手中。

    男人摸出来看,脸色登时变了:“这,这是金子?”

    荷包里赫然是一些金叶子。

    小吏笑了:“没见过吧,让你的婆娘陪贵人几日,有你享不尽的好处。”

    望着晃花人眼的金叶子,男人迟疑了。

    见男人迟疑,小吏立刻道:“兄弟,哥哥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么多金叶子你就是买个天仙都够了吧?何况回头贵人还会有重赏。你拿了这些银钱,等你婆娘回来是继续过日子也好,或是换个更年轻漂亮的婆娘也行,只有赚的没有亏的,我说你还犹豫什么呢?”

    男人越发心动。

    小吏继续劝道:“我还打听了,你们成亲好些年了你那婆娘都没给你生下一儿半女,说难听些就是不下蛋的母鸡。兄弟,有了这么多银钱,就算你舍不得换婆娘,至少还能再讨一房小的”

    男人终于点了头。

    小吏见状笑起来。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真道理。这么多金叶子别说这庄稼汉,就是他都心动了。

    摸一摸藏在暗兜里的金叶子,小吏心情飞扬。

    雁过拔毛,这也是真道理。

    等到晚上,太子如愿以偿睡到了水灵灵的“小娘子”,甚至因为女子是已婚妇人,愈发得趣。

    与杨妃那一场对太子来说既是噩梦,又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太子不得不承认,他现在对已婚妇人的兴致要比小姑娘大得多。

    当然,这些就不能对外人道了。

    太子一时沉迷起鱼水之乐,再顾不得其他。

    而众臣巴不得太子少添乱,竟也没注意太多。

    直到这日监察御史与潘海的徒弟小乐子两位钦差赶到,太子大惊,这才慌张张把人给送了回去。

    

第563章 核查() 
两位奉命调查的钦差给太子与燕王见过礼,开门见山问起赵侍郎:“赵大人,你在奏报上说锦鲤镇伤亡仅数十人,皇上派我们前来就是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为何锦鲤镇一场地动房屋尽毁,伤亡人数却如此少呢?

    赵侍郎看了一眼郁谨,道:“二位钦差有所不知,锦鲤镇伤亡能如此少,多亏了王爷!”

    燕王?

    二人登时看向郁谨。

    郁谨神色淡淡,瞧不出端倪。

    赵侍郎解释道:“殿下与王爷来后本来住在锦鲤镇,结果当晚有神人入梦王爷,示警锦鲤镇将要发生地动。王爷第二日便劝导镇上百姓搬离,这才使百姓们躲过这场大祸”

    监察御史与小乐子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竟然有这种奇事?

    监察御史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对这些可不大信,缓过神后淡淡道:“赵大人带下官去镇上看看吧。”

    小乐子则多看了郁谨几眼。

    神人给燕王示警?

    到底是神人不讲究,还是燕王不讲究啊,怎么能绕过太子呢?

    好奇之下悄悄瞥了太子一眼,果然见到一张不爽快的脸。

    小乐子心中叹了口气,越发好奇了。

    真不知这些人怎么异口同声说神人给燕王示警,这让太子的脸面往哪搁。

    太子此刻确实又在第一百次后悔了。

    这么光彩的事没把握住,实在是天大的遗憾!

    只可惜老七得神人入梦示警的事早已传开了,他不好揽功。

    不过——哼,赵侍郎当着巡查钦差的面还敢扯谎,这是欺君,回头他就告诉父皇去!

    监察御史等人从京城赶到这里,快马加鞭也用了将近两日的时间,而此刻景明帝已经收到了赵侍郎送出去的第二份奏报。

    八百里加急送出去的信件,当然比寻常队伍快多了。

    有了充裕时间,这封奏报就厚多了,详细说明了郁谨假借神人入梦示警的说辞劝离百姓,这才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而实际上燕王之所以能提前预测会发生地动,是因为那条正五品的大狗啸天将军。

    景明帝握着厚厚的奏报,惊奇又庆幸。

    惊奇的是一只狗竟然能预知地动,庆幸的则是锦鲤镇百姓能躲过一场灾难,太子等人亦平安无事。

    倘若太子等人一直住在镇上,后果不堪设想

    景明帝打了个冷颤,暗想:等太子一行人回京,定要问问是哪个混账提议住在锦鲤镇的,简直是扫把星!

    景明帝暗暗记下这笔账,对潘海道:“你还记得朕数年前封的啸天将军么?”

    潘海微怔:“您是说燕王养的那条大犬?”

    景明帝睨他一眼,纠正道:“那也是朝廷命官。”

    潘海嘴角一抽,笑道:“奴婢错了,一时忘了啸天将军的功劳。”

    景明帝把奏报放下,长叹道:“这一次多亏了啸爱卿啊,等他们回京,朕要召啸天将军入宫一见。”

    啸爱卿?

    潘海眼皮颤了颤,没敢笑,顺势恭维道:“都是皇上仁德,才有如此神勇的啸天将军现世。啸天将军与去岁连中三元的状元郎一样,都是咱当朝祥瑞呐。”

    景明帝听得连连点头。

    糟心事太多了,祥瑞多多益善。

    不过——祥瑞为什么出在老七那里呢?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又被景明帝压了下去。

    无论如何,能救了那么多人都是天大的好事,回头必须奖赏。

    “潘海,你说啸天将军的官职是不是该提一提了?”

    潘海拱手作揖:“皇上圣明。”

    反正是一只狗,皇上说了算。

    在赵侍郎等人的带领下,监察御史与小乐子见到了地动过后的锦鲤镇。

    小乐子震惊张大了嘴巴:“竟如此严重?”

    监察御史额头尽是冷汗,一叠声追问:“真的只伤亡数十人?”

    赵侍郎道:“亡六十一人,幸存一人。目前清理出尸体二十三具,其余尸体清理的难度相当大”

    “幸存者何在?”到这时,监察御史已经毫不怀疑这场地动的严重性。

    这场地动发生在深夜,正是人们熟睡之时,倘若当时百姓都在镇子上,后果不堪设想。

    赵侍郎道:“幸存者是一名三岁女童,是王爷亲自救出来的,已经送到乌鸡镇上由大夫照料。钦差若是想见,等回到乌鸡镇就能见到了。”

    监察御史点点头,视线从满目疮痍的废墟移开,对赵侍郎道:“暂且不急着回去,下官还想去看看那些受灾的锦鲤镇百姓的安置情况。”

    监察御史品阶虽然低,权力却大,特别是这种奉旨出行的御史,万万得罪不得。

    当然,小乐子这种内侍更得罪不得。

    赵侍郎亲自带路,把两位钦差领到了临时安置锦鲤镇百姓的地方。

    “赵大人自去忙吧,下官随意走走。”

    赵侍郎确实还有许多事情要安排,心知这是监察御史想绕开他探查情况,十分识趣避开了。

    这些日子他自认无愧于心,已是尽力而为,不怕任何人来查。

    监察御史想查的当然不是赵侍郎,而是神人入梦燕王示警的事。

    这般离奇的事,他还存着疑心。

    随便拦住一名百姓,监察御史问道:“老伯可是锦鲤镇的人?”

    这些日子见多了官员,连王爷都日日能见着,老汉早没了太多畏惧,闻言回道:“自然是咧,这里除了大人们,都是咱镇上的人。”

    “敢问老伯,你们为何在地动前就搬离了镇子?”

    老伯一听立刻跪下来,对着某个方向磕了一个头。

    这番反应令监察御史呆了呆,不由看向小乐子。

    这是什么情况?

    要说见了官老爷畏惧,应该一开始就磕头啊,这反应是不是迟钝了点儿?

    再者说,方向不对啊。

    老伯爬起来,抹着眼角道:“大人勿怪,小民听您这么一问,心情太激荡了。咱们镇上这些人能提前撤离,多亏了王爷啊”

    听老伯足足赞美了燕王有一刻钟,监察御史忍无可忍摆摆手:“老伯可以去忙了。”

    待老伯一走,监察御史与小乐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想到:经此一事,燕王美名恐怕要传遍天下。

    

第564章 回京面圣() 
回到乌鸡镇,监察御史见到了地动中唯一的幸存者妮妮。

    小女孩看起来还有些没精神,小脸苍白,眼睛红肿,一看就是哭久了。

    照顾孩子的妇人抹着眼泪道:“孩子一直闹着要找爹娘,造孽哟。”

    “你叫妮妮么?”见到一位与自己的小女儿年纪仿佛的小女孩,想到小姑娘已经父母双亡,监察御史一颗心软下来。

    小女孩怯怯看着监察御史,点了点头,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直往门口瞄。

    “你在看什么?”

    小女孩抿了抿唇角,终于开口:“我在等漂亮哥哥。”

    监察御史一怔。

    小女孩补充道:“漂亮哥哥抱了我”

    监察御史这才把漂亮哥哥与燕王联系起来。

    想想燕王那张脸,漂亮确实不错,可哥哥——

    监察御史摸了摸还没蓄起胡须的下巴,哭笑不得,对于赵侍郎所说燕王亲自救小女孩出来再无疑虑。

    看着可怜可爱的小女孩,监察御史沉默了。

    这孩子是当时留在镇子上的唯一幸存者,是燕王不顾自身安危救上来的

    年轻的监察御史对郁谨的印象前所未有大好。

    是夜,监察御史房中的灯一直亮着,厚厚的奏报写成,封好信封,交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景明帝继赵侍郎的奏报后,终于等到了监察御史与小乐子分别送来的奏报,两相对照,与赵侍郎的禀报相差无几。

    沉吟良久,景明帝吩咐潘海:“传朕旨意,召太子、燕王、户部右侍郎赵如庆等人回京面圣。”

    “是。”

    景明帝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提醒燕王带着啸天将军一同进宫。”

    潘海立刻把旨意传了出去。

    太子等人接到旨意已是两日后,等回到京城,五月都过了大半了。

    郁谨遥遥望了燕王府所在的方向一眼,虽归心似箭,却不得不随众人先进宫去。

    “把两个孩子先送回王府,对王妃说我回来了,进宫去见了父皇立刻就回家。”郁谨交代龙旦。

    回家这两个字就这么念出来都觉得甜如蜜,令他满心欢喜。

    出门这么多天才回来,也不知道老头子有什么事要啰嗦,非要急在一时。

    耽误了见媳妇,景明帝在郁谨心里瞬间由皇帝老子变成了老头子。

    二牛同样不高兴。

    离家久了,想它的狗窝,想女主人,还想卤牛肉、酱肘子、蒸肉

    想了一大串,大狗更不开心了,没精打采跟着郁谨进了宫。

    御书房外的内侍见众人到了,赶忙传报。

    景明帝在御书房内已经等得迫不及待,立刻叫人进来。

    御书房一时涌进不少人,景明帝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明珠美玉般的青年。

    不是因为他走在前面,而是前面有再多人都无法遮掩他的光彩。

    这世上总有这么一些人,哪怕默默站在人群里,依然如鹤立鸡群,令人一眼就望见。

    景明帝视线下移,就见到了一只皮毛光滑的大狗。

    呃,啸爱卿略胖啊——

    景明帝这念头才闪过,耳边就响起一片请安声。

    “不必多礼。”

    景明帝这才看向太子,见太子竟比离京时还胖了点,脸色瞬间一沉。

    去赈灾居然胖了?想也知道这混账没出什么力!

    对太子在外面的表现如何,景明帝看过赵侍郎、监察御史与小乐子三人的奏报,心里已隐隐有了数。

    当然,这三人谁都不敢说太子不好,甚至还夸赞了太子几句。

    可就是这一笔带过的夸赞,景明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太子是代表他去抚慰灾民的,但凡有所表现,奏报上还不把太子夸上天去?

    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景明帝突然的冷脸令赵侍郎有些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