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官庄诡事 >

第140章

官庄诡事-第140章

小说: 官庄诡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能顺便起来看看院子里的货。

    润成受了一白天,胳膊搂着老婆睡得正香的时候,还真叫尿给憋醒了。实在不想起,可是看看窗户外头,还黑洞洞的。看样子这也憋不到天明,睡得热乎乎的不想出去也没法子。尿尿完回来的时候,润成耳朵里听见了呼啦呼啦的声音,就着黑一看,车上有个黑乎乎的东西飘起来又落下去。润成顺手摸摸身上,电棒子没在跟前。慢慢挪到了大门那边,悄悄把顶门棍拽在手里,往车跟前走过去。

    看不出来是个什么,一阵跳起来一阵趴下。润成绕道后头,抡起棍子就是一下,敲住的是硬(当地放眼里读作ning,四声)丁丁的东西,两只手叫噔的麻实楞楞的。东西不动了,润成大着胆子过去摸了一把,就是这一摸,心一下子就从嗓子眼儿里落回肚子里。黑夜收摊时,润成用塑料布把货都严严实实盖住,四个角儿都拴在了车上,还用绳子十字八道捆好了。这阵是绳子开了,塑料布飞起来了。摸摸脑袋上全是水,裤裆里又有了想尿尿的感觉。润成自己心里羞臊着自己,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有了老婆以后怎么还越没出息了。尿尿完他回去拿了电棒子,出来好好捆住又回窑里睡下了。

    当下睡下也睡不着,润成又开始笑话自己,可是一个想法不知怎么就进了他的脑子里。从小跟着爹做地里家里的营生,学了很多从老人们那儿留下来的绳子系法。出来就是不用爹娘交待,润成也是个自己爱多操心的年轻人。黑夜收摊时他系绳子的系法,爹叫十字麻花扣。不要小这种系法看起来是个活扣,实际上却是死扣带活扣。遇上会解的人一拽就开了。可是遇上不会解的人,拽上死扣上那个看起来像是活扣的绳子头儿,一个死扣就会变成两个死扣。最后越拽越紧,非得用刀什么割开。

    这种系法一般用不上,润成也是今晚才专门用的。这个系法肯定没有多少人会解,而绳子也是比大拇指还粗的麻绳,怎么会平白无故开了?润成想到这儿,一骨碌坐了起来。身边的香香叫他给带醒了,翻身问他什么事,他说自己尿尿叫老婆先睡。他把这间空窑的窗户纸上捅开了一个黑窟,借着已经稍微有些发白的天光朝外看。

    也说不上来自己到底是想看见什么,人本来就没有睡够,眼盯着看了一阵,却是什么也没有。困得不行,他还是硬顶着。要不人说天将明时人最瞌睡,这阵润成就靠着窗户台托着下巴睡着了。

    天大明的时候,下巴从手里脱了,脑袋磕到了窗台上润成一下子就醒了。身边的老婆还抱着帆布包包睡着呢,窗户外头的车,还有车上盖着的塑料布也好好的。这一黑夜过得,润成又想尿尿了,还真多亏了老婆叫喝的水多。

    吃完大早老娘娘给做的棒子面散面粥(当地人的一中早饭,小米先煮,后往里撒面搅拌,就着些酸菜就是一顿),趁着香香给老娘娘钱的工夫,润成过去看起了车上的东西。

    不看还不要紧,看完以后润成看出来不对劲儿。黑夜打着电棒子没看出来,绳子根本不是叫拽开的,因为有个绳子头上有毛毛头儿!润成家拾掇各条要用的绳子,一般都是爹来张罗。爹把自己在部队的作风现了出来,绳子但凡有些毛毛糙糙的地处都要拾掇。至于绳子头儿更是利利索索,润成断见,这不是他出来时那条绳子的头儿。换句话说,绳子断了,而黑夜时他系着的是断了的绳子。围着车转了一圈,他没有寻到断的绳子圪节,只拾起了些绳子上的麻麻毛儿。解开绳子往胳膊上饶的时候,润成仔细数了下,绳子少了一尺多。

    一前晌的买卖做的都没空尿尿,大概是人们互相都知会到了。也大概是因为润成的货拿粮也能换,人们盘算下觉见还行。第二天村里人就愣是没叫润成走,看架势非得把车上的货都换完才算数。从村长家里借了杆秤,趁着这个工夫,他问起村长那个主家老娘娘的事。

    村长说这就是他们村里的个孤寡老娘娘罢了,有什么问头?润成想跟他说半夜发生的事,想想还是打住了。他看没法套出话来,就拉倒了。

    一直卖货,就没有多注意这两天来一直圪蹴在墙底下的石头楞楞上的那个老汉。这个老汉看上去没什么太引人注意的,端着个小烟袋,吃完一锅不紧不慢装上一锅,一前晌正好差不多吃完。润成有时跟老汉对上了眼光,就笑笑,老汉也忽点脑袋算是回应。晌午快到了,老汉看看跟前没什么人了,过来跟润成说了一句,到我家吃晌午饭,不要再到老娘娘那里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奇 遇 (2)() 
ps:  身价有了千儿八百万的时候,秦润成老板总是给跟前的人说,不要不信,这人就是没有吃不了的苦,可是眼下,很快还有人不怕的害怕。*顶*点*小*说 3x。c

    忙了半天,不是给人拿货,就是端着个秤秤粮,忙的尿尿都得跑着去。润成没空想前一天黑夜的事,直到快晌午的时候,老汉没头没尾来了一句,不要到老娘娘那儿去了。老汉的意思是到他家安顿晌午饭就行。润成忽的想起黑夜的事,他心说能不能从老汉这儿打听到些什么。

    稍微拾掇了下摊子,发动了车开到了老汉家的门口。大门却小,进不去,也是,小家小户的,谁家能习惯开个朝南的大门?倒是润成知道,这大门的说头是够大的。朝向且不说,高低几尺,几级几台,多了少了高了低了都不好。他抬头看看大门,后头香香催着,也没再多想,就进去了。

    老汉家里给准备的吃食也没什么稀罕的,还是杂面混锅汤加棒子面干饼子。好在这样的吃食都吃过多少年了,也没什么吃惯吃不惯的。出门在外就是这样,没法子讲究的。要不怎么老祖上能说,什么在外千般好,不如赖在家。人在外头有口热乎吃的,对于在快要冬天的西北风里吹了一前晌的润成两口子来说,就是件挺好的事了。

    润成的心思却没有全在饭上,他的心思分成了两半。就是汤烧嘴他也没多注意,他的心思一半放在了他想知道的老娘娘身上。还有另外一半。他也说不清楚,从进来窑里就有冒出来一种不得爽。就像是有桃儿毛沾到脖子里,挠多少遍都没用。圪缩更没用。他圪蹴着吃了一半,这种难受更明显了。干脆站起来端着碗出了院子,边吃边看起来。

    老汉跟着出来,端着面汤,算是陪着客人。一看就是个仔细人家,面面上还是要的紧,可是还要细法(当地人对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说法)过日子。老汉手里干粮都不拿。润成看老汉出来,就跟老汉在背风的墙根底下圪蹴着边吃边道聊了出来。

    润成只是问了老娘娘家的一些事,原来老娘娘也有过囫囵的一家子。从外地来的时候。一家三口,在高岭住了几十年,小子都完婚有了娃娃。也不知道是哪儿得罪了神仙老儿家(当地人对神灵的叫法),父子两有回出去给队里送粮的时候。两个一搭叫翻了的车给压在了底下。都没了。自此过了没多少工夫,儿媳妇抱着还没有断奶的孙子,清大早没跟老娘娘说,就走了个干干净净。好好的一家子成了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老娘娘却没哭没闹。

    村长还准备好了要是人家闹,能给什么补偿就答应人家什么。结果老娘娘却什么也没有说,这叫村长反倒是坐卧不安。用老汉的话说,村长有回喝多了都跟人说过。越是这样,他越感觉算是担上了。他说他都准备好老娘娘没了给人家披麻戴孝。送终出殡了。润成应了一句,这村长真是不赖。从那年开始,村里有什么好事,村长也都照顾着老娘娘。村里人都可怜老娘娘家破人亡,再说老娘娘也占不了多少便宜,也没多少人有意见。就像这回,村长就把润成他们给让到老娘娘家里去了。

    说了半天,老汉没吃一口碗里的饭。对润成来说,他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老汉不叫他们到老娘娘家里去了。他直接问了老汉,老汉吭吭哧哧一顿,说出来了由头。老汉也想着用粮食换些家里用的东西,一年到头了,家里老小总该换腾些衣裳什么的。可是他想多换,还不想叫人们知道他家里粮食多,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他给润成赔上个笑眉眼,问润成能不能换的时候给稍微便宜些?润成心里放松了,原来老汉根本不知道老娘娘家里有什么日怪。

    吃过饭歇着的时候,香香出来给润成使了个眼色。润成假装拾掇车上的货,跟着老婆出来了。香香在车角那个没人注意的位置,问润成说有没有感觉老娘娘家里有什么日怪?润成心里一沉,问香香为什么这么问。香香说,这家老娘娘刚刚在窑里道聊着家长里短,不知怎么说到那家老娘娘的时候,来了句。真是糟害人。香香一下子停住吃饭,问老娘娘什么意思。主家却说没什么,说老天爷呢。香香心思细,她总是感觉主家有些话没说。

    润成说了老娘娘怎么就成了一个人,香香却说自己感觉主家说的不是这个意思。那种发凉的语气不像是对老天爷说的,因为就算是老娘娘家里有了家破人亡的大难,总归不是别人家的,犯不上用那种语气可怜她而去说老天爷。

    润成想想给香香说了绳子断了的事,香香很快寻到了绳子头儿。香香虽说很有主见够泼辣,总归是个老婆家,当下就有些害怕了。人就是这样,不知道的时候天塌下来也不怕,知道了以后胆子马上就小了。

    老汉出来,想换上个疙瘩布。润成掀开了车上盖着的塑料布,随口问老汉老娘娘是不是有什么日怪处。老汉眼珠子转转说还是做我们两的买卖吧,避开了润成要问的。润成更是断定有什么,一个劲儿叫老汉说说,甚至掏出来他从家走的时候装在身上的纸烟,老汉还是往一边岔开说。润成揪住一股子绳子头儿,说看看这是怎么了。老头接过来,一眼就看出来了日怪处。

    从老汉嘴里知道了关于老娘娘的事以后,再回想,就感觉见了老娘娘身上尽是不自然的地处。比如黑夜吃饭的时候,老娘娘没有跟他们一搭吃。本来这不是什么日怪事,可偏偏老娘娘人家是把汤放在了窑洞外头的土台子上,大冷的天等饭凉彻底才吃?说不上是什么道理。润成以为饭要热着吃才是顺口的。就算是不烧嘴,也不能冰凉了再吃吧。再说吃完饭以后,润成注意到老娘娘顺手往火了浇了一瓢什么。当时腾起了一股子白气。还吓了润成两口子一跳。煤油灯底下黑,也看不出来瓢里的是什么。老娘娘耷拉着的脸,再加上不多说话,润成当时也没多问。老话说的好,十里就不同俗,兴许就是不同的风俗。润成当时还给自己一个说法,以为就是个少见多怪的事。

    老汉圪蹴着。说自从老娘娘家里遇上了那摊子事以后,不知道怎么的,老娘娘就得了个怪毛病。见得凉见不得热。对于吃食。能生吃的就生吃,遇上不能生吃生火做好以后,赶紧把火灭了。照理说,灶台上住着灶王爷。灶里的火旺不旺。就是人家兴旺不兴旺的征兆。自古谁敢没事用水浇火?这不是大不敬吗?到冬天的时候,村长还张罗人给老娘娘拾掇些焰炕的柴火,可是后来发现一冬天下来,堆在大门口的柴火圪堆就没有低下去。

    人们想起从非得焰炕才能睡得时候开始,人家老娘娘窑里的炕烟洞就没有冒过烟!感情人家一冬天就没有焰过炕!睡炕的人都知道,长阴这个地处,冬天要是睡床还罢了。要是睡不焰的炕,那跟睡在冰凉的地上没什么两样。人们想想大冬天睡在塌人呜呜的凉炕上。骨头都忽抖。可是老娘娘人家硬的像是年轻后生一样,睡上一冬天凉炕什么事也没有。人家老娘娘吃凉的喝凉的。睡凉的,还不算。到了冬天也不穿絮袄,也不怕凉。

    因为一个人也种不动多少地,老娘娘每年就靠着村里人接济活着,她倒是不愿意白吃人家的粮,秋收的时候总要给人们打帮打帮。多少回人们看见给他的粮,老娘娘直接抓着一把就放进了嘴里。人们都说老娘娘是疯病上身了,都不敢都跟他来往。可怜她的人,也都是悄悄给放在门口些吃的喝的。

    润成插进一句话,那村长非得把我们安顿在他家?老汉说这不他家里有空地处吗?再说了,你们是从外头来的生人,随便敢往家里领吗?老汉说完这个,感觉自己有些说漏嘴,赶紧吃上烟不说了。这些话早就叫润成逮在耳朵了,叫他苦笑不得,敢情村长多了个心眼,把他们看成不正经的人了。他问老汉说,你看我们两口子像是歹人?

    老汉笑笑说你也不用在意,人多个心眼总归是没有错的。尤其互相都是生人的时候,夜儿黑夜你不也把你的货拴的紧紧的吗?在你前头就来过一个鲁山人,不光做买卖,还悄悄到人们地里摸捞庄稼。这不也是把人心给圪搅坏了嘛。老汉说他看了润成很长工夫做买卖,他看出来润成秤粮的时候,秤都抬的高高的,有个零头也愿意给抹了。润成说这是他老婆的主意,精打细算做买卖是应该,可是不能计较一两半两的,做买卖是个长久的事。不想长久的买卖那叫一锤子买卖。

    老汉接着说,这还不是最邪乎的。从年时春上(当地人把去年交做年时)开始,人们发现老娘娘好长时间没露过面了。有人提醒了还在地里间苗(一种农活,就是把撒种时多撒下去长出来的苗子,挑大的留下。小的都拔掉,也就是间隔开了苗苗,顾名思义就叫间苗)的村长。老娘娘是村长一手给办的五保户手续,这要是没了,村里是要管的。再说当年叫人家父子两去送粮的也是村长,村长于公于私都不能不管。村长跑去看,就看见一眼空窑,里头哪儿有人?村长当即叫人寻寻,人们都忙着赶时分间苗,也没认真寻。因为乡政府就在高岭村里,趁着派出所的人在,村长报告了很长工夫也没信儿。用派出所的人话说,比丢了个老娘娘严重的案子多的是,所里就这么几个人,忙不过来,叫村里人自己寻寻。

    倒是过了没几天,县里城关派出所的人来高岭办事的时候,把老娘娘给捎回来了。原来老娘娘一个人跑到了县里的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