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之我为宗师 >

第190章

都市之我为宗师-第190章

小说: 都市之我为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手舞动,把劈挂之姿化作直冲之拳,那一记长拳打出,震的筋骨节节爆响,而同时跨步扭腰,那一瞬间,腹部收缩,仿佛有雷霆之力传入拳顶,那前方荡起拳风,只是这一下,居然让人心中升起恐惧。

    “拳经有云,筋骨发力,震得不荡为先天,节节挪移,爆而不响为罡气。若练拳之人达此境界,则离大道不远。”

    “这一拳唤作天罡雷,看似简单,事实上要运用全身之力,以足为支点,贯穿上天,这个上天就是龙骨通脑的意思,我们的眉心唤作紫府,在道家的说法中,叫做上泥丸宫,又唤作天宫,昆仑,玉京山。。。。所有道家典籍之中说的元始天尊讲道处,便是眉心紫府。”

    “以龙骨为通点,使得上中下三处泥丸宫同时运起一气,那一气贯穿四肢百骸,最终流淌到这一拳之上,便是聚浑身之劲于一点,出拳时威力百倍于寻常,能震全身四百零九窍,二百零六骨同发雷音,此绵绵不绝。”

    老道士那一拳绝不是在吹牛,因为那道雷音做不得假,绵长而又沉闷,宛如夏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威,这一拳打出去,连空气都发出颤抖的爆响,持续有数十息方才消失。

    孙长宁看的目不转睛,同时老道士的拳头舞得也是越来越快。

    小院子中发出风与云呼啸的声音,看见那老道的身子陡然一晃,那两手如从火中取栗,又似掌抄铁砂,两下翻滚,如博弄云霄,点开太阳。

    “青日雷!”

    “玄阴雷!”

    老道士两手打开不同的拳法,一者为拳,一者为掌,身法变化,踏罡布斗,那一步一步宛如天公擂鼓,打的震音四下起,山河皆在听。

    “降魔雷,伏妖雷。”

    “推山雷,摧海雷。”

    “通天雷,彻地雷。”

    “正法雷,五行雷。”

    “太乙雷,神霄雷。”

    老道士的拳越打越是凶猛,此时即使是门外汉也能看出拳法的恐怖,那一步踏在院子里就是一块青石砖炸开,拳拳如炮弹,带着气浪劲风,而孙长宁也终于看清楚,一位真丹劲的实力到底有多么恐怖。

    白云观中的这位老道说他在丹劲浸淫了十年,这十年风霜雨雪,可谓真正把丹劲练到了顶峰,孙长宁此时看着这老道打拳,毫不怀疑,如果自己和这老道放开了打,不需要十个回合,自己怕是就要被他活活锤死。

    原本引以为傲的力量原来不堪一击,白云观,京城之观,始建于唐代,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地,原名唤作天长观,金朝时重建为十方大天长观,后重建为太极宫,至明代洪武二十七年再度重建,又在清康熙四十五年时扩建,直至后来,修缮不停,可谓真正是见证了一千年的光阴岁月。

    春秋在轮转,这所道观之中传承下来的东西皆是瑰宝,是神圣且不可亵渎,更是不能忘记的东西。

    轰——!

    一步崩在地上,那青石砖痛苦的炸开,此时的小院里已经一片狼藉,以老道为中心,向外扩散开来,大约半径五米之内,所有的青石砖基本上都已经是炸的粉碎。

    小道士站在救苦殿前,小脸一抖一抖,那眼睛瞪着,他从来没有见过老道士施展过这种神威,此时在他眼中看来,老道士有这种功夫,和神仙又有什么差别了?

    跺脚炸雷,出手化风,吐气成剑,睁眼生电。

    这已经是道家典籍中说的炼成龙虎金丹后的气象了。

    事实上小道士想得没有错误,老道士确实是已经练就金丹,所谓真正丹劲就是道派金丹,抱丹抱丹,依照化劲功夫的层次不同,所抱得丹,有人是真丹,有人是假丹。

    假丹远不如真丹,一入真丹,那才是真正的神仙中人。

    古人常说金丹大道,意思就是,一旦修成金丹,便已经知道大道在何方了。

    “丹劲之上是为罡劲,我道派炼罡,是火字带东,并非是绞丝带东,炼与练不同,后者只是寻常之练习,为凡间下乘道,前者乃是把自己化作一块钢铁,千锤百打,如此方可是炼。”

    “东方生火为炼,人体如龙,金丹之上化天罡,天罡之上是浑天,练就浑天返先天,那就是已经真正得道了。”

    老道吐出口气,那双手压在胸膛处,缓缓下落,而随着那口绵长之气的泄去,老道的壮硕身形也渐渐恢复原样,于是在孙长宁的注视下,再度变化成那个长须飘飘,仙风道骨的老者。

    ps:书友们,我是拜将,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百零七章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如道家神话中的大小如意一般,老人那口气吐出,再度面色祥和起来,这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当正玄妙无比,在孙长宁看来,这已经不是正常的武功,而是近乎于大道的武学了。

    就如同《三十三剑客图》内描写的那样,四明头陀一招尺山寸水就把许家小道士震住,知道自己遇到了当世的真罗汉,那鞋底抹了点水,瞬间便不见了踪影,这种身法,即使是武侠小说中的青翼蝠王韦一笑也难以企及,只能仰天长叹。

    有时候现实比艺术作品还要不讲道理,还要更加的神奇。

    “后生,看的怎么样?”

    老道挥了挥手,摩弄一个太极拳的架子,孙长宁同样打了一下,那深吸一口气,身子轻轻颤动,而后陡然一声爆响。

    “轰隆隆——!”

    宛如雷霆在身躯中打起,孙长宁踏出步伐,开始演练起来。

    那之前老道的拳法被孙长宁一一施展,每一招每一式打的都是恰到好处,老道看的微微颔首,那面上全是满意之色,之色那眼神当中,还带着一丝无奈。

    “砰——!”

    忽然,打到某处拳法的时候,孙长宁停止了动作。

    “怎么,不接着向下打?”

    老道询问,孙长宁摇摇头:“到这里就足够了,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老修行,刚刚那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之后,后续的拳法皆是你自己打出来的,是属于你的拳法,我只要知道前面的就可以,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千万。”

    “一拳能衍化千拳,千拳能衍化万万拳,道在这里,路不会走错。”

    孙长宁如实回答,语气颇有慨叹,又似顿悟一般,而老道此时目光一凝,眼中那最后一抹无奈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好小子,这年纪轻轻成就龙王威名,果然是有道理可循的。”

    他在心中默默念叨,同时再看看孙长宁,又是点头,叹出气来。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啊。”

    “可如今的武林,尽是像者,没有学者。”

    “学,学的是拳中意,学的是拳中道,学的是拳中至理,而并不是让人去模仿,如果一昧的模仿,那就失去了拳的本意,就好像是在念书学习时一般,不能举一反三,那么最终成就还是有限。”

    “但,还是那句话,所谓勤能补拙啊。”

    老道吐出气来,面向苍天,那院中,在他背对的位置,有一尊大鼎搁置,其中插着三柱长香,此时升起袅袅的青烟,缓缓。。。。。化在苍穹。

    “你要进来诵诵经吗?”

    老道唤了一下孙长宁,后者点点头:“既然来了救苦店,被老修行指点,我自然是希望学到的东西越多越好。”

    “嘿,这可不是学习,仅仅是最普通的诵经而已。”

    老道失笑,向着救苦殿走回去,而小道士则是慌忙跑过去给他开门,同时略带敬畏的看向孙长宁,低声唤了一句师兄,随后便做出引领的动作。

    “有劳。”

    孙长宁很有礼貌的还礼,而小道士则是连连摆手,他的眼中充满着敬畏,就像是身前的孙长宁是这道家十方丛林的掌舵者,拥有无上的权威。

    在小道士眼中,孙长宁和老道士一样,都是已经不该属于“人”的范围了,他心中的念头纷飞,思考到如果孙长宁和老道士这种人活在古代,那必然是要被称呼为神仙的,甚至还会受到朝廷的接见,更说不得会被招安。

    强者在任何时代都会受到尊敬,这条定律是绝对不会改变的。

    那么,如同老道士说的,一入金丹能返老还童,这种神奇的变化,在古代不是仙人又是什么呢?许多的方士会去护佑皇帝,告诉他们吃丹药能长生不老,事实上根本不可能,是药变有三分毒,谁没病会吃药呢?

    想要长生不老,只有把自己的拳法境界锻炼到丹劲之上,让自己的气血充沛不灭,即使到了七八十岁,古稀的年纪,仍旧保持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这就是丹劲之上的玄奥。

    孙长宁重新走回救苦殿中,老道士已经在蒲团上坐下,同时小道士连忙取来另外一个蒲团,请孙长宁坐好。

    “你的尾闾还没有打通吧。”

    老道看见孙长宁的坐姿,目光轻轻一闪,便开口询问,而孙长宁有些不解,看见孙长宁这个模样,老道士才觉得有些好笑,道:“你的功夫练到了这种境界,居然还没有打通尾闾,罢了,正好你要诵经,正乘此机会,把你的尾闾打开。”

    “这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任督二脉一样,一旦贯通人的六感顿时就会有飞跃似的提升,你的阳气旺盛,但需要阴来浇灌,所谓阳乃阴祖,阴阳阴阳,缺一不可。”

    “尾闾乃是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见《庄子·秋水》,现多用来指江河的下游。《文选·嵇康》注引司马彪云:尾闾,水之从海水出者也,一名沃燋,在东大海之中。尾者,在百川之下故称尾;闾者,聚也,水聚族之处,故称闾也。”

    “在扶桑之东,有一石方圆四万里,厚四万里,海水注者无不燋尽,故名沃燋。也就是海拔很低、承接所有的江水、河水并且汇聚这些水的地方。低、承接所有的江水、河水并且汇聚这些水的地方。”

    “而在身躯中,人的尾闾就是尾椎骨,这个地方一旦贯通,气入天灵,归墟开辟,人身自成一处天地运转,可谓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老道命令小道士取来一本经文,放到孙长宁手中,而孙长宁看向那本经文,目光微微一动,道:“这是。。。。。。。。”

    孙长宁开口,语气有些询问,而老道则是点点头。

    “道祖的言论,终究会对于你有些启发,你在这救苦殿内细细品读,念着念着,注意思考此经中的某些言论。“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尾闾一开,阴阳自立,希望你今天来到白云观,除去拳脚的功夫之外,对于自己身躯的境界,也该再更上一层楼。”

    老道如此说着,随后便渐渐闭目,那双手放置于膝盖之上,便是不言不语。

    而那本经文上的字映入孙长宁眼中,上面写的是: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ps:书友们,我是拜将,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百零八章 真正的涿鹿之战!()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经文映入眼帘,仿佛带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孙长宁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洋洋洒洒几百字,却似乎暗藏天地之间的至理。

    “阳动阴静以阳通阴,阴为尾闾,阳为一气。”

    孙长宁敏锐的抓住了重点,结合经文与自己目前要做的事情,将尾闾的奥妙在明面上看了出来。

    正如老道士所说的,尾闾一开阴阳自立,气入天灵,归墟开辟,人身可自成一处天地运转。

    道家的东西总是玄奥的,而佛家的东西亦是神神叨叨,但很多高大上的名词换到现代社会,其实完全可以用更加直白的话语来解释。

    “尾闾是打破地狱的第一关,练拳到了这个地步,有了天庭但是没有地府,开尾闾就是造化地府,天规地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从内视之中观看自我的经络,按其中路线探索海底之礁石,寻觅归墟之所在。”

    老道士闭着眼睛开口,而孙长宁的目光渐渐被经文内的文字吸引,从头至尾,连续不断的念诵,很快时间就在诵经声之中过去。

    大道无形,大道无情,大道无名。

    孙长宁感觉到自己的身躯在随之震动,那之前已经晓得如何迸发雷音,此时之前看到老道士打的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在心中衍化出来,默默观想,于是孙长宁在虚幻之中看见一个相同的自己,正在打着那套天乙雷拳。

    人身的经络在这具幻身之上衍化出来,这是自我的思维构图,说的玄乎,什么幻景幻身,事实上这就和工程师们在构筑机械图纸之前一样,要在脑海之中想象一个三维的等高图,俯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让图纸活过来,再结合内视的观想法,这就是自我思维创造的幻景。

    孙长宁很久之前就已经熟悉内视,更不要说后来鲤鱼让他几乎能做到移动每一处经络部位,化劲的最上层功夫可不是充话费送的,当初在草原上吃了多少苦头,现在就有多少收获。

    虚幻的孙长宁在挥舞拳头,那每一动作,浑身上下的骨骼与经络就随之动作,而孙长宁闭着眼睛,在默默观看虚幻的自己挥舞拳头,那身上的气息运转,从何处发,从何处起,至何处落幕,都看的一清二楚。

    自己的身躯内,一口先天气被提起,按照神霄天乙部五雷正法的经络图运转起来,

    “呼——”

    宛如风在游动,宛如雷在畅行。

    身躯体表上的汗毛根根炸起,竖得笔直,孙长宁闭着眼睛,双手不自觉的放置于双膝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