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之我为宗师 >

第285章

都市之我为宗师-第285章

小说: 都市之我为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浪滚滚,倒是有些仙人模样。

    于是自嘲一笑,忽然想到,或许古时候达到真丹境的武者们在练功时,精气神汇聚为一,在与自己相仿,或者说比自己更强的状态中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就如同现在一样,大雨落身被蒸发殆尽,所以远远看上去,就像是雨中仙人一样。

    秘密一旦解开,似乎听上去就没有了什么了不起的,但是要知道,话出口只靠着一张嘴巴,但是要把气血锤炼到这种境地,那需要多少年的淬打?

    宛如锻造一柄绝世好剑,反复用铁锤敲击,高温融铸,再以寒水淬火,如此反复无数次,那才得一抹耀世寒光,然而旁人一取剑去,两指一抹,也不过仅仅说出“好剑”二字而已。

    就为了这两个字,那铸剑师的辛劳又有谁能懂得?这当中付出了多少,又有谁会知道?

    万事皆有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现实生活终究不是氪金游戏,只要充充充就能无限变强。

    孙长宁如此看着,忽然回头。

    一柄雨伞被举起,出现在道路尽头,下面站着个女孩。

    “李。。。。。”

    孙长宁看着大雨中的道路,水面溅起涟漪,那女孩撑着伞过来,走的并不快速,但伴随着大雾与雨水,却居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仿佛前世也曾见过这般画面。

    孙长宁微微愣了愣,那又恍惚了一瞬间,但这一次立刻回神,只吐出一口气来。

    “果然是和六耳激战,耗费了精力太多,居然连化劲高手靠近我都无法察觉了。”

    “这已经在百步之内了。”

    孙长宁感觉到了自己的虚弱,李鹊来了,但自己却没有半点察觉,这显然是体力与精力消耗过大所导致,同样,虽然气血仍旧澎湃,但这不过类似酒精浇灌的虚火一般,终究会消散下去。

    “下雨了,我寻思着你没带伞,我就来了。”

    李鹊走过来:“我看见你向着这湖边过来了,走了半圈就找着了。”

    “是吗,那还真是好运气。”

    孙长宁身上仍旧有云雾萦绕,李鹊仔细看了看,道:“老师,你和别人交手了?”

    “不是别人,是我自己。”

    孙长宁开口:“心猿意马。”

    话语落了,摇了摇头,伸出手来把李鹊手中的伞接过。

    两人互相面对着,而这一刻,李鹊抓着伞的手并没有松开。

    孙长宁有些奇怪的抬起头,发现李鹊正带着一种奇异的眼神打量自己。

    “我脸上沾了什么吗?”

    “不,没有。”

    李鹊忽然嘻嘻笑了一声:“原来你也不高啊,和我差不多。”

    孙长宁微微一怔,而后笑了一下。

    孙长宁接过李鹊的伞,向着上面抬了抬,于是那大伞把两个人都罩住,而在隆冬居然下着大雨,这种阴冷冰寒的天气,简直让人无比痛苦。

    “很冷,就像是九幽地狱。”

    李鹊哈出一口气,她是一位化劲的高手,也或许是世上最年轻的化劲高手之一,能和她比肩的,在孙长宁见过的人之中也只有当初的早田津义。

    衣衫穿的并不厚实,而孙长宁也是同样,到了真丹的地步,在江南这种地方的寒冬,以肉身行走完全可以抵抗住。

    但如果是在雪山,那就不行了。

    所以,在古代,尤其是道家门派,才会有卧雪这个神通。

    能在雪中酣睡自如,不生疾病,身体如常,这才是真正达到了武道极致的体现。

    而佛门之中的苦禅也有同样的修行。

    人的修行,就是在和自然作斗争,从顺从变化成抗争,最后超越自然,达到人的身躯所能达到的不可思议之境。

    或许在科学上来说,这就是生物本身的进化机制吧。

    李鹊看着前面的水,她足上穿着水靴,此时踢踏起来,看着那薄薄水面之中的倒影。

    “十二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雨天。”

    她的声音带着怀念与感激,孙长宁没有说话,但知道李鹊指的是什么。

    十二年前,八岁那年,加入了洪门。

    同样是一个大雨天吗?

    “冷,那时候更冷,老师,我和你说,有的时候,天冷还并不可怕。”

    李鹊抬起头。

    “人心的寒冷,比自然的寒冷要可怕百倍。”

    “我们练武的人,能战胜自然,但是却没有办法战胜人心。”

    “所以我要变强,变得更强。”

    她笑了起来,如此灿烂。

    “九幽地狱的寒冷能把灵魂都毁灭,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火种,没有一口争命的气,有时候啊,真的,多坚持坚持,未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鸿文先生找到的我,我还能记得那时候的鸿文先生,那真的年轻,又帅气,和现在完全不同了。”

    李鹊的目光变得充满怀念,孙长宁叹口气:

    “岁月无情,光阴易老。”

    姑娘点点头:“那场雨很冷,但是对我来说,那是最后一个寒冷的雨夜。”

    “从那天之后,我所见到的,是人心的冰寒,自然的寒冷已经不能撼动我,但是,我在洪门,这里就如同家一般,鸿文先生虽然严厉,但我一直都很感激他。”

    李鹊抬起头,吐出口气。

    “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么冷,我也该过来找你,让你也别那么冷。”。。

    这话出口,孙长宁微微一愣,而后笑了。

    “所以,你曾经被他人给予温暖,如今认为,自己已经可以给予他人温暖了吗?”

    “你达到了那种炽热吗?”

    李鹊歪了歪头:“一把伞和一辆车的选择,有车固然挺好,但打着伞,雨中漫步不是更加浪漫吗?”

    笑声响起,脚步抬起,顺着道路离开,那伞上萦绕雾气,将背影遮掩,就这样,渐行渐远。

第六百一十五章 曾经少年() 
暴雨之后是大雪,漫天而来,悄然而至。

    江南的气候变幻无常,纵然这一次的雨和雪带着一些问题,但大部分人对于这次的异常气候也就只是谈论了一两日,之后就不再关注。

    没有人想要探究这场大雨为什么会在隆冬落下,再如此寒冷的数九之天,任何的水都应该化作雪花才对。

    这件事情作为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被人渐渐遗忘,而同样,在这个时候,孙长宁却是准备去拜访一下那些老朋友了。

    已经和家里通过了电话,告知父母自己过年将会回去,而对面的反应明显很惊讶,并且自己父亲的话语之中似乎有些不满,认为既然考上了紫华那就应该以学业为重,即使过年不会来也是无所谓的。

    上了紫华这种大学,过年还想着回来,在自己父亲看来,明显是对于学业的一种亵渎与不尊敬。

    孙长宁对此只能是笑笑,而在这个问题了结之后,却又意外得知了其他的事情。

    父亲准备外出做点生意,而母亲也会一并跟着离开,这些年小生意弄了不少,他们并不是务农的人,这是积累了一些资本,准备外出干一笔大的。

    而之前一直没有动静,是因为孙长宁还没有考上大学,他们放心不下,如今既然已经进入紫华,那基本上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对于孙长宁老爹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好的机会,资产积累了起来,而孙长宁又不需要自己的资助,显然是柴与火都备齐,就差添一把东风了。

    于是他的小小野心就开始膨胀,正好今年孙长宁回来,他们也就和孙长宁说了这件事情。

    这是好事情,难得父母一把年纪,三四十岁还有这等雄心壮志,若是换做寻常父母,这怕是就撂那了,天天就空想,而孙长宁父母不是这样,还准备拼一把。

    “那王j林能搞起来几百亿资产,你老爹我就不行?大家都是人生四条腿,他爹也不是超人,你看着吧,四年之后,我必然弄一片商业帝国出来!”

    这是孙长宁老爹在电话里说的话,让孙长宁感到有些哭笑不得,但又由衷的感受道一份朝气,于是忽然想到,或许自己当初执意要向王青帘学武,也是继承了老爹这种性格?

    不到拼的时候不会动手,但如果下定决心,那就一路向前,即使前面是南墙也要给他撞塌!

    要么那乾坤弓不要开,要么一旦开了,搭上那震天箭,就如哪吒的故事一般,既然开弓。。。。。哪里还有回头箭!

    于是和父母定下了回去的时间,而对于母亲来说,她倒是在问自己有没有带个女朋友回来。

    孙长宁对此事避而不谈,这让母亲感到了古怪,根据女人的直觉,她没有多问。

    在挂断电话之后,对于李鹊,是不认识自己那些老朋友的,所以这姑娘就在j市到处乱晃,反正这里也没有高手,这是孙长宁可以确认的。

    曾经游荡到这里的妙恒和尚他们也就是那种水平,在李鹊面前不堪一击,而六爷显然

    强的有限,他厉害在经验而非功夫,按照现在的孙长宁来看,六爷只能算是个高人,不能叫做高手。

    气血衰退,但即使是六爷全盛时期也不过就是那样。

    但按照道理,第一个拜访的,就应该是六爷。

    后面才是洪江、吴岚他们。

    过年前,自然都要拜访一番的,当然,或许他们已经不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生活,那么这样想一想,其实也颇为无奈的。

    有的时候,两年前明明还是朋友,两年后再度聚首,或许就没有了当年的那种熟悉感,再也不能胡乱的开玩笑,不知为何就有了隔阂,让人心中感到郁闷,随后渐渐疏远,偶尔还会在聊天软件上说上一两句话,但大部分时间,都难以再互相见面了。

    “所以人呐,要珍惜身边每一个朋友,因为能伴随着你走到最后的,真的不多。”

    孙长宁喃喃说了一句,此时顶着大雪,来到了曾经的巷子。

    六爷的家就在这里,这里是j市的边缘,是十里街。

    老房子映入眼帘,青石砖铺满道路,烧饼店中升起炊烟,中药铺门前有药渣被倾倒出来。

    出乎意料,这里的行人似乎变得多了起来。

    城隍庙中的烟火升起,有很多人向着里面走去,来来往往,偶能听见谈话,说这里的城隍庙非常的灵,以后多来这里求香保佑云云。

    而曾经那些老房子中似乎也多了住户,他们似乎都是出去了一年才归来,故此很长时间难以见到他们,那些窗户被推开,这种江南特有的古巷文化,孙长宁只是站在这里,一刹那,就像是被拉入了一千年前一样。

    或许百年,或许千年,在这岁月之前,也有人如自己一般,站在青砖路上,望着尽头的庙宇,在心中许下一个又一个的心愿,也或许只不过是静静的等待,立身于大雨,亦或是大雪之中。

    从城隍庙的大门进去,小小的庙里倒是香火鼎盛,这里的香不要钱,孙长宁看见有人自己从边上抽香而上,有的是老人,有的是情侣,倒是和两年前大不一样了。

    目光微动,孙长宁看见了当初的那个老道士,于是笑着唤了一声。

    “道长。”

    老道士仍旧是头上扎着个簪,胡子花白蓬乱,衣袍缝缝补补的模样。

    他听见这道熟悉的,深存于脑海深处的声音,顿时睁开了眼睛。

    那抬起头,见到了孙长宁。

    依旧是两年前的容貌,连一丁点的改变都没有。

    “你。。。。。。。”

    老道注视着孙长宁,他两年前是八十九岁,如今已经九十一岁了。

    “我记得你。。。。你的火已经熄了?嗯。。。。你的气。。。。。”

    他注视着孙长宁,好半响,忽然叹出口气。。。

    “不过仅仅两载春秋,当年的小小少年,如今居然已经成就一方神圣。”

    “贫道真的是老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孙长宁笑了笑:“老修行,您的气血仍旧充沛,无病无灾,少说能活到一百二十岁。”

    老道士的胡须抖了抖,笑了起来:

    “哈哈哈,说笑了,一百岁已然高寿,我已无憾,十年尚且能看,三十年如何能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已成神圣,道家真人,倒是让贫道真的羡慕啊。”

第六百一十六章 神通与寂灭() 
老道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发出一声莫名的叹息。

    “终究是老了,上了年纪,我以前和你说,人老了就会有一些‘神通’,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这人过了五十岁啊,对于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心里面已经有个数了,再向后去,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嘿,就像是我现在这样。”

    老道呵呵笑了起来:“三十年怕是不行,我心里面早已经有数,不是不相信你这位新真人,只是我的身体,我更加清楚一点。”

    孙长宁也是笑了笑:“这可未必,老修行,不想看看我有什么神通?”

    那话说着,孙长宁已然伸出手去,作把脉状。

    “哈哈,一位真人为我点脉,可真是受宠若惊啊。。。。。”

    老道摇了摇头,他把手腕伸出去,而孙长宁的五指轻轻搭在老道的腕上。

    那双目盯着老道,孙长宁似乎要把他看个通透。

    这位老人给孙长宁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但是以现在孙长宁的境界,看他就是个普通的老人,但是身体的气血仍旧十分充沛,这得益于长年累月的清静修行,俗话说,心中不怒则百病不生,怒之情,是人类必有的情感,说它是负面的情绪,倒也是学术上的正确,但更多的时候,怒气虽然会影响人的思维,但同样会激发人的血性与勇气。

    道家不会动怒,但不代表他们不怒,这与佛家的压制修行又不一样,所谓顺其自然,道家的老人们并不是不会怒,而是很多事情还没有到能让他们动怒的时候。

    这位老人不会武功,这是从气血中感觉出来的,并没有武者那种凝练的感觉,就仅仅是充沛而已,用个容易理解的比喻,就是没有“压缩”。

    孙长宁的手指上升起温润的气,那是金色鲤鱼的力量,此时顺着五指向老道人手腕中透去,缓慢而稳定,而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