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都市之我为宗师 >

第310章

都市之我为宗师-第310章

小说: 都市之我为宗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

    汤康感到惊奇,道:“程先生居然有这种经历?”

    王驮海没有什么表示,只是道:“真丹也好,假丹也罢,汤先生,你说的这些,我们身为丹劲怎么可能不懂?所以我们才从其他方面来补救。”

    “而且我也不才,曾经也有一瞬间感悟过那种境界,是所谓‘天人一跃’吧。”

    王驮海道:“王某问过一个老道,是他指点我的,只不过王某当初心中悲恨交加,只是感悟了一瞬间这个境界而已,也不算真正踏入其中,但有些关窍,我现在正在重新试图修炼。”

    “老道也说,踏入丹劲,重头再来,虽然比不得真正自最上层而抱丹者,但亦能练到极为接近的地步,只不过,要花费两倍功夫,是事倍功半。”

    “这就是惩罚,对于心浮气躁者的惩罚。”

    汤先生笑:“既然二位对于此劲都有心得,那就是太好了,说话也不必从头解释。”

    他如此说着,而后面色一肃:“二位知道天人一跃,王先生感悟过,而程先生更是踏入过其中,那么想必对于某种天地中的‘意’有所明白?”

    “天地之意,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这是体悟所谓‘道’的过程,也就是自然,而天人一跃分为大天人与小天人,大天人融入天地,小天人完善自我,可谓是两种不同的道路,但到最后,又是殊途同归。”

    “然而不仅仅是天地之中存在过这种‘意’,我不久前,还是那位上师,他告诉我,过去的很多人,都曾经留下过这种‘意’!”

    “这就是体悟‘意劲’的捷径,如果能找到这些‘意’,看得见前人的道路,那么就能够以此来推衍出自己的道路,当然,也有可能被影响,被其中的枷锁所束缚。”

    “这种‘意’,还有一个称呼——”

    “那就是‘神’!”

    汤先生语出惊人,程紫阳与王驮海皆是聆听,此时又道:“那么,风神的变化,依照你这么说,是被某种书中的‘意’所蒙蔽了心智?”

    “他曾经看的是佛书,一切起源于佛门,故此最后醒来,因果也要了结在佛门?”

    王驮海皱眉:“原来如此,是这样?”

    他们身为丹劲,自然知道,有的东西,具体点无法描述,他们不是三教中人,不能把玄学的道理和科学互相置换,故此有些东西,说出去,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古往今来,能悟者颇多,但能把所悟之道理用一张嘴巴去清晰的讲出来的,那可是真的少之又少。

    汤先生笑了笑:“风神之厄,正是源自于此,而我想要和二位说的,也正是这一个东西。”

    “我们拳坛联盟,在海外找到了一些东西,里面很有可能,就有着这种带有‘意’的宝物,而这些东西,对于武人们来说,就是真正的。。。。。。。。通天之路。”

    

第六百六十九章 青眉大圣郭屠华!() 
王驮海与程紫阳皆是目光微动,他们身为武者,自然也想过更进一步,两人的动机皆不相同,王驮海是为报仇,程紫阳则是纯粹为了更强。

    有才有动力,有才能被旁人所掌控,这是最容易明白的道理。

    汤先生笑了笑:“我汤康说话,绝不是空穴来风,二位以前也知道我是做什么的,虽然打的是黑拳,干的是丧命的买卖,做的是折寿的生意,但如今金盆洗手,是真正想要打拼一番天地,毕竟长时间窝在黑暗之世,久而久之,终究是有翻船时。”

    “而一旦踏到上面来,立身在阳光下,那就完全不同了,黑白两道我皆走,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双刃剑,但我不和中央打交道,做的事情更是有利于他们的,那些高官自然不会把我们当做眼中钉肉中刺,毕竟,在真正的黑世没有彻底消灭之前,他们不会特意关注我们这些从良者。”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虞家,示好中央又身处川蜀之地,坐天府之国,可谓是山高皇帝远,若无大事,加上年年经济与税收,国家又怎么会没事去动他呢?”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多一条前路,就多一条退路。”

    他顿了顿,继续道:“那批货已经开始向国内转运,二位到时候若是想看,或者观摩,我便把那些东西拿来,给两位先生细细参悟。”

    “风神的变化,正是源自于这些东西,如果心智不坚定者,很容易被其中的意所影响,毕竟能够做到‘留意于器’这种程度的人,即使不是意劲,不是浑天,那必然也是罡劲之上。”

    “远远超越我等,越是强大的人,所留下的意越是强大,自然,需要抵抗的意志与精神条件,也相对应的要大幅度提高。”

    王驮海皱眉:“我当初听闻风神变化,贺归海一夜悟青灯,当时似乎,正是处于踏入化劲的边缘,年少气盛,英姿勃发,那少年人总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后来他观佛书而悟青灯,性情大变,但也在一夜之内成就化劲,几乎到了天人一跃的边缘。”

    “更有传言,当初他已经踏入天人一跃,完成了对自身道理的感悟。按照你的说法,当初指引他悟道者,正是书中之人,也就是前人遗留的意呵,怕是被过去的某个大和尚给洗脑了,他当时还不是化劲,精神力不强,所以被影响了。”

    程紫阳点头,手掌摩挲着木椅,另一只手端着茶盏,道:“少年人是最容易被影响到的,不说意劲这么玄乎的东西,就算是现实中,似风神当初的年纪,那青葱少年,他的世界观并不是固定,而是可塑的。”

    “善与恶的分水岭就在这里,就如同现在的高三和大一的学生那样,这时候的人生选择,会影响以后大半辈子的道路,而他所见的,也是会影响他的价值观。”

    程紫阳说着,又轻轻一叹:“啧,这样看,风神最后居然能摆脱那种近似于‘洗脑’的力量,重新找回过去的自我,可谓是太厉害了。”

    他说这话时,目光盯着汤康,后者摇头失笑:“程先生,你还是在怀疑我信口开河,说了这么多,明着是在讲风神的事情,但事实上,是在暗中揶揄我,认为这种奇异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存在,对吧。”

    汤康点出问题,程紫阳笑笑,而王驮海道:“是也罢,不是也罢,你汤康也确实不是那种出口狼来的人,我倒是相信,真的有这么一种玩意。”

    “王先生,等那批货到了,必然不教你失望,我向你保证,你一定能够看到,你想要看见的一些东西,那是真正的通天路,是武学更进一步的关键所在。”

    汤康开口:“我们现在的年纪,武功水准几乎已经定型,再向上去,按照古人的说法,没有大机缘是不可能的了,而这个意,就是我们的大机缘!”

    他的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而对于汤康来说,那些所谓的意,他确实是找到了,而既然要拉拢盟友,自然要下一些血本。

    程紫阳此人,唯利是图,只要是能让他变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补天手的称呼,除去是对他本身功夫的特色评价外,还有很大不一部分,就是说他这种为了变强什么都可以抛弃的性格。

    毕竟他如今年纪是所有人里面最小的,二十六的关卡还差半步,这种年龄达到丹劲,甚至凌驾于王驮海之上,可以说是十分惊人的了。

    他年少时,亦是一位了不得的天才。

    王驮海,纯粹是为了报仇而逐渐变强的,这种人,是最容易拉拢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恩,待之以诚,渐渐的,他就会把你当做朋友,进而出手助你。

    有软弱之地,最容易被他人所利用。

    汤康的心中在计较,同样,风神拒绝此次大事,其实他汤康在找到那些“留意于器”的宝物时,就已经有所明悟,毕竟当年风神之事太过出名,虽然大部分人不了解其中细节,但他汤康八面玲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对于那件事情,他是颇有印象。

    风神不至,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而这一次,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给他请了出来,这一位大高手的存在,几可媲美西海风神。

    当然,是媲美不是凌驾,确切的说,不论是功夫还是境界,都要低了一些。

    武道上,功夫高出一点,那就高的没有边了。

    “郭屠华,山西臂圣,又号青眉大圣,这可谓是不下西海风神的尊称,也算是成名已久,源自其一对天生青眉,当初曾与西海风神约斗,尚不曾成名,对方因不屑而不见,故而将他激怒,一路打至青海,遇武馆便掀,摘其招牌,翻手之下砸落武牌不下三百余,可谓是凶焰滔天。”

    “其绝技半步崩拳,传自郭云深,亦擅二十八星宿拳,大圣猴拳,更匪夷所思的是,对于三皇炮锤,神拳宋老迈这一路,也有习练。”

    汤康心中计较,默默想着这最后一位不曾到达的大宗师名讳。

第六百七十章 光明行() 
江东之地,这片曾经诞生过无数拳师与著名故事的地方,再一次汇聚了风云。

    春雷乍响,有某人曾经离开的人,再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

    这一片地方,出过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亦曾经有过能征善战的武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汇聚在这里,最后化作古老的传说,永远刻印在青史之中。

    孙长宁带着李鹊来了,但却并不是来这里凭吊古人的,而是抱着恶意来的。

    这一次的恶意,面向的是会稽山。

    “真的是好久没来了。。。。。”

    看着这一片烟雨朦胧,孙长宁感觉有些恍惚,似乎回到了曾经的岁月之中,那又是水龙会的呼喝声,又是大雨淅淅沥沥的落下声,然而最让自己感到震撼的,或许是第一次听见“天”的声音。

    天为化劲之师。

    四周车水马龙,李鹊扯了扯孙长宁的衣衫:“我们现在去哪里?”

    “去找那些,我曾经的老朋友。”

    孙长宁呼出口气,在这寒冷的天空下,化作一道长长的白虹。

    车辆轰鸣的声音不大汉在路边摆了个小摊,手里拎着个胡琴,那头脑轻轻的晃动,手中的弓杆斜着,一上一下,抑扬顿挫的音乐声从那弓毛与琴弦的摩擦中升起,气势恢宏,旋律明快,这倒不像是二胡该有的声音了,更像是管弦乐,那种雄壮的气势,无论如何也不是这个胡琴该弄出来的。

    “好听,好听。”

    李鹊的耳朵微微动了动,在寒冷的天气下有些红润,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要轻咬上一口去。

    这特殊的技能或许会让某些人感到无比兴奋,但孙长宁显然不在此列,此时听着这曲子,那种气势仿佛要直接坠入人的心中,确实是无比的澎湃与炽烈。

    这不该是二胡拉出来的,二胡这种乐器,应该更适合哀伤的曲调,当然,除去那首很有名的赛马,可除去黄怀海外,大部分的中原人,尤其是过去的一些大师,他们来用这乐器,那曲子,都是无比苍凉的。

    其实,乐器本身没有什么音的概念,是雄壮是威武,是苍凉是悲伤,全都取决于拉曲子的人罢了。

    正如阿炳用那一张弓一面琴,奏出了著名的千古之曲二泉映月,故此所有的人,都认为胡琴的曲调,本该就是如此的。

    “我见识少,二胡没有涉猎,这是什么曲子?”

    李鹊开口,声音不大,显然不是在对着那位大汉说话,而是在询问孙长宁。

    孙长宁笑了:“这首曲子挺有名的,你是名门出身,难道不知道吗?”

    李鹊翻了个白眼,开口道:“您还是紫华的学生呢,也没见您能拉二胡。”

    孙长宁:“紫华的学生又不是人手一把乐器,或许你可以去理科系问问,他们有没有听得懂这些曲子的,或许因为我家穷,小时候上不起补习班,错过了吧。”

    一番话,也不知是揶揄还是反嘲,李鹊哼哼两声,孙长宁笑了笑,不和小姑娘一般见识,届时道:“这是《光明行》。”

    “当初创作这曲子的时代,正是东土处于革命低潮的时代,刘天华先生目睹国乐沉沦,下决心,从东与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他创办了国乐改进社,他期盼着东土的未来,能像着这首曲子一样,走向辉煌的光明。”

    孙长宁说完,李鹊嗯了一声,随后道:“是那个时代所创作的曲子。。。。。是近代的二胡曲呢。”

    “二泉映月,严格来说也是近代曲啊。”

    孙长宁笑了笑:“正是因为阿炳太过有名,盖过了其他所有人的光辉,正如一句戏言,说天下气数十分,赵云独占八斗。”

    二人交谈着,而在大汉的边上,也有不少人围着听,这里面有个老头,听见孙长宁和李鹊的谈话,便开口,凑了过来,道:“不错,没想到还有人能认得出《光明行》,这首曲子是胡琴十大名曲之一,但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当真是可悲啊。”

    他语气唏嘘不已,而边上有人窃窃私语起来,于是很快就有人拿出手机进行百度,当查到这首曲子的时候,顿时嘴巴里碎碎念,连道“涨姿势涨姿势”。

    孙长宁开口:“是的,我也是偶尔看的一些书本上有谢,后来才去了解了一些。”

    在紫华的一段时间里,孙长宁天天和陆羽练功,虽然常常被陆羽斥责说他混吃等死,但实际上,很多时间,孙长宁也是在看书与学习的,只不过和陆羽这个学神比起来,那就差的太多了。

    毕竟陆助教在整个紫华,都是异常有名,更是极受女生追捧的完美男神啊。

    老头颔首,他气质不一般,有一股儒雅的感觉,看了一眼李鹊,道:“小姑娘,今年有高二吧?”

    李鹊一愣:“啊?高。。。。哦是,高二,高二。”

    她想起来之前孙长宁给她编造的假身份,不过是那是应付孙国栋夫妻两个的,此时顺嘴,既然这老头提及了,那么也就大蛇随棍上,反正他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干嘛的。

    “嗯,不错,这个是你男朋友?还是哥哥?”

    李鹊脑袋里有些紧张,孙长宁接口,回应道:“我是她表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