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三国志 >

第30章

汉末三国志-第30章

小说: 汉末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明确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的话语,所以《魏略》和《九州春秋》上的记载可能有误。

    ;

第036章 隆中对() 
在荆州,徐庶为刘备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为其推荐了诸葛亮,而为了请出诸葛亮,刘备不惜屈尊三顾茅庐,而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则是日后蜀汉集团的基本战略方针,乃至是国策。

    【隆中对】

    建安十二年(207)(注1)刘备隆中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本人。当时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对诸葛亮说道:“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缺乏智谋,才识浅短,没有办法,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请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深厚起来。

    看到刘备如此器重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就不高兴了,刘备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般。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三分天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先是详细的分析了一下当时的具体形势,直接说明当时的曹操已经无法与其争锋,而孙权深根蒂固,也不是刘备夺取的对象,反而是刘备需要尽量拉拢的一个外援。而刘备需要夺取的目标则是荆州和益州,占据这两个大州之后,外联孙权,内需政治,抗衡曹操,最终择机北上,夺取天下。

    首先,刘备的第一步是夺取荆州和益州。荆州四通八达,自古都是用兵之地,还有长江天险,是刘备需要控制的战略要地。而益州地理险要,物产丰富,易守难攻,更是可以作为大本营的地方,荆州当时面临着北面曹操,东面孙权两大强敌的进攻,已经开始有心无力,刘表这位守成之主也出现了明显的颓势,荆州的失守当时来看已经是必然的,而益州刘璋本领一般,不是一位出色的领袖,其部下多次叛乱,从其手中夺取益州看起来也不是一件难事。

    刘备夺取二州之后,第二步就是等待。因为北方曹操集团的强大,所以打败曹操恢复汉室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稳固自己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力量,刘备必须在消化掉二州之后才能有实力北上,但单单凭借南方二州的力量依然不是当时曹魏集团的对手,所以刘备必须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足够天下大变的时机。

    最后一步就是北伐,诸葛亮在这里不仅强调了同时从荆州和益州北上,遥相呼应,两路大军同时北上,还明说了北伐的前提是北方必须出现动乱,有足够的可乘之机,言外之意就是没有足够的时机就不要动手。

    另外在“隆中对”有一个从始到终都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外联孙权,因为在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之后,长江天险是刘备和孙权共有,刘备可以借助长江对抗曹操,但对付水军更胜一筹的孙权就是笑话了,更为重要的是孙权在刘备的东侧,刘备在南方想要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就必须处理好和孙权的关系,刘备和孙权联合可以抗曹,但让孙权倒向了曹操那边就是曹孙联合灭刘了。

    在“隆中对”中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概念也初步被提了出来,诸葛亮的规划里是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和益州,孙权占据江东,北方则是曹操,孙刘联合以长江天险抵御曹操,后刘备从荆州、益州两路发兵趁北方变乱而夺取天下,复兴汉室。

    而在诸葛亮为刘备提出“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不过是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小伙子,而刘备也不是是一个年近五十尚寄人篱下、一事无成的落魄者。

    然后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刘备成就了帝王大业,诸葛亮则被认为是千古名相。

    【三国时代“四大对”】

    “隆中对”是继“冀州对”、“江都对”、“榻上对”之后的最后“一对”。他出现的最晚,历史影响也最大。

    “冀州对”是北方袁绍集团的战略方针,“江都对”是孙策集团的战略指导,“榻上对”则是“江都对”的继承和发展,而“隆中对”则是刘备集团未来的战略规划。

    注1:在《三国志》中我并没有看到刘备去见诸葛亮时间的明确记载,这里的时间是根据后来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话语的推算而得。

第037章 选择() 
建安十二年(207)的时候,作为一个满怀雄图霸业的未来王者刘备最终选择了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青年诸葛亮,而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却也选择了寄人篱下的落魄诸侯刘备,但这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必然的选择。

    【刘备选择诸葛亮】

    刘备前半生基本在流浪中度过,他先后投靠过多位诸侯,也做过徐州的主人,但从始至终刘备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的谋士支持,而同时期其他诸侯如曹操有荀彧、袁绍有沮授,就连孙策也有张昭,而陪伴刘备的多是简雍、孙乾等人,由于能力所限,对于刘备无法提供大的帮助,所以刘备来到荆州之后,求贤若渴,不断的招揽优秀的人才。

    到此时为止仍然要明确一点刘备三顾茅庐是因为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期望高,并不是已经认可了诸葛亮,如果在后续的接触中诸葛亮没能表现出相应能力的话,那么刘备后面会怎么做也不用说了。

    但诸葛亮并没有让刘备失望,一见面就解决了刘备的问题,还为刘备集团规划出了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和具体的实施过程,刘备一看诸葛亮果然真的这么厉害,自然对其大加器重起来,年龄的问题在诸葛亮的能力面前也就已经不是问题了,“如鱼得水”这就是当时刘备形容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刘备在急缺人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他当然非常关注了,然后一谈又发现其人名不虚传,那么刘备只要不傻都知道怎么做。

    【诸葛亮选择刘备】

    诸葛亮在没有出仕之前,他的选择看起来不少,北方是当时最强的诸侯曹操,东边是孙权,荆州有刘表,西边有刘璋,其他的中小诸侯更是不计其数,但实际上在这其中符合诸葛亮心意的却基本没有。

    首先是曹操,作为当时的明主,曹操绝对算得上知人善用的,但当时曹操太强了。曹操历史上的虚弱期只有刚刚发展起来的那几年,而挟天子而令诸侯,迁都许昌后曹操就已经是一个大诸侯了,那时投靠他的人才已经一箩筐,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连袁氏都已经消灭,北方四州都平定了,人才、地盘曹操基本已经都不缺了,而诸葛亮也没有北方的关系网,他去投靠曹操很难得到重用的。

    更为关键的是曹操要诸葛亮也没用,当时曹操大势已成,实际上是一统天下在即,曹操之外的诸侯就算联合起来都未必是曹操的对手,所以当时诸葛亮对于曹操也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曹操更不可能倚重一个二十多岁,没有证明过自己的小伙子,所以曹操第一个被诸葛亮排除了。

    其次是刘表,历史上诸葛亮要投靠刘表是有先天优势的,因为他在荆州有着很深的关系网,诸葛亮可能也考虑过刘表,但诸葛亮在荆州待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对于刘表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大心里慢慢的就很清楚了,刘表是不可能成大事的,所以诸葛亮也不会选择他。

    此外一个比较好的人选就是孙权了,孙权在当时也是一位明主,但诸葛亮并没有选择他,后来张昭将诸葛亮推荐给孙权,诸葛亮未从,反而说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也就是诸葛亮认为孙权并不能让自己尽情的施展才华,所以他没有选择孙权。

    而除了曹操、刘表和孙权之外,就刘璋算一个大诸侯了。但刘璋更不靠谱,刘焉死后为刘璋留下了三个重要大臣,分别是张鲁、赵韪和庞羲,然而这三人不是叛变就是叛变未遂,刘璋的暗弱天下皆知,诸葛亮根本就不可能看的上他。

    其他的那些诸侯,像韩遂、公孙康等人,实力弱小,还没有明主之相,诸葛亮和他们也没有关系渠道,所以诸葛亮连考虑都没有必要。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呢?

    首先是刘备当时非常的有声望,是一只公认的潜力股。我们来回忆一下刘备当时是什么样的一个评价。

    首先是袁绍和陈登的,袁绍说:“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刘备曾经作为公孙瓒麾下,担任青州平原相,和冀州直接交界,还推荐袁绍的长子袁谭为茂才,所以刘备在成为徐州牧之前和袁绍是有过交集的,可以看出来袁绍对于刘备的认可。

    而陈登虽然名声不显,但实际上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位人物,文武双全,曾经为吕布出谋划策大胜过袁术的七路北伐军,还以少量兵力击退过孙权,甚至引得孙策准备直接讨伐。而他作为刘备的一个老部下对于刘备的评价也是极高,直接说到:“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而在当时最强的曹操集团内部,刘备的评价更高了。曹操之前对刘备有过两次评价,第一次是和刘备喝酒的时候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第二次曹操面对袁绍强大的压力强行出兵讨伐刘备,也说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

    除了曹操之外,程昱甚至直接建议除去刘备,“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就是程昱说的。

    而在曹操准备北伐乌恒之时,众谋士将领争论,认为“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也将刘备视为了主要威胁。

    所以尽管当时刘备还在寄人篱下,但不代表刘备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诸葛亮在否定曹操,又不想投靠孙权之后,剩下的那位也就只有刘备了。

    其次是因为刘备求才若渴身边急缺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诸葛亮投靠刘备后可以完全的大展身手,不像在曹操或者孙权哪里会受到限制。

    再次是诸葛亮有野心,有信心。诸葛亮对于自己非常自信,他相信在自己的帮助下刘备可以成就帝王霸业。

    当然了,距离也是原因之一。当时诸葛亮和刘备近在咫尺,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曹操能在兖州得到陈宫和程昱,刘备在荆州得到诸葛亮和徐庶,都是这个道理。

    最后,刘备还是宗室,有着不一样的号召力。在汉末,宗室很多的,但有能力、有潜力、有声望、有野心的就不多了。

    综合来说诸葛亮选择刘备也是必然的。

第040章 继承人之争() 
刘表死后,他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继承人,而在其死前,刘表属意的继承人也只有三位,分别是其长子刘琦、次子刘琮以及刘备。

    【兄弟之争】

    据《后汉书》记载,刘表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琦、次子刘琮。

    起初,刘表认为刘琦相貌长得像自己,非常喜欢他,刘琦又是长子,所以一开始荆州的继承人很明确是刘琦。

    但后来刘琮不甘寂寞,就娶了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为妻,一下就拉近和蔡氏的关系,蔡氏遂倾向于刘琮而讨厌刘琦,不断在刘表哪里吹着耳边风,刘表每天都听到诋毁刘琦称赞刘琮的话,而刘表深深宠幸后妻,所以每次都相信接受这些话。另外,刘表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张允一并被刘表重用,他们又同刘琮要好,形势就一下对刘琦非常不利起来。

    诸葛亮这才说道:“您没有看到申生在国内反而危险,重耳居住国外反而安全吗?”。刘琦心中感悟,暗中谋划出去的办法,正好刘表部将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杀死,刘琦就要求接任这个职位,刘表同意了,遂将刘琦派出接任江夏太守。

    后来刘表病重,刘琦回来探视疾病。由于刘琦素性仁慈孝顺,张允等人害怕他见到刘表以后两人动了父子之情,刘表重新有让他继位的意思,就对刘琦说:“将军命令您统理江夏,这责任至关重大。现在您丢下部众擅自前来,一定会受到怒责。破坏父亲的兴致,加重他的疾病,这不合孝敬的道理。”于是将他挡在门外,不让他见到刘表。刘琦流着眼泪离去,许多人听到后都为之伤叹。

    但后来直到刘表去世,他也并没有明确下令立刘琮为自己的继承人。

    【刘表和刘备】

    历史上刘备投靠刘表之后,并没能完全掩盖自己的雄心壮志,所以刘表对于刘备还是颇为忌惮的。

    但后来刘表却反而有把荆州让给刘备的意思。

    据《英雄记》记载,刘表在病重之后,曾经上表刘备领荆州刺史。同时在《魏书》也有记载,说刘表病重时候,想将荆州托付给刘备,对刘备说:“我的儿子们没有什么才能,麾下将领也都不给力,我死之后,希望由你掌控荆州。”

    刘备则谦虚的回道:“您的儿子们会贤明起来的,不要为此担忧生病。”

    有的人劝刘备应该听从刘表的话,刘备说到:“刘表待我很好,如果今天我听从他夺取了荆州,别人必定会认为我薄情寡义,所以我不忍心啊。”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刘表让荆州为虚言,因为刘表有自己的子嗣,他也没有想陶谦那样不容许儿子们入仕途,所以刘表可能只是想托孤,并不是真的将荆州让给刘备。

    不过从情理上来说,刘表当时很可能是真的想把荆州交给刘备,因为当时荆州的情况真的很不妙了。作为一个父亲,刘表会把自己蛋糕留给自己的孩子们,但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们向火坑里跳,那时北方曹操的大军可能已经准备南下,东面的孙权也是虎视眈眈,而刘表的两个儿子都没有能力守卫荆州,曹操就曾经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对于刘表而言,将荆州交给自己的儿子们,他是不相信荆州能守的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