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三国志 >

第78章

汉末三国志-第78章

小说: 汉末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相同的意见。

    在建安二十四年(219)九月,魏讽秘密纠结党徒,与长乐卫尉陈祎谋划袭击邺城。未到预定日期,陈祎害怕,告发了此事。太了曹丕诛杀了魏讽,被牵连处死的有数十人,钟繇因此案被免掉官职。

    据《世语》记载,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参与这次叛乱的人中还有很多荆州名士的晚辈,其中包括王粲二子,刘廙之弟刘伟,张绣之子张泉以及荆州名士宋忠之子。

    【内忧外患的曹魏】

    在建安二十三、二十四年(218…219)左右,曹魏集团处于一个少有的困难期,这个时候曹操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此时还远在邺城坐镇后方,派出夏侯渊等将领率领大军与刘备在汉中对峙,与此同时,和刘备、关羽暗中联络的金祎、耿纪看到曹魏代汉之势心中犹急,准备在许昌发动政变,以帮助汉献帝刘协夺回大权,他们此时发动政变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不在许昌,许昌内部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是南方有关羽相呼应。虽然这次叛乱最终被平定了,但同时也掀起了一波反抗曹魏的浪潮。

    许昌的这次叛乱和刘备、关羽等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毕竟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攻取许昌,夺回天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曹操后来派曹仁讨伐关羽,很可能就和这次叛乱有着直接的联系。曹仁屯兵樊城后因为后方宛城的叛乱,没能及时南下,而汉中的战局也因为夏侯渊的战死而发生逆转,后来曹操亲自出兵夺取汉中,也是无果而终。

    在建安二十四年(214)时,局势对于曹魏时越发的不利了,曹操先是折损了大将夏侯渊、丢失了汉中,后就连本身是讨伐关羽的曹仁也反过来被关羽所讨伐,不仅曹操派去支援的大将于禁兵败投降,襄樊一带的军队也损失惨重,曹仁也被关羽所包围,危在旦夕。

    在这种情况,邺城的魏讽等人蠢蠢欲动,预谋造反。从这次叛变的参与人员上来看,魏讽可能是豫州沛国人,刘伟、张泉等人则和荆州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无论是豫州还是荆州也好,都和刘备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三国时期,因为刘备先后被陶谦、吕布推荐为豫州刺史,后更是曹操任命为豫州牧,所以刘备在东汉末年又被称为刘豫州,至于荆州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魏讽之所以准备叛乱和刘备、关羽等人有直接的联系吗?他们之间有联络吗?我认为有这个可能性,但却不需要往这方面想的太多。

    因为相对于许昌而言,邺城对于刘备、关羽等人实在是太远了,并且还没有相关资料的记载,在先前的金祎、耿纪之乱中是直接有记载和他们以刘备作为外援的。

    魏讽的叛乱更可能是因为曹魏势头的衰落所引起,毕竟曹操已经在汉中输了一次,现在襄樊又惨遭失利,输一次可能是偶然,输两次就让人感觉可能是必然了,而魏讽本身又是一个野心家,可能看到曹魏局势不对就想干笔大的,而刘备在荆州、豫州声望较高,所以就有不少荆州子弟追随于他。

    这次叛乱实际上也没产生多大的影响,相对于金祎、耿纪之乱而言,魏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第053章 曹操之死() 
在襄樊会战之后,孙权遣使觐见曹操,归还先前俘虏的朱光等人,并且劝曹操称帝自立,然而曹操不愿称帝。后曹操于次年去世。

    【孙权劝进】

    孙权消灭关羽后,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也派校尉梁寓向汉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等,作出示好举动,并且写信劝曹操称帝,而曹操却表示自己如果有这个机会愿意做周文王,不愿称帝。

    《魏氏春秋》中则记载为: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着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不过也有不同的记载,《曹瞒传》及《世语》并云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

    后世孙盛评论认为《世语》中相关记载不真实,因为夏侯惇耻为汉官,求受魏印,不过这也不一定。

    孙权劝进,曹操迟迟不愿意称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固然曹操本身可能称帝的意愿不大,但和当时的局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孙权劝进的时候,曹魏集团并不是处于一个顶峰时期,那时曹操刚刚经历汉中之战和襄樊之役被关羽水淹七军的失利,其后关羽也是吕蒙等人消灭的,曹魏部队只是将其击退而已,虽然有孙权等人的劝说,但曹操未必认为自己当时有足够的功绩,在这种情况下夏侯惇劝曹操先灭蜀,再灭吴,然后再称帝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而且在孙权和刘备闹翻之后,曹操可以尝试着拉拢孙权一起对付刘备,就算不行也可以让孙权保持中立,单单对付一个刘备,曹操的胜算还是颇大的,在当时的局势下先灭蜀再灭吴的策略是有很大的可实施性。

    而历史上孙权之所以在此时劝进,当然也不可能是为了曹操考虑,孙权劝进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和孙权将关羽首级交给曹操一样,都是为了激化曹魏和刘备之间的矛盾,曹魏如果取代汉室,那么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汉室宗亲以汉室为正统的刘备无法容忍的,这可以吸引刘备的注意力,以防止刘备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来。

    【曹操之死】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220。3。15),魏王曹操在洛阳去世,终年六十六岁。临终时说:“天下还未安定,不能遵循古代的旧制。下葬以后,即便除去丧服。凡是带兵在外戍守的将领,都不准离开驻守之地。官吏们要各尽其职。装殓用当时所穿的衣服,不要放金银珠宝作陪葬。”魏王谥号为“武王”。二月二十一日(4。11),安葬在高陵。

    曹操后世留有两份遗嘱,一分被称为《遗令》,一份被称为《终令》。

    《遗令》记载为:“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脯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这份遗嘱是在曹操去世不久之前留下的,实际上就是曹操的遗嘱,但让人有些想不到的具体琐碎,絮絮叨叨。其中关于国家大事曹操基本没有提及,所谈到的都是一些琐事,曹操在这里面交代了一下自己的病情、死后的操作、葬身之地、自己妻妾、妓女的居处和生活就业安排和遗物怎么分割。

    所谓“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三国时代毫无疑问的霸主曹前最终也归于了平凡,展现了自己的真实一面。

    曹操在病故之际,所想的多是自己的亲人,就算已经死前的曹昂,曹操也曾经为此叹息过:“我前后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负也。假令死而有灵,子脩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

    《终令》记载为:“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终令》作于建安二十三年(218),主要就是曹操交代了一下自己死后的墓葬问题,总体而言还是很普通的,只是曹操提前打的一个预防针,所以也没有太多可说的。

第054章 曹操的军事能力() 
历史上曹操在军事方面是有着相当的造诣,在整个三国历史上,曹操参与的大战不计其数,在当时无人能及,曹魏所拥有的兖州、豫州、徐州、司隶、冀州、青州、幽州、并州以及荆州的北部基本上都是曹操一个人打下来的,凉州等地则是曹操派夏侯渊等将领夺取的。

    可以说曹操率军攻伐的历史,就是曹操集团发展的历史。

    【辉煌的战绩】

    曹操在历史上参与了众多的战役,其直接参战的次数就算在整个三国时代也基本无人能比。曹操最先是作为援军参与了消灭颍川黄巾军的作战,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曹操则在汴水之战惨败给了徐荣,之后曹操在兖州称霸,先是在东郡大败于毒、白绕、眭固、於扶罗等人,后成为了兖州牧,消灭了盘踞在兖州的黄巾军,并且联合袁绍在初平会战中打败了袁术、陶谦以及公孙瓒等人的部队。

    后曹操为父复仇,两度血洗徐州,然而同年张邈、陈宫等人趁曹操在外之际发动叛乱,迎吕布进入兖州,曹操和吕布在兖州展开大战,并且最终惨胜。

    曹操迎天子,迁都许昌后,三度亲自讨伐宛城的张绣,未克,后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再次投降。在此期间袁术一度入侵豫州,企图夺回被曹操占据的地盘,曹操亲自出兵将其击溃,吕布占据徐州后选择与自立的袁术联合,背叛朝廷,曹操亲自率军讨伐,将其包围在下邳消灭。

    在与袁绍对抗期间,曹操先是平定了叛乱的刘备,后在官渡之战击败了袁绍。

    后曹操在荀彧、荀攸等人的建议下先行平定北方,先后击败了袁尚、袁谭等人,占据了北方四州,后来乌恒作乱,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远征乌恒,取得大胜。

    平定北方之后曹操南下夺取了荆州,在当阳大败刘备,并且企图进一步消灭孙权,结果孙权和刘备联盟,曹操在赤壁惨败于孙刘联军,之后曹操集团在南面和孙权在江淮一带展开了拉锯作战,曹操两度在濡须口无功而返,最终以孙权请降求和而告终。在西面曹操则先是在关中打败马韩联军,后还攻克了汉中,但汉中最终为刘备所得,曹操也被刘备击退。

    对于曹魏集团而言,曹操就是开拓之主,是曹操率领着曹魏大军才打出了这一片天下。

    【瑕疵】

    曹操综合而言胜多败少,其中输的比较惨的只有四次,分别是汴水之战、宛城之战、赤壁之战以及汉中之战。

    汴水之战是曹操人生中的第一次惨败,这一仗曹操被徐荣完虐,差一点自己都没跑掉,这一仗不仅把曹操打回,还可能导致了酸枣联军的解散。

        宛城之战和赤壁之战虽然曹操也都输的很惨,但实际上曹操不是输在了对手手里,而是输给了自己,这两次作战曹操都是因为前期太过于顺利而导致得意忘形,甚至最后北都不知道在哪里了。

    而在汉中之战时曹操军和刘备军在多次战斗中实际上是曹操军占据了上风,但因为刘备的部队赢下了关键的战斗,使得汉中沦陷敌手,而曹操长期处于后方长安统领大局,直到夏侯渊战死才率军出征,却因为失去地利而无功而返,不得不坐视刘备夺取了汉中。

    历史上曹操虽然消灭了袁氏兄弟,不过不得不说,曹操打败的袁绍和袁术都不是最强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弱胜强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袁绍自己瞎搞,并且袁绍在历史上麾下最强的武将其实是麴义,但在此战之前,麴义已经被袁绍所杀,并没能有机会和曹操交手。

    至于袁术,曹操第一次打败袁术时,袁术实际上因为孙坚在荆州失利,补给又被刘表掐断,实力已经被消弱,后面的时候袁术则因为自立众叛亲离,也不在全盛期了。而袁术麾下实力最强的孙坚、孙策父子,曹操也没能机会和他们交手,否者袁术未必会输的这么惨。

    在曹吕兖州之战中,曹操虽然最终击败了吕布,但实际上也不是很轻松的,在这一次对决中,吕布在地盘上有优势,曹操在军力上站上风,双方个有优缺点,总体实力相差不大,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却差点命丧敌手,自己麾下大将夏侯惇也失去了一只眼睛,最终还是依靠袁绍的支援才把吕布赶出了兖州。后面曹操出兵包围吕布于下邳时,也是差点就退军了,还是荀攸、郭嘉劝阻了曹操。

    至于曹操的其他战役,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多多少少也能找到一些瑕疵。

    【其他】

    曹操在历史上酷爱读书,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在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也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

    在御将方面,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

    曹操用军颇为灵活,不断运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等等军事手段。

    在军事方面曹操可以被质疑,但不可以被否认,因为曹操是实打实的打下来了大半个中国,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