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平步青云(骑鹤人) >

第16章

平步青云(骑鹤人)-第16章

小说: 平步青云(骑鹤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生之后的韩立诚有心在官场上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果连一个小小的乡党委书记都应对不来的话,何谈将来的宏图伟业。他将吕德昌当成了其仕途官道上遭遇到的一次历练,重视但绝不畏惧。

    吕德昌光火归光火,但却不得不重视韩立诚提出的问题。当如赵长河送那小子上任时,便曾说过,他是从安湖调任过来的。市委组织部搞了个什么市内年轻干部交流,韩立诚便是本次交流活动中的一员,据说他们的档案资料并不在县里,而是直接存放于市委组织部。

    吕德昌在三沟乡经营多年,和多位县领导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也是他敢于不把赵长河放在眼里的原因,但韩立诚背后站的可是市委组织部,吕德昌在考虑这事时不得不仔细掂量一番。

    短暂的愤怒后,吕德昌迅速冷静了下来,拿起电话,对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电话接通后,他沉声说道:“学军,你通知一下文海和亮子,晚上聚一聚,我有事说。”

    电话那头的陈学军听到这话后,忙不迭的答道:“老板,我知道了,您放心,我一定通知到位。”

    吕德昌轻嗯了一声,便挂断了电话。

    陈学军听到电话里传来笃笃忙音,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其挂断,然后又拿起话筒分别给常务副乡长李文海和宣传科长邹亮打电话,通知他们晚上去老板家。

    按说陈学军是副乡长,吕德昌虽是党委书记、乡长,但也不至于称呼其为老板。这当中有个缘由,陈学军当年是吕德昌的秘书,在后者的栽培下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位置,这称呼是表示他不忘吕书记的提携之恩。

    吕德昌的家和乡政府隔河相望,但过去的话要绕道过一座小桥,也就七、八百米的距离吧!

    吕家有前后两幢小楼组成,前面是大儿子家,后面则由小儿子和吕德昌夫妻俩居住。两幢小楼是前年一起动工的,外表看很有气魄,内部的装饰也很考究,乡里人将其称为吕家大院。

    吕德昌召集铁杆谈事一般都在家里,这样可以不用有任何顾虑,李文海、邹亮、陈学军等人对此也习以为常了。

    吕德昌走进家门时,李、邹、陈三人已在客厅坐着了,见其回来后,连忙站起身来迎接。

    吕德昌冲三人摆了摆手,便对一边的老伴说道:“打个电话让鸿源送几个菜来,另外给海滨、海城打个电话,让他们晚上回来吃饭。”

    老伴听后,应了一声便去打电话了,吕德昌则领着三人走进了书房。

    李文海、邹亮、陈学军三人是吕德昌的亲信,其中陈学军善勇,李文海善谋,邹亮的大局观强,乡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是这三人帮吕书记摆平的。

    走进书房后,陈学军帮吕德昌倒了杯水,其他两人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坐定后,吕德昌啪的一声甩出一包软中,示意三人自己拿着抽。

    一阵喷云吐雾之后,吕德昌沉声说道:“今天叫你们过来是商量一下那毛头小子的事,他刚才到我办公室去,……”

    吕德昌将韩立诚去他办公室的表现详细的向三个手下描述了一番,然后便将头仰放在沙发扶手上闭上双目养起神来。

    吕德昌的话音刚落,陈学军便按捺不住了,他伸手在桌上用力一拍,怒声说道:“这个姓韩的算什么东西,他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赶上了市里的年轻干部脚步,要不然还不知在那个旮旯里待着呢,居然跑到老板跟前装起蒜来,不用鸟他,在三沟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屁都不是!”

    陈学军的言语之间粗俗得很,吕德昌等人也算是见怪不怪,当年他可是连初中都没毕业,你和他谈文化、素质什么的,无异于对牛弹琴。

    “学军,说话注意点,你现在大小也是个副乡长了,别和那些村野莽汉似的,一张口便是脏话。”吕德昌沉声说道。

    吕德昌的话音刚落,陈学军便梗着脖子道:“老板,不管怎么说,那小子敢到您面前装大头蒜就是不好使,他要是碰在我手上的话,一定要看好看!”

    陈学军的这话说的吕德昌很是舒坦,再次将头倚靠在沙发背上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宣传科长邹亮见此情况,轻咳一声道:“书记,我觉得不能草率行事,姓韩的虽有点扯虎皮做大旗的意思,但也不排除这话中的真实性,如果市里真有人过来走访的话,发现乡里没给他分工的话,只怕有点不好交代。”

    吕德昌听到邹亮的话后,轻点了一下头,这也正是他的担心之处。

    “这小子也太不懂事了,以为只要到老板这儿露了面就完事了,要不要我去提醒他一下?”陈学军说道。

    吕德昌猛的睁开眼狠瞪了其一下,怒声道“你吃饱了撑着了,少给我惹事。”

    吕德昌之所以没给韩立诚安排分工,是因为三沟乡的党政干部上任后都要到吕书记家里来拜会一下。至于礼物什么的,吕德昌倒并不在意,他要的便是这份尊重。

    韩立诚除了上任当天去书记办公室打了声招呼后,便再无动静了,吕德昌当然要好好晾一晾他。

    “书记,不就是分工嘛,这还不好办!”一直没开口的常务副乡长李文海突然开口道,“您只需如此这般的安排就行了,别说市委组织部,就算省委组织部来人检查,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听完李文海的话后,吕德昌猛的坐直身体,开心的说道:“还是文海的办法管用,就这么办!”

第24章 会咬人的狗不叫() 
第二天一早,韩立诚刚到办公室,便接到了党政办主任周倚翠的通知,下午三点召开党委会。

    韩立诚听后,尽管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还是挺开心的。虽说昨天他去找吕德昌的时候,对方直接无视了他的话,但今天下午便召开党委会了,说明率某人对他口中所言的市委组织部的走访还是很重视的。

    吃完午饭后,韩立诚便回到了乡中学的宿舍,准备好好睡个午觉,养足精神参加下午的会议。

    韩立诚隐约感觉到强势的吕书记不会就此罢休,极有可能在下午的会上给他出难题,他必须保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

    下午两点五十左右,韩立诚便来到了位于三楼东侧的小会议室。在这之前,党政办主任周倚翠特意告诉了他党委会的召开地点。

    由于距离开会的时间尚早,会场上一个人还没有,韩立诚选了一个最下首的位置坐了下来。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前世,韩立诚便很欣赏这句话,但被牢牢摁在铁板凳上的他,根本没有高调做事的机会,重生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但他却将这话牢记在心。

    韩立诚刚坐定,党政办主任周倚翠便过来了,她看到韩立诚坐在末座上,当即表示那是她的位置,韩的位置在她的上首。

    韩立诚没有和周倚翠谦让,道了声抱歉后,便挪到了上首的位置。

    党政办主任虽说也是乡党委委员,但其实便是党委、政府的大管家,主要是为乡领导们服务了,理应居于末座。韩立诚正是因为看透了这点,才没有和周倚翠客气。

    乡镇不同于区县,副乡长基本都是党委委员,如此一来,他们的地位便要高于组织和宣传科长,就算面对纪委书记,也不遑多让。

    初来乍到的韩立诚自不会和三沟乡这些老资格的党委委员们去争,一脸坦然的坐在周倚翠上首的椅子上。

    五分钟以后,党委委员们相继进了门,韩立诚则站起身来一一和他们打招呼,除副乡长陈学军以外,其他人都和其点头示意,其中有一、两人还和其聊了两句。

    陈学军不理睬韩立诚是有意为之,一方面,对方和他一样是副乡长,彼此间有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姓韩的竟敢威胁吕书记,他借此向其示威。

    韩立诚将陈学军装逼的样儿看在眼里,心里充满了不屑之意。官场上讲究便是喜怒不形于色,陈副乡长的表现如黄口小儿一般,他又焉能将其放在心上。

    党委书记、乡长吕德昌踩着点走进了会场,在这之前,人大主任任爱民刚刚进场。

    就在任爱民的屁股往椅子上落的时候,吕德昌沉声说道:“以后开会的时候,爱民主任要早点过来,给年青人做榜样。”

    任爱民听到这话后,老脸刷的一下红了,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在椅子上坐定。

    这个小插曲让韩立诚充分见识了吕德昌的霸道,任爱民的年龄并不比他小,但被其当众打脸后,连屁都没敢放一个,由此可见,吕书记在乡里强势到了何等地步。

    吕德昌坐定后,秘书韩江便将茶杯放在其身前的桌上,退到一边做了下来。

    乡党委书记按说只是个副科级干部,并不具备配备秘书的资格,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拿吕德昌的秘书韩江来说,他的关系在乡党政办里,但却只为吕德昌一个人服务,这不是秘书又是什么呢?

    “咳咳,大家都到了呀,下面就开始开会了!”吕德昌轻咳一声道。

    说到这的时候,吕德昌像猛的响起了什么似的,问周倚翠道:“周主任,周奎同志是怎么回事,又生病了?”

    周倚翠点头答道:“早晨,我打电话过去时,周书记说身体不舒服,要去县里检查,今天的会就不过来了。”

    听到周倚翠的回答,吕德昌只是轻嗯了一声,并未作其他表示。

    韩立诚将这一幕看在眼中,心里很是好奇。周奎作为乡党委副书记,不参加党委会理应和书记请假才对,从吕德昌之前的问话,不难看出他并不知情。

    周奎的这种行为很有几分蔑视吕德昌之意,按说该很是不快才对,但他却如没事人一般。这让初来乍到的韩立诚很是不解,决定找机会摸一摸这位州副书记的底。

    吕德昌端起桌上的紫砂茶杯轻抿了一口茶水,然后将杯子轻放在桌上,开口说道:“今天的会议有两项议程,首先请文海乡长传达一下县政府昨天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然后商量一下关于韩立诚的同志的分工安排。文海乡长,你先说。”

    李文海照本宣科式的将文件读了一遍,在场的党委委员们听得昏昏欲睡,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学习只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人坐在这就行了,至于听不听得进去抑或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那便没人管你了。

    李文海和大家学习完文件后,吕德昌又针对这份文件强调了几点,这是秘书事先帮他准备好的,他只照着说就可以了。

    说完之后,吕德昌端起紫砂杯喝了两口水,然后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前两天,乡里迎来了以为青年才俊,那便是韩立诚同志,关于他的分工问题,这两天我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吕德昌说到这儿,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三沟乡就这么大,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县里猛的送来这么个人才,我还真不知该怎么安排他,呵呵!”

    吕德昌的笑声一出,其他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尤其是副乡长陈学军嘴都笑的裂开了。

    吕德昌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三沟乡并不缺人,韩立诚成了县里硬塞过来的多余人。

    韩立诚的心里虽很是不爽,但脸上却丝毫也没有表露出来,端坐在椅子上,两眼直直的盯着手中的记事本,仿佛没听见吕德昌的这番话一般。

    “开个玩笑而已,立诚同志不要有什么想法。”吕德昌见韩立诚不搭理他,故意说道。

    吕书记都指名道姓了,韩立诚自不能再装聋作哑了,抬头看了对方一眼道:“书记,我不会这么小肚鸡肠的,再说,你说的一点不错,这个世界上少了谁,地球都一样会转,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乡镇莫不如是,书记,你说对吧?”

    吕德昌听到韩立成的话后,脸色顿时便阴沉了下来,不过话头是他起的,人家只不过借题发挥而已,他就算再怎么不快,也无法发作。

    常务副乡长李文海看到吕德昌的窘态后,将手中的茶杯往桌上一放,只听见咣的一声轻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书记,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讨论一下关于韩乡长的分工问题。”李文海冲着吕德昌说道。

    吕德昌被韩立诚反将一军,正不知该如何下台呢,听到李文海的话后,就坡下驴道:“文海啊,你是常务副乡长,先说说你的看法。”

    韩立诚看到吕德昌和李文海两人一唱一和,知道这位才是吕某人的心腹,不说话则以,一开口便能帮吕德昌扭转局面。

    “书记,正如你之前说的那样,政府这边的分工年初便确定了,韩乡长这会过来确实不太好安排,听听大家的意见吧?”李文海沉稳的说道。

    韩立诚用抓着钢笔的右手轻托着下巴,眯缝着眼定定的打量着李文海。这货的表现还真应了那句老话会咬人的狗不叫,他不动声色的补了一刀,并且连反击的机会都没给韩立诚留,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吕德昌听到李文海的话后,便逐一询问其众位党委委员的意见,人大主任任爱民,纪委书记秦正阳,组织科长刘劲松都摇了摇头,没有作答。

    询问到宣传科长邹亮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的开口发言了,“我们乡里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韩乡长又是市里调派过来的能人,我建议可以让他负责三沟乡的工业以及相关企业。”

    这是昨晚吕德昌等四人商量好的,由于李文海和陈学军都在乡政府任职,和韩立诚低头不见抬头见,为避免尴尬,这话由邹亮来说。

    邹亮的话音刚落,任爱民、秦正阳、刘劲松的目光全都投射到了他的身上。三沟乡是沧河县出了名的水乡,河道纵横交错,连一家像样的企业都没有,你让人家主管工作,坑人也不带这么坑的。

    吕德昌将三人的表现看在眼里,沉声说道:“我看邹亮同志的这个提议很不错嘛,现在乡里的工业基础虽然薄弱了一点,但总要有人领这个头嘛,文海、学军,你们觉得呢?”

    吕德昌为防止有人站出来帮韩立诚出头,当即就将话语权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