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矮矬重生 >

第141章

穿越之矮矬重生-第141章

小说: 穿越之矮矬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曹操真的是这么想的么,其实不然,曹操的心中自然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抱负,只是他不愿意,往一个小人为他编制好的牢笼里跳而已。

    奚利伟也是跟了上去,奚利伟之前就说过,愿意一生都追随曹操,此次罢官回家也不例外。

    “奚先生啊,曹某人现在又是白身了!我看你之前的说的话,怕又是不灵验了!”曹操取笑奚利伟道。

    “曹公,若是别人看不懂你,那你自己还看不懂你自己么,你怎么可能是那种安于在乡下种田养鸡的人,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而已!”奚利伟回道。

    “哈哈……”曹操大笑,“知我者,非奚先生也!”

    “那既然如此,我们便一同走吧!”曹操拍了拍奚利伟的肩膀道。

    两人就这样,一起回到了曹操的安徽老家,谯县。

第299章 废立之事() 
曹操的老家安徽谯县,是一个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景色去极其优美的地方。

    带着曹操的二位夫人和一对子女,还有几名忠心的仆人和丫环伺候,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好地方,建上一座小茅屋,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好不惬意。

    在前几年的官宦生涯当中,曹操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勤政为民,丝毫没有自己的私心,为了能够为百姓做主,自己的官职大小,甚至是有没有的官做他都满不在乎。

    但是越来越年长的他,也对于现在这个无道的朝廷,这个无道的君主感到越来越失望,他自己认为这样的世道必定不会长久,总有一天他会以一个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的面前的。

    春冬两季,可以外出狩猎,夏秋两季,可以认真读书,这样的生活似曾相识,只不过这次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得来的,而不是被贬黜。

    曹操在无官一身轻的日子里,最喜爱的事情便就是钓鱼了,周朝的姜太公在白身的时候,不也是在渭水钓鱼的么。

    “曹公,你不会也是学着姜太公一样,用没有鱼饵的细线钓鱼吧!”奚利伟打趣道。

    “哈哈!”曹操大笑,“我曹操是个俗人,钓鱼就是为了回家能够让娘子做上一碗鱼汤,添两个下酒的菜而已。”

    “那今日看来,又有鲜美的鱼汤可以喝了!”奚利伟抿了抿嘴唇道。

    “只是这自由自在水中嬉戏的鱼儿,被我钓上来了,我实在是有些不忍!”曹操指着清澈的水中游得飞快的鱼群道,“你看,他们多么快活啊!”

    “曹公啊,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他们快乐与否呢,或许他们的志向是在大河江海当中,而非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湖泊里面呢!”奚利伟借着水中畅游的鱼儿,似乎有意无意地将它们的现状和曹操做了比较。

    “奚先生啊,你也不是我曹操啊,那你又怎么知道我曹操不知道这湖中鱼儿的快乐呢!”曹操反问道。

    “是啊,曹公说的极是,正是因为我不是曹公,所以不知道曹公的心中所想,所以因此而推出,曹公也不知道这湖中鱼儿的欢乐!”奚利伟辩道。

    两人相视数秒,继而大笑起来。

    没想到在这曹操的老家的小湖旁边,两人竟然说起了典故起来。

    其实曹操心知肚明,奚利伟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曹操又何尝将这些东西抛诸脑后了呢,只不过没有在嘴边提起罢了。

    又过了几日,曹操正在书房之内和奚利伟讨论着当今的局势。

    便有下人匆匆地赶了进来。

    “曹老爷,京城有封书信!”

    曹操和奚利伟都感到很是惊讶,曹操已经不做官一阵子了,谁还会给自己写书信呢。

    “快呈上来!”曹操立即说道。

    曹操接过书信,见封面上全部都是空白的,并没有署名。

    书信所用的正是蔡伦纸,在现在这样一个还是延用着旧制,普遍使用竹简作为书写工具的汉末,这样的纸是很贵的,只有朝廷重臣或者王宫贵胄才可以用的起。

    “这书信上什么也没有,可真是送给我曹操的!”曹操再一次疑惑地问道家仆,“那送信的人呢!”

    “回老爷,确实是给您的,来人直接报出来您的字,想来是不会错的,那人在送到信之后,便急匆匆地走了!”家仆回道。

    曹操也不再做其他怀疑了,直接打开了信件。

    曹操一看信件,顿时大惊,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突然谨慎地环顾四周围,十分惊慌。

    “曹公,信上说了什么!”奚利伟见到眼前经过大世面的曹操都慌成了这样,十分迫切地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操神色凝重地看着奚利伟,使了一个眼色,“快去将门窗关好!”

    如此谨慎,必有大事。

    奚利伟立即按照曹操说的做了。

    关好门窗之后,奚利伟立即快步走到曹操面前,“现在可以说了吧。”

    曹操将信一把摊开在桌子上,“你看,信中说要我曹操和他们共事!”

    “什么事情!”奚利伟凝神看着信件。

    “废除当今皇帝,令立新帝!”曹操严肃地说道。

    “什么!”奚利伟大惊,瞬间感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太大立马捂住了嘴巴。

    “曹公,那信上具体怎么说的,又是有哪些人,还有在什么时候,说了么!”奚利伟追问道。

    曹操摇了摇头,“没有,信上只是说当今陛下昏庸无道,宠信宦官,这样的君王,大汗的天下迟早要毁灭在他的手里,而信中只是说要我曹操和他们共谋废立之事,并无列成具体人员,想来是怕此信件落入他人之手,或者我曹操检举告发。”

    “但是,据我这几年对于朝廷中几名重臣的行事作风,和品德秉性来看,一般会附议此事的无外乎那么几个人。”曹操若有所思道。

    “谁?”奚利伟急切地问道。

    “前朝太尉,当朝前太傅陈藩,因欲剪除灵帝身边的宦官,不想事情败露,反而被宦官处死,那个时候我曹操才十三岁有余,当时震惊朝野,如今他的儿子陈逸已经长大,看来陈藩当初无论怎么威逼利诱都没有将自己的唯一儿子的下落说出来是对的,再到黄巾贼乱,这陈逸已经被大赦,还任了官职,是鲁相,与我也算是一样的官阶。”曹操肯定道。

    “那此人还敢招惹宦官权臣么!”奚利伟疑惑。

    “陈逸此人,和他爹一样,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想必才不会理会那些教条礼节,既然汉室昏庸,他定会接杆而起。”曹操说道。

    “那仅凭它一人,曹公觉得可行?而且这书信也却是他写的么?”奚利伟还是有许多疑问。

    “冀州刺史王芬,向来与陈逸交好,也是极其厌恶宦官,我断定有王芬参与此事,至于这书信么……”曹操诡秘地一笑。

    “曹公怎么了!”

    “这书信都不是他们所写!”

    “那想必是叫人代为书写,应该是一个不相干的无名之人,事后若被揭发也找不出写信之人。”奚利伟判断道。

    “非也,你看!”曹操手指着这封信。

    奚利伟顺势看去,只见这封信的开头,不是直接写了曹操的名讳,而是写的……

    阿瞒!

    “曹公,这人怎么直呼你的小名!”奚利伟有些想不通了,自和曹操认识以来,曹操便十分忌讳别人说他的小名,所以身边的人竟然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曹操的小名。

    这小名是祖父曹腾给起的,奚利伟也只是听到曹操的长辈亲近之人这么叫过他,此外别无他人。

    曹操一阵大笑,“这口气,这字迹,想必就是我那儿时的玩伴许攸所写的,只有他敢这样称呼我。”

    “许攸?三国时期的大谋士许攸么?”奚利伟惊道。

    曹操也是一愣,有些不明所以,“对,肯定是许攸,想不到他也搅进了这趟浑水!”

    “那曹公,现在应该怎么办!”奚利伟最后问道。

    曹操来回踱步,思考了好一会儿。

    “这……怕是时机还未成熟啊。”

    曹操还是顾虑再三,于是提笔给许攸回了一封书信。

第300章 拜访冀州刺史() 
曹操在信中写道,废立之事,不可轻举妄动。

    如今的汉灵帝已经在位多年,不是曾经非正统的皇室嫡亲那般无人协助,现在有掌握天下兵马大权的何进大将军,还有身边阴谋诡计诸多的宦官,都是汉灵帝身边的死忠之士。

    所以这样的反派行动,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是几乎没有任何胜算的。

    倒不如让朝廷之中的党派争斗得两败俱伤之后,乘机渔翁得利,这样的时机也是快要到来了,如今如果贸然行动,会让他们暂时放下敌对的立场,一致对外。

    曹操边写边向奚利伟讲说着自己信中的内容,还分析了当今时局和实事,对于王芬这个人更是了解得十分透彻。

    待信件书写完毕之后,曹操便将信递到了奚利伟的手中。

    “奚先生,我若出城的话,恐多有不便,我身边最为信得过的人也就是奚先生你了,请你务必将此信送到许攸的手中!”曹操拍了拍奚利伟的肩膀道。

    “我?”奚利伟惊问道。

    “是啊,此事还是要托付给你啊,还请奚先生不仅要把这书信递到,还有刚才我同你讲的那番话,你也一定要告知到许攸啊,我可不想我这位儿时的伙伴死于党锢之祸。”曹操嘱托道。

    “曹公,可这许攸,我该到哪里去找呢?”奚利伟问道。

    曹操思虑片刻,“许攸所言之事,想必和陈逸有脱不开的干系,陈逸与王芬素来交好,你就去冀州找吧,定能有所收获,我再给你一件东西,你呈给那冀州刺史王芬看,他便会收留与你。”

    说着曹操从书房的书架上取下一个盒子,盒子内有一块铜制的令牌,“这是陛下封我为骑都尉时赐予我的令牌,后因我力战黄巾,便请准陛下将其留下了,你给王芬一观他便知道你是我的人,若是王芬对你礼遇,那么这个事情就基本可以判定有王芬参与其中了,他也定然会知道许攸的下落。”

    “曹公真是妙计!”奚利伟夸赞道。

    “奚先生你这是取笑我曹某了,先生的神机妙算可是高出我好多啊!”曹操笑道,“对了,先生此去,大可在冀州多留些日子,还请先生为我多探听些消息来,我曹操在此拜谢!”

    “曹公,这可使不得!”奚利伟立马上前搀扶,这曹操要是给自己跪了,那还得了,万一这家伙晚年再想起这段往事来,说不定感到甚是屈辱,就把自己给剁了呢!还是小心为上的好。

    翌日,奚利伟拜别曹操,独自上了前往冀州的路。

    曹操原本想派几名健壮的家奴随身护送,但是奚利伟怕这样反而引起了怀疑,所以还是向曹操回绝了。

    从曹操的老家谯县到冀州,大概有两千里的路程,如果是走路的话,怕是要走上大半个月,好在曹操给的盘缠也是足够奚利伟沿途买几匹马骑骑了。

    奚利伟走走停停,遇到街市就留宿当晚,待到了冀州的境内更是如此,其目的就是在见到这冀州刺史王芬之前,先了解一下此人的品性,好琢磨一下如何和他相处。

    从出发到达冀州也不过十日,曹操更是在冀州逗留了五日才去拜访王芬。

    从冀州百姓口中得知,这王芬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亦不善于统兵,好大喜功,自视甚高,且十分地固执。

    那么奚利伟心中已经对王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说就是见到王芬之后,顺着他的意思做事,就好办多了。

    奚利伟在下定决心之后,便来到了王芬的太守府邸。

    “两位差大哥,我想求见你们大人!”奚利伟上前道。

    “你是何人,大人也是你能随便就能见到的么!”门口的衙役没好气道。

    “我是曹操派来的,有要事和王大人相商!”奚利伟表明来意。

    “曹操?”那两名衙役笑道,“是被罢官了的曹操么,是不是朝廷给罢了官,想在我们家王大人面前讨个官职当当啊!”

    奚利伟无奈一笑,“还烦请两位差大哥通报一声!”

    “去去!别在这里门口站着,我们大人才是有要事在谈呢!可没有这瞎功夫来见你这被朝廷罢了官的人,还是一个下人。”

    奚利伟心中有些愤怒,眼前这两个衙役明显就是狗眼看人低,若是曹操当了东郡太守,说起来官阶还要比你家大人高上一等。

    “我说你还在这里傻站着干什么,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啊,待会若是挡住了陈逸大人的去路,有你好果子吃的!”衙役喝道。

    “什么!陈逸,可是陈藩之子陈逸!”奚利伟惊道。

    “呦呵,看你人不大,知道的可不少,没错,就是鲁相陈逸,都是当今朝廷命官,你小心挡了大人的路,你的狗命不保!”衙役不客气道。

    奚利伟微微一笑,没有作声,只是退到了一旁。

    过了半个时辰,奚利伟便听见从府衙里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陈大人,慢走!”两名衙役恭谦有礼道。

    奚利伟抬头一看,一名年轻人正迎面而来。

    这名年轻人相貌堂堂,看着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脸上还带着稚嫩的肤色,但是眼神却无比的冷峻。

    “陈大人好!”奚利伟拜道。

    可是这陈逸,竟然连头都没有回一下,更别说说话了。

    “陈大人,许攸可在府中!”奚利伟忽然冒出一句。

    陈逸听见了这一声询问,立即停住了脚步,猛然回头,只见一名英俊的小生正微笑着面对着自己。

    陈逸很是惊讶,“你何以得知许攸?”

    许攸作为和陈逸以及王芬商讨废立大计的谋士,其实已经是相当秘密地留在了王芬的府中,除了身边极为信任的亲信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

    奚利伟见到了陈逸的反应,那么许攸正是和他们在商议这谋反之事也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我乃曹操的亲信,此次前来是有事相告!”奚利伟悠悠地说道。

    陈逸听后大喜,“原来是曹操派你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