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戍卒传奇 >

第23章

三国之戍卒传奇-第23章

小说: 三国之戍卒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枪入手,连舞了八朵枪花。那两尺长的枪刃上,三棱型的枪头中,三道深狰狞的血槽在阳光下,烁烁放光,当真是好不吓人。

    刘锦把玩了一会儿,高兴的说道:“好好好,有了此枪,报仇之日不远矣!”。()

第三十六章 黄巾起义() 
汉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二月,有巨鹿人张角之徒唐周,星夜至洛阳告密。言及巨鹿人、黄巾道教主张角,及其弟张宝、张梁三兄弟聚众数十万欲反。

    汉帝刘宏大惊失色,急忙命令车骑将军何进,调集京师精锐北军五校,于洛阳抓捕张角之徒马元义。

    时马元义正聚众欲反,被官军围困之后,千余名黄巾教教徒在马元义的率领下,于洛阳与官军展开激战。后因兵力悬殊,千余名黄巾教教徒阵亡,渠帅马元义被捕,随后于洛阳惨遭车裂。

    刘宏又下旨,迁车骑将军何进为大将军,率领羽林军和北军五校屯驻洛阳,另外增置八关都尉把守八关。

    同时诏令各地郡守,依照唐周的密报,依名单擒拿黄巾教在各郡的首领。

    不料,张角得知唐周告密,立即传书各地大方、小方渠帅,提前举事。一时间,黄巾烽火席卷大汉的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遍及数十个郡的范围。

    黄巾教义军头裹黄色布巾,口中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自称黄巾军,黄巾教主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封其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又封南阳黄巾军大渠帅张曼成为‘神上使’,命张曼成率领南阳黄巾军北上攻打洛阳。

    黄巾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他们打破官府,擒杀贪官污吏,富豪劣绅,一时间朝堂震动。

    汉帝刘宏得报之后,龙颜大怒。又听说中常侍封胥、徐奉是黄巾教的内应,立即命人将其捕杀。随后又听从大将军何进的建议,迁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隽为右中郎将、卢植为前中郎将,各领北军一校,各地州府郡兵数万人讨伐黄巾军。

    趁此良机,世族党人的领袖,太尉袁隗上奏刘宏,应当解除党锢之祸,重新启用党人为国效力。刘宏也一一听从。

    此时的宗正刘虞认为,此次黄巾军起义声势浩大,应当命令各地太守、刺史自行募兵守卫。刘宏也遵从刘焉的意见,下旨各郡自行招募义军守卫郡县。

    刘虞又建议刘宏,雁门关守将刘锦作战骁勇,又是皇室宗亲,正当是为国出力的时候。而前任宗正刘焉调任幽州刺史之后,时间还不长,手下没有什么得力的兵将,应该让刘锦率军东进,协助刘焉平叛。

    刘宏一听也对,便下旨,加封刘锦为平难中郎将,领本部人马东进幽州,协助幽州刺史刘焉征讨黄巾军。但是未免匈奴人趁火打劫,刘宏命令刘锦务必要加强雁门关的防御,可以适当的扩充一到两千人的军队用于雁门关的守备。

    传旨的宦官到了雁门关后,刘锦得了圣旨便下令点兵出征。

    这三年多以来,刘锦蜗居雁门关,训练兵马,积蓄实力,军队的战斗力大为增强。

    不仅如此,刘锦还先后多次出征匈奴,率领骑兵深入匈奴腹地,不仅锻炼出一支强悍的骑兵,更是沉重的打击了匈奴左贤王,左谷蠡王等部的实力。

    经过十几次的打击,整个匈奴左贤王,及其附属部落被刘锦打击的畏惧汉军如虎,刘锦其人更是被匈奴人称为‘神威天将军’,风头一时无两。

    等刘锦率兵进入幽州境内时,已经是中平元年的三月中旬了,两千名汉军骑兵在刘锦的率领下,一路疾驰千余里。风尘仆仆的来到了幽州刺史的治所,范阳城。

    举目望去,铺天盖地的黄巾军在幽州黄巾军渠帅,大贤良师张角的弟子程远志的指挥下,正从四面猛攻范阳城。

    三万黄巾军手持破旧的刀枪,简陋的木棍,耕田的锄头等物。顺着云梯不断的爬上了范阳城的城头,与守城的汉军展开激战。

    仅有三千守军的范阳城,在数万黄巾军悍不畏死的猛攻之下,已经是岌岌可危。负责指挥守城的是幽州别驾鲜于银,军司马杨怀、高沛。

    在这三位大将的率领下,汉军的局势虽然岌岌可危,但也勉强还能坚持。毕竟汉军的兵器铠甲比起只装备了木棍布衣,以及少量刀枪的黄巾军来说要好很多。

    可是,刘锦等人距离范阳城还较远,所以看的并不真切,只以为范阳城就快城破了。

    见此情形,刘锦一声大喝:“弟兄们,随我来”。经过三年的朝夕相处,刘锦的骁勇,刘锦的谋略已经在五千雁门军将士心中根深蒂固了,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众将士齐声应诺,便各自催动战马跟在那火红的战马之后,那是对他们心中战神的信仰,那是对刘锦无条件的信任。

    大地在震颤,狂暴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幽州黄巾军的渠帅程远志,在马蹄声暴起的瞬间,脸色就大变了。他知道,这是大规模骑兵冲锋时特有的声音,因为他在大贤良师的军中就见识过骑兵。

    “敌袭”程远志声嘶力竭的一声狂吼,列阵中军的两万黄巾军闻言立刻一阵嘈杂。好在,黄巾军中的精锐部队——黄巾力士的阵型还是完整的。

    两千铁骑犹如离弦的利箭一般,瞬间就冲进了刚刚转变阵型的黄巾军中。

    一马当先的刘锦画龙戟一个挥舞,顿时将挡在马前的三名黄巾军士卒腰斩,赤炭火龙驹四蹄如飞,载着马上的刘锦就杀进了厚厚的黄巾军阵。

    紧随其后的两千名雁门铁骑,呈雁形阵紧紧跟在刘锦的马后也杀了进去。锋利的三棱铁枪连连挥舞,凡是挡在他们马前的黄巾军无一例外的,全部被锋利的三棱铁枪贯胸而过。

    那长达两尺的枪尖和狰狞的血槽只需要一击,就能让被它刺中的人迅速毙命。因为那三棱型的设计和狰狞的血槽造成的创口实在是太恐怖了,即便是医术精湛的郎中也很少敢夸口能在这种创口面前救回伤者。

    三十多岁的程远志和所有的黄巾军士卒一样,也是在头上绑着一根黄色的布条,不同的是,他身上披着一副前几天从一个乡绅家中抢来的铁甲,让他在万军从中格外显眼。

    望着那如同屠杀一般的战场,程远志心寒了、恐惧了。在他的认知里,只有大贤良师麾下的骑兵才是最强大的,可是事实证明,这支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骑兵,不论是装备、突破的速度还是那杀敌的手段,都远胜大贤良师麾下的骑兵。

    “大贤良师的信徒们,杀光面前所以的敌人,为大贤良师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程远志声嘶力竭的吼道,同时命令麾下最精锐的黄巾力士投入战斗。

    无数战例告诉我们,在高速冲锋的骑兵面前,除了有完整建制的步兵之外,任何一支仓促对敌的步兵都只会有一个下场,被击溃,撕碎,乃至全部歼灭。

    黄巾军的反抗不可谓不激烈,也不可谓不惨烈,在那高大的战马和那狰狞的长枪之下,任何敢于抵抗的人无一例外都被长枪贯体。

    但是,黄巾军的悍勇令人敬佩。不少黄巾军士卒即便是被长枪贯体,他们也会拼尽身体里最后一丝力量去抱住那狰狞的长枪,为身后的战友斩杀敌人创造机会。

    忧心城中战况的刘锦,见到黄巾军如此悍勇,不禁暗暗赞叹。不过,无情的战争容不得他心存妇人之仁,就听刘锦一声大喝:“赫耶罗,给我冲上去斩了那名敌将”,刘锦一指不远处帅旗之下的程远志下令道。

    赫耶罗答应一声,一催坐骑,领着两曲人马就冲了上去。手中那硕大的狼牙棒胡砸乱扫,杀的马前的黄巾军无有一合之将,也就是一炷香的功夫,赫耶罗带领四百名装备精良的汉军铁骑就杀过了两万黄巾军那乱糟糟的阵型。

    迎面撞上的是由程远志麾下大将邓茂率领的黄巾力士,黄巾力士的兵员是从数万黄巾军中抽调的青壮组成,虽然只有五千人,可是他们都装备了铁质的兵器,例如木杆长枪,朴刀等武器,战斗力还算是不错的。

    可是赫耶罗可不管这些,在他眼里,杀这群刚放下锄头农具的汉人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在他狼牙棒的挥舞下,这些黄巾士卒一倒就是一大片。

    杀戮的快感让赫耶罗双方血红,他心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斩杀这支军队的主将。

    马蹄声急,赫耶罗率领四百名装备了皮甲和皮制马甲的精锐骑兵,很轻松的就杀透了邓茂指挥的黄巾力士大阵,泛着无尽血光的道路上,遍布惨死的黄巾军士卒。

    “杀啊”,赫耶罗一声大喝,率领着速度不减的汉军骑兵们直接就冲到了程远志的面前,手中狼牙棒高高扬起。

    再次落下时,狼牙棒带起一片白花花的脑浆,程远志那惊骇的表情犹未散去,带着无尽的恐惧离开了人世。

    失去了程远志指挥的黄巾军登时大乱,已经被雁门铁骑冲乱的阵型,此时已经显得杂乱无章。到处都是乱成一团的黄色身影,有些被刘锦大军击溃心理防线的士卒更是扔掉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颤抖着想要投降。

    心急火燎的刘锦看也不看这些人,率领着重新汇聚起来的骑兵杀向了仍然处于激战中的范阳城。()

第三十七章 力士由来() 
邓茂是幽州黄巾军中仅次于程远志的第二大渠帅,他一见程远志阵亡就立刻接过了程远志的旗号,下令道:“传我将令,全军攻城”。

    在邓茂看来,黄巾大军虽然被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给打乱了阵脚,可是黄巾军实力犹在,总兵力仍有五万余人,想要攻下范阳城也不过是翻手之间而已。

    有了邓茂的指挥,黄巾军竟然没有溃散,而是重整旗鼓。攻城的三万黄巾军继续和守军鏖战在一起,邓茂的所统帅的中军则以黄巾力士为前驱,一万多中军随后压上。两万余人的黄巾军中军紧紧的咬住了刘锦的骑兵,将两千汉军铁骑压缩到了城门到黄巾军中军那不足三百步范围之内。

    再说刘锦,率领着雁门铁骑一口气杀过了黄巾军的阻拦,本想着可以进城增援。可是没想到死了主帅程远志的黄巾军依然没有溃散,反而是更加凶猛的冲了上来,使的负责北门守卫的主将高沛也不敢开城迎接,刘锦不禁是勃然大怒。

    “弟兄们,随我杀”,刘锦一声大喝,也不进城了,反而是转过身形。再次领着两千汉军铁骑直奔黄巾军的中军而来,锋利的画龙戟横劈竖砍之下,杀的黄巾军死伤惨重。

    隆隆的马蹄声再次响起,两千汉军铁骑挥舞着手中的三棱铁枪再次冲进了黄巾军那密密麻麻的军阵之中,狰狞的铁枪胡扎乱刺,杀的面前的黄巾军毫无还手之力,没有多久就伤亡了三四千人。

    刘锦一马当先,左右护卫的是重新组建起来的骁武卫,只不过现在的这支骁武卫人数更多了,足有四十八人。

    四十八名骁武卫同样是人手一杆精铁打制的三棱铁枪,他们刺出的铁枪比普通的骑兵更加迅疾,更加凌厉。

    狰狞的三棱铁枪带着剧烈的破风声一次一次准确的刺入了黄巾军士卒那毫无防御可言的体内,带起阵阵腥风血雨。在骁武卫的马前,黄巾军们不管如何悍勇也无济于事。狂暴的战马,骁勇的骁武卫,凌厉的攻势成了黄巾军们永远也拦不住的洪流,钢铁的洪流。

    三百多步的距离在高速冲锋的骑兵部队面前,不过也就是半柱香的时间而已。当刘锦率领着雁门铁骑杀到距离自己不过五十步的时候,邓茂也畏惧了。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支不过才只有两千人的汉军骑兵竟然如此勇猛。

    黄布缠头的邓茂刚想下令撤退,就听到远处一声狂吼霍地传来:“烈阳九击”。

    就这一嗓子,让邓茂的目光禁不住的循声望去。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可把邓茂吓坏了。

    就见远处那个骑在火红色战马背上的汉将手中那杆硕大的画戟不住的挥舞,每一次挥舞就听那人一声爆喝,随着爆喝声倒下的至少有一二十名黄巾军的士卒。

    他们的死相极其凄惨,九次挥舞之下至少倒下了二百名黄巾士卒,他们没有一人还能保全尸体的完整,更有甚者竟然被一戟斩为数截。

    一时间,邓茂与那人之中那已经不超过二十步的距离内再也找不到一个,还敢拦在他马前的黄色身影。

    这宛若修罗屠场一般恐怖的战场,令所有有幸目睹刘锦此招的黄巾军全都胆寒了。

    刘锦带着一丝邪笑,驱动着胯下的赤炭火龙驹缓步接近着邓茂的中军帅旗而来。身上那阴寒到极致的杀气如同实质一般,向四面八方还站立着的黄巾士卒席卷而去。

    目睹了刘锦的恐怖,本欲逃命的邓茂一时间竟然愣在了那里,直到那森寒透骨的画龙戟搭在他的肩膀上,这位有着幽州黄巾第一勇将之名的邓茂才回过神来。口中惊恐着喃喃的说道:“你。。你。。你,不要过来”,语气中的恐惧,如同见了鬼一样。

    刘锦也不理他,只是一声大喝:“尔等主将业已被擒,弃械投降者本将饶尔等一命,但有反抗者,一律杀无赦”。喝喊声中,刘锦那犹如实质化的杀气席卷开来,吓的不少人激灵灵一个冷战,连忙丢下了手中的武器。

    将近两千人的雁门铁骑们也是纷纷大喊:“投降免死,顽抗者杀无赦”。

    此情此景,无数人丢下了手中简陋的武器。可是,仍然有数以百计的黄巾教死忠份子仍然拒不投降。

    刘锦只是淡淡一笑,便有好几百名如狼似虎的雁门铁骑冲杀过去,没有多久,那仍然顽抗的数百名黄巾军就尽数战死。

    。。。。

    初春的幽州,寒风依然凌冽。陡遭大乱的范阳城下依旧残留着大战后的印记。

    范阳城内,刺史府中。

    年近五十的幽州刺史刘焉已经摆下了庆功宴,与会者有幽州的别驾鲜于银,幽州司马鲜于辅,校尉杨怀、高沛。平难中郎将刘锦、军司马蒙尧和别部司马赫耶罗。

    “此番范阳大战,幸得贤侄千里驰援,不然只怕老夫这失职之罪是在所难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