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1章

善战之宋-第1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没有重文轻武的宋朝,又将走向何方。当进攻的号角吹响的那一刻,金国,辽国,西夏诸国,蒙古铁骑又算得了什么。
 148642

第1章 商鞅刺秦王() 
京城北王家府邸

    正值盛夏时节,烈曰炎炎,酷暑难耐,有富贵者,皆碎冰为渣,清凉解热。

    曲折长廊尽头,传来阵阵童子读书声。

    有一白须老者,一手拿着书,另一手背在后面拿着戒尺,正向面前的弟子讲着战国列传。

    “战国末期,为保卫国,商鞅与秦舞阳一起入秦,献督亢之地图,穷图匕现,商鞅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像商鞅这种大义之士子,乃吾辈等学习之楷模”

    白须老者慷慨激昂,说到商鞅被击杀之处更是两眼含泪,喉咙哽咽。

    “老夫子”

    而这时,一只手怯生生的举了起来,一名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问道,“我记得应该是荆轲刺秦吧?”

    听到他的话,那个白须老者先是一愣,然后立刻暴跳如雷,大骂道:“王靖,你这个不学无术的逆徒,不好好上老夫的课也就算了,竟然还在此胡言乱语,扰乱课堂,把手伸出来”

    “呃。”

    王靖极不情愿的伸出手,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手掌上已经挨着重重一戒尺。

    “啪”

    “呦,还敢躲?再伸出来”

    “啪”

    “啪”

    “啪”

    “说还躲不躲呸呸老夫是说还多不多嘴了。”

    “不不,不多嘴了。”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王靖咬着牙,忍着痛说道,看到老夫子转身离去,才在心里骂道,“我尼玛,劳资到底穿越到哪里了啊,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历史啊。”

    王靖,作为某军学院的一个高材生,在一次投弹的过程中,手中手雷意外爆炸,等他意识再次清醒,就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这个也叫王靖的少年身上。

    开始凭他对府里众人的穿戴和外面的门亭建筑,原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宋朝,但却很快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个宋朝虽然也称为宋朝,但是却和历史当中的宋朝完全不一样,比如,宋朝的开国皇帝叫赵熙,不是赵匡胤,宋朝之前的年代是隋朝,隋朝之前的年代才是唐朝,历史人物事迹更是千差万别,基本对不上号,就因为开始搞不清楚,已经挨这个白须老者好几次戒尺了。

    “王靖这家伙,是不是从马上摔下来之后傻掉了。”

    “别这么说,就好像以前他很聪明似的。”

    耳边听到周围窃窃私语之声。

    王靖:“”

    “你们几个,在交头接耳什么呢,把手伸出来”

    白须老者的声音再次响起,很快,又是一阵啪啪啪的板子声,这让王靖心里总算好过了些。

    等待下课之后,匆匆吃过了午饭,王靖就又回到了众人读书的书房,看到书架之上厚厚几排书籍,抽了一本,便随便找个地儿坐下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王靖以前在军学院就是高材生,喜欢学习,他也明白,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相当于和之前的那个世界完全断绝了关系,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也都要靠自己。

    天气炎热,蝉鸣不断,王靖后背的粗布袍都被汗水打湿,但已经完全进入忘我状态的王靖,却对这些一无所知,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手中的书上。

    不知什么时候,白须老者出现在了他的身后,看着他脸上露出了微笑,“孺子可教也。”

    “啊?”

    王靖听到后面的声音,转过身来,看到老夫子慌忙施礼,宋朝对老夫子是极为尊敬的,礼不可废,更何况这位白须老夫子身份并不简单,以前是正三品翰林学士,后告老还乡,现在是文散官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汪清桅。

    “王靖,不必多礼。”汪老夫子笑盈盈的扶他起来,说道,“最近我观你言,发现虽然你对历史三观多有不正之外,所谈之言论倒也新颖出奇,别树一帜,敢问除老夫之外,是否还另有高人传授乎?”

    “只老夫子一人,再无人传授,学生所谈这些,只是胡乱之言罢了。”王靖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不可能说出实情,话又说回来,就算是说出来,又有谁能信,只能胡乱搪塞了。

    汪老夫子眯着眼睛,看着王靖,笑道:“也是,你这些年一直在府里修学,倒也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外人,可能是因为之前有些愚钝,如今灵智开启,显得有些突兀罢了。”

    这世人有不足周岁就学说话的,也有二三岁才学会说话,还有七八岁才学说话的,但反而有些后学说话的人,反而大智若愚,心智异于常人,汪夫子想到了这点。

    “是是,学生愚钝,全凭老夫子教诲得当。”见汪老夫子给自己找了一个这么合适的理由,王靖立刻点头称是。

    “呵呵,所谓学由心生,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灵智这东西,倒是要靠自己的,不过今天,老夫想要给你一个大机缘。”

    汪老夫子捋着胡子,目光灼灼的注视着王靖。

    “什么机缘不机缘的,我只知道您给的,就是学生的造化。”

    王靖嘴里跟抹了蜜似的,虽然恭敬着低着头,但眼睛却偷偷上瞟,观察着汪老夫子的反应。

    果真,王靖这高帽子一顶又一顶的戴上去,汪老夫子虽然还在保持着自己的风度,脸上的笑容却一层堆了一层。

    “靖儿,是这么个事”

    对王靖的称谓,也直接由王靖叫成靖儿了。

    “你在王府这么久,可知这么多年来,书院为什么有这么多和老夫一样的人教导你们吗?”汪老夫子突然问了句。

    王靖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你们这些弟子以后一些人将会成为栋梁之才,成为社稷的棋子啊。”

    “棋子?”

    “没错,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护龙堂的棋子,是我们大宋这个国家的棋子,等你们现在厚积薄发,专心求学,等学业有成,有朝一日,正好可以为国家效力了。”

    “护龙堂?”

    王靖一愣,他只知道宋朝有个和锦衣卫职责差不多的皇城司,护龙堂倒是第一次听说。

    “其实老夫本不应该对你说这些话的,不过事情多有紧急轻缓,老夫也不是那种墨守成规之人,”

    汪老夫子瞥了一眼王靖,继续说道,“护龙堂和皇城司一样,都是负责保卫皇帝的,只不过皇城司在明,护龙堂在暗罢了,而且护龙堂仅仅是一个总称,也分很多分部,”

    “比如一些危害江山社稷,祸害国家的人,无法实质掌握证据,只能让护龙堂出面,就像太祖皇帝时期,著名的游侠郭解,其实就是护龙堂的人。”

    王靖一愣,这郭解不是汉武帝时候的游侠么,但转念一想,商鞅都可以刺秦王,郭解又怎么不可以在宋朝,瞬间释怀了。

    “那些陪太子、诸皇子读书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傅、保和殿大学士等,有一些也是从护龙堂分部军机堂出来的人。”

    “还有一些,商贾工农,三教九流,都有护龙堂的人在,而老夫,也只是对军机堂略有了解罢了,所以,靖儿,你现在明白了吧,老夫想让你加入的,就是护龙堂的军机堂。”

第2章 图册() 
“今天老夫和你说这些,是因为过不了多久,老夫会从你们这些人中选择一个去执行任务,不过,你们必须经过一次考验,通过的,会去执行,不通过的”

    “直接抹杀?”

    王靖脱口而出,这种事情电视上看得太多了,基本都是一个套路。

    “直接抹杀你个头,如果要是抹杀也是第一个抹杀你,因为老夫只把护龙堂的秘密告诉了你,其他人都不知道。”

    汪老夫骂了句,随后说道:“通不过测试的人,就做一个普通人好了,这种资质平庸的凡夫庶子,对护龙堂来讲,也没有再培养的必要了,但也是我们大宋的子民,倒是你,老夫很看好啊。”

    “老夫子,弟子才疏学浅,我看这样有挑战的事情,还是交给书院里的其他师兄弟做好了。”

    王靖小声说道,自古以来锦衣卫这种躲在暗处的职业都没什么好下场,说好听的是说他资质上佳,说不好听的还不是缺一个送死的?

    汪老夫摇了摇头,看着王靖那一脸的谦虚,更为欣赏,“看来,还是老夫错怪你了,像你这么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学生,就算偶尔顶撞老师又能怎样呢?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休养,加以准备,争取早曰为国家效力”

    “老夫子,那我现在就可以不在书院上课了么?”王靖激动的说道,杜府书院的这种每天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读书,他感觉到自己都要疯了。

    一双大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靖儿,我知道你很有天赋,但你要知道,再有个性的小树苗也需要修理才能长大,你该怎么学习还得怎么学,老夫看你挺喜欢看书的。”

    “”

    “可是夫子,你说过要让我休养的。”

    “老夫那只是随便说说的,你不会真的相信的是吧?”

    “”

    王家府邸深宅

    一位身穿锦袍的老者端坐在梨花木椅子上,在他面前的是之前和王靖说话的杜老夫子,从杜老夫子的恭敬态度上可以看出,面前这位老者的身份不一般。

    “清桅啊,陪伴寿春郡王的人选找到没有。”

    “回太傅,已经初步定下人选了,但还需要再斟酌一番。”

    汪老夫子俯身回答道,面前的这位老者不是别人,从一品太子太保王钦若,王家府邸的正主。

    汪老夫子将一个册自放在了王钦若面前,“这是书院这些学生的记录。”

    王钦若翻开着册子,目光上下移动,看到一处时忽然皱了一下眉头。

    “清桅,你要知道,我们护龙堂之所以和皇城司被称为大宋铁背脊梁,正是因为护龙堂一心为国,不谋私利,而你今天拿给老夫看得这份东西,是不是有些违背护龙堂的宗旨了。”王钦若将成绩单甩在了一边。

    “太傅,并非清桅因私废公,您请看,这是王靖的推演图册。”汪清桅没有过多的解释,他从怀里掏出一卷图册展开放到王钦若面前。

    图册上的是燕云十六州朔州的攻防图,燕云十六州先被契丹,后被辽占据百年,大宋从未放弃收复之念,这次的图册就是模拟拿下朔州之后防守辽军攻城的调配图。

    图册上平平整整的标注了繁多的坐标,里面代表宋辽阵营移动的线路密密麻麻的贯穿了整个沙盘图册,看得人眼花缭乱。

    图册中,宋军代表的是弱势守方,但是王靖却并没有在对宋军最有利的城内布置兵力,而是直接拉出了城外,以攻代守,一开始,宋军就直接扑向了辽军,在辽军眼皮子底下,又将弱势的兵力分成了三路,一路与辽军缠斗,另二路从二侧绕过形成包围,而辽军同样分兵进行反包围时,宋军竟然又继续分兵了,随着辽军的分兵,宋军仍继续分兵,辽军很快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分兵的辽军首尾不能相顾,而此时宋军却突然朝着一个方向集结,辽军猝不及防下最后图册的结果,宋军以几乎最低极限的伤亡将原本占据优势的辽军彻底击溃。

    一股萧杀之气从小小的图册上弥漫,王钦若冷汗淋漓,他仿佛回到了喊杀震天的战场上,自己就是那辽军的主帅,曾经的意气风发,到最后的四面楚歌

    好强的推演能力,王钦若回过神来,虽然这图册上的推演并不代表真实场景,颇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但能够想象得到,倘若真的有一天宋军攻打燕云十六州的话,这上面的策略绝对是最优先采用的。

    “太傅,虽然说王靖是您的孙子,但所谓举贤不避亲,此子的军事才能绝对是我平生所见最优秀的,现在大宋内忧外患,北有大金,蒙古虎视眈眈,西有吐蕃西夏掣肘,南有大理反反复复,陛下原有六子,其中三子早亡,如今膝下只有三位皇子,大皇子赵佑体格健康,但脾气暴躁,胸无城府,四皇子信王赵祉,生性多疑,心胸狭窄,唯有六皇子寿春郡王赵祯宅心仁厚,以后若能登基大宝,乃我大宋万千子民之福啊,现在他的身边正需要一个得力手下辅佐,所以我想”

    汪清桅并没有说下去,但是他说的这些已经足够表达他的意思了,话里话外就是王靖是最佳人选。

    王钦若又看了一眼图册,将图册递还给汪清桅,后者仍旧一副严谨的神色。

    “清桅,那就按照护龙堂的规矩来办,还有,事关江山社稷,绝不能对他格外照顾。”

    “是”

    汪清桅点了点头,将图册揣入怀中,然后告退离去。

    看到汪清桅走了出去,王钦若这才叹了口气,“靖儿,我们王家满门忠烈,如今留下你一根独苗,本想让你这辈子平平安安的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唉以后的路,还是靠你自己走了。”

第3章 入营() 
宋宗一六八年

    皇城司北大营

    “李将军,这是这次后备役补充人员名单。”

    一位士兵将一卷名册递给了中堂正坐的李泰手中,他是皇城司北大营军都指挥使,负责掌管北城门防务和军队操练,今天他过来审阅征兵人员。

    “还有,这份是厢都指挥使陈大人给您的信件。”

    “好了,信先放这里吧,你先退下吧。”

    李泰摆了摆手,等士兵走出去之后,打开了信件,上面除了一些官面上的话之外,又列出了几个人的名字,这是以往的惯例,每次后备役开始的时候,上面总会安插几个人进来。

    不过还好,毕竟皇城司再怎么也是负责京师防务,职位重要,而且也属于那种清水衙门捞不到什么油水,那些贪图富贵的王公子弟很少在这里出现,而且从整体素质上看,基本上上面给的名单里的人,修养和层次上是要高于那些普通平民出身的士兵,虽然大都缺乏实际的经验,身体素质也不如普通士兵,但潜能巨大,只要加以时曰,都会在军队中成长的非常快,晋升也非常迅速。

    这次名单上只有四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