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13章

善战之宋-第13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外面久候的那些侍从和侍卫们感到惊讶无比,宋真宗从来没有在崇政殿和一个人谈过那么久,就算是三大国公,也只是一二个时辰而已,不会在久了。

    王靖走后,赵恒的笑意还在脸上挂着,他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这么开心和别人说心里话了。

    后世之中,曾经有人问过王靖对已故宋真宗赵恒的评价,比如说他的军事才能、他的高瞻远瞩,他的广阔心胸

    但王靖的回答出乎别人的意料,

    “其实他最大梦想的是想做一个好父亲,他做到了”

    宋宗一七零年夏

    也就是宋朝北征凯旋的次年。

    汴京城外,一支长长的辽国骑兵护送的车队出现在远方地面线上——辽国小公主,耶律奥古和亲队伍终于来到了宋朝。

    而就在耶律奥古公主到汴京的次月,宋真宗赵恒下诏书命寿春郡王赵祯为成都府尹,镇守成都府路,将他甩到了大宋西部与吐蕃部族、大理的边界地带,远离了大宋的权力和经济中心——汴京。

    成都府路,又被称为川府之国,以前未成为宋朝疆域之一,为大蜀政权所有,也被称为益州,除了汉民之外,还有一些尚未开化蛮夷族人,个子不高,但却喜打猎喝酒,极善锻造,自从三十年前被当时还是三皇子襄王的宋神宗赵恒击败后,就归附宋朝,正式纳入宋朝的版图。

    由于当时蛮夷族对宋朝军队的激烈反抗,当时还是襄王的赵恒不得不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手段,屠杀了近十万的蛮夷族,这其中包括很多妇儒,才镇住了当时的局面。

    至今还有一些蛮夷族对混居在这里的汉民怀有深深的敌意。

    成都府路物产富饶,资源丰富,但因以山地为主,道路崎岖难行,易守难攻,西部的吐蕃部族虽然对这里极感兴趣,但却对宋朝颇为忌惮,不敢轻易染指。

    当初宋真宗赵恒若不是一时兴起,想组建一支配备蛮夷族打造武器装备的军队,用来抵抗辽国铁骑,也不会进攻到这里。

    不过可惜的是,虽然蛮夷族战败了,归顺宋朝,但是对方的脾气却很犟——我们是打不过你们,你们要不就杀了我们,想让我们免费帮你们打武器,根本不可能。

    我们蛮夷族是有原则的——想要武器,只能拿酒来换。

    只是宋朝的酒除了顶级的御酒蛮夷族人能够瞧得上眼,一般的酒人家根本看都不看一眼。

    不过一瓶御酒黑市价就十两黄金,宋朝士兵一套普通的装备配置才十两银子,一套蛮夷族打造的盔甲就要一百两黄金,还不算武器,也就是说,一套蛮夷族打造的盔甲的价格等同于一百个普通宋朝士兵的装备。

    怎么算这都不象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成都府路虽臣服于宋朝,隶属于宋朝版图,但真要问谁到底说的算,那还真不一定。

    实际上,对于这种民风彪悍的地区,只要不公开的反抗,不发生大规模的暴动,对于宋朝来讲,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朝廷现在内忧外患,有辽国、西夏在旁虎视眈眈,早已经分兵乏力捉襟见肘了。

    曹彬在朝堂上听到这个消息后,退朝后立刻找到了赵恒。

第22章 初到成都府() 
“臣认为,陛下这样做不妥,寿春郡王据臣了解,性格温顺,知书达理,为人正直,又一向克勤克俭,尤其去年随军北征,还立下大功,陛下如今却要把他发配到偏远边疆,这对寿春郡王多有不平。”

    赵恒听了曹彬的话,眉头皱了一下,“曹国公,曹元帅,你今天是前来质疑朕么?朕下什么命令什么时候需要征求他人意见了?”

    听到这话,曹彬立刻跪在地上,俯身叩首,不敢再多言。

    “祯儿是朕的皇子,这是朕的家务事,国公就不要多管了,好了,若没有什么其他事你就退下吧。”宋真宗赵恒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是,老臣明白。”曹彬再次叩首,才从地上颤颤的爬了起来,“老臣告退”

    看着曹彬离去前蹒跚的样子,赵恒心中略过一丝不忍,又叫住了他。

    “国公,你是朝中重臣,祯儿之事难得你挂在心上,但今天你来找朕的事不要让他人知道了。”

    听到宋真宗赵恒这句话,曹彬吃惊的抬起了头。

    刚过知天命之念的赵恒,两鬓早已经变得雪白,曾经挺直的脊骨被如山的奏章压得竟有些伛偻。

    曹彬仿佛又看到了当初自己与襄王赵恒驰骋沙场的情景,那时候的陛下真年轻啊。

    他深深鞠了一躬“陛下深谋远虑,非臣所及,是老臣鲁莽了。”

    宋宗一七零年秋

    寿春郡王赵祯正式领兵离开汴京,前往成都府路任职。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一支人马正缓缓的行进着,正是走马上任的赵祯一行人。

    在队伍中有三人骑马并行着,中间是寿春郡王赵祯,在他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潘春和王靖两人。

    看到眼前的一切,寿春郡王赵祯忍不住对天长吼,发泄着心中郁结之气,大声高喊道,

    少无适俗韵,习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二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殿下,好诗啊!”潘春朝着他竖起了大拇指。

    “离开了汴京,心情也好了很多,你不知道,别人都认为父皇让本王来成都府路当什么成都府尹是冷淡于我,却不知道这正是本王向往的生活。”

    王靖点了点头,“恩,没错,这也是我向往的生活,以后下官就跟着殿下一起吃香的喝辣的了。”

    寿春郡王赵祯拍了拍王靖的肩膀,坚定的说“放心,本王绝对不会亏待跟随本王的任何一个人,你想吃香的喝辣的不用等以后,现在本王就可以满足你,你不用感谢本王,这是本王应该做的。”

    不一会,整个平原上传出了传令兵洪亮的声音,

    “寿春郡王有令,今天午餐给张大人碗里的玉米糊糊里多加点香菜和辣椒。”

    “”

    成都府主城中

    蛮夷族老安达赤裸着上身,用铁锤指着他的二个儿子大声呵斥,在他面前的二个蛮夷族青年,脸色被火烤的通红,奋力将铁锤砸向一块红红的铁块,四溅的火星中,一块将要成型的剑胚静静的躺在那里。

    “古德,你是不是没有吃饭啊,像你这样小的力气是不是准备砸到明天?”老安特不满意的嚷道,完全不顾早已经满身是汗水的儿子。

    “废物阿,都是废物阿,老子可告诉你俩,你俩今晚之前要是不把这块胚子弄出来,今晚谁都没有酒喝!”老安达大骂道。

    “不要啊老爹。”原本还在默默忍受老安特责骂的二个蛮夷族青年一听到不给酒,立刻就急了,几乎是同时喊出,其中一个人擦了一下汗水,指着那块模胚说“老爹,剑胚马上就要成型了,你今天可不能再找理由独占酒了。”

    “我骄傲的安达家族,怎么就出了你们这二个酒鬼”老安达气呼呼的拿过旁边的酒壶,打开塞子对着口,咕嘟咕嘟的猛喝了几口,老安达喝的虽是当地最普通的卡杜酒,但是那股酒香却让旁边两个蛮夷族青年看得直流口水。

    “老爹,要不是你非要我们多锻造几次,这剑胚早就成型了。”叫古德的蛮夷族青年小声地嘀咕着。

    老安达把酒壶往一旁一放,“你说什么?偷工减料是那些汉民女干商才干的事,我可告诉你,在我们蛮夷族这里,每一把武器,每一件盔甲,必须是全力打造的精品。”

    老安达正准备再数落几句,隔壁的老朋友森怀特急冲冲的跑了回来,一把拉住他的胳膊“走,安达兄弟,快去看看,咱城里来了一个皇子”

    “什么,森叔,那个汉民皇子长啥样?”两个蛮夷族青年听到了森怀特的话,也放下手里的活计凑了过来,两人活了这么些年,连成都府都没出去过呢,更不要说见到什么皇子,莫不要三头六臂吧?

    老安达把眉头一横:“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都给老子好好干活,一天天的心都野了,干不完今晚的酒都别想喝。”说完这句话,他又把头转向了森坏特,把满手的釉渍在自己身上胡乱摸了摸。

    “老伙计,那个皇帝的儿子长啥样啊?在那里啊?快带我去看看。”

    两个儿子:“”

    “寿春郡王殿下,这是成都府最大的酒馆,那边是一家药铺,里面的那个掌柜我认识,是从茂州过来的,还有,你在看那家”前成都府府尹刘玄正向刚刚到成都府的寿春郡王赵祯介绍着,在他身后跟着一大队的士兵,不停的呵斥着周围的民众,还有一些在前面开路。

    “这位应该就是潘春潘大人吧?听说潘大人是大名府人,卑职也是那里人氏。”

    “哦?刘大人也是大名府人?”潘春一脸惊讶。

    “正是正是。”刘玄极为谦恭的说道,而听到他也是大名府人氏之后,原本一直板着脸的潘春脸色明显好看了许多,和刘玄也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起了乡情,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在一旁的王靖,心中微微一笑,面前的这个刘玄,远在成都府竟然都对赵祯身边的潘春都如此了解,绝对不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物。

    他回头看了一眼,曹坚和五都的兄弟们此时也正好奇的望着围观的那些蛮夷族,如今张靖被提升为军都指挥使,加上和曹彬的关系越走越近,正好这次寿春郡王上任,便将原皇城北大营三军的兵力调任至成都府,曹坚也升任为指挥使,掌管五营之中的一个营,另原五都的弟兄也多任都头和指挥使。

第23章 当街行凶() 
寿春郡王赵祯现在掌管整个成都府路,包括茂州、威州、雅州、黎州、嘉州等地,而成都府路的中心就在成都府(益州),按照大宋律法的规定,他既然来到了成都府,那么成都府尹之位理所当然就归寿春郡王赵祯所有了,而前成都府尹刘玄自动卸任,需重新任用,所以刘玄的前途如今都在寿春郡王赵祯手中攥着,自然鞍前马后,殷勤无数。

    不过,寿春郡王赵祯现在的心情很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

    应该说赵祯从汴京出发来到成都府之前,心情还是比较愉悦的,早就听闻成都府路富饶无比,天府之国,但是当他看到眼前的成都府时,心都凉了大半截,会有这么落后,破旧,几个破旧的房子连在一起,门前加个残破的招牌,如果不是从上面模糊的字体上辨认出个酒字,谁敢说这竟然是成都府最大的酒楼呢?

    还有,满大街到处都是铁匠铺,到处都是打铁声,丁丁当当的响成一片,震得赵祯一行人耳膜都要裂开了,这哪里是什么天府啊,简直就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乡村,对于看惯了汴京城繁华的人来讲,一时间是很难接受这种巨大的落差的。

    赵祯一路上的那种乐观的精神,那种歌颂自由的情怀,那种诗和远方很快就被这接连不断的打铁声一点点的砸成了苟且。

    他毕竟是个皇子,从小到大真没见到过这么大的穷场面。

    从汴京跟随来的那些侍卫和侍从也在底下叫苦不堪,“这陛下的心也太恨了,这到底是什么破地方啊,让寿春郡王怎么呆啊,你再看看围观的这些蛮夷之人,满脸兴奋的样子,一个个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脸不知道有多久没洗了,真是太恶心了”

    与众人不同,张靖却不这么想,他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产生了好奇,那些和汉民挤在一起身穿各式奇异服饰的人,就是宋朝的蛮夷族吧?

    王靖知道,当时宋朝之所以能够和辽国抗衡,正是因为宋朝有着游牧民族严重缺乏的炼铁技术,此时辽国的战马普遍还没有铁质马蹄铁,战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反之,宋朝则是因为严重缺少战马,两种因素相互抵消,达到一种默契的平衡罢了。

    而据这里的资料记载,炼铁技术最好的不是汉民,反而是蛮夷族。

    听说蛮夷族个头出奇的矮,张靖悄悄的目测了一下自己和他们的身高,那些蛮夷族大部分都要比身材普通的自己矮上十几公分,但也不乏强壮的,有一些要比张靖高一些的,并没有传闻中矮的那么多。

    让王靖感兴趣的是旁边那群蛮夷族的小孩,一个个敦厚好玩,形态可鞠,就在赵祯一行人车队旁边互相嬉笑追逐着,王靖看到其中一个孩童不小心被推攘到地上,摔倒在寿春郡王的车队旁边,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刘玄旁边的一个士兵就已经走了上去,扬鞭打向了小孩的身体。

    小孩被突如其来的鞭子吓坏了,惊恐加上疼痛使他立刻哭喊起来,这时从围观人群里马上冲出几个蛮夷族青年,他们用身体护住了那个蛮夷族孩童,同时怒视着这个侍卫。

    蛮夷族小孩不停的抽搐着,身上几条血淋淋的伤痕让人触目惊心。

    原本还热闹的杂声此时都停止了,围观的汉民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倒是那些蛮夷族打扮的人全部都愤怒的盯着这个打人的侍卫和整个寿春郡王车队。

    “干什么,为什么要打孩子!”

    “汉民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太残忍了,连小孩都下得去手,一直就这么对待我们蛮夷族。”

    “这个皇子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蛮夷族人的这种反应,刘玄身边的侍卫们好像早就料想到了,他们纷纷熟练的亮起刀,刚才打人的那个侍卫还一脸冷笑,骂道:“臭矮子们,你们瞪什么瞪?谁不服气就给老子滚出来。”

    周围的蛮夷族群情激奋,但面对刘玄身边这些虎狼版的侍卫们,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愤怒的火焰在每一位蛮夷族人眼睛里熊熊燃烧着。

    三十年前赵恒的铁血政策仍旧让这些蛮夷族人们心有余悸,他们也曾经奋起反抗过宋朝的统治,或几百个人偷袭过小股宋朝军队,或十几个人手拿简陋的武器埋伏在野外,伺机暗杀落单的大宋士兵,起初反抗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这种麻雀战术让大宋始终无法在成都府路立足。

    但后来赵恒紧急颁布了战时令,宣布大宋每失踪一个士兵,若没有人站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