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19章

善战之宋-第19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口一阵冷风吹过,让刚刚已经趴在酒桌上的余玠有点清醒了过来,他迷迷糊糊的站了起来,晃晃悠悠的举起手中的酒碗,嚷嚷着,“大大人,我敬您一杯。”

    “大人他已经走了。”

    裴定方望着门后,若有所思。

    “殿下,王靖到过王记酒铺,先是和里面的人喝了点酒,后来又返回了自己的住处,再没出来过。”

    潘春站在寿春郡王赵祯的后面,向他汇报着刚收到的信息。

    “恩,王靖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过有时候年轻气盛,过于执拗,那件事情,本王确实也有些过于顾虑,喝了点酒也好,就让他发泄发泄吧。”

    潘春皱了皱眉头,“殿下,属下有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讲。”

    寿春郡王赵祯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万一王靖因这件事情突然不迟而别,属下应该怎么办?”潘春问道,

    听到这话寿春郡王赵祯身体不易察觉的微微颤抖了一下,潘春的意思很明显,王靖这种有大能力的人,如果不能为己所用,势必是个威胁。

    片刻后,赵祯淡淡的说道:

    “潘春,本王不想回答这种没有发生过的假设,还有,这种问题不是你应该问的,下去吧。”

    潘春一愣,低着头退了出去。

第34章 新政() 
“呃,你看这辆马车,那两匹马应该是吐蕃的短腿藏马吧。”

    “看到那几个人穿戴没有,那是西夏特有的装饰,看着那大串金链子,明显就是有钱的主儿。”

    “那些商客天啊,这是辽人啊,怎么他们也过来了。”

    “这算什么,刚才过去那支车队那才叫做豪华,不但车厢外账金丝玉缕,就连车轱辘都是用银子镶嵌过的,好像是大理皇族的呢。”

    世居在成都府的百姓们发现,以往冷清的城里,最近有越来越多来自各国的商队,这些人出手阔卓,将成都府仅有的几个高档酒楼全部包了下来,一些蛮夷族人开始以为这些商队是冲着当地蛮夷族的武器装备来的,后来才发现他们真的想多了,这些人一来到成都府就四处打听王记酒铺在那里如何走。

    伴随着这些商队的,还有这些商队带来的大量新奇独特的商品,自古商人们都是精明的,大老远的赶了这么久的路,要不顺手贩卖点东西岂不是白跑一趟么?

    而王记酒铺就像没有看到这些蜂拥而至的人一样,仍旧每天只卖定额的冰璃酒,结果酒越卖外面等待的人越多,买到酒的欢天喜地,买不到的垂头丧气。

    不少商人自己买不到索性雇佣人排队,等待第二天王记酒铺开张,王记酒铺门口熙熙攘攘,门都快要被挤爆了。

    眼前着一天卖那么一点点酒就几千两银子入账,日进斗金,连性格朴实善良的蛮夷族都有些眼红了。

    看着王记酒铺的伙计们每天吃香的喝辣的,蛮夷族有些坐不住了,心里开始出现不平衡情绪,看看人家吃的喝的,再看看自己喝的酒,都快淡出个鸟来了,看看人家碗里那油汪汪的肥肉片子、带着黄油的鸡肉块

    蛮夷族人们越发的感觉自己的嗓子有点紧了,口水也越来越多了,以前蛮夷族对吃喝无所谓,无欲无求,那是因为成都府里不管汉民还是蛮夷族,大家一样都穷得叮当响,没有什么好比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人家就蹲在自己家门口吃肉,而自己连口汤都喝不上,摆明就是来馋你的,这日子一比下去真的要没法过了。

    不少蛮夷族人们的心境悄然的发生着变化,他们原本坚定的内心已经开始犹豫动摇了,若是那个叫王靖的家伙再找上门来,购买武器装备的事,其实也是可以再谈谈的嘛。

    辛辛苦苦打造的武器装备要么就报废白扔掉,要么就换鸡腿美酒,蛮夷族们已经有点学会做选择题了。

    然而王靖好像已经把这件事情彻底遗忘了,不想再给蛮夷族出选择题了。

    作为新上任的少尹,王靖这段时间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募兵,而且募兵范围也不像以前那样只局限于汉民,新征募政策不再禁止蛮夷族青年参加军队,军饷统一定为月俸二两银子,消息一出,寿春郡王从皇城司带来的那二千士兵就沸腾了,士气嗷嗷的往上涨,以前这些士兵还经常会怀念皇城司北大营的日子,现在完全不想了,要知道以往宋朝士兵的月饷可是只有一两银子啊,这下一下子翻了一倍。

    这还不算,都头十两,统领(军都指挥使)三十两,厢都指挥使一百两

    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兵饷,也让那些担任军职的将领军官们感到兴奋不已。

    当兵是为了什么?

    保家卫国?

    别扯了,又没外人,这年头谁还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当然是为了钱啊。

    还有,这次募兵也是成都府路回归宋朝三十年以来,第一次允许蛮夷族参加宋朝府军,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寿春郡王赵祯对当地蛮夷族释放出的一个很和善的信号,他将蛮夷族的权利和义务的与汉民融合,此后从州郡府县下发的所有文件政策中不在有汉民和蛮夷族的区分对待。

    这个优厚的条件,不光成都府的汉民和蛮夷族青年心动了,就连刘玄那边的士兵都红眼了,不过这些士兵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寿春郡王赵祯将税收接管了,将人事水利等其他都接管了,但却惟独却没有接管刘玄那边的士兵,刘玄虽然仍然担任兵曹,但征募的那些新兵兵权赵祯揽去,理由很简单,这些新兵不是府兵,而是赵祯的私兵,王爷的私兵自然不归兵曹管。

    马上又到开饷银的日子了,刘玄还想问问赵祯到底该怎么办呢,虽然担任兵曹,但却没有任何的进项,那个少尹王靖好像也没有给他拨款的意思,总不能让他倒贴钱吧。

    刘玄打的一手好算盘,身边的五千士兵都是自己的亲信,就算让赵祯接收了,私下里也是自己的名声,会感念他的好。

    募兵进行得很顺利,报名的人数远远多于之前的预计,本来计划一个月结果只用了三天就超额完成了目标,原本计划招三千人,因募兵场面异常火爆临时又扩招了一千,王靖将这些新兵蛋子混入原本二千士兵,重新打乱编制。

    现在成都府中,赵祯手中有十二个营,总计六千人的兵力了,从人数上已经不低于刘玄手下的常备军,而且这次招收的新兵不少都是猎户和身体素质较好的蛮夷族人,只要曰后勤加训练,很快就能成长为一支精兵。

    王靖做的第二件事是让才组建的这十二个营,开始进行训练,训练内容是每四个士兵一队扛着一根粗大的圆木,天天在校场上绕圈跑。

    士兵们携带数百斤的圆木,一个个累的放下木头就想死,体力透支到连军队最基本的刺杀、冲锋等训练科目都进行不下去了,不少军官牢骚满腹,这不是在胡闹么,难道王大人准备训练出一群伐木工出来?到底懂不懂训练啊!这不是异想天开么?

    这些牢骚话传到了王靖这边,他只是淡淡一笑,“对于军人来讲,只有错误的动作,没有错误的命令。”

    看到王靖不痛不痒的表态,底下的军官们彻底怒了,他们将这一肚子的火发泄到底下的士兵身上。

    “别他娘的吼叫了,老子告诉你,作为军人,只有错误的动作,没有错误的命令,明白了吗?执行吧。”

    在校场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每天都会出现一排排正在边上做热身的士兵,在等着扛着木头跑圈的同伴下来,然后顶上,口中还大喊着,

    “不抛弃,不放弃,扛木头,有出息。”

    终于有一天,一个聪明的士兵恍然大悟,“为什么宋朝别的军队饷银只有不到一两银子我们却有二两银子,那肯定是因为我们的少尹大人智商有问题啊,不然的话,为什么要多给我们银子呢。”

    负责督促新兵训练的一个统领冷笑着,“我倒要看看王大人是如何让一群只会抗着木头跑的士兵们上战场杀敌的。”

    王靖没有理会底层军官们的激烈反应,他也没有时间去理会,对于他来讲,只要士兵不哗变就行,时间越来越紧迫,他必须要把最后一件事做好,如果第三件事办不成的话,那么之前所做的募兵和新兵训练都失去了意义。

第35章 蛮夷族工匠的热情() 
成都府里,现在贴满了招募蛮夷族工匠的公告,蛮夷族工匠若得到雇佣,那么每月便可以得到五两银子,而以成都府的物价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三百葫芦的酒。

    银子到是对蛮夷族到没什么吸引力,问题是酒啊!这酒可是蛮夷族的命根子啊。

    最简单的换算方法,去招募工匠那里干一个月可以买到一千五百酒葫芦的米酒,平均一天可以换五十个酒葫芦的酒,就算是这些蛮夷族每天泡在酒缸里也喝不完啊。

    不能不说,这次招募工匠的力度还是很诱惑,甚至让人无法抵抗的,原本还在公告前扭扭捏捏不好意思的蛮夷族,开始还故意装作不在乎的蛮夷族人,在有一个偷偷跑过去报名被发现之后,剩下的人再也受不了这种诱惑,纷纷放下了最后的矜持拥向报名点,导致招募现场火爆热烈,甚至一度失控出现了踩踏事件,当时在场坐镇的王靖也不得不在侍卫的护送下提前离开,就这样还发现丢了一只手套,还有一顶帽子,一把铁锤

    据报名点登记人士事后回忆道,当时看到蛮夷族疯狂的拥来,自己都吓傻了,真是没有想到我们王靖大人是这么受欢迎

    当然,不可否认,银子的作用也是有一点点的,呃,就那么一点点而已。

    针对新招来的蛮夷族工匠,王靖特意召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大概意思就是,好好干,干好了有赏,注意保密这些,随后他就扔下了一大堆图纸,让每个蛮夷族工匠负责一个零件的加工。

    相对于蛮夷族工匠的水平,王靖扔下的图纸又算什么?何况这些蛮夷族工匠实际工作内容并不是很复杂,一个人只需要负责完成其中一个零件图纸就可以了,

    开始的时候,蛮夷族工匠们积极性并不高,毕竟工钱是按月结算的,不是计件,平均一天每人只能加工三到四个零件。

    但一天有一个蛮夷族工匠突然做了七个出来,他得意的自夸“还是我们茂州的手艺最精湛啊。”

    原本蛮夷族工匠之间其乐融融,彼此为了混工分心知肚明,结果他这话说出来立刻得罪了其他正扭扭捏捏干活的蛮夷族工匠,对于蛮夷族工匠,还有什么比酒和荣誉更重要的么?

    这简直就是在公然的挑衅,完全无法容忍下去。

    就这种破手艺也敢说什么精湛?

    虽然那些蛮族工匠当时没有说话,但仍然能够感觉到他们嘴角流露出的不屑。

    第二天,一个自称是祖籍威州的蛮夷族工匠做出了九个工件出来并声称真的好轻松。

    第三天,做出来十二个工件的是号称来自黎州靠山屯的蛮夷族工匠表示其实这都不是事。

    第四天,号称是蛮夷族发源地之一的嘉州的蛮夷族工匠做了十五个表示不服求超越。

    第五天,据说是来自蛮夷族发源地之开族鼻祖小河村的蛮夷族工匠做出了二十一个表示求赞求关注

    第六天,据说是来自蛮夷族伏羲神农时期之起源之雅州西山野川路蛮的世代铁匠铺出身的蛮夷族工匠做出了三十二个工件后,在那些蛮夷族人面前露出残忍的笑容

    第七天,王靖不得不亲自去现场监控,因为据得到的消息称,这些蛮夷族工匠之间互相攀比,花样炫技术,赶工现场火药味十足,再不控制一下的话很可能就要打起来了。

    据说为了证明自己那儿的手艺才是最正宗最精湛的,很多蛮夷族工匠连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去嘘嘘的时候都是一路小跑,连尿带甩的。

    事情发展到了后来,几乎每个蛮夷族工匠一天可以加工二十来个零件。

    看着这些不要一个铜板的加班费眼睛都熬成熊猫眼了,还在互不服气比拼手艺出身荣誉的蛮夷族工匠们,再和以前这些工匠懒懒搭搭混曰子相比较,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些蛮夷族工匠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会突然从骨子里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工作激情,如同换了个人打了鸡血一般

    后来有人在整理汇报给寿春君王赵祯的这些秘密信件中,曾经看到过一个极不起眼的信件,上面记载着短短一句话,“某年某月某日,深夜,成都府少尹王靖,在其住所秘密会见一名蛮夷族工匠,工匠祖籍茂州,事后查证贿赂其一百两银子,外加二瓶王记冰璃酒。”

    零件最后的组装工作,是由蛮夷族的老安达和他的两个儿子来完成,这也是王靖考验过得,这三人非常老实可靠,手艺还精湛。

    老安达开的铁匠铺,就在王记酒铺的对面,看着从外边风尘仆仆赶来的商队,就是为了买对面酒铺的叫什么冰什么璃的酒,而那酒最低二十两银子的标价对老安达来讲都是天文一样的数字,看着那些在对面排队等候的衣装华丽的商人,老安特坐在自己叮叮当当的铁匠铺里面,苦闷的抽着旱烟。

    那个王记酒铺到底卖的是什么样的酒,让外面这些人如此的痴迷疯狂,我老安达辛苦这一辈子攒下的钱,甚至都买不了一瓶。

    “啪嗒”,拥挤的人群里不知道谁被挤掉下了一个钱袋,老安特眼前一亮,弯着腰赶紧在人缝中将钱袋拾了起来,又艰难的挤出了人群。

    钱袋子沉甸甸的,看起来里面应该有不少货,果然打开之后就看到里面放着几块元宝,还有一些散碎银子,加起来有一百多两,老安特激动万分,这钱可足够买好几瓶对面酒铺的酒了,但随后转念一想,他脸色一黯,又将钱袋放到了桌上。

    很快,一个人低头在地上寻找着什么,当他路过铁匠铺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老安特铁匠铺桌子上正放着的那个钱袋,立即走了过来,“老人家,这个钱袋应该是我的?”

    老安特抽着烟,瞥了一眼这个人,然后将旱烟杆在鞋底在磕了磕,这才起了身,“这个钱袋里有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