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善战之宋 >

第42章

善战之宋-第42章

小说: 善战之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后。

    但是在他们身后,情况则截然相反,完全一边倒向宋军,纵然高高在杀得骑兵在砍杀和行动上拥有先天的优势,但是随着占时的胶着,后面的那些西夏骑兵们却因为空间有限挤在一起,想进进不得想退退不得,而寿春郡王赵祯带来的那一万多名成都府宋军没有停下来啊,在这些西夏骑兵拥挤不堪的时候,还要防备着上空一会儿一大片的箭雨倾倒在他们身上。

    “这帮箭人啊”,一个西夏骑兵被弓箭射中摔落下来,捂住受伤的胳膊悲愤的吼道。

    “发阿打算发抒发”

    一名西夏骑兵军官大骂道,嘴里说着不知道哪里的语言,那些只肯躲在在后面猛放冷箭的成都府军队让这些西夏骑兵们损失惨重,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没多久,在西夏帅旗前旗语的挥动中,城下西夏骑兵分开几路,从曹彬侧翼迂回过去,目标是成都府路宋军之地。

    而且这次西夏骑兵迂回后,彼此的间隙都很大,看样子已经对这些密集的箭矢产生了顾忌。

    明显西夏骑兵的指挥使经验丰富,这次骑兵阵型调整效果很明显,成都府路宋军军阵射出去的箭雨更多的射在了那些骑兵两侧的空草地上,数万名西夏骑兵奔腾如雷,大地为之撼动。

    此时,原本成都府密集的箭雨却突然停了下来,司马固正指挥着士兵朝纹车弩中装着箭匣,在他眼里闪过了一丝焦虑,纹车弩进入了装弹匣期。

    纹车弩并不是万能的,虽然从射速和射程上对于普通长弓都有极大的改善,但前面如果没有其他步兵掩护,仍然无法面对骑兵的冲锋,而当对面骑兵离他们几百步的时候,想要再次装上箭匣,就要考那些士兵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心里素质了。

    没有了纹车弩的支持,曹彬的军阵再次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第一次有了崩溃的迹象,而这种崩溃不完全来源于战场上局势的发展,更多的来自于士兵的心理,当这些宋兵看到周围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西夏骑兵,新兵脆弱的心理素质差的缺点终于暴露出来,他们面对冲过来的骑兵本该举起长矛却举起了盾牌,本该切换阵型,却傻愣愣的站着不动

    唯一一支赶来的汴京城援军就像是飘在城外平原上的一大片浮萍,被西夏的铁骑洪流冲击得摇摆不定。

    就在新军团即将溃败的关键时刻,从远处东方突然传出来一片雄浑的歌声,战场上正激战的所有人都吃惊的朝着那边望去,这是宋朝的军歌。

    长刀在前,勇往无前;

    旌旗猎猎,铁血豪杰;

    残阳如血,铁骑战甲;

    黄沙漫漫,埋骨无言;

    血染战袍,剑锋所指,

    以命相博;横行无忌

    大宋威武,所向无敌

    前往太原府路的宋真宗赵恒,此刻正威风凛凛的骑在战马上,手中马鞭在指点着战场,除了跟随他身边的寇准、丁谓等众将之外,跟随在他身后的是被称为大宋最强精锐的禁军,整整十五万人,以及在清河战役立下大功的太原府路府军十万人,此刻这些强健的士兵,列着整齐军阵高唱着气壮山河的宋歌,声势浩荡的缓缓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声音回荡在汴京城郊外的上空,越发嘹亮。

    汴京城战场上的情势再一次发生了逆转。

    从西夏骑兵入侵北部一开始,宋真宗赵恒就没打算对刘平和曹彬孤注一掷,二十多年前的他,崇尚进攻,三十年后的今天,他的斗志仍然没有丝毫的减退,赵恒对进攻充满无限渴望但面对强大的辽国却无法施展,而这些年对大辽的屡屡不能的压抑渐渐转化成对西夏的无限怒火,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人都已经把这位曾经西夺成都府路,北拒辽国军事天赋毫不示弱的当年的太子恒给遗忘了,若不是顾忌相邻的辽国,恐多线作战牵扯到宋朝更多的军力,在赵恒最辉煌的时刻,可能早已经将西夏收复,再次纳回到宋朝的版图当中。

    面对突然出现的禁军和太原府路府军,李元一脸惊讶,但却并不显得惊慌,随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西面。

    他还有一支杀手锏,迟迟没有出现。

    西夏和宋朝战绩虽然胜多败少,但每次获胜也大多是以惨胜结束,西夏和辽国不同,辽国是实力强大,每次都是主动挑起事端,西夏则属于跟在辽国后面吃肉的那种类型,有句古话叫做狼狈为女干,西夏就是那个狈,轮到战斗力比狼差的很远,但是却躲在后面跟着吃肉,干占着便宜。

    西夏选择进攻的时机也大多是在宋朝和辽国正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选择从后面插上那么一刀,这种行为极其的恶心,让人不齿,本来宋朝对辽国就有些招架不住,在这个时候又来一条狗,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而当宋朝摆脱掉辽国那边的压力,准备腾出手来干西夏的时候,西夏那边不管占了多少便宜也跟着直接撤军了,倘若大宋继续攻打,就要防备燕云十六州辽国的军队。

    而清河战役之后,宋辽两国签订协议,三年之中双方无战事,此时西夏却敢私自出兵,更让人隐隐觉得有些反常。

第83章 百骑掠阵() 
几乎在赵恒率领军队出现的同时,汴京城的西方也出现了浩浩荡荡的骑兵,和西夏所不用的是,这些骑兵之中有不少骑着高大的骆驼,这是由吐蕃部族组成的骑兵,由八万骑兵和二万骆驼骑兵组成。

    顷刻间,近七十万人马齐聚在汴京城,西面沿着整个地平线满是吐蕃部族的骑兵,中间的空地上是正在鏖战着的十几万西夏骑兵、数万延州叛军和近八万大宋步兵,以及从东方出现徐徐而行的十五万禁军和十万太原府路夫君

    汴京城的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沉闷的气氛让人喘不上气来。

    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了。

    在西北面的一个小山坡上,几名辽国骑兵看着眼前的一切,立刻策马返回本阵。

    在他们身后十几里,三千多名辽国骑兵正有条不紊的朝着汴京城方向行进,

    “将军,前面前面好多兵马。”

    几名辽国骑兵迅速抽起马鞭,快速来到萧挞凛马前,其中一人跳下马,拱手施礼,

    萧挞凛微皱眉头,有些不悦,“什么事情这么慌张,重报。”

    “汴京城那里有好多的人,好多的军队啊”那名辽兵缓了缓又重复了一遍,惊恐仍然在他脸上没有消去。

    “王靖,不要怪本帅不守承诺,汴京城现在聚集这么多人马,就算是我想帮助你们宋朝,也没有任何帮助了。”

    吐蕃部族骑兵军队一侧的山坡上,萧挞凛和王靖策马并肩,望着前面密集得一眼望不到边的吐蕃部族骑兵,后者缓缓展开阵型,显然是正在做进攻的准备。

    看着凝视着前面吐蕃部族人马鼎沸场面的王靖,萧挞凛心中不禁有些同情起面前的这个人,自己一路上不断挖苦嘲讽着他,而对方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恼怒,明显就是在强压内心的愤怒,想讨好自己,然后借着这支辽骑的力量帮助宋朝。

    但现在看来,这一切明显都是徒劳的了,不要说现在萧挞凛这边仅仅只有三千多的骑兵,就算是三万骑兵也不可能改变面前的局势,更何况萧挞凛是绝对不会因为宋朝的利益去白白牺牲任何一名辽国勇士的姓名。

    “五座怎么样?”

    王靖忽然伸出手中,冲着萧挞凛五指张开。

    萧挞凛楞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五座?”

    “一会听我调遣,燕云十六州你们辽国可以自取其五。”王靖说道。

    “呵呵”,萧挞凛看着一脸严肃的王靖,突然笑了起来,“我说你们宋人真是有意思,本来燕云十六州都不在你们手里,你竟然还想用这些不属于你们宋朝的东西来和本帅做交易,是不是真以为本帅傻,是不是真以为本帅傻?”

    王靖看着萧挞凛,一字一句的说道,“清河战役战后条约,燕云十六州,除应州归宋,其余十五州,应暂搁置,宋辽两国均不可取之”

    “本人身为大宋使者,即可代表大宋陛下之意,愿以五座州换取辽国三千铁骑的支持,以三千铁骑即可换取五个州郡,已经能够代表我大宋的诚意了。”

    萧挞凛摇了摇头,“话说这样说,但若这样想让我三千辽国勇士为此白白送命,本帅绝对不会答应。”

    王靖摇摇头,“如果我只要求你派一百名骑兵跟着我,这笔交易你还做不做?”

    “哦?只要一百人?”萧挞凛一愣。

    “没错,只需要一百人。”

    “好吧,口说无凭,来人,取笔墨来。”

    看到王靖在写好的字据上签下了字,萧挞凛便命人将这些收了起来,问道,“王靖,既然字据已立好,你随便从这些人中抽选出一百人来,由你调度就好了。”

    萧挞凛心存质疑,不理解对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王靖点了点头,说道:“一百人随意就好,但我还有二个条件,一会儿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轻举妄动,还有其他人也要在这里不能随意走动。”

    “这个没问题。”萧挞凛微微一笑,表示赞同,能够用一百个骑兵就能换五个州郡,再没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买卖了,当然,他更好奇的是想看看对方如何使用百骑取胜。

    很快,一百多名辽国骑兵被选了出来,在王靖面前一字排开。

    王靖扫了一眼面前的这些辽兵,虽然这些辽兵还不知道王靖的目的,但却一个个杀气腾腾,没有人露出胆怯之色,就算是王靖现在命令他们冲进那些吐蕃部族骑兵阵列之中,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策马冲杀过去。

    果真是辽国虎狼之师啊,王靖心中感慨万千,不论身手,光是这种气魄,已经足以秒杀了绝大多数宋军了。

    明知不可敌而敌,生死又有何惧?

    “一会你们紧跟着我。”王靖吩咐着,然后抖动缰绳调转马头,大吼一声,“驾”

    一瞬间,以王靖为首,一百多名辽兵紧随其后,朝着前面数百倍于他们的吐蕃部族骑兵冲了过去。

    吐蕃部族军阵前,几十名服饰各异的首领正围在松赞黑塔身边,作为这次吐蕃部族联军的大首领,松赞黑塔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指挥如此众多的骑兵,之前应西夏邀请合击宋朝,现在见到己方有如此大的优势,心中难免有些得意。

    但在这时,却忽然有士兵来报,说是后面有大量辽国骑兵出现。

    等松赞黑塔带领各部族首领来到这支辽国军队前面时,发现对面已经有一队冲了过来。

    那些辽军当中有一人横刀立马,大声呼喊道:“前面可是吐蕃部族?”

    “正是,请问你是哪位?”

    松赞黑塔说完,就见到对面辽军之中有一名宋人策马而出,不由有些惊讶,辽国抢掠宋朝这么多年,怎么行军还需要带向导呢?

    “本将王靖,请问您怎么称呼?”

    “本王松赞黑塔,吐蕃明珠部落大首领。”

    “哦?本将军是过来确定一下,松赞黑塔首领,此次乃是西夏与宋辽两国的私人恩怨,你们吐蕃部族确定要蹚这趟浑水了?”

    松赞黑塔眼皮一跳,“什么?你刚才说什么?辽国和宋朝结盟了?”

第84章 拒绝投辽() 
“西夏不但攻击大宋,而且妄图染指燕云十六州,自然必须要给他们点教训才是,”王靖微微一笑,朝着身后望了一眼,又说道,“此次是辽国先锋队,很快辽国主力三十万军队就会赶到。”

    “呃”

    松赞黑塔有些迟疑,此时在城下西夏军队和宋朝军队朝正相向聚集,战场上到处都在激战,而且看上去宋朝目前虽然优势还不算太明显,但禁军稳稳的向前推进,不断挤压着西夏骑兵的空间,显然已经占据了主动,在这个时候无论哪一方势力加入,都可以以极短的时间让对面崩溃。

    换句话说,只要吐蕃部族军队现在补充进去,立刻就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

    但是,宋军也有辽国在帮忙啊。

    松赞黑塔看着王靖身边那百骑杀气腾腾,面对吐蕃十万骑兵毫不畏惧,目光又投向他们身后的高坡上,长长的骑兵队列沿着山坡之势密密排成几列,刀光阴冷,明显就是经历百战的骑兵。

    汴京城下

    西夏统帅李元和西夏众将指点着战场,刚刚来报,已经有两个千人队从侧翼进攻禁军失败,损失了二个军都指挥使。

    宋朝禁军是大宋最精锐的军队,其长枪都要比宋军制式长枪长二尺,而且和他互为犄角的太原府路府军是当初战胜过辽国的那些老兵,其作战能力之强完全不是曹彬所部那些新招募的新兵所能比的,更何况如此密集的军阵,只用二个千人队骑兵来试探简直和飞蛾扑火没什么区别。

    “元帅,现在情况有些不妙,一旦禁军进了汴京城,再想要攻下可就难了。”耶律楚德皱着眉头说道,这么多天西夏兵分三路在环庆府路延州和太原府路、燕云十六州出兵,并非是因为西夏狂妄自大想多点开花,发起全面战争,真正的目的就是汴京城,希望能够将里面的禁军引出城,但没想到汴京城没有攻下,被引到太原府路的宋真宗赵恒忽然反应过来了,半道又折返回来。

    “吐蕃那边怎么还不出动?”

    “刚才派出去的人回来禀告,说对方正在组织人马,很快就会进攻,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还没有动。”

    李元皱着眉头,刚要询问,忽然被远处传令兵士的高喊声打断,“报大元帅,吐蕃部族退兵了。”

    “什么,退兵了?”

    李元和身边西夏众将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传令兵士跑过来又重复一遍,“报大元帅,吐蕃部族退兵了。”

    “混账,松赞黑塔这是搞什么呢,没看到我们这边马上就要攻下汴京城了吗?”

    “回元帅,那个松赞黑塔说了,本来是想和西夏一起攻下汴京城的,但是因为身后还有三十万辽军即将赶到,就先撤回了,还让我转告您,让您也快点走,免得到时候跑不了。”

    “什么三十万辽军?”

    李元听得一头雾水,哪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