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113章

大唐小人物-第113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潞州城内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台面上的人物各显神通,而这些公子哥们也没有闲着,自然而然的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梁德全的公子梁奋为首,还有潞州长史田中则的公子田文、长乐门门主严宏图的公子严展、潞州法曹参军桂安的小舅子唐超等人。

    另一派则以宋迪为首,以及王守一、姚闳、李林甫等人。

    这两帮人水火不容,针尖对麦芒,这些年来一直争斗不息。由于宋迪这些人家中的势力不济,连带着他们与梁奋等人的争斗也落了下风,被梁奋等人打压的只有招架之功,别提有多郁闷了。

    看着几人义愤填膺,张宝儿计上心来,他微微一笑,举一杯酒对宋迪几人道:“能与你们几位相识,是我张宝儿的福分。刚才,你们说的我都听了,不就是一群狗仗人势的东西嘛,哥几个放心,我张宝儿会想办法为你们出口恶气的。”

    听了张宝儿的话,几人面面相觑。

    王守一提醒道:“张公子,你来潞州时日还短,可能不知道,这几个家伙不是好对付的!”

    张宝儿慷慨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张宝儿是不是说大话,几位拭目以待便是了。若是信的过我张宝儿,那就把这杯酒干了!”

    说罢,张宝儿一饮而尽。

    宋迪率先举起杯来:“张公子,我信的过你!”

    宋迪也将杯中酒喝完。

    其余几人虽然有些将信将疑,可张宝儿这番豪情还是让他们赞赏不已,各自都举杯将酒干了。

    几人直喝到子时时分,这才醉醺醺的散去。

    当然,这醉醺醺的人当中,并不包括张宝儿,这几个公子哥的酒量,与张宝儿差的太远了。

    这顿饭没算白吃,张宝儿得到了大量有用的消息,对完善自己的计划有莫大的帮助。

    张宝儿当即明确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与宋迪几人搞好关系,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多的消息,另一方面可以打入潞州的上层社会,更好的实施自己的计划。

    与宋迪等人吃过这顿饭后的这些日子,张宝儿与侯杰二人,有事没事便与几个公子哥混在一起。

    张宝儿头脑灵活,心中主意多,再加上他手头不缺银子,所有吃喝玩乐的花销全部自己承担了,很快便取代了宋迪,成了这几个公子哥的主心鼓。

    张宝儿这边进行的很顺利,可燕谷那里却开始挠头了。

    铁蛋这些小叫花仅仅给了燕谷三天的消息,之后,便不见了踪影,就好像彻底消失了一般,让燕谷顿时陷入了困境。

    燕谷哪能咽下这口气,咬牙切齿地寻了好几日。

    终于,在城北的一个巷子里,燕谷气急败坏地将铁蛋给揪了出来。

    “你这个说话不算数的贱坯子!”燕谷举拳便打。

    “打吧,打死我算了!”铁蛋知道自己理亏,也不反抗,哭着脸道:“我就是烂命一条,你们两头都逼我,让我怎么办?”

    听了铁蛋之话,燕谷放下了拳头,黑着脸问道:“你给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燕谷这么一问,铁蛋顿时嚎啕大哭起来。

    铁蛋身旁的小叫花名叫狗剩,他怯怯地对燕谷道:“你给我们钱,让我们老大知道了,他不仅将钱全搜了去,还将我们每个人都揍了一顿。”

    “我给你们钱,干他什么事?”燕谷皱起了眉头。

    “老大说了,你肯定是别有用心,让我们离你远点,也不准再收你的钱。”狗剩带着哭腔道:“他还让我们今后每人每日多交五文钱,不然就不给饭吃!”

    燕谷听罢,胸脯上下起伏,心里都快气炸了,恨恨骂道“这厮太可恶了!”

    “潞州城就这么大,到哪里能要那么多钱呢?我们这些人,已经两天没吃上饭了!”

    说到这里,狗剩抹着眼泪,其余的乞丐也都眼泪汪汪地看着燕谷。

    燕谷知道,自己若不收拾了这些小叫花的老大,想要他们为自己打探消息,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到这里,燕谷深舒了一口气,对铁蛋道:“这事不怪你们,告诉我,这个狗东西现在在哪儿?”

    铁蛋一脸警惕道:“你要做什么?”

    燕谷笑了笑:“我要告诉他,今后我才是你们的老大!”

    众乞丐愕然。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的老大() 
乞丐瑟瑟然列于“三教九流”之末尾,内部的等级是很明显的。铁蛋是这十几个小乞丐的老大,他的上面自然还有老大,铁蛋的老大名叫毕三,是潞州城内出了名的丐棍。

    所谓丐棍,便是乞丐中最难缠的泼皮无赖,他们做起事来不仅不顾脸面,甚至不顾法度,以至为害乡里、作恶多端。官府对丐棍也没辙,反正是泼皮一个,光棍一条,小罪又不能判重量刑,最多责打一番,放出来后依旧我行我素。

    此时,毕三正盯着马路对面的一家饺子馆,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狞笑。

    这肖饺子馆有三大开的门面,内里十多张餐桌,堂口置了一个大笸箕,大缸钵盛肉馅,四五个雇工当众包饺子,大锅一煮几十碗,生意颇为红火。

    观察了好一会,毕三终于开始行动了。

    毕三将破旧的青衣褂撩起来,往腰间一别,提起一串剥了皮的耗子,便晃晃荡荡走到了马路对面,气势汹汹地直入饺子馆店堂。

    看了一眼众食客,毕三将死耗子高高举起,大声叫道:“掌柜的,今天只捉了几只耗子,你且将就着剁馅吧!待明儿我一定多捉几只给你送来。”

    毕三此举闹得食客作呕,纷纷离去。

    饺子馆掌柜大倒其霉,赶忙上前恳求毕三放过一马。

    毕三眼也不抬,只是将手一伸,吐出了四个字:“十两银子!”

    明知毕三这是讹诈,但掌柜也只能息事宁人、自认倒霉了。

    眼看着银子就要到手了,毕三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突然,斜刺里,不知从哪里伸出一根棍子,重重便敲在毕三的脑门上。

    毕三大怒,转头一看,见眼前有个小乞丐,正怒视着自己。

    店外有个脑袋迅速探了一下,立刻又收了回去。

    毕三眼尖,瞅准了探头探脑的正是铁蛋,他眼珠一转,便猜出了面前的少年为何要找自己的晦气。

    “奶奶的,我正要找你算帐呢,你却主动送上门来了!”

    说罢,毕三举拳便朝燕谷打来。

    燕谷闪身躲过,顺手又是一棍抽在毕三的脖颈处,火辣辣的疼。

    但凡乞丐,都是要有打狗棍的,打狗棍并没有标准形制,一根鸡蛋粗的木棍,几节竹竿,甚至半截树枝,一根结实的高粱杆,都可以。

    燕谷的打狗棍,是华叔专门给他备的一节藤杖,长而虬曲,色泽光赤,此物质地极硬,产于乌蛮之地,中原罕能见到。

    毕三被燕谷打得凶性顿起,使出一身蛮力,向燕谷扑去,恨不得将燕谷撕成两半。

    两人你来我往,毕三将桌椅打坏不少,却连燕谷的衣襟也没沾着,倒是自己挨了不少棍子,眼眉也青紫肿胀起来。

    毕三累得气喘吁吁,知道自己不是燕谷的对手,便心生一计。

    毕三突然停了下来,一拳将自己的鼻子打出血来,顺手将血糊得满脸都是,躺在地上装死,嘴里一个劲地大声喊道:“快报官呀,打死人了!”

    毕三这种下三滥的伎俩,岂能将燕谷嚇住?

    燕谷一步跨上前去,从地上拾起了那串剥了皮的老鼠,想也没想便猛地塞进了毕三的口中。

    毕三再也顾不得装死,赶忙坐起身来,从嘴里往外抠,一边抠一边呕吐。

    燕谷掷地有声道:“从今日开始,我见你一次,就让你吃一次耗子肉!”

    燕谷果然说话算数,打这之后,每日带着铁蛋一帮人,捧着死耗子,四处寻找毕三,毕三吓得只有躲藏起来,彻底不敢露面了。

    被一个十来岁的小乞丐追得满城跑,毕三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便去找自己的老大陈铁锤哭诉。

    陈铁锤是整个潞州乞丐的头,毕三吃了瘪他自然要出头。

    陈铁锤放出话来,三日内定要燕谷有好看的。

    陈铁锤这话一出口,铁蛋等人立刻觉得天要蹋下来了,他们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着什么样的噩运。

    燕谷能收拾住铁蛋这些小叫花,也能收拾得了毕三这样的无赖,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要摆平陈铁锤,这难度也就大了。

    燕谷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出办法。师父不在,燕谷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华叔了。

    听燕谷说完了事情的经过,华叔笑着竖起了大拇指:“谷儿,你做的不错,不愧是岛主的徒弟,有魄力!”

    燕谷还要说什么,华叔却只摞下一句话:“好了,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处理,你只管等消息吧!”

    当晚半夜时分,华叔便穿了夜行服悄悄翻墙而出。

    也不知华叔使了什么手段,第二日,陈铁锤便改了口,他再次放出话来,整个潞州十五岁以下的乞丐全部由燕谷来管理,若谁不遵从或找燕谷的麻烦,那就是和他陈铁锤过不去。

    听到了这个消息,铁蛋等人顿时目瞪口呆。连潞州城的乞丐头子都要卖燕谷的面子,他们又怎能不对燕谷心悦诚服。

    从此,潞州十五岁以下的乞丐,便有了自己新的老大。

    当然,在名义上燕谷还要受陈铁锤的管理,他投桃报李,每月给陈铁锤上缴五十两银子的“孝敬钱”。

    要知道,整个潞州城的乞丐加在一起,每月上缴的银子也没有这么多,乐得陈铁锤嘴都合不拢了,自然对燕谷的所作所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其实,就算燕谷不给他一文钱,他也不敢把燕谷怎么样。

    接手少年乞丐后,燕谷便大刀阔斧订了规矩:所有人不再以行乞为主要目的,而是借行乞为名,四处打探消息。

    为了调动众乞丐的积极性,燕谷还施行了奖优罚懒的办法,他将手下所有乞丐编了十几个组,每个组都有一个领头的。打探的消息多,不仅有鱼有肉,还会赏钱。若打探不来消息,那只有吃窝头的份了。

    燕谷很快便将手下的少年乞丐治理的服服帖帖,打探的消息越来越多。

    燕谷打探消息的的效率之高,大大出乎了张宝儿意料之外,随着消息源源不断地传来,张宝儿对燕谷彻底刮目相看了,这让燕谷心中很是得意。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踏青() 
景龙四年三月初三,潞州城南郊,十数人或坐或立,看样子是在踏青。

    三月乃三令节之一,在这个睛朗的飘散着花草香气的春日里,张宝儿突然兴致勃勃地提议:相携去郊外踏青,寻春赏花,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明媚春光。

    江小桐与影儿听了雀跃不已,来潞州的后光忙着安家了,能出去透透气,当然是件让高兴的事情。再说了,张宝儿这些日子与侯杰独住,江小桐连说个话的时间都没有,当然不会错过这机会了。

    魏闲云不像江小桐与影儿那般向往出行,但他知道张宝儿是借这机会与自己商量事情,自然不反对去,欣然应允。

    经春雨的不断滋润,效外也悄悄换了容颜。嫩嫩的草茎、草叶,爬满了漫长的山路,想把山路封住,让山野只成为草木的天地。路边映入眼帘的是那菜花了,整片整片的金黄,没有一点参杂,煞是好看。

    吉温与侯杰在一个平坦之处,将长毯铺在地上,岑少白、张堂和黎四将带来的美食一一取出,既然是来踏青,肯定是少不了美酒。

    江小桐与影儿正畅游于花海中,与花为伴,欢娱,赞叹。

    华叔立在她们身后,远远看着二人。

    江小桐随手折来一朵野花,用鼻尽情吮吸那迷人香味,深深沉浸于大自然的芬芳之中。

    张宝儿闲来无事,扭头看了一眼魏闲云,他最羡慕的便是魏闲云身上那股子的洒脱劲,就好象天生的一般,让人觉得很舒服。

    张宝儿指了指一旁的矮山道:“先生,可否有兴趣到山上一游?”

    张宝儿离开长安时候,对未来是一片迷茫,就在他惶恐不安的时候,魏闲云出现了,这让张宝儿的未来发生了些改变。

    魏闲云依然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知道张宝儿肯定有话要与自己说,微微点头道:“宝儿有此雅兴,理当奉陪!”

    正在忙碌的吉温,不意地抬起头,看着张宝儿与魏闲云的远去的背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说实话,吉温对魏闲云并没有好感。当然,这倒不是针对魏闲云本人,关键是他是太平公主的幕僚,身份太敏感了。

    在吉温看来,魏闲云这个人非常凶险险,说不定哪天张宝儿就会栽在他的手上。吉温并没有少向张宝儿灌输自己的担忧,可张宝儿却并不当回事。

    吉温的担忧,源自在魏闲云与张宝儿在长乐驿的长谈。

    事后,吉温问张宝儿,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张宝儿却闭口不言。

    也就是从那天起,魏闲云便成为了他们中间的一员。

    张宝儿与魏闲云并没有直接登上山顶,而是到了半山腰便停了下来。

    坡上有一座荒坟,与这昂然春意格格不入。

    张宝儿走到坟前,默默立在那里,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张宝儿突然问道:“先生,你真的不后悔吗?”

    “宝儿,如果我没记错,这是你第十三次问这个问题了吧?”魏闲云露出了一丝苦笑。

    “我知道,可是!”张宝儿忍不住晃了晃脑袋:“直到现在,我还觉得像在梦里一样,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张宝儿所说不敢相信之事,便是魏闲云今后要跟着自己了。

    魏闲云不再纠缠于张宝儿的问题,静静看着面前的孤坟,脸上露出了怅然的表情,忍不住吟道:“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