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158章

大唐小人物-第158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夫人低下头,然后又抬起,却是一脸的黯然:“我跟他成亲是一步之差,和他在一起生活的十八年,真是不堪回首,我对自己已经绝望了。但是,小倩正是大好年华,他竟然为了升官,要把小倩嫁给梁德全去做小妾。梁德全和他一样,是个没有人性、随心所欲、非常可恶的男人,我无法想象小倩将会怎样度过不幸的一生。再说了,小倩已经有了自己的心上人。所以,我决定下个赌注!”

    张宝儿心中一动:“夫人,小姐的心上人莫非就是张堂?”

    “他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小倩很喜欢他!”施夫人的眼神里充满了慈爱,接着神色又变得坚定道:“我平时给他做的菜,都对用油进行了适当的控制,可是这次我没有控制。我在赌,赌他会不会不加节制地吃,直到死死。结果,我赌赢了,所以,他死了!”

    张宝儿和吉温面面相觑,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

    回去后,吉温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将此事说与魏闲云。

    魏闲云听罢淡淡一笑:“施夫人说的没错,她并没有强行往施敬之嘴里塞东西,施敬之有机会停下不吃!这一切完全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只凭做了好吃的菜,是不能被定为杀人罪的。再说了,施夫人替我们解决了施敬之这个大麻烦,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就算是死罪,我们也要替她隐瞒,不是吗?”

    吉温点头道:“说得也是!”

    “还有呢!”张宝儿笑着补充道:“施夫人这么做为了保护张大哥未来的媳妇,也就是说施夫人是张大哥未来的丈母娘,就冲着这一点,我们也得替她瞒着。”

    ……

    近段时间来,李隆基心情的确不错。

    安桂、田中则、施敬之,梁德全的三个爪牙先后被除去,梁德全已是独木难支。潞州长史、司马的职位,全部由李隆基与姚崇的心腹担任,李隆基通过他们多方延揽人才,收拢民心,已逐渐控制住了潞州的局面。

第三百四十八章 形势大好() 
如今的梁德全已没有以前的飞扬跋扈了,见了李隆基变得小心翼翼。

    有了张宝儿与姜皎的大力资助,李隆基在钱财方面宽裕了许多,重新修建了宏丽的临淄郡王府,后面建有德风亭,亭西有辇道接盾花楼。理政之余,他常和潞州名士、幕僚、契友在这里赏景赋诗、评论国事。

    当然,若说道李隆基最惬意的事情,那便是结识了赵丽娟。

    李隆基从小就喜欢音乐歌舞,会填词谱曲,又会奏各种乐器。潞州是军事重镇,民风彪悍,可音乐歌舞方面却并不见长。跟张宝儿、姚崇、王守一、姜皎等人探讨时政、骑马打猎可以,但谈到音乐歌舞便是对牛弹琴了,李隆基常将此引为一大缺憾。

    有一次,张宝儿在永和楼请李隆基吃饭,提议叫唱曲的助兴,李隆基没有反对。

    当一男一女走进来的时候,李隆基仅仅是一瞥,心中却猛然悸动起来。

    只见这名妙龄女子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皮肤细润如温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而灵活转动的眼眸慧黠地转动,几分调皮,几分淘气,一身淡绿长裙,腰不盈一握,美得如此无瑕,美得如此不食人间烟火。

    李隆基的神情早已被张宝儿收入眼底,他心中乐了:看来这事有戏。

    赵丽花的歌喉清纯、嘹亮、空灵、悠扬,难以用言语形容,叫人销魂落魄。她那张秀丽的脸孔,随着唱腔变化出万般情傃,表情时而激情时而纯真,变幻莫测,直将李隆基听的痴了。

    赵丽花唱罢,张宝儿笑着问道:“郡王,她唱得如何?”

    李隆基双目还在迷离当中,他并不完全只是为赵丽花的歌喉所吸引,更重要的还有赵丽娟的美貌。

    恍惚之间,听张宝儿如此一问,这才收回心神答道:“真可谓是天籁之音?”

    张宝儿一语双关道:“若是郡王喜欢,那可得多来永和楼捧场呀!”

    李隆基脸上荡起了笑意:“我自然会的!”

    打这以后,李隆基便有了将赵丽花收为侧室的想法。可是,王蕙那里如何交待,这让李隆基很是头疼。王蕙是李隆基的郡王妃,他出身于武官家庭,算是将门之女,若李隆基将赵丽娟带回府去,势必会激起王蕙的嫉妒之心,这可是李隆基不愿意看到的。

    最终,还是张宝儿出面帮李隆基解决了这一难题,张宝儿让人买了一所隐密的宅院送给李隆基,玩了一出金屋藏娇。张宝儿的善解人意,让李隆基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

    “张公子,你来的正好!”李隆基一见张宝儿便笑呵呵地招呼道。

    张宝儿与李隆基接触的久了,说话也随意了许多,他打趣着李隆基道:“郡王面色看起来不错,莫不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你说的一点没错,是有好消息,而且是特大好消息!”李隆基乐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张宝儿看了一眼一旁的姚崇,猜测道:“老絩,是不是你已经大功告成了?”

    姚崇点点头:“托公子的福,的确是大功告成了!”

    姚崇是个稳重的人,他说大功告成应该没有问题,可这事实在是太大了,张宝儿有些不放心地问道:“老姚,真能做到万无一失?”

    姚崇没有回答,而是递过两张纸给张宝儿:“一张纸上的梁德全的笔迹,另一张是我模仿的,张公子,你可以鉴别一下。”

    “你们先在这里等我一会,我去去就来!”

    张宝儿拿着那两张纸,飞也似地离开了,只留下李隆基与姚崇两人面面相觑。

    张宝儿回到自己府上,将两张纸交给魏闲云仔细甄别,魏闲云给出了评价:足以以假乱真。

    张宝儿这才放下心来,又回到了临淄郡王府。一见到姚崇,张宝儿便上前拍着他肩头道:“老姚,干的不错!”

    姚崇也很高兴,他笑着道:“张公子,为了万无一失,我还冒险试过一回!”

    “哦?你是如何试的?”

    “前几日,梁德全正在起草一份公文,写到一半的时候,我让郡王安排人找了个由头将他诓了出去。待他出去之后,我将那份写了一半的公文重新誊抄了一遍,又放在了原处。梁德全回来之后,竟然没有丝毫怀疑,在我誊抄的公文上将另外一半完成之后便签发了。包括梁德全在内,所有看过此文的人,都没未发现这份公文是赝品!”

    听了姚崇这一番话,张宝儿深深舒了口气,站起身来摩拳擦掌道:“既是如此,我们可以动手收拾梁德全了!”

    李隆基与姚崇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出了兴奋,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熬出头了,他们怎能不高兴。

    ……

    半个月后,朝廷传来邸报,首辅宰相中书令宗楚客将要来视察潞州。

    虽说是早已计划好的事情,可真听到宗楚客要来的消息,李隆基心中还是有些慌乱。他派人将张宝儿请到府上,一见张宝儿就赶忙问道:“张公子,宗楚客来潞州后,万一被他看出些端倪,该如何是好?”

    “郡王,你就放心吧,宗楚客什么也查不出来!就算真查到了,大不了我们用钱也能堵住他的嘴!,让老姚按计行事便可,不用担心!”

    张宝儿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宗楚客虽贵为中书令,可他却有一要命的毛病,那就是贪财。只要能抓住他这个弱点,张宝儿便什么也不怕。

    同样心中慌乱的还有梁德全。按理说,宗楚客来潞州应该会先跟自己打招呼的,也让自己好有准备。可是却只发了邸报,连宗楚客来潞州的目的都没有提,这怎能让梁德全不觉得心慌。

    为了不至于太被动,梁德全安排心腹快马赶到长安去打听消息,可打听来打听去,满朝上下竟然没有人知道宗楚客此行的目的,这里面岂不是透着蹊跷。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如意算盘() 
不知是什么原因,一向张扬的宗楚客,此次来潞州却很低调,不仅随从不多,而且也不说明此次的来意。梁德全带着潞州大小官员前去迎接梁德全,宗楚客的目光在梁德全的脸上扫来扫去,却只说了句:“带我去驿馆吧,一路上也累了。”

    在潞州官员为宗楚客所设的接风宴上,洒过三巡之后,宗楚客借着酒劲,笑眯眯地望着梁德全道:“梁刺史,你可知道我此次来潞州的目的吗?”

    梁德全诚惶诚恐:“宗阁老,下官不知,请赐教!”

    听了梁德全的话,宗楚客心中很气恼:你自己所做之事还故作不知,害得我大老远跑到潞州。

    宗楚客的确有气恼的理由。

    二十天前,潞州刺史梁德全向中宗上书,揭发韦皇后营私受贿、买官卖官、独行乱政共十三项罪名,请求中宗严惩。

    中书省中书令宗楚客将梁德全的上书压了下来,悄悄将此事报告给了韦后。

    韦皇后得知后大怒,准备将其罢官。就在这个时候,安乐公主来为梁德全求情,声称梁德全历来对韦后忠心耿耿,定是被人陷害,让韦后放梁德全一马。梁德全其实并不算安乐公主的心腹,安乐公主之所以为梁德全求情,当然是为了每年孝敬自己的那些银子。

    韦皇后思忖再三,为了稳妥起见,决定派宗楚客亲自前往潞州一探究竟,然后再做打算。

    于是,宗楚客找了个由头,向中宗请奏前来潞州察看。

    有韦皇后在一旁吹风,中宗想也没想便准奏了。能将作为中书令的宗楚客亲自派来控查此事,可见韦后对此事非常上心。这也就是说,宗楚客的话最终决定着梁德全生死。

    梁德全在潞州颇有油水,但却只知孝敬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打自己,这让宗楚客早就心生不满。此次前来潞州,宗楚客已经暗自打定了主意,梁德全若是不识相,那就那就不会让他好过。

    宗楚客久在朝堂,老奸巨猾,听了梁德全的话心中虽然不悦,但面上却依然堆满了笑意:“不知就好,不知就好呀!”

    梁德全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了。

    “梁刺史,可否将你近日所撰写的公文送来,让我一阅如何?”宗楚客话音一转又道。

    “啊?”梁德全搞不清楚宗楚客是何意,一时愣在当场。

    梁德全的举动看在宗楚客眼中,却被他看作是做贼心虚,宗楚客认定此事梁德全肯定脱不了干系。

    “怎么?梁刺史,你有什么难处吗?”宗楚客眯着眼睛问道。

    “哦!”梁德全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道:“没有难处!没有难处!”

    看着梁德全慌乱地神情,宗楚客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

    潞州官驿的客房之中,宗楚客长吁一口气,将案几上的公文案卷轻轻合上。经过再三比对字迹,宗楚客可以确认,给中宗的上书确是梁德全亲手所为。

    其实,是不是梁德全上书并不重要,朝堂之中上书弹劾韦皇后的人不在少数,可最终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宗楚客来潞州一趟不易,关键看梁德全自己会不会做事。如果梁德全聪明,能让自己满意了,黑的宗楚客也可以说成白的,绝对保证他没事。

    在之前的接风宴上,宗楚客已经点拨了梁德全。

    此刻,宗楚客就像一个钓翁,静待鱼儿上钩。

    戌时将过,宗楚客的屋外传来来了敲门声。

    宗楚客心中一动:鱼儿上钩了!

    “进来!”宗楚客沉声道。

    门开了,一个人走了进来。

    当看清楚来人,宗楚客惊讶之色溢于言表:“姚阁老?怎么是你?”

    难怪宗楚客会感到惊讶,因为进门的不是他耐心等待的梁德全,而是不速之客姚崇。

    说起来,宗楚客与姚崇同朝为官多年。圣历元年十月,在内史狄仁杰的推荐下,姚崇被任命为夏官侍郎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进入宰相之列。大足元年三月,姚崇被任命为凤阁侍郎,入值中书;六月,又升任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在则天皇帝时期,姚崇担任宰相时间为六年零三个月,宗楚客的官职一直在姚崇之下。正因为有这样的渊源,故而宗楚客才脱口而出,称姚崇为姚阁老。

    姚崇向宗楚客施了个大礼:“姚某见过宗阁老!”

    不管怎么说,姚崇是自己以前的上司,他向自己行了大礼,宗楚客也赶忙回礼:“姚阁老客气了。”

    “宗阁老,我现在可不是什么阁老了,只是小小的潞州司仓参军,以后还望宗阁老多多提携呀!”姚崇将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

    姚崇的话让宗楚客很是受用,他点头道:“姚阁老,里边请,咱慢慢聊!”

    二人坐定之后,宗楚客试探道:“不知姚阁老深夜探访是……”

    姚崇也不隐瞒自己的来意,直接问道:“姚某想知道宗阁老此次潞州之行的深意!”

    “这个嘛……”宗楚客斟酌着不知该如何说。

    姚崇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三颗夜明珠,递到宗楚客面前:“请宗阁老笑纳!”

    宗楚客接过细看,只见三颗珠子散发出奇异的光茫,侧而视之色碧,正面视之色白。他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这三颗夜明珠价值不菲。

    收了夜明珠,宗楚客说话就爽快多了:“这个梁德全,有事自己来说嘛,何必拐弯抹角让姚阁老前来探听?”

    “宗阁老,此事与梁刺史无干,是姚某自己要问的!”姚崇的话出乎了宗楚客的意料之外。

    “不是梁德全让你来的?”宗楚客有些不信。

    “的确不是!”

    宗楚客既然收了姚崇的夜明珠,也懒得管他是不是梁德全派来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道来。

    姚崇听罢,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稍做深思,姚崇又说道:“宗阁老,姚某有一事相求!”

    “姚阁老请讲!”

    “若此事不是梁刺史所为便罢了,若真是梁刺史所为,他惹了皇后娘娘肯定没有好下场。姚某斗胆请宗阁老为姚某谋得这潞州刺史一职,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