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172章

大唐小人物-第172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宝儿哭笑不得地看着姚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仅仅数月不见,姚崇怎么会变成如此无赖模样。

    说起来,姚崇的无赖也是被逼出来的的。

    梁德全死后,姚崇接任了潞州刺史,一清点钱库,才发现早已是空空如也。梁德全已死,自然无法找他要钱了。

    姚崇接替潞州刺史后,除了朝廷规定的税收之外,把其它梁德全私订的苛捐杂税全部免除了。现在没钱用了,当然不能出尔反尔向百姓摊派。可自己接了这么个烂摊子总得要运转,到处都要用钱,坚持这数月已经让姚崇捉襟见肘了。如今,张宝儿回来了,姚崇便死死地粘上了张宝儿。

    张宝儿知道姚崇的难处,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只好点头道:“老姚,这事先容我考虑考虑,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如何?”

    有了张宝儿的保证,姚崇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剩下的事就让张宝儿去头疼吧。

    姚崇刚刚离开,张宝儿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有一位不速之客上门了。

    “守一兄,你找我准没好事,说吧,又遇上什么棘手的事了?”张宝儿苦着脸对上门的王守一道。

    “还是宝儿你了解我,我真是碰见棘手的事情了……”

    待王守一说完,张宝儿也皱起了眉头,这件事情还真不简单。

    原来,潞州城百姓大多信佛,五里八乡的人逢年过节便到云洞岩上朝拜十八罗汉殿,同时游览岩顶风光。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每隔一段时间,潞州府衙便会有人鸣冤告状,有少妇少女到云洞岩上烧香时失踪了。

    梁德全主政时,也曾派衙役上山踏勘、搜寻,可罗汉殿里除了一个老僧以外,没有任何人的踪影。一年又一年,虽然到那里去烧香的女子渐渐少了,但仍有外来香客报案。

    王守一担任法曹参军,上任没多久便有人击鼓鸣冤,他仔细听了报案人家的陈述,然后带了一班人马,立即赶往云洞岩,可依然是毫无结果。就张宝儿离开这几个月,已经有三名女子失踪了,王守一简直是一筹莫展,故而张宝儿一回来就前来求助了。

    张宝儿将信将疑道:“世上竟然会有这等怪事?这样吧,你先回去,明日你陪我与吉大哥走一趟这云洞岩!”

    送走了王守一,张宝儿将吉温喊来,把王守一所说之事详细说于了吉温。

    吉温听罢,也觉得奇怪:“这里面的确透着蹊跷,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待明日我们看了现场再说吧!”

    第二天,张宝儿与吉温在王守一和几名捕快的引领下,来到山脚。

    吉温看着香客信士络绎不绝,心里暗暗赞叹:“好一块风水宝地!”

    当到了出事地点十八罗汉殿门口时,只见一位老僧站在门旁,一手执拂尘,一手转佛珠。

    老僧似是对王守一非常熟悉,轻声细语道:“王参军莅临,贫僧有失远迎,乞望恕罪。”

    王守一上前扶住老僧,说:“慈悲大师德高望重,怎好劳烦出门相迎呢?”

    慈悲大师把王守一迎入殿堂,张宝儿与吉温扮作衙役模样,和其他几名衙役一起跟在王守一身后。

    慈悲大师捧出茶水,王守一便问起近日进香信士的情况。

第三百八十章 失踪案() 
慈悲大师叹了口气道:“托菩萨神明,年年月月日日迎来四方施主,谁知却有女子失踪有这等事出现,罪过罪过。王参军,你前几次来时,我已说过,前来进香的施主,贫僧都是有迎无送,离山之后,贫僧一无所知,更何况男女授受不亲,贫僧更少过问。”

    张宝儿一想,慈悲大师所言极是,女人入庙,僧人哪敢斜视。

    王守一点点头道:“大师所言极是,只因公事在身,本参军不得不违背庙规,请师父带我巡视庙堂内外如何煟俊

    “哪里哪里,皇天后土,惟命是从,贫僧为解救凡俗危难,挞恶扬善,理当奉陪。”

    张宝儿与王守一在慈悲大师陪同下,先是膜拜了十八罗汉,然后便步步踏勘,殿中砖地均为实地;敲击四壁,均为砖砌;菩萨台座亦严严实实。慈悲大师的禅房,斗室寸土,只供一人睡卧,四壁清洁。张宝儿又沿殿堂四周、转石绕树,均无发现异常。

    正当张宝儿准备回府时,山下又来了两个妙龄女子,提着香篮姗姗而来。

    慈悲大师说:“参军大人,恕贫僧不能远送,山下又有施主来了。”

    王守一连忙摇手道:“无妨无妨。”

    张宝儿走下山时,行至一块刻有“潞州第一洞天”大字的巨石旁,便悄声对王守一说:“我与吉大哥去下面的佛母殿走走,你和几名捕快守在此石处静候,看看那两位女子是否下山!”

    张宝儿与吉温到了佛母殿,参拜十八手佛母,然后径自下山回府。

    张宝儿刚回到府中,王守一便前来报告,说那两位女子参拜了十八罗汉,然后有说有笑地下了山,老和尚连送也没送出门口。

    张宝儿心里犯了难:这广漠山野,屡出案情,一来时间拖的长,二来人证物证全无,要怎么办才好。

    吉温也是一脸愁容,他们有些无计可施了。

    想不出头绪来,索性不想了,张宝儿邀着吉温便往后院走去。

    回到后院小厅,江雨樵招呼张宝儿与吉温一同进餐。

    “宝儿,我就不吃了!”吉温推辞道。

    “走,一起吃,吃完了正好我还要向你请教呢!”

    娑娜正与娑娜有说有笑,见张宝儿进来,起身问道:“宝儿,你去哪里了,一天都见不到你的影子!”

    张宝儿满脑子装着今日前去勘探的的细节,担心那无辜女子现在到底在何方,是死是活是伤,娑娜的话他并没有在意。

    见张宝儿并未理睬自己,娑娜的小嘴顿时撅了起来。

    江小桐了解张宝儿的性子,她知道张宝儿肯定是有心事,拍了他一下:“为何闷闷不乐,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心事?”

    张宝儿本不想把案子的事带到家里,可看到江小桐如此关切,自己又一时无计可寻,就把案情说了一遍。

    江小桐听了心头一震道:“此系人命关天之事,宝儿你应该帮助王守一破了此案。”

    影儿也在一旁也皱眉道:“前些日子,我曾听邻居阿婆唬过她的孙女说‘你要再哭,我送你去东他岩洞岩十八罗汉殿。’我当时问她,你怎么这样吓唬你孙女?她说,‘那个殿有老虎出没,有些去拜菩萨的人经常在那里被叼走。’可见这不是一两个人受害,应该查一查,探个究竟。”

    张宝儿一听,觉得有理,一吃完饭,马上让王守一把所有的案牍查阅一遍,看看有否类似的案情。

    一查,果然每隔十天半月左右,便有一起发生在十八罗汉殿的女子失踪案。

    张宝儿与吉温一商量,马上让王守一发令,召集一些尚在本地的受害者家属,前来重诉案情。

    吉温听过以后,发现有几点严同:一是出事地点均在十八罗汉殿参香后失踪,二是失踪人均为年轻美貌的女子,三是失踪后均不见尸首及随带物品。

    张宝儿也在心中暗想:劫财劫色的盗寇为何只出现在十八罗汉殿?如果是老虎叼人,为何踏勘时不见血迹、不见遗物,难道老虎连首饰珠宝都吃进肚子里吗?

    张宝儿与吉温对视了一眼,看来,慈悲大师有重大嫌疑。但又一想,慈悲大师年届花甲,德高望重,举止温文尔雅,卧室内又无异常,难道是作案者为嫁祸老僧,专在此作案不成?

    思来想去,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一天,张宝儿刚起床洗漱完毕,还没进早餐,王守一便急匆匆赶来:“张公子,又有人失踪了。”

    报案的是外县一个员外,一家人发了财,到云洞岩十八罗汉殿祈求平安。全家人拜了菩萨后,慕名“仙脚迹”,上山游览。惟有小女有惧高症不敢再向上攀登,由婢女作陪在罗汉殿门口一块石板上歇息。众人看了仙脚迹很快下山,却不见了主婢两人。询问庙中师父,师父说只见两个女子沿山下去了。全家人在山下大小洞穴找了一夜一天,仍不见两人身影。

    张宝儿听罢,心中大急,叫上吉温到了山下,急急登上十八罗汉殿,令人细细搜寻石缝草间,看看有否遗物。

    结果,在山坡上“婢女坑”洞旁发现主婢两人的绣鞋。

    山村附近的人活灵活现地说:“从前一位张员外,生了个呆傻儿子,三四十岁都不懂世事。张员外从外地买了一个女婢,意欲强迫她与呆傻儿子成亲。女婢坚决不从,跳涧身亡。这是女婢的亡灵把这主婢两人招引去作伴了!”

    听了这个传说,众人心惊肉跳,那个外地员外也信以为真,在婢女坑口烧了些纸钱,便回老家去,不想再追寻案情了。

    可张宝儿心中却不平静。他苦思冥想,既然婢女坑会招人作伴,为什么这么多的游人没被招走,偏偏要招与罗汉殿有关的人呢?

    江小桐这些日子也十分关注此案,她听了张宝儿的分析,也赞同道:“宝儿所想极是,冤女招人,为何要脱下主婢两人的鞋子摆在坑口呢?这分明是有人故意转移视线,嫁祸冤鬼。”

第三百八十一章 擒凶() 
张宝儿不解道:“那主婢拜了菩萨,出了殿门,与罗汉殿有何瓜葛呢?”

    娑娜突然在一旁道:“宝儿,寺庙可有规矩,进了第一次,就不能进第二次了?”

    张宝儿摇头道:“没有。”

    娑娜公主接着说:“既然没有,就有可能再进去一次。”

    张宝儿盯着娑娜:“这么说,你是怀疑慈悲大师了?”

    娑娜若有所思道:“你记得你说过,慈悲大师对女施主不敢斜视,有迎无送。那为什么当老员外问他主婢两人的行踪时他马上说,看见两个女子沿山下去了。就是说,他要引导众人搜山,拖延时间。到了第二天,本来已经搜寻过的婢女坑,却出现了两只绣花鞋,这难道不奇怪吗?”

    张宝儿一听,犹如拨开五里云雾:“你的推测有道理,但没有人证物证怎么抓人呢?就算凶手真的是他,他不承认我们总不能逼供吧?”

    娑娜一听也傻眼了,推测归推测,办案归办案,现在必须拿到人证物证才行。

    张宝儿突然灵光一现,哈哈笑道:“我想到办法!”

    江小桐赶忙问道:“什么办法,快说说!”

    “我去找两个女子,上山烧香。然后派人暗自跟踪,一旦发现女子不见了,马上就把慈悲大师抓起来进行现场搜查,看他能做什么手脚蒙混过关!”张宝儿洋洋得意道:“我听魏先生说过这一计,这叫引蛇出洞。”

    江小桐听了点头道:“的确是妙计,不过……”

    “不过什么?”

    江小桐一本正经道:“你找的那两个女子,若是遭了毒手怎么办?你如何向她们的家人交待?”

    江小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张宝儿顿时傻眼了。

    江小桐笑嘻嘻道:“这里有两个现成的女子,何须到外边去找。还是让我和影儿亲自走一趟吧。”

    “这怎么能行?要是你们出了什么事……”张宝儿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坚决不同意。

    江小桐见张宝儿如此关心自己,心中很是受用,她笑着道:“你忘了吗?我和影儿可都是有武功的,一个老和尚有甚担心的?再说了,我们还可以让华叔藏在暗中,有什么不妥,华叔随时可以支援我们!!”

    ……

    一切布置停当,选了一个节日,张宝儿等人假扮香客混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到了日落西山,天边还挂着一抹余辉时,山上渐渐冷清起来。

    这时,从山脚下走来两个小女子,从打扮来看,是刚刚办了丧事的民家少妇。走在前面的女子,身着麻衣白裙,头插白花,满脸泪痕。旁边有个小姑娘搀扶着她,手里提着香篮。

    不用问这两人正是江小桐与影儿。

    两人跌跌撞撞走到罗汉殿门前,江小桐呜呀一声,哭倒在门口。

    这时,正在庙中的慈悲大师赶忙走到门口,他不马上去搀扶江小桐,而是向山下左右扫视了一番,才弯腰伸手去搀扶她。

    江小桐赶忙把身子一缩,脱开慈悲大师的手,说:“影儿,快来扶我!”

    慈悲大师连忙转口说:“贫僧以为施主昏倒在地,失礼了失礼了!”

    江小桐在影儿的搀扶下,扑跪在香案前的蒲垫上,一声哭一行泪地诉泣:“我的命好苦哇……”

    影儿摆开供品,点燃香烛,交给江小桐。

    江小桐虔诚地拜了三拜,说:“菩萨神明,保佑我夫在天之灵渡过苦海,早日投胎,奴家祈愿下世再与你陪伴……”

    慈悲大师听了,也声音哽咽地念起:“阿弥陀佛,保佑施主阖家平安!”

    念完,点燃三炷香交给江小桐,说:“施主不必伤心过度,老僧替你超度亡灵,让你夫离开地府进入西天极乐世界。”

    江小桐听了感激地说:“多谢师父。”

    当江小桐正要举香膜拜时,慈悲大师说:“且慢,那是祈福求财的蒲位,施主要超度你夫亡灵,请到香案旁边的蒲位跪拜。”

    影儿扶着江小桐,一起走到旁边一块蒲位上双膝跪下。慈悲大师拿起一只铜铃,在两个女子头上轻轻摇了几下,随着铃声,他念念有词。

    突然,“哐当”一声,两位女子跪拜的蒲位晃动了一下,两人跌入了一个黑洞洞的深坑,地面上瞬间又现出平坦的蒲位。

    慈悲大师面对刚刚发生的事视而不见,依旧一边走一边摇铃念经,一直走到门口,发现没有人来,突然向门口处一块石板冲去。他掀开石板,下面有个洞穴。慈悲大师跳进洞穴,移动石板盖住洞口,点燃一根蜡烛,顺着洞下只及一人高的小道走去。

    只见地窖中间悬空摇动着一只大网,网中正是两个挣扎的女子。

    慈悲大师把蜡烛放好,望着大网嘿嘿阴笑了两声:“施主莫要挣扎,我会来帮你脱离大网的。”

    慈悲大师一边解开网绳,一边说,“好可怜啊,这么好看的小姐,年轻轻就没了丈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