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223章

大唐小人物-第223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捉奸杀奸,但是必须拿双,否则便以故意杀人论处。徐大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昨日的吕老汉,明明吃了暗亏,却无法拿出证据为辩白。

    徐大民自然不会像吕老汉一般吃亏又上吊,他又想起了程清泉,便趁着夜色再次去讨主意。

    此时,程清泉正在屋里生闷气呢。

    程清泉好不容易从徐大民那里赚了六十两银子,却不小心把银票丢了。好在被一个乡下小子捡到还了回来,也怪自己,拿了银票走人不就行了,偏偏要讹人家四十两银子,结果六十两银子白白打了水漂。

    至于张宝儿结案所说的,丢失的银票官府会协同查找,一旦找到会通知自己来领取。那都是骗鬼的话,程清泉心中很明白,这六十两银子肯定回不来了。

    程清泉听徐大民讲了事情的经过,心中多少有了些安慰:虽说丢了六十两银子,这回又可以从徐大民身上赚回来了。

    程清泉果然是做过县丞的人,漫不经心便又给徐大民支了一招:“你家不是住在西门城墙根儿吗?更深夜静之时,晚上留点心,只要有男人从你门前过,一刀宰了他,和你娘子的尸体放在一起,不就凑成一双了吗?”

    徐大民听罢如醍醐灌顶,胸中豁然开朗,这一招绝对能让自己化险为夷。

    徐大民转身便走,却被程清泉叫住:“时间紧迫,你不可能三番五次过前来讨教,县令张宝儿可不是好糊弄的,我现在就教你如何应对官府的盘问,免得到时不能自圆其说!”

    程清泉不愧是做过县丞的人,三言两语就说得徐大民五体投地,连连称是。

    徐大民回到家中,拎根木棒躲在了院门外的暗处,约摸三更天时分,还真等到了一个替死鬼。昏暗的月光下,看准的确是个男人,徐大民突然闪身从大树后面蹿出,当头一棒将其击倒,拖进了自家屋里。尔后,解开那人腰带,弄乱衣裳,作出行奸模样……

    ……

    张宝儿正与陈桥说着前两天徐大民的案子,又有衙役禀告:“县令大人,西门城墙根又出命案了!”

    张宝儿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名衙役却露出一副奇怪的表情:“这徐家也不知是否撞了鬼,连出凶案!”

    “难道又是徐大民?”张宝儿和陈桥异口同声问道。

    “正是!”

    张宝儿和陈桥对视了一眼: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张宝儿带着一干公事人等赶来了,徐大民家再次成为命案现场。

    现场一片狼藉,徐大民的娘子死在床上,奸夫倒毙在床下,满是**被杀的迹象。张宝儿让仵作和虔婆先对两具尸体进行勘验,自己则让衙役搬来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把那院落当成临时的公堂,对徐大民进行例行讯问:“徐大民,把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

    命案经过报案时已经说过了,可张宝儿要问,徐大民只好再重复一遍:“昨天傍黑的时候,我从外边喝酒回来,听见屋里响动异常,我家娘子与与奸夫在床上苟合,淫荡之声不绝于耳。我愤怒不已,就从院角找来一根木棒,然后用脚跺门。跺了半天,开门的正是那衣衫不整的奸夫,小人当头一捧将他击倒,又扑向床边打死了那个贱人。打死二人尤不解恨,再用木棒捣烂了那奸夫的命根子……”

    这时屋内勘验已毕。虔婆报告:徐大民娘子的伤在头顶,颅骨几近粉碎,且昨天确曾红杏出墙,与男人有过苟合。

    接着仵作报告:那男人伤在脑门,与徐大民所诉吻合;只是命根子已毁,昨天是否与女人有过苟合却不得而知。

    “不过……”仵作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据我推测,奸夫应该和徐大民的老婆有过云雨之事,且被徐大民看见。不然徐大民为何如此恨奸夫的命根子,必要毁掉而后快呢?”

    张宝儿看着徐大民,忽然觉察出一些怪异。

    按照仵作、虔婆的勘验结果,此案目前有利于徐大民,捉奸杀双合情合法,徐大民的头上为何会冒虚汗呢?

    张宝儿接着讯问道:“徐大民,依你所说,命案发生在昨天的傍晚,可你为何等到天明才去报案?”

    “我昨日喝多了,又是第一次杀人,且连伤二命,累坏了也吓坏了,故而丢下木棒我也倒下了,直到天明时才醒来。”

    徐大民的回答没有什么破绽,张宝儿也不纠缠,继续问:“你不是有个伙计王大柱吗,案发时他在哪里?”

    徐大民叹口气道:“我近日打算出门,怕他和我老婆孤男寡女的惹出是非,已经把他辞退了。都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然的话也许不会生出这场命案来。”

    虽然没有什么疑点可问了,但张宝儿还是觉得此案有些蹊跷,他决定先去看看现场吧。

    张宝儿与陈桥来到徐大民的卧房。

    张宝儿扫了一眼两个死者,突然一边后退一边惊呼道:“快来人!”

    有两名捕快应声跑过来。

    张宝儿命令其中一人:“你速去将县衙原来的县丞程清泉带到现场!”

    “你附耳过来,速速去打听一件事情!”张宝儿又对另一个吩咐道。

    “县令大人,这是怎么回事?”陈桥不知张宝儿为何是这副模样。

    张宝儿恨声道:“差点就让这徐大民这厮蒙混过去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离开曲城() 
“哦?县令大人,此话怎讲?”陈桥奇怪地问道。

    张宝儿苦笑道“陈县丞,你有所不知,我去县学拜访教谕的时候,见过这个死者,刚被仵作擦洗了面孔,我认出来了,他是一个食宿都在县学的廪生。县学对廪生管理严格,而这个廪生据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子,怎么会在傍晚跑出来与人**呢?况且这廪生才十七八岁,而徐大民的娘子已经三十有余,年龄上如此不般配,怎么能勾扯到一起?”

    听了张宝儿的话,陈桥瞪大了眼睛。

    不一会,去县学的衙役很快回来了,还带回了几个学子。

    几个学子作证:昨日白天到夜晚二更天之前,这个廪生都没有离开过县学。二更天以后,有个同窗突然腹痛,这廪生说自己家中有药,便自告奋勇回家去取,结果一去不返。

    所谓的“奸夫”竟然是死于非命!张宝儿震怒异常,拍案喝道:“徐大民,你可是亲眼看见你娘子与那年轻人行奸吗?”

    徐大民言之凿凿:“正是。若不是亲眼所见,小人怎肯故意制造丑闻把绿帽子戴在头上?又怎么会捉奸拿双?”

    张宝儿突然冷笑一声:“好一个捉奸拿双!我告诉你,你娘子昨天确曾与男人苟合,可采花之徒却非这个年轻人!他是县学的廪生,昨天傍晚根本没有离开县学,怎么与你娘子苟合?倒是他二更天后出来,三更左右走到这里,被你一棒击倒,拖进屋里冒充奸夫!为了扰乱视线,你才故意把他的命根子捣毁!事实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徐大民没想到自己随便击倒之人是个县学的廪生,更没想到县学的学子过来作证了。他张口结舌,嗫嚅了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衙役喝声“从实招来”,如狼似虎,声震屋瓦,把徐大民吓软了身子:“我招,我招!昨夜娘子与人**是真,只是因为走脱了奸夫王大柱,自己杀奸不成双,才使了移花接木的手段,找了一个替死鬼。”

    张宝儿马上派人去捉拿王大柱对证。

    张宝儿对徐大民冷声道:“想不到你竟然如此心毒手狠,我会让你后悔终生的!”

    徐大民大叫冤枉:“我本是生意人,如何能想出这样的主意?都是程清泉出的高招啊!”

    “程清泉出的高招?”张宝儿冷笑一声:“好一个程清泉!”

    不一会,程清泉被捕快带了过来。

    张宝儿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程清泉,你给徐大民出了什么高招,如实讲来!”

    程清泉知道这里发生了命案,猜出徐大民露出了破绽。他打量了一眼灰头土脸的徐大民,估计把什么都招了。既然徐大民都招了,自己又何必去受皮肉之苦?于是,程清泉一股脑儿将自己知道的交代了个清清楚楚。

    听了二人的交待,陈桥这才知道自己前天审吕老汉一案时,被这二人给捉弄了,他异常愤怒地指着程清泉,好半晌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张宝儿强压怒火道:“程清泉,你曾经做过县丞,竟然知法犯法,我现在也不对你行杖刑了,你且去到时命案现场看看,便会明白自己有何报应了!”

    说话间,王大柱也被带来,他老老实实承认前天夜里帮徐大民折腾了吕老汉的尸体,昨天傍晚与徐大民的娘子发生了奸情。

    张宝儿挥挥手道:“胁从不问,施以杖刑以示惩罚。”

    再说程清泉去徐大民的卧房,看到了那具男尸,立刻放声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狠狠抽自己的嘴巴,连嘴中溢出了鲜血都不知道。

    程清泉这会是发自内心地悲伤:那死于无辜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独子!

    其实,张宝儿刚才便已认出那廪生是程清泉的儿子,只是不明白他为何会死在这里。

    直到县学的学子赶来后,徐大民“咬”出了程清泉,他才在心中感叹天道巧合,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望着程清泉悲伤的模样,陈桥不禁感慨道:“两起祸事,均源自那张无字借据。徐大民因恶意昧财,间接害死了吕老汉。又因发现奸情打死娘子,李代桃僵株连无辜,他自己肯定是死罪。也就是说,一张无字借据,害了四条性命!”

    张宝儿听罢点点头,随即宣布了判决结果:将徐大民就地正法,以慰冤魂。至于程清泉,上天让其晚年丧子!但是上天虽有报应,人间法绳难减,判处三千里流刑!

    如此判决,大家拍手称快。

    ……

    这天一大早,罗林敲开了吴仕祺家的大门。

    “罗捕头,这么早找我,有事吗?”吴仕祺奇怪地看着罗林。

    吴仕祺不知道,罗林此时已经是曲城县尉了,是张宝儿向慕亮建议让他担任县尉的。

    “吴员外,这是张县令给你的!”

    罗林递过一样东西。

    吴仕祺接过一看,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他惊讶地抬起头来:“这是做什么?”

    罗林对吴仕祺道:“张县令让我转告吴员外,他到曲城以来,承蒙吴员外的关照,这是他的一点心意。”

    “张县令他……”吴仕祺结结巴巴道。

    “张县令已经离开曲城了!”罗林怅然道。

    曲城外的七里坡驿道边上,新任县令宋佳成与新婚夫人白锦娘,正与张宝儿一行道别。

    “宋县令,就此别过吧!”张宝儿朝着宋佳成一拱手道。

    “县令大人,我……”宋佳成有些哽咽不知说什么好了。

    谁也没想到,张宝儿能将做主薄没多久的宋佳成,推荐成为新的曲城县令,宋佳成怎能不对张宝儿感恩戴德。

    张宝儿瞅了一眼白锦娘,又对宋佳成道:“宋县令,我可把丑话说在前面,若你将来祸害百姓,我张宝儿是不会放过你的!”

    宋佳成正要表白,一旁的白锦娘抢先道:“县令大人对他如此恩德,他若做坏事,不用县令大人你出手,我白锦娘就会与他恩断义绝,为民除害的!”

    听了白锦娘的话,宋佳成有些尴尬,呐呐无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又见李隆基() 
张宝儿笑道:“宋夫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宋佳成与白锦娘目送着张宝儿一行远去的车队,迟迟没有离开。

    微白的天空下,两边的山峰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峰尖,真象一幅笔墨清淡、疏密有致的山水画。

    “赵捕头,你真想清楚了?”张宝儿瞅着与自己并肩骑在马上的赵朗真问道。

    “我想了很久,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虽然我离开军队已经很久了,但我的魂还留在那里,我喜欢做骑兵!你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再说了……”赵朗真回头瞅了一眼身后的马车,对张宝儿笑道:“阿娘都同意了,我怎么会不同意?”

    “赵捕头,你放心,我会把你阿娘当作自己的阿娘一样!”张宝儿拍了拍赵朗真的肩头道:“能不能把那些孩子训练成真正的骑兵,就看你的了!”

    就在张宝儿与赵朗真交流的时候,他们身后一辆马车内的陈桥与陈书吏也在攀谈。

    陈桥问道:“二叔,我知道你是个恋家的人,这一把年纪了怎么会下决心离开曲城跟张县令去长安呢?”

    “还不是为了你!”陈书吏叹了口气道。

    “为了我?”陈桥很是诧异。

    “你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对是否跟着张县令,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犹豫。诚然,你若不去,可以顺理成章地做曲城县令。但有一点你肯定想不到,跟了张县令,你的前程远远不止这么点!”

    陈桥沉默不语。

    陈书吏继续道:“我是不会看错人的,听我的没错。就是为了让你彻底下决心,我这把老骨头才会义无反顾跟你同去!”

    “二叔……”

    看着陈书吏额头上的皱纹,陈桥暗自在心中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他老人家一片苦心。

    ……

    事隔一年,张宝儿又回到了大草滩马场。

    马场的规模比以前扩大了许多,童奴也扩充到了一千多人了,整个马场一副欣欣向荣的场景。

    将赵朗真等人在马场安顿好之后,张宝儿便急忙赶回了潞州城。

    李隆基早已得到了消息,刚进城门,张宝儿便被李隆基的人请到了临淄郡王府。

    “久违了,郡王老姚,张宝儿有礼了!”张宝儿一边作着揖,一边打趣地望着李隆基与姚崇:“你们这是怎么了,搞出这么大的阵势,怪吓人的!”

    “张公子,事情好像有些不妙!”李隆基一脸阴沉道。

    “怎么了,郡王,出什么事了?”张宝儿很少见李隆基如此模样。

    “那女人好像嗅到了什么风声!”

    “什么?”

    张宝儿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