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228章

大唐小人物-第228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稀泥。可是公主殿下,您想过没有,一旦双方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您觉得陛下能看着您除去他的妻子吗?他会帮谁呢?只要有陛下在,公主殿下你就不可能有胜算,我说二八开都是有些高估了的!”

    太平公主目光闪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宝儿接着道:“陛下身体虽然不好,但一时半会还不会有大问题,可你们之间的最终决战,却一触即发,真到了那时候……”

    说到这里,张宝儿停了下来,他的话虽然没说完,但谁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张宝儿这一番话,在回长安之前就与魏闲云反复讨论过,他们心中清楚,回到长安少不了要与太平公主打交道,故而做了充分的准备。果不其然,今日便派上了用场。

    “那依张公子看,我该怎么做?”太平公主终于说话了。

    “只须做两点便是了!”张宝儿侃侃道:“第一是继续增强实力,当务之急是要设法把相王的五个儿子召回长安!”

    太平公主不解道:“为何要召回他们?”

    “公主殿下的实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相王的故旧,可相王却不愿干政,这就让公主殿下的实力大减!若召回相王的五个儿子便不同了,他们可以让那些潜在的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来!”

    太平公主点点头,但却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相王的五个儿子,真正能拿出手的只有三儿李隆基,让他回来便是了,为何要让五人都回来呢?”

    “其余四人回来是为了陪衬和遮掩临淄郡王,而临淄郡王回来后,若是能与公主殿下联手,不但会增强公主殿下的实力,而且有些事情可以让他去出面,这样便能分散韦皇后对您的注意力,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我想公主殿下没有理由拒绝吧!”

    太平公主点点头:“这第二点是什么?”

    “等!”

    “等什么?”

    “等韦皇后犯错,若她不犯错,在目前的形势之下,公主殿下你不会有任何胜算!”张宝儿毫不客气道。

    太平公主话题一转又问道:“不知张公子你站在什么立场上?”

    张宝儿想也没想便道:“不偏不倚,至少在表面上微臣不会站在你们二人任何一边!”

    “噢?你是这么想的?”张宝儿的回答有些出乎太平公主的意料。

    “不是微臣这么想,而是现在的形势根本就容不得微臣选择!”张宝儿苦笑道:“微臣若现在就明打明的投向公主殿下,估计还没等微臣站稳脚跟,就会再次重蹈被逼离开长安的覆辙。微臣也曾想过假装投靠韦皇后,暗中帮公主殿下,可韦皇后生性多疑,如此做了反而会增加她对微臣的疑心!”

    太平公主点头道:“你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第五百零八章 后生可畏() 
“多谢公主殿下体谅!”

    “张公子,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太平公主请求道。

    “公主殿下,有何吩咐请直言!”

    “想必魏先生也给你讲过,在我和韦皇后之间,还有一股隐藏的幕后实力,已经很多年了,但我始终没找出这幕后之人是谁,希望你能帮我查出来!”

    张宝儿诧异道:“公主殿下为何如此相信微臣,这样机密的事竟然会交给微臣来做?”

    太平公主直言道:“不是我相信你,是魏先生相信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两年前我才让他跟着你的!”

    “微臣一定会帮公主殿下查出这幕后之人,但微臣也有个要求,希望公主殿下能够应允!”

    张宝儿竟然向自己提条件,这让太平公主心里很不舒服,但她却不动声色道:“你说!”

    “希望公主殿下能让魏先生继续跟着微臣!”张宝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太平公主沉默了好一会,才点头道:“我答应你!”

    张宝儿长长舒了一口气,对太平公主道:“按照公主殿下的吩咐,微臣可真是敝开了谈的。该是说的也都说了,微臣要告辞了!”

    太平公主摆手道:“既然请你到我府上来,怎么能不吃饭便回去呢?”

    说罢,太平公主带着几人移坐到客厅。

    客厅的桌上已摆上了八盘荤素冷拼,每个座位前还各摆着一份名贵水果、一份糕点小吃。至于杯盘餐具之类自不消说,在位上整整齐齐摆得妥帖。

    太平公主坐了上座,上官婉儿则做了主座,张宝儿被安排在与太平公主相对的宾位上,崔湜则在张宝儿的下首陪坐。

    接着便有侍女传菜,山珍海味,各色荤素是应有尽有。似乎是事先得了吩咐,侍女尽将些色香诱人的菜肴搁在张宝儿面前……

    ……

    双方作别。

    看着崔湜与张宝儿搂着脖子摇摇晃晃离开,太平公主平静地问道:“上官昭容,你怎么看?”

    “后生可畏呀,没想到两年不见,他竟然像换了个人一般!”上官婉儿感慨罢,又看向太平公主认真道:“不过,不得不承认,他看的很准!”

    “不错。”太平公主叹一声道:“魏闲云的眼光很独到,怪不得当年会一再推崇他呢!”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道:“有他在,韦皇后的以后的日子想必不好过了!”

    “是呀,这以后的戏应该是越来越精彩了!”太平公主喃喃自语道。

    ……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便派人来通知张宝儿:陛下有旨,让他明日参加朝会。

    四月初一,清晨五更二点,随着太极宫承天门上敲响第一声晨鼓,长安城各座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街鼓齐声响应。长安城清晨的街鼓规定要敲三千下,清晨的鼓声响起之后最先开启的是长安城四周的城门,接下来是各个坊区的坊门。皇宫的宫门是最后才开启的,所谓先外后内。

    需要上朝的官员必须在五更五点之前就赶到皇宫宫门外,对于居住的离皇宫较远的官员来说,时间是有些紧张。当官员穿戴整齐骑上马走到坊门口时,晨鼓敲响坊门打开,这时便可以走上大街赶往皇宫了。既然是早朝,早起的当然也包括李显,李显要主持早朝,他不出现在宫殿中,文武百官就只能在宫殿外面干等着。

    当晨鼓敲响之后,宫女们便捧着熨烫整理完毕的衣裳送往李显的寝宫,这些衣裳都是用郁金香和龙脑香薰过的。

    比起那些早起的官员,张宝儿可就幸运多了,他住的地方离皇宫不远,可以在府上吃完早饭,不紧不慢地去上早朝。

    太极宫是三大内之一,称为中朝,俗称西内,是皇帝每月朔望视朝的宫殿,朔指的是初一,望指的是十五。太极殿布局非常讲究,主体建筑采用“前朝后寝”,以朱明门、肃章门、虔化门等宫院墙门为界,把宫内划分为“前朝”和“内廷”前后两个部分。朱明门、虔化门以外属于“前朝”部分,以内则为“内廷”部分。以宫门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皇帝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册封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大典及宴请朝贡使节等也多在此殿举行。

    宫门开启后,张宝儿随着百官依次进入大殿。这其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张宝儿找了个靠后的地方,像模像样地站着。

    终于,李显穿着龙袍上朝了。

    朝议尽是些琐碎之事,张宝儿也懒得去理会,就这样耗了一个多时辰。

    眼看着朝议就要结束了,李显突然朝着张宝儿站立的方向喊道:“张宝儿可在?”

    张宝儿正在走神,压根没有反应。

    “张宝儿!”

    “啊?”李显连着喊了好几声,张宝儿才醒过神来。

    李显并没有介意张宝儿的怠慢,只是柔和地笑道:“张爱卿,你到前面来!”

    张宝儿不知李显是何意,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前去。

    “诸位爱卿,他是曲城县令张宝儿,前些日子我们议过让他做京兆尹一事,今日我们再议议此事!”李显指着张宝儿道。

    文武百官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过张宝儿,此时见皇帝陛下提起,当然知道李显的用意。

    “张爱卿在曲城做县令,短短时间便禁绝偷盗,一举平定为害曲城多年的匪患,而且破了许多奇案,想必众爱卿都已经知道了。朕今日决定,让张爱卿担任京兆尹一职,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寂静,绝对的寂静,李显说罢,朝堂之上连落根针的声音都能听到。

    沉寂了好会,一个声音突然响起:“陛下三思,此事不可为。”

    文武百官听得分明,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坐在李显身后垂帘参政的韦皇后。

    李显头也不回道:“朕就知道皇后不会同意,所以事先并没有说及此事。皇后,别的事情,朕都依你,今日之事朕就做一回主了!”

第五百零九章 忠臣() 
“陛下,你……”韦后的声音在颤抖,虽然没有了下文,但文武百官都能感觉得出来韦后的愤怒。

    站在百官之首的宗楚客悄悄回过头去,他的目光扫过之处,纪处纳、崔日用、窦怀贞、李峤、韦温、刘震南、武延秀、韦播等人都朝他微微点头。

    “陛下,万万不可!”宗楚客站了出来。

    “有何不可?”李显皱起了眉头,他知道宗楚客是韦皇后的心腹。

    宗楚客振振有词道:“张宝儿虽然治理曲城有功,可长安绝不是曲城所能比的,恐怕他无法担此重任!再说了曲城县令只是从七品,可京兆尹却是从三品,若陛下一意孤行,恐怕难以服众。”

    李显不耐烦道:“你这是危言耸听,朕心意已决,爱卿休再多言!”

    宗楚客不为所动,噗通跪倒在地:“望陛下为苍生社稷为重,请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

    宗楚客话音刚落,纪处纳、崔日用、窦怀贞等十几人也跪倒在地。

    “请陛下收回成命!”

    许多观望的大臣见此情景,哪敢怠慢,也跪下加入到了宗楚客的阵营,大殿内还站着的大臣寥寥无几。

    “你……你们……”李显见此情景,浑身颤抖用手指着宗楚客等人,气得说不出话来。

    李显与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僵持着,谁也不愿意退缩半步。

    “陛下,微臣想说几句话,望陛下恩准!”就在此时,张宝儿的声音突然响起。

    李显与文武百官的目光一齐射向了张宝儿。

    “你有什么话就说吧,朕准了!”李显对张宝儿和颜悦色道。

    张宝儿叹了口气:“陛下,说心里话,微臣真不想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京兆尹!但是……”

    说到这里,张宝儿瞅了一眼跪了一地的大臣们,对李显道:“但是,陛下,今日微臣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争一争这京兆尹,不为别的,就为给陛下争一口气,让天下人都明白,陛下也是有眼光的,也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拿捏的!”

    “宝儿,你说的好,朕支持你!”李显听了张宝儿这一番话,心中顿时激昂起来。

    张宝儿走到宗楚客面前,目光炯炯地盯着他:“不知宰相大人不让我做这京兆尹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

    宗楚客让张宝儿盯得有些心虚了,但依然梗着脖子道:“自然是出于公心!”

    “这么说你是忠臣了?”

    “自然是忠臣!”

    张宝儿点点头道:“自古忠臣就不怕死,宰相既然是忠臣,那为了社稷肯定不怕死谏了?”

    “自然不怕!”

    “那好,你若今日敢死于这大殿上,我就放弃这京兆尹之位,如何?”

    听了张宝儿这话,宗楚客傻了,李显傻了,满朝文武傻了。

    “怎么了?不敢?枉你还自称为忠臣呢?”张宝儿不屑一顾道。

    “你这是残害大臣!”宗楚客眼珠一转,转移话题道。

    张宝儿听罢点点头,自言自语道:“残害大臣是不对!”

    说罢一笑道:“宰相大人,不如这样吧,你若死于这大殿之上,我不仅放弃京兆尹之位,而且也陪你一死,如何?”

    宗楚客又傻了,李显也傻了,满朝文武都傻了。

    “怎么?我是一命,你也是一命,有何不可?再说了,你都六七十岁了,就算现在死了也不算亏。而我才十几岁,还有大好的青春年华,我都不怕,你又怕什么呢?为了社稷,宰相大人死得其所,请吧!”

    宗楚客是顶怕死的人,到了这份上也顾不得面子了,只是跪在原地,不再作声。

    张宝儿的目光又看向宗楚客身后跪的黑压压的大臣:“我刚才对他所说,对你们也有效。若你们扪心自问是出于公心,自诩是忠臣,请站出来,我张宝儿奉陪!”

    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站出来。

    张宝儿摇头微微一笑:“或许你们觉得我这是无赖做法,其实你们现在跪在这里,逼迫陛下改变主意何尝不是无赖做法。你们谁还记得做臣子的本分,我希望各位不要再打各自的小算盘,唧唧歪歪再给陛下添堵!”

    李显做皇帝这么久,还从没像今日这么扬眉吐气过,他也不说话,只是两眼放光地看着张宝儿。

    宗楚客心中暗暗叫苦:看来李显心意已决,自己再反对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可若就这么同意了,韦后那里肯定是交不了差。

    左右为难之下,宗楚客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抬起头来对李显道:“京畿治安向来不好,陛下让张宝儿做这京兆尹就是为了整饬长安治安。既然张宝儿有这能力,微臣权且信了,可总得有个时限吧。若张宝儿能给众臣一个时限,让我等拭目以待,微臣便同意陛下的任命!”

    文武百官听了宗楚客之言,心中不由暗叹:真不愧是老狐狸,连这般损招都想的出来。

    宗楚客这招,的确是够狠毒。

    京畿是天子脚下,治安不好有各方面的因素,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家中少不了有作奸犯科之人,要治理京畿免不了要得罪这些人,这岂不是让张宝儿将所有人都得罪了。京畿治安不好已是顽疾,以前也有许多官吏信誓旦旦要还京城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