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282章

大唐小人物-第282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亲也不是到我大唐才有的事情了,早在汉朝时便有了。一般来说,要求和亲的一方只须提出和亲的要求,至于由什么身份的公主郡主和亲,是由对方商议决定的,很少有和亲时就指定哪位公主郡主的道理。”说到这里,魏闲云瞅了一眼张宝儿:“和亲其实就是国与国结盟的一种方式,就算吐蕃人想要结盟的更加稳定而指定和亲的人选,那也应该指定金城郡主,而不是玉真郡主。因为金城郡主是陛下的养女,而玉真郡主只是陛下的侄女,从身份上来说,金城郡主比玉真郡主更加高贵些,可他们却放着金城郡主不提,偏偏要提玉真郡主。所以说,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是谁这么干的?”张宝儿又开始踱步了,边走边问道:“会不会是韦皇后?”

    “我看不像!”魏闲云摇摇头。

    “难道是太平公主?”

    魏闲云叹了口气:“现在没有证据,我们一切都只能是猜测!”

    “证据?”张宝儿再次停了下来,他突然冲着门外大声喊道:“华叔,华叔!”

    华叔急忙跑进屋来,诧异地看着气急败坏的张宝儿,他很少见张宝儿这副模样,不知出了什么事,赶忙问道:“姑爷,怎么了?”

    “你马上去找谷儿,让他查查这两日都有哪些人去四方馆见了吐蕃人,不管他用什么办法,总之,却过四方馆的人一个人都不能落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复给我!”

    “知道了,姑爷!”华叔也没有问为什么,直接转身而去了。

    华叔走后,张宝儿坐了下来,端起茶碗喝了两口,仍然觉得焦躁不已,他忍不住向魏闲云问道:“先生,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魏闲云淡淡道:“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

第六百三十一章 墙头草() 
“等什么?”

    “等燕谷调查的结果!”

    “就算结果出来了,又能怎样?张宝儿瞪着眼又问道。

    “这……”魏闲云无语了。

    是呀,就算知道是谁在这其中做了手脚,他们又能做什么呢。毕竟和亲这么大的事情,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

    “不行!”张宝儿起身道:“我得去找陛下!”

    “宝儿,你不能去,也没有必要去!”魏闲云拉住了张宝儿:“就算你去了也没有用!”

    “为什么?”张宝儿问道。

    “宝儿,你不明白,与吐蕃和亲是大势所趋,不是你所能阻挡的了的!”说到这时,魏闲云叹了口气道:“大唐最大的两个敌人,一个是突厥,一个是吐蕃。为了消灭突厥,大唐耗费了大量国力,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再说了,突厥地处大漠,与大唐骑兵交战并不占上风,所以大唐能将突厥灭掉,但对吐蕃就不一样了。陇右地区人口少,运输军粮不方便,对吐蕃大规模动兵,耗费国力大。吐蕃本身战斗力不错,又有地形优势,所以这些年来两国虽然战事不断,但却没有大的战争。朝廷也早就想与吐蕃和解了,如今吐蕃提出和亲,这对双方都有利,就算你找陛下,陛下怎么肯为你一个人而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

    魏闲云讲的不可谓不明白,张宝儿也听得很明白,但他并没有妥协,反而更加坚定道:“先生讲的意思我都明白,可我还得要去找陛下!”

    “你这是匹夫之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简直愚蠢之极!”魏闲云一听也急了。

    自打魏闲云与张宝儿相识以来,张宝儿还是第一次见魏闲云说如此重的话,可见他对张宝儿现在的决定非常的不满。

    张宝儿愣了好半晌,这才缓缓道:“对待敌人,我可以隐忍不发、谋定后动,但对待朋友和亲人,我不能这么做。今日是玉真郡主,明日或许是先生您,后天也许是崔大哥,不管是谁,我都不能见死不救。先生,你说我匹夫之勇也好,说我愚蠢之极也罢,我只是个凡人,凡人也是有感情的,不能等同于动物,我有我的责任、信念和道义。也许你觉得好笑,但这些对我张宝儿来讲,是无比重要的,没有这些东西,不足以称为人。当然,要坚持这些,肯定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平日里我对先生言听计从,但今日恕我不能听先生的了,无论是什么结果,我都要试上一试。若先生觉得我是烂泥扶不上墙,大可离我而去,我不会怪你的。”

    说罢,张宝儿转身而去,只留下魏闲云一个人在发呆。

    望着张宝儿的背影,耳边回想着张宝儿刚才那一番话,魏闲云不禁喃喃问道:“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

    太平公主府内,王胡风坐在在客厅的桌前,忍不住拿起桌上的茶碗,刚递到嘴边又放了回去。从大清早来到公主府的客厅,已经足足等了两个多时辰,王胡风已经记不清自己已经喝了多少碗茶了,虽然内急不已,却也只能强忍着,半步也不敢离开。

    王胡风虽然号称长安首富,可在太平公主面前,他却什么也不是。

    王胡风是做生意起家的,他太清楚人脉的重要性,太平公主与韦皇后那可都是大唐的主心骨,这两人他谁也得罪不起。韦皇后还好说,可太平公主他却拿不准。这些年来,王胡风多次求见太平公主,想与她搭个关系,可太平公主根本就不见他,这一直让他很气馁。

    今日,太平公主专门差人请他到府里来,王胡风心中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终于可以见到太平公主,若是能巴结上她,那可是件大好事。忧的是,王胡风不知太平公主突然请自己来公主府究竟是何意,若搞不好那可是有掉脑袋的危险。

    正因为如此,太平公主虽然将王胡风晾了这么久,他却一点怨言也不敢有。

    就在王胡风胡思乱想之际,一个美艳的中年贵妇走进了客厅,不用问肯定是太平公主。

    王胡风赶忙起身向太平公主行了大礼:“小人拜见公主殿下!”

    太平公主点点头,指了指王胡风刚才坐的地方道:“坐吧!”

    说罢,太平公主坐在了另一侧。

    王胡风哪里里敢和太平公主同坐,他赶忙道:“多谢公主殿下,我还是站着回话吧!”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不肯见你吗?”太平公主直截了当问道。

    “肯定是公主殿下太忙了,我能等得住!”王胡风谄笑道。

    “我就算再忙,见个人的工夫还是有的,之所以不见你,是有其他原因的!”太平公主话音一转,又问道:“长安有一首儿歌,不知你听过没有?”

    “什么儿歌,请公主殿下明示!”王胡风一头雾水道。

    太平公主朗朗吟道:“风儿一来两边倒,扶得东来西又倒,扶得西来东又倒。狗不吃,猫不咬,枯了不能当柴烧。”

    王胡风听明白了,太平公主这是在讥讽自己是墙头草,他只能脸上堆着笑,却不敢辩解。

    “景龙二年三月初八,韦皇后过寿,你悄悄送给她火茹璎珞冠一顶,九凤挂珠钗一支,凤雯云霞一副。景龙三年正月十五,你送了安乐公主的驸马武延秀五万两银子。景龙三年七月二十一日,你专程去宰相府送给宗楚客十万两银子。景龙四年五月初五,你送给长宁公主碧水景珠帘一副……就在上个月初五,你还送给韦皇后的兄长韦洵送过五万两银子,我说得可对?”

    听太平公主如数家珍般将自己给韦氏一党的行贿一一道来,王胡风不禁冒汗了,本以为自己做的隐密,却不曾想太平公主竟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几年来,我大概算了算,你送给他们的大项也有百万两银了,这还不算平时打点那些下人的。你是长安首富,银子多的是,按理说你给谁送银子与我无关!”说到这里,太平公主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起来,如箭一般射向王胡风:“可我与韦后的关系,你不是不知道,若换作你是我,你愿意见这样的人吗?”

第六百三十二章 利用王胡风() 
王胡风想要辩解几句,可话到嘴边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在你心目中,我肯定是斗不过韦皇后的,既然你都这么想了,我还有必要见你吗?”

    听太平公主说出如此诛心之言,王胡风腿都软了,他扑通一下跪到在地:“公主殿下,以前是小人糊涂,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过我这一回吧!”

    见目的达到了,太平公主也不再逼他,淡淡一笑道:“你知道我今日为何又愿意见你了吗?”

    王胡风哪里知道太平公主的想法,只能摇摇头。

    “起来说话吧!”太平公主吩咐道。

    王胡风战战兢兢站起身来。

    太平公主对王胡风道:“我只是想再给你一次机会!”

    王胡风忙不迭道:“多谢公主殿下,不知公主殿下如何给小人机会?”

    “我想让你帮我办件事!”

    王胡风信誓旦旦道:“什么事?公主殿下尽管吩咐,小人一定竭尽全力!”

    “我想让你去给宗楚客送银子!”太平公主一字一顿道。

    “啊?”王胡风愣了愣,赶忙又跪倒在地,大声道:“小人知错了,请公主殿下放心,小人再也不会去给他们送银子了!”

    太平公主听了顿时哭笑不得,她知道王胡风会错意了,以为自己是在试探他,太平公主没好气道:“起来说话吧,我可不是试探你,这次是我让你帮我去给宗楚客送银子的!”

    王胡风见太平公主的确不像是开玩笑,站起身来大着胆子问道:“公主殿下可否再说的明白些,小人还是有些不懂!”

    太平公主也不隐瞒,直言道:“吐蕃人已经向大唐递交了国书,他们的王子提出和亲,想要娶玉真郡主回吐蕃,此事陛下肯定要进行朝议,听听大臣们的意见,我让你去给宗楚客送银子,就是想让他促成此事!”

    王胡风这才明白太平公主的意思,他有些不解地问道:“公主殿下您这么做是为了……”

    太平公主凤眼一瞪:“该你知道的,我会让你知道的,不该你知道的若是让你知道了,恐怕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听了太平公主这句阴森森的话,王胡风不由打了个寒战,他赶忙道:“公主殿下训示的对,小人多言了!”

    “那好,你去吧!”太平公主摆摆手道:“这事若办成了,你以前的事情我就恕既往不咎了!”

    “多谢公主殿下,小人告辞了!”王胡风暗自擦了把汗道。

    王胡风刚要转身,却又听到太平公主的声音传来:“宗楚客那里,就不用我教你该怎么去说了吧?”

    这回王胡风变得机灵了,他赶忙点头道:“我就说是吐蕃人让我牵线来求他的,绝不会提公主殿下半个字!”

    太平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

    ……

    屋内,一个大大的木桶,香柏木的,木纹里散发出一股死了的香意。水很暖,腾腾地冒着水汽。

    魏闲云站在木桶的热汽外脱下苍白色的外衣,内衣也是苍白的,然后是小衣,然后露出他苍白的、极为匀称的、却已不再少年的身体。他下意识地向自己的下体看去,一切如常,只是腿间有一条细细的痕迹。这么完美的身体下,某一处竟有一道刀痕。

    这处刀痕虽然并不明显,却可以去除某一方面的能力。

    魏闲云眼中现出一丝悲哀,他轻轻地跨进了木桶,坐了下去,水淹没了身体。他的脖颈挺直在木桶边际,似乎在支撑着他的骄傲。

    皂角轻轻擦在身上着,身上并不脏,一点儿也不脏,口里却喃喃道:“要好好洗洗,我身上,太多灰泥了。”

    沐浴更衣完毕,魏闲云似乎得到了一种解脱,目光更加清明。

    一乘小轿,停在了太平公主府门前,魏闲云从轿上下来,并没有直接进府,只是打量着“太平公主府”的牌匾,只有几个字,他却看的非常仔细。

    魏闲云并不老,依旧那么俊朗清秀。只是,皮肤上的气色,再不似原来天然般、恍如无色琉璃般的色泽,而是一日一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那么青白下来,变成一面让人看不透的青瓷。

    变了,确实是变了。魏闲云看着牌匾,想起了当年的往事。只有在这座华丽的建筑里,他才允许自己想起那些往事……

    刚入长安时是哪一年?

    大约十几年前吧。

    他与众多举子一样,是来参加科考的,直到过了好多年后,他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取,就是因为住在这个府里的这个女人。

    她真的很美,至少当年他是这样感觉的,她的一颦一笑,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可就是这个女人,却毁了魏闲云的一生。

    那时,太平公主正想找一个算账的帐房,替公主府来管内库的账本。这个人必须年轻,必须要有点才学,又必须要对得上她的眼。

    所以她干涉了科举。

    她看中了魏闲云。

    她的嘴唇轻轻一碰,魏闲云那么用心写出的三篇策论便被主考扔进了废纸篓里。

    穷愁无路之下,魏闲云也就真的只有入了公主府,成了公主府的一名管账帐房。

    那时的魏闲云也真生得年轻俊朗,以致太平公主每一次见到他,目光都能放出光来。

    而那时的魏闲云,也当真拘谨得可以,甚至从来不敢抬头看她一眼。太平公主的美在外面荡出回音,那回音荡回来,又敲击在她身上,似隔着一层层琉璃似的遥不可及。

    也许正是这份拘谨更加撩动起了太平公主的兴致,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喜欢权力的人,可正是她的野心,让她早早就成了寡妇。以她的权势,她并不缺少男人,可那些男人都不是她想要的,她希望她的男人能给做女人的她一些小小的快乐,比如:风情。

    与太平公主一样喜欢魏闲云的,还有太平公主最信任的侍女欧阳如烟。欧阳如烟能得到太平公主的信任,绝对不是因为她的美丽,尽管她也美的出奇,但更重要的是她智谋与文采,丝毫不亚于“巾帼宰相”的上官婉儿,当年她可是与上官婉儿并称为长安两大才女的。

第六百三十三章 闹剧() 
美丽女人的风情就如小猫爪上初长出的尖齿,不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