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312章

大唐小人物-第312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宝儿一声轻笑,又将苇管凑到嘴边,吹了口气,却见那灵魃身上符文闪了一闪,向前挪了几步。

    再看那小侏儒,眼中凶光爆射,似要喷出火来,直直地瞪向张宝儿,只可惜穴道被制,动弹不得。

    张宝儿看着那小侏儒粲然一笑,张口说道:“看来我猜对了。这灵魃现在还是能动的,我再问你一遍,是谁指使你来的,和廓州的案子又有什么关联?倘若你再不老实交代,我便毁了你这灵魃!”

    只见那小侏儒满脸痛色,眼珠乱转,思虑许久,张口说道:“你别动手,有话好说,我也是拿人钱财,受雇于人。好,我说,是……”

    “是”字刚刚出口,只见那小侏儒头颈一歪,张宝儿连忙上前,伸指一探,已没了呼吸。再将那小侏儒翻过身来,只见那小侏儒背后,一根银针正插在颈椎之上。

    古云天在一旁骤然起身,大喝一声:“何方妖人,装神弄鬼!”

    足尖一点飘上屋顶,扫视整个古宅,却是毫无发现,只得翻身而下。古云天向张宝儿摇摇头,张宝儿恼火不已,将那手中的苇管折得粉碎,只听噼噼咖啪一阵筋骨爆响,那灵魃也已瘫在地下,筋骨尽碎,身上符文渐暗,消失无踪。

    此时天光见亮,张宝儿与古云天牵过马匹,双腿一夹,沿着官道直奔廓州飞驰而去。

    行了半日,远远地已望见了廓州城了。

    这半日行程,张宝儿一路走来,沿途所见,净是饥民当道,饿殍遍野,更有饥民求生无路,易子而食,宛若人间炼狱。

    甘州廓州蝗灾,旬月之前,朝廷已运送赈灾粮款,先往重灾的甘州救济,由五品游击将军秋白羽同六品昭武校尉周廷辅带领军士一千,一路押送,行至廓州地界,宿了一晚。第二日,正往甘州开进的途中,途经一片荒漠戈壁,领军将领与一千士兵连同粮食白银一并失踪,从此人间蒸发,不知去向。廓州地处西北,乃是大唐门户,兵家要塞,如今赈灾粮款不知去向,饥民遍地,迟早生乱。因而张宝儿才会与古云天赶赴廓州城,调查此案,追回粮款。

    ……

第七百章 李显之死() 
“母后,您找儿臣有事吗?”安乐公主奇怪地看着韦皇后。

    韦皇后叹了口气道:“裹儿,本宫最近有些看不懂了,你父皇怎么就像变了个人一般?”

    “母后说的是!”安乐公主点点头道:“儿臣也觉得父皇最近有些变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意!”

    韦皇后思忖道:“为了朝廷上一些小事,你父皇可能真的生本宫的气了。不过,好在本宫了解他,他是不会记仇的。思在想去,本宫觉得只有让你父皇有个台阶下,我们才能合好如初。”

    “母后说的是,那我们该如何去做!”安乐公主点头附和道。

    “本宫此时出面,你父皇一定不会理本宫,还是你出面吧!”

    说到这儿,韦皇后附在安乐公主耳边说了一番话。

    “放心,母后,这事就交给儿臣吧!”

    ……

    李显此刻像掉了魂似的,在神龙殿御案前走来走去。御案上,山头般堆着要御批的文件。

    张宝儿走后,李显果真像他说的那样,不再像原来那般软弱。李显自幼生在皇家,并非没有见识,只不过以前不愿意管事而已。振作起来之后的李显,事事亲历亲为,集思广益,颇有些明君的气象,一些正直的大臣见陛下有如此变化,心中暗自欣喜。

    正因为如此,李显不可避免地与喜好揽权的韦皇后发生了冲突,与以往不同的是,李显对韦皇后寸步不离,这让韦氏心中很是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毕竟,李显才是真正的大唐天子。

    李显与韦皇后闹翻后,心中也不舒服,不仅韦皇后一连几天与他不打照面,就连安乐公主也和李显憋气,连个人影儿也见不着。

    李显长叹一声,回想起流放时的时光:那时韦氏对我多好,白天辛苦操劳,晚上让我拱在她怀里,拍着我,哄着我,让我安心睡觉,不做恶梦。我们互相对天盟誓,相守终生,绝不背叛。都说她跟宗楚客、跟马秦客、跟杨均……其实,都是传闻,没有实据。那么苦的日子都跟我过来了,而今,一国的皇后,会那么不自爱?我不信……这几天,我也实在太不给她脸面了。这么几天都不来?其实,只你来了,几句话一说,气不就消了。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可你要跟我赌气,好,赌就赌。宫里这么多佳丽,想找哪个陪就找哪个陪,非得跟你下话?

    还有那个死丫头裹儿,生下来就跟我一起受罪,十多年,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穿过。冬天,光着脚到山上捡柴,小脚丫冻得通红稀烂。一双小手长满冻疮,指头肿得像红萝卜,真叫人心疼。现在好了,什么都满足你了:开府置官,修定昆池,封驸马……可你也得体谅父皇的难处。讲了你几句,也赌气。原先那个围着我膝头转着叫爸爸的裹儿到哪儿去了呢?

    李显围着御案转,一圈又一圈。渐渐地,他平静了下来,又端坐在御椅上,拿起笔批那些永远也批不完的奏折……

    忽然,李显闻到一股香味,那是他非常熟悉的香味,是荆州特有的蒸饼才出笼时漫出的香味。韦氏最会做那种饼了,那味道美极了,山珍海味也没它好吃。闻着闻着,没有了。他怀疑这是一种幻觉,就又低头批他的文件。

    “拜见父皇。”

    他抬头一看,安乐公主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她身后跟着侍女暧玉,双手捧着一个大食盒跪在殿前。

    “裹儿……”李显声音有些儿变调,他太喜欢这个女儿了。他丢下笔,推开御椅,快步走上前去,把女儿扶起来。

    “父皇……”安乐公主喊着,眼泪不住往下掉。

    中宗对杨思勖、高力士道:“你们先下去吧!”

    杨思勖与高力士相视一眼,点点头退了出去。

    安乐公主流泪道:“母后叫儿臣奏告父皇,她那日冲撞了父皇,望父皇宽恩。母后本有病,但仍挣扎起来,做了父皇最喜欢吃的蒸饼,叫儿臣送来,请父皇品尝……”

    “好,起来,起来。我老早就闻到香味了。”李显把女儿扶上御座,叫她坐下。

    暧玉递上食盒,李显揭开盖子一看,亮晶晶白生生一屉,还在冒热气,他先取了一个递给安乐公主说:“来,你先尝尝。”

    “谢谢父皇!”安乐公主接过蒸饼,咬了一口道:“父皇,您请吧……”

    “好,我吃,我吃。”

    李显也太贪嘴,一连吃了七、八个。

    当第八个蒸饼还在嘴里没吞下肚时,李显指着肚子说痛,但也只说了两声,便瘫倒在御案下了。他的眼睛大大地睁着,一个手指着肚子,一个手指着他的爱女安乐公主。

    “父皇,父皇!”安乐公主惊呼道:“快来人呀,快来人呀!”

    杨思勖、高力士与华叔三人,急忙冲了进来,他们愣愣看着眼前的一幕。

    杨思勖怒目看着安乐公主:“你……你枉为人女,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华叔上前摸了摸中宗的脉搏,皱着眉头道:“高公公,速速召太医来!”

    “知道了!”高力士急急出去。

    李显用最后一点力气大喊道:“杨……杨思勖,快宣皇后、相王、太平公主入宫来……赶紧……”

    话没说完,李显竟然死在了他们的眼皮之下。

    杨思勖走后,华叔盯着安乐公主。她浑身战栗,目光中惊险万分。华叔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

    片刻之后,韦皇后便到了。她看着倒在地上的李显,心中震骇之极。她恨恨盯着安乐公主,咬牙切齿道:“是你做的?”

    “母后,不是儿臣,不是儿臣,儿臣从母后那里拿着蒸饼一出来就到这来了,谁知……”见韦后似是不信,安乐公主痛哭道:“他是我的父皇呀,儿臣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这样做对儿臣有什么好处?母后,请您相信儿臣!”

    韦皇后冷静下来了,知女莫若母,这事肯定不是女儿做的。

第七百零一章 遗诏() 
不管在皇宫也好,还是在民间也罢,女眷一般是得不到和男子同等的地位的。当初,武则天为什么最终决定传位给儿子的原因。因为儿子即位,在以后的太庙,自己是先皇后或者太后,而自己的侄子如若即位,将来自己只能以姑母、姑祖母的身份侧身太庙,再多几辈只怕就不认自己了。

    韦皇后很清楚,李显只要在一天,自己便是皇后,是太平公主、相王李旦的嫂子,可如果李显驾崩了,即位的又不是自己的儿子,地位肯定会下降。

    至于安乐公主,即使她皇太女的美梦成真,将来真的当起了女皇,但她的继承人问题也会十分混乱。

    总之,李显一死,韦后失去了丈夫,而安乐公主失去了父亲,她们失去了对自己最有力的保护伞,太平公主等人再对她们下手,就毫无亲情上的顾虑了。

    就算韦后再傻,她也绝不会傻到杀害自己丈夫的。同样,安乐公主对这一点也很明白,她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可既然不是安乐公主,又是谁在暗中做了这事,嫁祸于她呢?

    就在韦皇后左思右想之际,太医也赶到了。

    “快看看陛下!”韦皇后还抱着一线希望。

    太医为中宗号完脉之后,面色凝重地对韦皇后道:“皇后娘娘,陛下已经驾崩了!”

    杨思勖在一旁问道:“陛下是因为什么原因驾崩的?”

    太医嗫嗫不知如何作答。

    突然,殿外有太监通报:“太平公主求见!”

    韦皇后脸色难看之极,李显是吃了自己做的蒸饼才暴亡的,太平公主素来与自己不和,这下自己是有嘴也说不清楚了。可李显已经死了,不让太平公主进宫,更说不过去。

    韦皇后叹了口气道:“让她进来吧!”

    太平公主进殿来,只见李显躺在临时搭起的床上,微闭双目,看似安详,细看隐约有痛苦状。她转头向太医问道:“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已经驾崩了!”

    太平公主看向韦皇后,连珠炮似地问道:“皇兄昨天还好好的,为何这会驾崩了?得的什么病?吃的什么药?”

    韦皇后心虚,说话吞吞吐吐:“我也是刚到,不知陛下怎的便驾崩了……”

    太平公主放声大哭起来,好一会她才停下来,对着李显的尸体一语双关地说道:“皇兄,你放心去吧,后事自有妹妹为你安排。”

    说完,太平公主转身向韦氏问道:“皇兄可有遗诏?”

    “没有,不过,我已派人叫上官婉儿,她一来便可拟旨。”

    上官婉儿被通知赶往李显的寝宫,她站在中宗的尸体前泪眼朦胧,李显脸上的那黑色斑迹使婉儿一望便知是死于毒杀。一向和事宽容的李显得罪谁了呢,竟也要残酷被毒死。

    上官婉儿抬起泪眼,看向韦皇后,韦皇后一脸的忧郁,她不相信韦皇后会蠢到将李显杀死的地步。

    上官婉儿再看向安乐公主,她依然在惊恐当中。安乐公主虽然平日里飞扬跋扈,可她没有胆量杀死自己的父亲。

    难道会是太平公主?

    想到这里,上官婉儿不由有些不寒而栗,她偷眼向太平公主瞅去。太平公主面上没有任何变换,平静的出奇。

    是她,肯定是她。

    李显死后,最大的受害者是韦皇后,而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太平公主。这个变故,将会让韦皇后与太平公主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微妙的变化。

    就在此时,上官婉儿发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就在安乐公主的身后。

    “上官昭容,陛下已经驾崩,你速速为陛下拟一份遗诏!”韦皇后吩咐道。

    太平公主就在身旁,韦皇后自然无法明说这遗诏该如何去拟。

    “上官昭容,陛下突然驾崩,此时只有你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太平公主一语双关道。

    太平公主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上官婉儿与自己是同盟,韦皇后对此并不知情,让上官婉儿拟诏肯定对自己有利。

    上官婉儿点点头,便向外走去。她走到华叔身边时,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中宗身上,她轻声道:“速跟我来!”

    华叔稍一犹豫,便悄悄跟了出去。

    上官婉儿站在宫门外,左右环顾一圈后,小声道:“安乐公主身边的侍女有问题,你尽快想办法将她弄出去藏好,等张大人回来之后,便可从她身上搞清楚陛下的死因。若是迟了,恐怕便会被灭口了。”

    说罢,上官婉儿便自顾自地走了。

    华叔终于想明白了,之前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现在听上官婉儿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安乐公主身后那个叫暧玉的侍女不对劲。

    暧玉她太镇静了,屋内众人表情各异,可偏偏她没有任何表情,就好象屋内的事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一般。这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暧玉的身份,她如此反常只能有一个解释:她早已知道这个结果了。

    华叔再次回到殿内,他怕引起暧玉的怀疑,并没有去刻意注意她,只是走到杨思勖与高力士面前,轻声说前些什么,二人目光闪动,频频点头。

    ……

    上官婉儿缓步离开陛下的寝宫,她一边走一边想着张宝儿临行前的话:“先拖一拖,等我回来再说!”

    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搏的时刻了,上官婉儿想出了一个缓兵之计,她便立即挥笔草拟了中宗李显的遗诏。

    韦皇后与太平公主匆匆来到上官婉儿那里。

    “遗诏拟好了吗?”刚跨进门,太平公主就迫不及待地问。

    上官婉儿回道:

    “刚刚拟好,请皇后和太平公主过目。”

    上官婉儿的诏书上是这样写的: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韦太后训政,相王辅政。

    温王李重茂是中宗李显唯一的子嗣,立他为皇太子名正言顺。

    韦皇后接过来粗略看过后,没有言语,便交给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刚看头一句便问:“怎么没有皇帝?国家岂能一日无君?”

    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