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44章

大唐小人物-第44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持盈与李奴奴对视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

    傍晚时分,侯杰与胡掌柜也过来了。

    侯杰对张宝儿道:“宝儿,我去求求寺里的高僧,让他们给陈叔多诵几遍《消灾吉祥咒》,或许陈叔的病就了了!”

    侯杰所说的《消灾吉祥咒》是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上说的,据说多读此咒可以消除灾难,带来吉祥。

    张宝儿怎会信这个,不过侯杰也是一片好心,张宝儿只能点点头道:“猴子,谢谢了,陈叔会好起来的!”

    胡掌柜拍拍张宝儿的肩头:“宝儿,这些日子你不用去赌坊了,好好照顾陈掌柜吧,若需要银子了,不管多少,你只管吭气便是,赌坊会全部垫上的!”

    关键时刻,胡掌柜如此义气,着实让张宝儿感动不已。

    白天,张宝儿带着黎四,满长安城的跑,只要见了药铺,不管大小,他们都要进去问问,盼望着奇迹能够出现。

    晚上,张宝儿衣不解带守候着陈松,生怕他挺不住撒手而去了。

    仅仅几天时间,张宝儿就瘦了一圈,于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不停的抹眼泪。

    此刻,外面阳光明媚,屋内却阴霾密布。

    张宝儿坐在床边,两眼无神,看着昏迷的陈松,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宝儿,宝儿!”岑少白一脸兴奋从屋外跑了进来。

    “怎么了?岑大哥,你小声点!”张宝儿皱着眉头道。

    “铁皮石斛,铁皮石斛找到了!”岑少白气喘吁吁道。

    “什么?你说什么?”张宝儿瞪大了眼睛。

    岑少白递过一个木盒:“宝儿,这就是铁皮石斛!”

    张宝儿接过木盒,激动地问道:“岑大哥,太谢谢你了,你是从哪里找来的?”

    “不用谢我,要谢你就谢那两位李公子!”岑少白笑呵呵道:“据他们说是托人专门去了宫里的太医署,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你别说,他们二人还真有门路,也算陈叔福大命大,要换作别人,只有等死的份了!”

    岑少白不知道李持盈与李奴奴的身份,可张宝儿却清清楚楚,以她们的身份,办这样的事情也许并不算难,可这确确实实是救了陈松的命。

    张宝儿知道,自己欠了李持盈和李奴奴一个天大的人情,只能等将来有机会再还了,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救陈松的命要紧。

    张宝儿赶紧去将宋郎中请来,宋郎中没想张宝儿竟然真的找来了铁皮石斛,虽然诧异但也没多问,按照方子抓了药,叮咛张宝儿熬好后按时给陈松服下。

    宋郎中果然医术不错,服了他开的药之后,仅过了一天,陈松便醒了过来。

    到了第三天,陈松的面色恢复了不少,只是身子骨还有些弱。

    接下来的日子,张宝儿寸步不离,日日守候着陈松。

    陈松一天天好起来,于氏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心中对张宝儿的感激更深了一层。

    这一天,张宝儿伺候陈松吃完药,对于氏道:“婶,您照看着叔,我出去办点事!”

    “你去吧!这有我呢!”于氏对张宝儿点点头。

    张宝儿打算去岑少白那里一趟,看看李持盈与李奴奴是否在铺子里,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无论如何也得感谢人家。

    出了永和楼的大门,张宝儿却瞥见余宝官正在门外徘徊。

    “老余!你怎么在这里?”张宝儿奇怪地问道:“是胡掌柜让你来的吗?”

    “哦,不是,是我自己来的!”余宝官有些慌乱道。

    “莫不是赌坊出什么事了?”张宝儿追问道。

    “哦,没,没什么事!”余宝官更加慌乱。

    张宝儿看出来了,赌坊确实有事了,他拉着余宝官的手道:“老余,你跟我说实话,到底出什么事了?”

    余宝官见瞒不过去了,这才将事情说给了张宝儿。

第九十三章 怜悯之心() 
原来,这几天赌坊里又来了踢场的人。

    还是牌九上出了问题,对方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似乎每把都能未卜先知,猜透庄家的牌,肯定是在牌上做了手脚。

    后来,胡掌柜亲自上场,把之前张宝儿破磷粉使诈的那些招数全部用上了,可却一点用也没有,依然被对方杀的丢盔卸甲。

    仅仅三天时间,赌坊就被赢去了数万两银子。

    说完之后,余宝官又道:“我让胡掌柜请您去解决此事,可胡掌柜却不依,他说您这里正伺候着病人呢,让我不要打扰您!可是,若再这样下去,胡掌柜肯定要受责罚。所以,我就偷偷来找您了!”

    胡掌柜宁肯自己受责罚,也不愿意来麻烦自己,仅凭着这一点,张宝儿就不能不管这事。

    想到这里,张宝儿问道:“老余,那些人都是什么时候来赌坊?”

    “他们准时的很,戌时一到就就来了,大概两个时辰后离开!”

    张宝儿点点头,对余宝官吩咐道:“你来我这儿的事情,先不要告诉胡掌柜,晚上我去瞧一瞧,若是看出点什么,我自然会和胡掌柜商量的!”

    “好咧!”余宝官满脸喜色。

    余宝官张宝儿对很有信心,似乎张宝儿一出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到了岑少白的铺子,张宝儿向杨珂问道:“杨大哥,两位李公子没来吗?”

    “说来也怪了!”杨珂挠着头道:“前段时间,他们日日都来,可这几天不知怎么回事,连着三天没来了!”

    “一连三天都没来?不会是有什么事了吧?”张宝儿嘀咕道。

    傍晚时分,张宝儿来到天通赌坊,悄悄混在人群中。

    余宝官眼尖,一眼就发现了张宝儿,正要上前来打招呼,却被张宝儿施了个眼色止住了。

    那几个神秘赌客果然很守时,戌时刚到便进了赌坊。

    这一次,还是胡掌柜亲自出马做庄。

    张宝儿混在人群中默默观察,这里面果然有玄机,从第三把开始,三个闲家就开始赢了,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毫无疑问,他们肯定是用什么法子知道了胡掌柜配的牌,但似乎又不像上次那样是用磷粉做了暗记,因为三人很少仔细盯着胡掌柜的牌背面。

    那他们是用了什么法子?

    张宝儿百思得其不解。

    就在这时,三个闲家当中的一人引起了张宝儿的注意。

    这人是个老者,留着山羊胡子。每当胡掌柜配牌的时候,他都会不停地耸着鼻子。

    张宝儿觉得这个细节肯定有问题。

    可是,他为什么会耸牌子?

    张宝儿脑海中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将余宝官悄悄喊了过来,附耳说了几句什么,余宝官不住地点头。

    说完之后,张宝儿转身离开了。

    两个时辰后,余宝官来到了岑氏铺子。

    “带来了吗?”张宝儿问道。

    “带来了!”

    余宝官将刚才那几个神秘赌客用过的那副牌九拿出来,一一摆放在桌上。

    张宝儿对杨珂道:“杨大哥,我觉得这副牌九有问题,你帮我闻闻!”

    杨珂将牌九挨个闻了一遍,然后颔首道:“张公子,你猜的没错,共有十八张牌被涂抹了灵猫香!”

    “灵猫香?”张宝儿惊诧道:“什么是灵猫香?”

    杨珂解释道:“灵猫又唤作香狸,是生长在极寒之地的一种稀有动物,灵猫身上长有香囊,可采集香料,但却产量不多,一只灵猫身上最多只能采集几钱香料,因此极其珍贵。灵猫香的香味很淡,经久不息,号称‘冷香’。在调香时,灵猫香一般只用于配香,很少单独使用,除了有经验的香匠,一般人就根本闻不到这种香味。”

    听了杨珂的解释,张宝儿明白了,那个“山羊胡子”很可能便是香匠出身,他把灵猫香用在了赌上面。

    张宝儿又问道:“杨大哥,怎么才能让他闻不到灵猫香呢?”

    “香料之间也有相生相克,灵猫香虽然珍贵,可藿香就能克制它的香味!”

    “藿香?”张宝儿问道:“杨大哥,这藿香怎么用才能克制灵猫香呢?”

    “藿香是一种草药,很便宜,去药店只需要花两百文钱就可以买一两藿香,用开水煮沸,待放凉后,用煮过藿香的水挘诹槊ㄏ闵希南阄毒突嵯簟!

    张宝儿瞪大了眼睛:“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杨珂点点头。

    ……

    又到了戌时,那几个神秘赌客来到赌桌前的时候,却发现做庄的不是胡掌柜,而是换了另外一个年轻人。

    “山羊胡子”上下打量着张宝儿,不由嗤笑道:“胡掌柜是不是输怕了?竟然换了个毛头后生来做庄了?”

    看着嚣张的“山羊胡子”,张宝儿心中有太多的无奈。

    若是不赢了“山羊胡子”,那胡掌柜就得受责罚。胡掌柜对自己不错,无论如何也得帮帮他。

    可是,若赢了“山羊胡子”,那“山羊胡子”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之前的中年方士就是例子。“山羊胡子”与张宝儿元冤无仇,张宝儿不想他因此而丢了性命!

    张宝儿叹了口气,对“山羊胡子”道:“我知道你是香匠出身,好端端的香匠不做,为何要来赌场蹚这趟混水呢?”

    听了张宝儿的话,“山羊胡子”的身子不由一颤,却并没有接话。

    “山羊胡子”的举动落入了张宝儿的眼中,看来杨珂的猜测没错。

    张宝儿之所以要点透这一点,目的很简单,就是能希望“山羊胡子”能知难而退。

    见“山羊胡子”没有说话,张宝儿继续循循善诱道:“你若能就此退出,之前的事情我们一笔勾销,如何?”

    张宝儿的好心,却被“山羊胡子”认为是软弱,他冷哼一声道:“你是来做庄的还是来说书的?要赌便赌,哪来那么多话?”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张宝儿怜悯的看着“山羊胡子”,就像看着一个死人一般,淡淡道:“好吧!我们开赌!”

    “山羊胡子”或许是香匠中的高手,可被张宝儿破了使诈手段后,便不堪一击了,连带着与他同来的那两个闲家,被张宝儿穷追猛打,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看着踉跄而去的“山羊胡子”,张宝儿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

第九十四章 赶鸭子上架() 
第二天,张宝儿又去了一趟岑氏铺子,依然没有见到李持盈与李奴奴。

    张宝儿怅然若失,本想着向二人道声谢,却不知为何,这几日竟然连她们的影子也见不着。

    刚出了西市,却见迎面走来一帮人,张宝儿眼前一亮:李持盈与李奴奴赫然就在其中。

    她们依然身着男装,刘伯也跟在后面。除了她们二人之外,身边还有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和几个外番人。

    真是蹋破铁鞋无处觅,得来全不费功夫。

    待她们走到近前,张宝儿笑嘻嘻向二人打招呼道:“两位郡主,你们可让我好找呀!”

    李持盈与李奴奴见是张宝儿,也是一脸惊喜。

    李持盈瞅着张宝儿笑着道:“张公子,你找我们做什么?莫不是又有好听的故事要讲给我们听?”

    “郡主想听故事,有的是机会。今日来找郡主是专门致谢的!”说到这里,张宝儿向二人施了一礼道:“多谢两位郡主鼎力相助,帮我找到了那味药材,救了陈叔一命!”

    “些许小事不用提了,你也帮过我,咱们就算两清互不相欠了!”李持盈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

    一旁那位书生模样的人,见李持盈与张宝儿很熟络的样子,好奇地问道:“玉真郡主,这位是您的朋友吗?”

    “没错,这位张公子是我和奴奴姐的朋友!”说到这儿,李持盈向张宝儿介绍道:“张公子,这位是吏部侍郎崔湜崔大人,崔大人可是个大才子!”

    崔湜大约三十来岁的年纪,一身便服显的颇为儒雅,头发黑玉般散发着淡淡的光泽,剑眉斜飞英挺,细蕴藏着温润的黑眸,身如玉树,竟然是个极美的男子。

    “张宝儿见过崔大人!”张宝儿很客气地向崔湜施礼道。

    崔湜也没有官架子,微微一笑回了礼。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奴奴,突然对李持盈道:“盈盈,让张公子与我们一同去吧,正好我有事与他商量!”

    说话间,李奴奴向李持盈施了个眼色。

    李持盈与李奴奴相处久了,自然有一种默契,她明白李奴奴的用意,笑着道:“正合我意!”

    说罢,李持盈对崔湜道:“崔侍郎,陛下委派你负责接待贵客,我请朋友一起加入,你给句话,行还是不行?”

    崔湜看了一眼那几个外番人,哈哈一笑道:“只要客人没意见,我没意见!”

    李持盈又看向那几个外番中为首那人:“尺带珠丹殿下,不知你有没有意见?”

    张宝儿打量着这几个外番人,看服饰他们应该是吐蕃人。

    为首被称作尺带珠丹的这人,年龄应该不算大,他从下颔的四周连到耳根,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如一个壮毛的刷子,又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

    张宝儿还是头一次见胡须如此浓密之人,不禁暗暗称奇。

    尺带珠丹身后跟着两个随从,都是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其中一人面上黝黑,棱角分明,看上去孔武有力。另外一人,虽然身着吐蕃服饰,但明显是中原人的长相,虽然比不得崔湜的俊美,却也有着另外一番风雅。

    听李持盈如此一问,尺带珠丹瞅了一眼张宝儿,对李持盈淡淡一笑道:“只要两位郡主高兴,我没有意见!”

    几人朝前走去,李奴奴凑到张宝儿跟着,苦着脸小声道:“张公子,我和盈盈遇到麻烦了,还请张公子替我们解围!”

    “什么麻烦,你慢慢说!”

    原来,那个尺带珠丹是吐蕃国的王子。

    当年,太宗皇帝在位时,曾将文成公主嫁与了吐蕃赞普,成就了大唐与吐蕃舅甥关系。近些年来,吐蕃与大唐若即若离,很少派人来。

    这一次不知为何,吐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