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小人物 >

第50章

大唐小人物-第50章

小说: 大唐小人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刚才若是突然出手,刘常都不敢往下想了,他实在想不明白,朝廷官员当中,怎么会有如此高手。

    “崔大人!”张宝儿朝着那官员弱弱地喊道。

    原来,这人正是崔湜,看他这身装束,应该是去上早朝的,正好路遇了此事。

    崔湜朝着张宝儿笑了笑:“张公子,喝酒我比不了你,处理这些虾兵蟹将,我可比你强了。”

    崔湜说这话,分明并没有将刘常等人放在眼里。

    张宝儿听了也觉得纳闷,崔湜虽然官居吏部侍郎,可也是一介书生,如何处理这些穷凶极恶之人呢?

    崔湜打量着刘常,不由摇头道:“长安谁人不知太平公主的秋风堂全是精英人物,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崔湜一脸的揶揄之色,并没有让刘常发怒,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阁下是……”

    “在下崔湜!”

    “嘶!”刘常一听便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又是个难缠的主。

    崔湜的大名刘常怎会不知,他写得一首好诗,现在担任着吏部侍郎。刘常对崔湜的有所忌惮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与他交情不浅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不仅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亦多往来,而且与太平公主关系也颇为密切,得罪了崔湜便是得罪了上官婉儿。

    想到这儿,刘常不敢造次了。

    刘常正踌躇间,却听崔湜催问道:“崔某与太平公主有些交情,今日这事崔某要插上一杠子了,行与不行,你给个回话!”

    刘常眼珠一转,赶忙对崔湜抱拳道:“崔大人,你且稍等等,待我派人回去请示之后,必会给崔大人一个满意答复!”

    说罢,刘常对一个黑衣人耳语两句,那黑衣人便飞也似地离开了。

    崔湜见状也不言语,抬脚便往前走。

    刘常一见顿时警惕起来,冷脸嘶声道:“崔大人,怎么,您连这一会也等不得吗?”

    “借个光,我过去和他们聊两句。”崔湜笑了笑,指着张宝儿与古云天向刘常问道:“难道这也需要你去请示不成。”

    刘常愣了愣,赦然闪身让开了路。

第一百零六章 重回自由身() 
崔湜看也不看刘常等人,信步到古云天向前:“古师弟,近来可好?”

    张宝儿一脸的惊讶:原来崔湜与古云天竟然是师兄弟。

    古云天板着脸冷冷道:“劳烦挂心,一时半会还死不了!”

    张宝儿在一旁不由一愕,古云天这话说的极不客气,不管怎么说崔大人也是他的师兄。

    崔湜却并不在意,又转向张宝儿:“张公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古云天也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张宝儿,敢情他们俩拔刀相助,究竟是什么缘由也没搞清楚。

    崔湜与古云天算是张宝儿的救命恩人,他也不隐瞒,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与了二人。

    古云天正要张口,却瞥见一乘青色两抬小轿向这边而来,他的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小轿停了下来,一个人从轿内出来。

    “魏先生?”张宝儿惊呼道。

    果然,下轿之人正是魏闲云。

    魏闲云朝着古云天与崔湜二人作了个揖:“崔大人,古总捕头,好久不见,二位可好?”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魏闲云礼数周全,古云天与崔湜也抱拳道:“魏先生好!”

    古云天指了指张宝儿,对魏闲云道:“这位张兄弟,魏先生在陈州时见过,也算有缘了,在下斗胆请求魏先生,可否让秋风堂放过他?”

    魏闲云看了一眼张宝儿,对古云天点点头道:“没问题,就听古总捕头的,他今后自由了!”

    古云天没想到魏闲云竟然如此爽快便答应了,顿时愣住了。

    崔湜在一旁笑着对古云天道:“人皆言魏先生诡计百出,但说话却向来是作数的,魏先生既然答应了,那便不会错了。”

    魏闲云淡淡一笑:“能得崔大人如此夸奖,魏某不胜惶恐。魏某对二位慕名已久,早想着能与二位把酒言欢,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日吧,不知二位可否赏光?”

    按理说,魏闲云给了古云天与崔湜天大的面子,他们二人就算是敷衍,也应该答应下来。可古云天对太平公主与魏闲云没有任何好感,想也没想便拒绝了:“多谢魏先生好意,古某不胜酒力,就不叨扰了!”

    魏闲云又看向崔湜。

    崔湜一摊手道:“古师弟不去,我自然是不去了,改日吧?”

    魏闲云被二人直接拒绝,面上却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脸上依然带着笑意,朝着古云天与崔湜再次作揖道:“那就改日吧!魏某先告辞了!”

    说罢,魏闲云登上青色小轿,两名轿夫起轿而去。

    那些黑衣人也消失的干干净净,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般。

    望着小轿慢慢远去,崔湜忍不住赞叹道:“难怪太平公主会对魏闲云言听计从,单是这份涵养功夫,便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古云天并未搭话,而是对张宝儿道:“以后也不要再赌了,天通赌坊那边掺和不得,找个正当营生去做吧,若下次再招惹上他们,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张宝儿连连点头:“多谢古总捕头救命之恩。”

    古云天点点头,又拍了拍侯杰的肩头:“小兄弟,你这一身功夫不错,只是差些实战火候,若不嫌弃有空可来刑部找我,我可以为你指点一二!”

    侯杰听罢大喜:“多谢古总捕头,日后我一定拜访!”

    崔湜在一旁道:“古师弟,这里的事也完了,走,我请你吃酒去。”

    古云天冷哼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的酒我哪里敢吃!”

    说罢,古云天转身扬长而去,让崔湜好不尴尬。

    张宝儿眼珠一转朝着崔湜一抱拳道:“崔大人若不嫌弃,我请您吃酒,如何?”

    “你?”崔湜先是一愣,接着哈哈笑道:“张公子的酒量我可是见识过,我哪是你的对手呀!不过,与你喝酒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比起上朝去看到那些人让人作呕,可要强的多了。”

    张宝儿见崔湜答应了,心中大喜,给侯杰使了个眼色,三人便去找喝酒之处了。

    离小巷没多远便是繁华的东市,但要喝到真正的好酒,体验长安城酒肆的盛景,还是得去西市。

    西市的胡人酒肆,是长安贵族富商、文人骚客们最喜爱的去处,甚至连皇室中人,也会经常流连其间。

    胡人酒肆出售的酒,除了寻常见的各州佳酿,更有西域传入的名酒,如高昌国的葡萄美酒,或者波斯的三勒酒与龙膏酒,芳辛酷烈、香气扑鼻,深得嗜酒之徒的喜爱。

    除了难得的好酒,更叫人迷醉的却是曼舞于酒肆之类,芳香美好更甚于佳酿的胡姬们。有诗云:“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当然,名贵的好酒必须高价购买,侍酒的胡姬,也需要不菲的打赏。能够成日出入这些酒肆的,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城中那些富贵公子哥儿。

    崔湜似乎很少来这里,不是因为他无法支撑昂贵的消费,而是他没有这样的兴致,更主要的是不忍让上官婉儿伤心。

    这一大清早,前来喝酒的人绝无仅有,张宝儿与崔湜便是。

    片刻之后,酒菜已经送到。小二操起坛子要给崔湜斟酒,却听张宝儿摆手道:“不用如此麻烦,给我与崔大人每人放一坛陈年女儿红便可,这里不用你伺候了。”

    小二点头离去。

    见张宝儿如此模样,崔湜不由心中有些打鼓:这每人一坛,不醉死也要撑死了。

    张宝儿似看透了崔湜的的心思,微微一笑道:“崔大人,你莫怕,我不劝酒,能喝多少算多少!”

    听张宝儿这么说,崔湜觉得有些丢面子了,顿时激起了他的好强之心,他豪气顿起,大声嚷道:“张公子,我知道喝不过你,不过能与你开怀畅饮,也算幸事一件,我们今日一醉方休!”

    侯杰不饮酒,只管为二人来回斟酒。

    几碗酒下肚,相互便熟络起来。崔湜与张宝儿酒喝得痛痛快快,相互一碰二人一仰脖子,碗底便已底朝天,嘴巴一抹,再斟上,一口一碗,不藏奸不耍滑,让崔湜大呼过瘾。到半个时辰,二人的坛中的酒便去了一半。

第一百零七章 昏厥() 
崔湜已经面红耳赤起来,可张宝儿却面色如常,他向崔湜问道:“崔大人,古捕头真的是你的师弟?”

    “这还能有假?当年我师父收了三个徒弟,大师兄龙壮现在是龙氏镖局的局主,我排行老二,古云天是我的小师弟。”

    “既然是这样,他为何对崔大人要冷言相对?莫非你们二人有什么过节?”张宝儿好奇地问道。

    古云天对崔湜的态度,本就是崔湜的一个心结。平日里崔湜都埋在心底,从不与人诉说,今日喝了酒,听张宝儿问起,竟然对张宝儿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怎么会有过节,只不过古师弟对我有些误解而已。”

    “误解?”张宝儿问道:“古总捕头因何事误解了崔大人?”

    崔湜忽然长叹一声,将一碗酒一口喝干道:“还不是因为婉儿!”

    “崔大人说的是上官昭容吗?”张宝儿惊呼道。

    崔湜点点头:“我与婉儿一见钟情,当年她三十五岁,我二十八岁。那时候,朝中那些举足轻重的文官武将们,对婉儿钦佩得五体投地,不仅佩服她的才学,而且佩服她的谋略。谁都知道,无论朝廷还是后宫,都是婉儿一手遮天的。在认识婉儿之前,我也是如此认识,那时的我年轻气盛,一身的傲骨。这么多年了,我终于明白,做诗与做人是怎样地差之千里,也只有我知道她过的究竟有多苦,我恐怕是此世间最倾慕、也最能理解婉儿的人了。为了婉儿,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她能高兴,只要能保得她的平安,我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张宝儿茫然地看着碗中的美酒,感受着散发而出的气味,他不想打断崔湜这片刻纷扰远去的沉醉。

    “我们认识已经十年,则天皇帝还在的时候,我们相处会小心翼翼,但中宗继位后,这一切便不一样了。在这段时光里我可谓平步青云,一路攀升。从中书舍人到吏部侍郎,简直就像是一个神话。谁都知道,我的升迁是因为婉儿的关系,但我没办法拒绝,我不想让婉儿不高兴,其实我并不在乎这些名利,我只在乎她的感受。”

    张宝儿有些明白了,他猜测道:“古总捕头不认可你与上官昭容的感情,是吗?”

    “我能理解他的心情。”崔湜显出一丝苦笑:“两年前,为了能与我长相厮守,婉儿在群贤坊东南侧修建了一座异常典雅漂亮的住宅,住宅的设计全依了婉儿的心愿,充满了书卷气,厅堂中可谓卷帙浩繁,那才是婉儿真正喜欢的境界。从此,我就搬入了庭院深处,在一片枞树林中,我专门为自己修建了一个读书的房间。那里很幽静。有蜿蜒的池水,那是婉儿不会让任何人去的地方。”

    “我明白了!”张宝儿恍然大悟道:“古总捕头肯定是不满意你夺了陛下的女人!”

    崔湜一愣,旋即哈哈笑道:“反正他认为我做的不对,或许你说的没错,肯定是不满意我夺了陛下的女人!”

    张宝儿正色道:“我倒觉得崔大人做的没错!”

    “哦?你说来听听!”这么些年,崔湜还是头一遭听到有人说他做的没错,顿时两眼放出光来。

    张宝儿义愤填膺道:“男人就该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做不到,说明这种人不值得托付一生!而崔大人您,可以一无所有,但却拥有上官昭容的心,或许会借酒浇愁但却不会一蹶不振。所以,在我看来,您是个敢爱敢恨,敢怒敢言,敢说敢做,敢做敢当真正的男人”

    崔湜的脸更红了,他哈哈大笑道:“没想到张公子竟然还是我的知己,为了你这一番话,当浮一大碗!”

    崔湜仰头喝尽。

    张宝儿也一饮而尽,然后岔开话题道:“崔大人,你刚才所说上朝不愿看到那些人,免得让人作呕,这又是何意?”

    崔湜愤然道:“小兄弟,你有所不知,这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开府置官,势倾朝野。她们把官爵分别标定价格,公开兜售,纳贿授官,只要只要纳银三万两,不管是屠夫酒肆之徒,还是为他人当奴婢的人,便由她们二人授官,一时所授官职竟有五六千人。常有土豪劣棍,走了安乐公主的门路,忽然诏书下来拜了高官,不但吏部衙门不知,中宗皇帝也莫名其妙。这种封官方式是采用另写诏书‘斜封’后交中书省办理,因此也叫‘斜封官’。就说我这吏部,按理只应有两名侍郎,可现在却多出五六个斜封侍郎,日日与他们为伍,岂不让人作呕。”

    张宝儿正要说话,却突然觉得胸中一阵憋闷,猛然起身喷出一股酒箭。

    侯杰见张宝儿喷出的酒箭竟然带着殷红,顿时大惊失色:“宝儿,你怎么了?”

    “可能是刚才……”话没说完,张宝儿便晕厥过去。

    崔湜见状,立刻清醒了七八分,也顾不得许多,一撩衣袍抱起张宝儿便冲了出去,侯杰紧紧跟在身后,脸上露出悲恸之色。

    ……

    当张宝儿醒来之时,却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在侯杰还守在自己身边,正在打盹儿。

    张宝儿想喊他却觉得喉咙干的像着火一般,无法出声,只得敲了敲侯杰的光头。

    侯杰被惊醒,见张宝儿正眼巴巴望着自己,大为欣喜道“宝儿,你终于醒了!”

    张宝儿向侯杰指了指自己的嘴,侯杰问道:“宝儿,你可是要喝水?”

    张宝儿点了点头。

    不一会,侯杰便端来一碗水,扶张宝儿坐了起来。尽管张宝儿疼得呲牙咧嘴,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口气将水喝干,这才觉得好受一些了。

    “猴子,我这是在哪里?”

    “这是宋郎中的医馆!”

    “宋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