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

第105章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105章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天只要喝喝茶,聊聊天,买上百十个侍女天天让她们给您捶腿揉肩……”。

    “滚一边去,老夫不要那些东西。”于志宁看着陷入臆想中的李慕云,狠狠一挥衣袖,转身便走。

    听不下去了,再也听不下去了,于志宁一向以方正而著称于世,结果万万没想到,收了个弟子竟然这么没出息,还什以喝喝茶、聊聊天,难道不应该是为君分忧,为国效力么?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尽毁人生观!于志宁很是后悔为什么自己要问那么多,为什么要听那个臭小子解释那么多。

    ……

    朔州到长安的距离是一千七百里,三百里加急只需六天便可送到。

    伟大的大唐皇帝李世民陛下坐在龙案之后,翻看着那份属于卢庆宏的奏折,嘴角轻轻扯动,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只是十二驾的马车而已,算得了什么,只要老头子不给自己找麻烦,就算是二十四驾又能如何?可笑这卢庆宏连自己所告的对像是什么身份都没有搞清楚,就敢以三百里加急的方式送来弹劾奏折,真不知道这家伙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还有就是,这明明就是发生在朔州的事情,与他的析州没有一文钱关系,就算是弹劾也用不着他来弹吧?逼着人家做诗不说,打赌输了丢尽了脸面竟然还好意思恶人先告状,也不看看自己的品性如何。

    自家老头子离家出走,李世民自然不会就这么不管不顾的放任自流,朔州府一地事实上早就布满了他安排的眼线,那里发生的事情不说是每日一报,但至少两到三天便会有一份情报摆在他的案头。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李慕云也好,李渊也罢,其实都在他的监控之下。

    他知道山阴县每天能够产出数千斤生铁的事情,也知道水泥的事情,还知道唐俭买了六千匹马的事情。

    所以卢庆宏的弹劾奏折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对于已经了解了事情始末的大唐帝国皇帝陛下来说,其实弹劾奏书中所说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在他看来,李慕云这个每天生搞出数千斤生铁的家伙远比卢庆宏有用,而且用处还不小。

    而就在李世民盘算着如果处置那心胸狭隘的卢庆宏时,长孙皇后从外面走了进来,第一眼便看到了桌上由他亲手所书的三首边塞诗,草草看过之后惊讶的感叹道:“陛下今日这是怎么了?为何竟写出如此多的边塞诗?”

    李世民看了一眼诧异的长孙皇后,笑着说道:“这诗只不过是朕一时手痒抄来的,原作者却不是朕!”

    “哦?我大唐还有如此俊才?竟然能写出此等佳句?”长孙皇后听说诗不是李二所说,惊讶之色更甚。

    “不如观音婢猜猜看,看看是否能猜出何人所作如何?”李世民淡笑着问道。

    长孙皇后再次将目光投注在桌面上那三首诗,良久苦笑说道:“陛下却是难住妾身了,这三首诗写的大气磅礴,又志向高远,妾身实在猜不出来是什么人写的。”

    对于长孙皇后的回答李世民并不意外,微微一笑之后,指着‘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一句用手指点了点:“看看这里,再想想看。”

    “阴山?难道是英国公李绩?不,不对,不会是他。”长孙皇后眉头紧锁,努力的想着,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惊讶的睁大的眼睛:“阴山,山阴,不会是父皇新收的那个义子李慕云写的吧?”

    “呵呵……,可不就是他写的,为了这事儿析州刺使卢庆宏都被气的吐血了。”李世民摇头笑着把自己收到的情报对长孙皇后说了一下。

    “这,这怎么可能,古时曹植七步成诗已经足够惊人,那李慕云明明没有读过几天书,怎么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写出如此佳句?”对于卢庆宏为人如可长孙皇后并没有评论,她只是在惊讶李慕云为什么会在这么短时间里接连写出这样可以流传千古的绝句。

    “不,观音婢错了,这诗并不是短时间里写的,也有可能是提前准备好的,时间至少有一个月。”

    “就算是一个月,也不可能啊,若是没有一定的文采,就算是一辈子也不可能写出来!”

    本章完

第226章 我还有一万匹战马() 
“抄的,一定是抄的!”李世民认为大老婆的话说的很对。

    毕竟不是拉屎,憋一憋总能憋出个大的,作诗这种事情讲的是个天赋,没这个能耐就是没这个能耐。

    这种事就好像网络写手写小说一样,有很多时候不是说你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就算是有一个好的脑没事,但如何组织语言,在什么地方用什么词汇这都是有讲究的,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一举成名。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朔州那破地方一共也就那么几个识字的人,老头子一定没有个这能力李世民知道,于志宁虽然学问不差但根据这些年李二观察其诗作水平来看,或许憋出一首这样的诗还可以,三首嘛……不好意思,同样不可能。

    再有就是王唯一那个老东西,这老家伙出身太原王氏有些学问,但如果说他能连作三首这样的好诗,然后送给李慕云来装犊子,嘿嘿……,李世民才不相信他会有这样的好心。

    可是除了这几个人,山阴县还有谁?房遗直?拉倒吧,他爹也许憋上一个月能憋出半首来,他一个小年轻怎么可能有这个能力,如果真有这份能力也不可能被李二放在山阴县不调回来。

    那么还有谁?朔州……,不,整个河北道还有谁有这份学问和能力可以在数日之间写出这样三首绝诗?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李世民两口子琢磨了很长时间,一直想不通李慕云这三首诗是从哪里来的,这两口子怎么样也不相信这诗是那个傻乎乎的用五十万斤百炼钢换一次‘天子剑’使用机会的家伙所作。

    最后还是长孙皇后心比较大,开导李世民道:“陛下,还是别想了,既然这诗出自李慕云之口,又没有人出来揭发他抄袭,那么就算是成他作的好了!”

    “话虽然如此,但如此英才留落民间,实为大唐的损失。”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有些遗憾的说道。

    “那不如陛下把这三首诗广发天下,如果这诗的作者发现自己的诗文被抄录,应该会出来揭发,而如果真的没人出来揭发,那就只能证明这诗的确是李慕云所作了。”

    “也只能这样了。”李世民叹了口气,再次将目光放在二首《出塞曲》上面。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朔州,山阴县城。

    对于突然出现在李慕云身边的公孙兰,苏婉晴完全不知道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女人个子不高,但样貌却一点也不比苏丫头差,整天跟在李慕云身边,简直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

    不过好在这个女人似乎对李慕云没什么感觉,自从在朔州突然出现,直到现在已经五、六天了,苏婉晴就一直没看她笑过,甚至连说话的次数都很少。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苏婉晴虽然看那公孙兰有些不爽,但苏烈的归来让她暂时忘记了那些不愉快。

    “哥,长安城怎么样?待的还习惯么?是不是有好多美女?啥时候给我找一个嫂子啊?……”看到苏烈的第一眼,苏丫头就像个孩子一样丢出了无数的问题。

    不过苏烈虽然长的粗豪,对妹妹那可绝对是好脾气,宠溺的在她头上拍了拍:“哥在长安住的也是军营,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倒是你这丫头,这段时间和那小子相处的如何?有没有一点进展?”

    “哥!”听苏烈提起与李慕云的关系,苏婉晴娇嗔着跺了一下脚,狠狠剜了一眼那个呆子。

    李慕云被瞪的有些莫名其妙,无辜的眨了眨眼睛。

    苏烈这次回来也是有任务的,他的目的就是带走那些战马,只不过因为他与苏婉晴兄妹久别重逢,李慕云自然不好在这个时候干那扫兴的事情。

    “丫头还不好意思了,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可是人伦正道,有什么可羞的,哥哥我还等着早日抱上大外甥呢。”

    “啐,哥哥越来越坏了,我懒得理你!”再次被苏烈数落,苏婉晴脸上终于挂不住了,碎了一口转身跑出了县衙后宅,惹的丫鬟婷儿大呼小叫着追了出去。

    苏烈就这么看着妹妹跑掉,嘴角噙着一丝笑容,从妹妹的表现来看,明显是与李慕云的关系大有改善,如果没有说错的话,应该只差最好一步谈婚论嫁了吧。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重要的是要把战马的事情处理好,先公后私这是原则问题。

    “苏兄……”李慕云为了避免尴尬,主动开口,不过却立刻被苏烈打断:“到了这个时候还叫我苏兄?难道不应该叫大哥么?”

    “呃……大哥!”李慕云的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不过想想已经在人前承认了苏婉晴是自己的未婚妻的事实,他还是改了口。

    “哎,这还差不多!”苏烈严肃的脸上再次露出熟悉的笑容,上下打量的李慕云几眼之后开口说道:“你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韩瑷那老小子现在只不过是在垂死挣扎而已,程大将军让我给你带话,这段时间要小心一些,但不要有过激的行为。”

    “大哥放心,只要他不再来招惹我,我是不会拿他怎么样的,但如果那姓韩的不知死活,说不得小弟我真的会再动用一次‘天子剑’。”

    李慕云知道苏烈之所以会关心这件事情,主要还是因为他妹妹苏婉晴,为了站老苏放心,李慕云也露了一点自己的底牌。明确表示自己既然可以拿到一次‘天子剑’,那么就能拿到第二次。如果韩瑷真的不知死派人来找麻烦,自己不介意请出‘天子剑’将其诛杀。

    虽然‘天子剑’对某一个层次的人来说就是鸡肋一样的存在,但这一类人并不包括苏烈,所以老苏对李慕云这个妹夫能独得圣眷至此心中甚是满意,将妹妹交给他看来也算不错。

    想到这里,苏烈点了点头,将话题拉回到主题:“慕云啊,这次我回来,一是看看你和婉晴,这第二就是为了那六千匹战马,不知道你准备的怎么样了?那些马什么时候可以交付?”

    “战马随时可以交付,不过大哥,你不会是空手套白狼来了吧?”李慕云虽然知道苏烈不是那种喜欢占便宜的人,但是也怕他被形势所迫,故而才会有此一问。

    “你这小子真是掉钱眼儿里了,竟然边为兄都不相信。”苏烈笑骂了一句之后,抬手向外面指了指:“你要的东西都在后面,大概半日之后就会进城,所以你还是快点找地方准备装钱吧!”

    李菴云讪讪一笑:“嘿嘿,亲兄弟明算帐嘛。大哥你也知道,眼下正是小弟缺钱的时候,有了这些钱,小弟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不想,李慕云刚刚说完,苏烈就叹了口气:“唉,说到钱,为兄不得不说你几句。”

    “大哥请讲!”李慕云隐约间已经可以猜到苏烈要说什么,但他却并没有止制。

    “幕云啊,我知道你有能力,有头脑,在陛下那里也有些情份。可是就算这样,你也不能太过,像这次吞了三千薛延陀精锐的事情,站在兄弟的立场上来讲,我认为你做的过了。若是万一引得薛延陀大举来犯,生灵涂炭事小,你和婉晴的安全却是大事,就算是朝庭到时候发兵来援,估计等他们赶到的时候,你这县里也会被杀的血流成河。”

    “是,大哥教训的是。”李慕云虽然心中对此有些不以为意,认为薛延陀不可能如此仓促出兵,但苏烈毕竟也是在关心他和苏婉晴那丫头,他总也不好在这个时候驳了老苏的面子。

    “唉,算了,都过去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希望唐尚书这一趟去薛延陀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吧。”苏烈叹了口气,活了近三十年,他如何能看不出李慕云其实根本就口不对心,虽然口中认错,但心中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当然,这也是苏烈不知李慕云县衙大牢里面还着着一个薛延陀二王子,如果知道的话,估计他也不会将那三千骑兵放在心上了。

    “大哥,那个……小弟还有件事儿。”听到苏烈谈到唐俭,李慕云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事情,你说吧。”苏烈不知道李慕云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顺势问道。

    “如果我还有一万骑,你能吃下去不?”李慕云往苏烈身边凑了凑,压低声音神秘的说道。

    “什,什么?”苏烈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李慕云说的是什么。

    “战马,一万骑,如果你吃进去,咱们兄弟这把这份生意给做了,如何?”

    苏烈已经无语了,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跟自己这个妹夫继续交流。

    一万匹战马,那可不是小数目,就算是放在薛延陀也足够让一个大部落伤筋动骨。

    而且前段时间听人说薛延陀的那个什么真珠夷男在贞观三年的时候还向大唐求娶公主来着,聘礼竟然是战马五百,可想而知,薛延陀那地方其实也并不富裕,否则那个什么可汗也不可能只用五百战马当聘礼不是。

    本章完

第227章 毁人不倦() 
看来刚刚自己那些话是白说了,这小子压根一点没听进去。

    一阵无力感涌遍全身,苏烈发现自己的这个妹夫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也不知道自己妹妹嫁给他到底是对还是错。

    就像刚刚说的,山阴县并不产马,而且就算是产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再弄出一万匹战马来。所以李慕云刚刚所说的一万匹战马必然是来自薛延陀,所差的只是不知道他到底用什么办法弄过来,但想必不会是什么正规渠道。

    想到这里,苏烈叹了口气,看着李慕云无奈的说道:“如果你真的还有一万匹战马,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最多你也就能卖出两万贯,再多是不可能了。”

    “为什么?”李慕云反问道。

    他可不相信大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