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

第346章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346章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头儿干什么都不容易,当皇帝其实并不比普通百姓轻松多少,难得的放松机会李世民自然不会错过。

    然而在他走出皇宫之后就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大对头,外面那些皇室彩灯下面只有稀稀拉拉那么几个人,他想像中的那种热闹完全不存在。

第六八二章 作死进行时(中)() 
出了皇城,外面大街上倒是多了些人,不过看架式似乎都是向南边走,这与往年又是大不相同。

    要知道,大唐的皇帝是坐北朝南的,所以百姓观灯一般都是从四面八方一齐涌向皇宫。

    可是这一次百姓却是向南走的,这让李二大感事情不同寻常,其余人等一个两个也都是一头雾水,只有长乐显的有些雀跃,带着几个比自己小的围着李慕云叽叽喳喳的问东问西,而李慕云则是在那里滔滔不绝的吹着牛逼。

    什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什么赵子龙白马银枪长板坡七进七出,张飞喝断当阳桥、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听的一群娃娃面露羡艳之色。

    最后孔颖达、于志宁等老头子实在听不下去了,在边上骂道:“小子休要误人子弟,华雄明明就是孙坚所杀,跟关羽有什么干系。”

    结果,李慕云还没说话,不远处的程咬金瞪起眼睛:“哎,你们这些老货就是事儿多,那华雄死也就死了,爱谁杀谁杀,这小子故事说的好听你就听着,不爱听就去看灯,休来这里打扰俺们。”

    “你……”老孔被程咬金气的险些没有背过气去,指着他半天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与孔颖达等等文化人相比,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更喜欢李慕云‘篡改‘过的三国,毕竟从他口说出来的属于演义性质,听上去比较有意思。

    而陈寿的《三国志》则不然,那纯粹就是历史,通篇都是枯燥无味的记录,如果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根本看不进去。

    李世民走在前面,对后面的争论不置可否,因为就在前面不远处,百姓已经开始聚集,隐约间更远的地方有特殊的光亮闪过,位置有些高,看不清是什么。

    好奇之下李二不觉加快了一些脚步,挤过人群之后,出现在他面前的物事让这位皇帝陛下彻底呆在了原地。

    “这,这里何时多了座城?”太监老龙一直陪在李二身边,望着那高达两丈有余,整个整墙都散发着蒙蒙彩光的城门楼子,呻吟道:“难,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水晶宫?”

    “胡说八道,这世间本无鬼神,何来水晶宫,依我看这城分明就是由冰筑成,只是不知道何人会有如此大的手笔,竟然一日之间将之筑起。”

    “相传当年三国曹操一夜筑冰城,以前只当是传说,不想今日方知,果有此事。”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何人如此大胆,竟然敢筑城?”

    “筑什么城,依我看这就是个灯,创意不错,不入凡俗。”

    随着李二停下脚步,其余人也都发现了那高大的城门楼子,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李世民经过短暂的失神之后,清醒了许多,做为一个皇帝,他的想法与别人多少有些区别,乍一见面前多了一座城他首先想到的是有人造反,但很快看到那城竟然豪光闪烁,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心念电转间回头去找李慕云。

    结果刚一回头就发现李慕云正一脸无辜的站在不远处,讨好似的笑着。

    皇帝陛下心中纳闷对着李慕云招了招手,让他过来,但还没等他开口询问,身边的长孙皇后便拉了他一下,然后李二陛下就听到一阵袅袅琴音自前方传来,再抬头,却见那水晶般的城门楼子上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三个人。

    其中一人身披鹤氅跪坐于‘地’,手扶瑶琴,叮当之声自其手中传出,细听之下却是春秋时期师旷所做的《阳春古曲》,也就是古曲《阳春白雪》。

    而在那人身后,左右分别立着两个女子,一人抱剑,一人托着香炉,再配上身后那一轮圆月,从下面看去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只是不管李二如何看,总觉得上面那三人有些眼熟,疑惑间扭头看向身边的长孙皇后:“观音婢,为何朕觉得那弹琴之人有些眼熟?”

    长孙皇后温婉一笑道:“陛下却不是糊涂了,怎地连丽质都不认得了。”

    “长乐?”李二皱了皱眉,环顾身后却发现长乐似乎真的不见了,这才有些郁闷的说道:“这小丫头,她怎么会跑到那上面去,莫非这水晶城是她所筑?”

    “陛下既然心有所惑,何不上前问问。”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得了长孙皇后提醒,李二恍然点头:“对对对,过去看看,过去看看。”

    那水晶城着实漂亮,李二自然是想要上去看看的,原本不知道是何人所建还有些犹豫,现在见到自己闺女就在上面,这位大唐皇帝也就放心了。

    不过这话说回来,长乐那小丫头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宫里,应该搞出不出这么古怪的东西,再说谁的闺女谁知道,李世民和长孙也不相信自家闺女能弄出这么大阵仗。

    “小子,你老实说,这水晶城是不是你鼓捣出来的?”一路前行,李二把李慕云揪过来问道。

    李慕云嘿嘿一笑:“嘿嘿,陛下慧眼。”

    “慧眼个屁,你小子胆子还真是够肥的,城中之城你都敢弄,莫不是觉得朕手中钢刀不利?”李世民眯了眯眼睛,不无威胁的说道。

    李慕云缩了缩脖子:“呃……,没,臣没那个意思,就是觉着普通的灯没啥意思,弄个特殊些的冰灯来玩玩罢了。”

    “量你也没这个胆子。”李世民瞥了某人一眼,举步登城,不多时已经带着人上到城头之上。

    水晶城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人可以上到‘灯’的上面去,人灯合一,却别有一翻趣味。

    一群老家伙们第一次见识冰灯,除去开始的时候心中那份惊讶,这特殊的灯着实让这些老头子开了一回眼界。

    “父皇,怎么样,儿臣弹的好么?”长乐这个时候一曲弹罢,回头见李二他们都已经上到城上了,立刻跳起来跑到老爹的面前显摆。

    李世民实在不知道除了点头还能说什么,于是连声赞道:“不错,很不错。”

    不想长乐却歪了歪嘴,有些不大开心的说道:“父皇这次上来的早了,其实后面还有一段话儿臣还没来得及说呢。”

    “哦?什么话?”李世民有些好奇的问道。

    “呃,没,没啥,真没啥!”李慕云这个时候从旁边冲出来,连连摆手,顺便还不忘将长乐拉到一边:“小姑奶奶,你行行好,那些话可不能当着你爹的面说,你说了我的屁股可就完了。”

    “为什么啊?当初不是你教我的。”长乐美目流转,俏皮的问道。

    李慕云急的团团转:“那能一样么?当初我跟你说的时候,也不知道你爹要来不是。”

    “哼!”长乐哼了一声:“让我不说也可以,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啥条件?”李慕云问道。

    “我要那个镜子的经营权。”长乐一脸认真的说道。

    “就这?”

    “对啊。”

    李慕云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行,没问题。”

    镜子放在哪里卖其实都不重要,因为那个价格根本一年都卖不出去多少,所以李慕云才不在乎放在什么地方发卖。

    而长乐要说的就不同了,那段‘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可是绝对不能让李二知道。

    不为别的,只因刚刚李二就在城下,这词如果出来,岂不是说李二就是司马懿?原本在长安城里弄出一座水晶城把所有的百姓都吸引过来就已经让李二心生不满了,若是再把他比成司马懿,估计他李慕云怎么也得坐半年轮椅。

    就在李慕云与长乐交涉的空当,远处李二对他叫道:“李慕云,你给朕过来。”

    “哎,来了,来了!”李慕云给长乐打了一个要守信用的手势,屁颠颠的来到了李二的身边:“皇兄,您找我?”

    “空城计是什么一回事?”

    “啊?”李慕云瞬间呆若木鸡,眼睛瞪的比铜铃还大。

    正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这边刚刚把长乐那小丫头片子安抚好,怎么这边就露馅了呢?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李慕云也没有办法再去找是谁说露了嘴,只能郁闷的把上午对长乐说的那些重新讲了一遍,换来一片斥责之声。

    那些跟着李二的老学究们一个个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不管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问,还是在李二面前表达自己的才学,都不可能让李慕云一个后成在自己面前胡说八道。

    李二自然对李慕云也没有什么好脸色,联系刚刚长乐在城头上的表现,他又如何能够想不到那丫头扮演的就是空城计中的诸葛亮,而他这个当爹的自然也就成了那个大奸人司马懿。

    李慕云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的杵在那儿,脸都快要抽筋了,最后还是老李渊看不过去替他解了围:“小子,今日你这祸惹的可不小,依朕看不如你就好好的做一首诗,如果大家满意这事儿便算是过去了。”

    作诗?李慕云的脸色更苦了,他哪里会作诗,所有的诗词都是以前背的,现在早就已经黔驴技穷,搜肠刮肚的也掏不出来多少,这可真是要了命了。

    

第六八三单 作死进行时(下)() 
不过你还别说,李慕云这一着急,还真被他想起一首诗词,站在城头之上,望着下方灯河,长叹一声:“好,既然父皇都说了,那咱就随随便便弄上一首。”

    四周寂然,无数老头儿都静静等着他‘随随便便’弄上一首,毕竟在此之前李慕云也曾抄过几篇好诗,在众人心中多少有些印象,虽然他一再强调那不是他写的,但信者不多。

    长乐这个时候跑到了苏婉晴的边上,两个女孩并肩而立,两只漂亮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放在李慕云的身上。

    此情此景,退无可远,抱着怎么也不能让老婆失望的心思,某郡王清了清嗓子:

    独立寒冬,渭水北去,水晶城头。

    看万山一片,层林尽染;漫城灯火,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后世太祖的《沁园春·长沙》写的端是大气,不过李慕云意气风发的背了一遍之后却发现根本无人叫好。

    有些纳闷的回过头,却发现身后众人尽是面色惨白,就连李二的脸也有些扭曲。

    政治天赋负五渣的李慕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见众人不语,挠着头呆呆问道:“咋啦这是?”

    魏征分开人群来到李慕云面前,逼视着他问道:“你……,你这词是从哪里抄的?”

    李慕云狐疑的看了一眼老魏,突然意识到似乎刚刚这词出了问题,灵机一动,转头看着老李渊道:“呃……,亲爹,我就说你作的词牌让我来读一定出问题,你看,被看出来了吧?”

    老李渊的脸色原本也有些难看,不过好在老头儿领悟力不错,听得李慕云说完,立刻说道:“唔,还不是你小子不争气,读起来一点气势都没有,否则怎么可能被人看出来。”

    不得不说,李渊和李慕云的配合多少差了些,便是傻子也能看出其中必然有猫腻。

    但是这话说回来,既然老李渊已经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了,其他人自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故做不知当成真的来听,一时间马屁如潮。

    这也是李二带出来的人都是他的心腹,跟李慕云并没有什么大仇,否则这家伙不死也得脱层皮。

    后世太祖的诗词随好,但那可是属于帝王诗词,就如同音乐不分国籍一般,帝王诗词同样也不分朝代,所以李慕云是抄痛快了,但那些跟着李二出来的老家伙们却被吓坏了。

    还好老魏机灵,上来提醒了一句,给李慕云找了一个台阶下。

    也亏得李慕云反应快,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却知道是诗词出了问题,直接一股脑推到了李渊的头上,否则这场面还真不知如何收场。

    但就算这样,李二依旧被气的够呛,趁着周围人不注意的时候狠狠踹了李慕云好几脚,同时警告他道:“小子,这次的事情朕就当没有发生过,下次如果再敢做这样的反诗,当心你的脑袋。”

    李慕云瞪着无辜的眼睛,他实在有些搞不清楚好好的诗词怎么就成了反诗了?这不是开玩笑么?可是李二作为大唐皇帝,说话的声音指定是比他大许多,说他写的是反诗那就一定是反诗,这个容不得他再来狡辩。

    长乐这个时候也拉着苏婉晴来到李慕云的身边,等到李二离开之后,才悄悄数落道:“你胆子也太大了,‘谁主沉浮’这样的话也敢说,如果不是皇爷爷帮你,明天早上的太阳你都见不着。”

    苏婉晴的面色依旧有些发白,在某人的腰上狠狠扭了一下:“李慕云,你想害死我们么?这样的诗也敢写!”

    李慕云被扭的疼了,跳出老远道:“不是,你们怎么也这样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长乐瞥了他一眼,拉起苏婉晴便向走另一个方向,同时丢下一句:“总之以后你不要再作诗了,若是要作诗就写一些风花雪月,懂不!”

    说实话,李慕云是真的不懂,不过却知道后世太祖的诗以后怕是抄不得了,否则指不定什么时候脑袋就得搬家。

    但还没等他继续想,于志宁已经踱步过来:“慕云,你小子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竟然敢当着陛下的面作这样的诗,亏得这次魏相出面保你,否则怕是为师都要被你牵连。”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请教的,李慕云连忙拉住老于道:“不是,老师,到底怎么一回事儿?为什么你一个个都说我啊?”

    “你不知道怎么回事?”于志宁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眼李慕云,用手指戳着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