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

第79章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79章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无话,来到城外靠近河边的一处荒地,打眼一看李慕云就愣了,看了一眼胖子,心中隐隐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记得在后世的时候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伙儿工程队,拿着图纸建了一座烟囱,结果工程发包方来看了一眼,瞬间就怒了,把工程队的头头儿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他们想要建的是水井,那工程队却整个儿给搞反了。

    而眼前的情况虽然不是水井修成了烟囱,可是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荒野,没有任何一处高于两米的建筑,李慕云的心开始渐渐下沉,扯过一边还在傻乐的胖子便问道:“老子的高炉呢,在什么地方?”

    “那不就是。”胖子指了指不远处围着一群人的位置说道。

    李慕云向那边看了一眼,恨声问道:“你……,不会是给老子修到地面以下去了吧?”

    “对啊,看了那图就觉得你考虑事情有问题,那东西那么高,修好之后还怎么装料,所以我就让人挖了个坑,把那东西建到下面了。”胖子理直气壮的说道。

    听着胖子的抱怨,李慕云强忍着心中暴打他一顿的冲动,来到了那个所谓埋到地下的高炉边上。

    人群散开,李慕云看到了坑里的样子。

    还好,胖子这货没把高炉修反,不过这特么直上直下的和修反了有什么区别。

    偏偏胖子还不知死活的凑了上来:“怎么样,我的想法不错吧,现在这样,我们只要把料从上面推过来,然后再倒进去就万事大吉了,是不是很聪明!”

    “聪明你大爷!”李慕云终于还是受不了胖子的脑洞了,不行了,忍不了了,李慕云越想越生气,于是便上前一把扯住胖子,按到地上就是一顿黑涩会式的毒打!一边打一边骂道:“你特么是真傻还是假傻,你把这东西弄到地面以下,流出来的铁水怎么办?你下去抱上来么!你特么是猪么,什么时候你能聪明一点,不要总是开脑洞!”

    胖子被打的哇哇大叫,却也无力反抗,被李慕云刚刚这一说他也想了起来,眼下这个情况虽然装料方倒是不错了,可流出来的铁水便只能留在坑底,根本拿不上来。

    相比于把那些冰冷的石头丢进炉子里,从下面把铁水弄到上面无疑要麻烦许多倍,也就是说他自作聪明的举动为自己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

    话分两头,抛开李慕云安排胖子重修高炉的事情不谈,却说去了朔州城的王杰。

    到了朔州之后,王杰先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换了衣服,便带着仆役敲开了刺使府的大门,没有任何阻拦的见到了他的那位大伯——新晋朔州刺使王唯一。

    “贤侄,今日来此可是有什么好消息?”对于王杰的到来,似乎并没有超出王唯一的预料,所以见到他的时候,这老头儿没表现出任何的惊讶。

    “消息有,但不知是好是坏。”王杰的语气很是平淡,经过这么长时间,他已经可以接受自家已经死了的老爹被逐出家门的事实,再见到王唯一的时候平静了许多。

    “贤侄说说看!”王唯一命人上茶的同时,笑着对王杰说道。

    对于这个侄子,他自己也说不上什么感觉,从血源关系上说,他们之前的关系很近,可如果从道理上讲,这个年轻人其实和他已经算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逍遥候说和解可以,不过却需要王家提供可以提炼五十万斤钢铁的矿石,否则便不会和解!”

    “什么?这不可能,那李慕云是什么东西,与他和解是王家看得起他,想不到这混蛋竟然登鼻子上脸,还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德性。”

    说话的依旧是那天的年轻人,这小子应该是被王唯一给宠坏了,总是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就好像这个世界谁都要怕他一样。

    但这次年轻人表态之后,却没有得到王唯一的训斥,这让王杰感到了一阵压力,心中对这次朔州之行已经开始不报任何希望。

    本来嘛,其实他的想法与那青年是一样的,并不认为李慕云的条件王唯一会答应。

    因为那太苛刻了,估计只要是个人都不会答应,王家人也同样不会答应。

    但让王杰和那青年十分意外的是,良久的沉默过后王唯一竟然答应了,只见他端起茶水,轻轻啜了一口缓缓说道:“这个条件我可以答应,不过,相对的,我也有一个条件,如果逍遥候也能答应,那么这一切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提起,而且我王家也会与逍遥候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还有一章,会晚一点更新。

    本章完

第178章 诚意(下)() 
“爷爷,您怎么能够答应他如此苛刻的条件?您要知道,那可是五十万斤钢铁啊。”好不容易等到王杰走了,青年便急不可耐的对王唯一说道。

    王唯一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叹了口气:“是五十万斤钢铁的原料,并不是五十万斤钢铁,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大着呢。”

    “那也要不少钱啊爷爷,如果他坑咱们怎么办?”

    “淡定一些,庆儿,你这毛毛燥燥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我把你带在身边,就是想让你多学一些东西,结果你反倒是越来越不争气!”王唯一瞪了孙子一眼,想了想之后又对他说道:“这次的事情本来就是我王家有错在先,赔些东西给人家也很正常,而且以逍遥候的背景,我们略吃点亏也算不得什么。”

    “背景?他有什么背景?”青年虽然被骂了,但却没有任何悔意,只是皱着眉头有些不解的问道。

    与王杰谈好了条件的王唯一似乎很高兴,并没有纠结于青年的态度:“具体的事情我还没有办法对你说,你只要知道那逍遥候背景不浅也就是了,不过如果你能想到为什么爷爷会说他背景不浅,爷爷会给你一份奖励。”

    为什么会说他背景不浅?青年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放弃了,摸了摸鼻子说道:“爷爷,您还是别为难我了,您知道我不擅长这个。”

    “唉……,好吧,既然这样,你就先去吧,记住以后不要随意招惹山阴县的那批人,否则弄出麻烦,当心家法!”王唯一无奈的叹了口气,对着尴尬的青年摆了摆手,将他从书房里赶了出去。

    ……

    山阴县的人口越来越多了,眼看着已经要突破一万户的大关,若是再努一些,达到一万五千户,估计朔州就可以再升一级,变成中州,到时候王唯一的官职就可以再往上调一调,升到从四品上的位置。

    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王唯一对李慕云进行全力支持。

    而且长安那边送来消息,听说于志宁那老家伙也被皇帝派到山阴县去了,好像是去给那个逍遥候当先生的,这从某些方面证明了李慕云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几乎于宫里的皇子们相当。

    再有就是李慕云这家伙数次起落,竟然还没有倒,明明在数次犯忌,最后竟然都挺过来了,如果说他没有背景谁又会相信。

    而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眼下就在自己的治下,这从某个方面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麻烦,所以王唯一眼下只想把这个逍遥候从自己的地盘上‘赶’出去。

    至于如何‘赶’走他,王唯一打算采用与韩复同样的办法——‘捧’走!

    当然,这一切对于李慕云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老王头儿相信,只要那逍遥候不是贪得无厌之辈,自己的诚意应该已经足够了。

    ……

    山阴县郊外某处无名的小村,一辆小小的驴车缓缓的走着,赶车的是一个半大老头儿,坐车的同样是一个半大老头儿。

    两个老头儿似乎都很悠闲的样子,任由拉车的驴子慢悠悠的往前走,而这两人则在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

    “老爷,您不是说这山阴县是个下县么,怎么我看着不大对啊。”赶车的半大老头一边四下望着,一边对车里的半大老头儿问道。

    “看看再说,谁知道是不是在唬弄咱们。”车里的半大老头儿双眉紧锁,同样看着外面。

    赶车的半大老头苦笑着摇了摇头,心说这东西怎么唬弄,一个县就那么一点人,难道还能在几个月之内搬进好几千户?眼下刚刚进入县界,一个村子就已经有不小五十几户,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可是想归想,但赶车的老头儿却没有说出来,只是把话闷在了心里。

    而就在此时,前面一户农人的家里的门突然打开了,一位老者从里面走出来,挑着两个木桶,看上去像是要去打水。

    “追上去,追上去。”车里的半大老头儿看到那老者,眼前一亮,拍了拍驴车的车厢催促着,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驴车在他的催促下加快了速度,没用多长时间便已经来到那挑着两只空桶的老者。

    老者其实让就已经发现了他们,正站好奇的打量着,现在见驴车在自己面前停了,脸是褶皱的脸上露出笑容问道:“二位贵客可是找人啊?”

    马车里面的半大老头探出头来,对那农人拱了拱手回答道:“这位老友,我等非是找人,而是想跟你打听几件事,不知道方不方便!”

    “打听事情啊。”农人老者顿了顿:“那您问吧,若是小老儿知道,一定告诉您。”

    这农村小老头儿也是个有眼色的,见车里的人虽然衣着并不华丽,但气质明显与一般人不同,而且攀在车厢上的手保养的很好,并不像普通人那样满是老茧和污垢,所以言词上客气了许多,完全就是一副有问必答的样子。

    “嗯。”马车里的人显然并不知道自己的手已经出卖了自己,点了点头之后问道:“敢问老友是山阴县本地人吧?”

    “那您看看,可不就是本地人么。”

    “可是,既然是本地人,为何我观这村子的房屋都是新的呢?”车里的人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般,严肃的指着农人身后的房屋说道。

    “您说这个啊。”农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古怪的笑意,回身看了看才说道:“不瞒这位老先生,我们这个村子虽然是新建的,但是村里的人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逍遥候爷!如果不是逍遥候爷给我们这些当年为了逃避战火的人发还了户籍文书,还派人进山宣传通知我们这些人,只怕现在我们还在深山里面吃草根呢。”

    农人老者笑呵呵的说着,脸上尽是开心的神情,看不出一丝的造作,显然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而那份感激同样也挂在脸上,颇有如果有谁说逍遥不好就要与其拼命的意思。

    这让马车里的半大老头儿陷入了沉默,想到从长安出来时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再想想眼前这老者眼中的感激之情,心中不禁狐疑起来——到底应该相信谁呢?

    本章完

第179章 私访() 
于志宁,秦王府十八学之一、中书侍郎,贞观三年得封太子左庶子,加散骑常侍,从三品。

    盖因此前武士彟回到长安之后,说了李慕云在县里免农税的事情,再加上十八州府弹劾李慕云,所以这位帝国主义头子就想了一个办法,派了这位于侍郎去山阴县以教他读书的名义看着他,省得他再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这便是于志宁为什么会出现在山阴县的原因。

    可是于志宁又不是复读机,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想法人的,对于李世民这种莫名其妙的命令自然也是心有抵触的,再加上这段时间长安城到处都在传李慕云贪赃枉法,隐瞒县里真实人数之类的事情,这也让于志宁的心里有了老大一个疙瘩。

    所以在进了山阴县境内以后,他便将护送的队伍留了下来,换上便装,只带了一个老仆开始了下乡走访的活动,打算找一些李慕云的‘罪证’呈给皇帝陛下,以免皇帝陛下被这样的一个奸佞小人所蒙蔽。

    所以当农人老者说感激李慕云的时候,于志宁陷入了迷茫,一面是长安官吏间流传的‘事实’,另一面就是山阴县当地百姓的‘感激’,到底应该相信谁才好呢。

    想到这里,于志宁便对那农人老者问道:“你说你们原本因为逃避战火而躲进了深山,那这么说你们应该算是……”说到这里,老于顿了顿,似乎在想要怎么说‘逃民’这两个字。

    毕竟眼下只有他和老仆两个人,而且又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若是因为说话惹闹了人,被人打了怕是都找不到说理的地方。

    不过那农人老者似乎并不介意自己的身份,见于志宁犹豫便主动说道:“不瞒这位先生,当年老汉的确是逃民,不过现在不是啦,逍遥候爷给老汉补了户籍,还给老汉家里分了地,老汉可是正正经经的良民喽。”

    “那能把你的户籍文书给我看看么?”于志宁见农人老者似乎很好说话,便试探着问道。

    “老先生是府城来的吧?”农人老者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打量了一会儿于志宁,反而问起他的身份。

    于志宁想要了解一些山阴县的事情,没有一个合理的身份自然是不行的,当下借着农人老者的话便说道:“是啊,老夫乃是司功军曹,主管本府官员政务之优劣。”

    不想,于志宁刚刚就完,那老头儿就变了脸色,连连拱手不说,顺带连筒也不要了,丢到一边,打开自己院子的大门,一边道歉一边请老于进屋。

    于志宁顿时被这老头儿弄的有些哭笑不得,摆手示意他不要慌乱,好不容易等老头平静些了,才说道:“把你的户籍文书拿来让我看看可好?”

    “哎,没问题,没问题啊!”老头儿一边答应一边往屋里跑,时间不大已经拿了一张纸出来。

    于志宁接过老头儿递上来的户籍文书,不用看就知道,这东西是真的无疑,因为民间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纸张,毕竟大唐官府需要靠这东西来证明百姓的身份,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写一张,岂不是乱了套。

    所以他在接过那张纸扫了一眼之后便还给了老汉,随口又问道:“老宁啊,不知你这村里可有人没有户籍,却也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