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统三国 >

第138章

剑统三国-第138章

小说: 剑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霉的馒头,长满了绿色的绒毛,这个会不会是青霉素呢?也许有,但是其他的有害物质也太多,用这个可谓饮鸩止渴”

    用筷子扒拉了一下两个发霉的馒头,范统自言自语着,看的梁习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正在梁习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范统又来到了一个木桶的前面,用筷子搅拌了一下一个木桶中的糊状物,他眼睛一亮,不过又缓缓地摇了摇头心中想道:

    “发霉的浆糊,恩,这个还不错,好像唐代就有用发霉的浆糊治疗外伤的先例,这个外敷可以有,但是口服还是不要了,一样会引起食物中毒”

    连续观察了好几种发霉的食物,范统还是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梁习有点着急了,皱着眉头从屋外搬来了一个陶罐子,刚放在地上就捏住了自己的鼻子。

    同样捏着鼻子,然后用筷子挑出来了一些这种发霉的不明食物,范统一下子就乐了:

    “我擦,这个也太臭了吧,不过有些很是熟悉的感觉啊,发霉的啥这是,呀!这不是霉豆腐么!哈哈有了有了,我怎么把这玩意给忘了!”

    看到主公范统用筷子挑着一块绿莹莹臭烘烘的霉豆腐,在那里乐得不行,捏着鼻子的梁习额头上冒出几滴冷汗,不禁替可怜的李通默哀起来,看来文达兄是要吃这种臭不可闻的霉豆腐了,主公真是的,治病这么严肃要紧的事情,为什么要搞这种臭烘烘的霉豆腐呢。

    “你看我这脑子,霉豆腐在北方也叫做臭豆腐,问起来臭吃起来香,是很多人欲罢不能的美味,当然喜欢它的人,喜欢它那独特的口味如此如醉,讨厌它的人,讨厌它那强烈的臭味刻骨铭心!”

    范统心中想着,他在后世之时也是吃过霉豆腐的,谈不上特别喜欢,也谈不上非常讨厌,因为每次吃霉豆腐的时候,他都是捏着鼻子吃,这样就能够忽略掉它的臭味,只剩下了口中的美味,不过如痴如醉倒不会就是了。

    “啊呜!”

    捏着自己的鼻子将筷子上的这块霉豆腐放进嘴里,恩,虽然没有咸味但是很香,范统的这个动作直接就把一边的梁习给雷毁了,他怎么也想不到,主公会去吃一口这臭烘烘的霉豆腐,所以面色发白,胃中更加急剧的翻滚起来。

    “子虞,你要不要尝尝?”

    又用筷子夹出来一块霉豆腐,范统捏着鼻子向梁习问道,梁习这下子再也受不了了,跑出了屋外,站在一棵大树旁边吐了起来,一边吐心中一边在不停的哀叹,这是什么主公啊,不带这么玩的!

    “虽然以前没有吃霉豆腐抗炎的先例,不过有用霉豆腐上面的霉菌抗炎的事情,先把李通的伤口用霉豆腐涂抹一下吧,希望能够起些作用,至于抗生素,还得培养一下才能用,不然药量达不到也是白搭!”

    范统心中思索着,这霉豆腐上面的霉菌中其实就含有青霉素,只是量太少,虽然后世也有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吃了霉豆腐以后也过敏的,但是那是极少的,大多数因为量小达不到,青霉素可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于李通的细菌感染一定有奇效!

    “好!那么就先用霉豆腐外敷,然后再花点时间培养青霉素药剂了”

    范统心中做好了决定,对于培养青霉素药剂,他还是知道一些的,只是方法土了点,不过在汉末,他还只能用这种土方法了,只希望一切能够顺利,还大家一个生龙活虎的李通。

第234章 悲天悯人的情怀() 
说起土法培养青霉素,范统以前还从来没有尝试过,不过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虽然在汉末这个条件简陋的时代,就算真的培养出来青霉素,也很难将它单独提取出来,不过范统也不打算这么麻烦,他只需尽量的让含有青霉素的药液变得杂质少些,这些范统却还是能够办到的。

    将霉豆腐上的霉菌取下来一些,放在用粟米面调配的培养液中,一齐封在瓦罐中,然后一直用温水来给瓦罐提供热度,让瓦罐中的培养液也保持适宜的温度,好利于青霉素的生长繁殖,等到过几天估计青霉素的量差不多了,就可以把培养液取出来了,然后先用菜油和碳粉分别对培养液提纯,使得杂质变少,最后再让李通将祛除杂质的培养液分几次服下,虽然不知道这培养液中青霉素有多少个单位,但是有总好过没有,至于会不会过量,范统是不担心的。

    “范太守,霉豆腐涂抹伤处,这种治法是谁教给您的?”

    没等青霉素药液培养出来,范统先在给李通外敷霉豆腐的时候,就遭遇到了神医华佗的质疑,毕竟范统的这种治法,没有一点儿先例,而且看起来也太过于儿戏,这是华佗所不能忍受的,就算范统贵为汝南太守,他只是一介平民。

    “元化先生,这种治法早间年就有人用过,只是那些人用的不是霉豆腐,而是霉豆腐上面的霉”

    范统信口胡咧咧着,没想到华佗还真就仔细的思考了起来,而且很快站起身来,皱着眉头说道:

    “您这么一说,老夫好像还真有些印象,在老夫年轻之时,听说河北就有一位医者善于治疗皮肤上的疮疖,他用的似乎就是这种霉豆腐上的霉”

    聪明的人善于脑补,华佗的这个脑补,直接省了范统的解释,他装作诧异的说道:

    “咦?这么巧,这用霉豆腐涂抹伤处的治法,就是我在游侠江湖,到达河北的时候,从一位老人那里学来的,他姓西名易,字志廖,不仅教给我这些外伤的治疗法,还教给了我很多手术”

    “西易,字志廖,这个人我怎么没有听说过,想来可能是位隐士高人,那么范太守您这手医术来的就太巧合了,想来是这位隐士高人看不下去人间疾苦,才决定将这些外伤的治法交予您,这样战乱中会少很多因为受伤而丢掉性命的人”

    华佗有些感慨的说道,他之所以成为神医,并不是想要得到什么,而是想要给天下的百姓们以健康的身体,所谓医者父母心,就如同他一直相交的好友张机张仲景一般,张机也是因为看到瘟疫盛行十室九空,才打算在近期开始潜心写出一部医书,这次华佗去荆州就是打算帮助张机开始著作医书的,等有了这次的经验,华佗也打算将毕生所学写出来,好流传千古。

    “是啊,医者对于天下,特别是现在愈加动乱的天下越来越重要了”

    范统说着,想起了历史上对汉末和三国时代的一些记载,传说东汉最鼎盛之时,全国人口有五千万人,等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加上各路军阀混战之后,全国人口只有不到八百万了,这其中多年战乱的原因占了主要部分,至于灾荒和大疫,这些都是战乱的附属品。

    也正是因汉末到三国甚至一直到两晋时期,汉族人口的锐减,才有了历史上的五胡乱华,而多少灿烂的华夏文明就因为汉末到三国的战乱和之后的五胡乱华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

    “为了这个时代,为了华夏文明,我不能只是单纯的争霸天下,我还需要做些什么”

    范统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什么伟大之人,但是在华佗这位神医面前,在医圣张仲景的同时代,作为曾经一位医学生的他,这一瞬间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是啊,老夫先前向范太守所说的私事,就是打算前往荆州,我的老友张长沙那里做客,他准备辞官在家专心著作一部医书,我是应了他的邀请,前去协助一段时间的”

    听得范统作为一方诸侯,难得有这种医者特有的觉悟,华佗干脆大大方方的将他之后的行程说了出来,范统听了就是一愣,没想到他刚想到与华佗同时代的医圣张机张仲景,华佗就说出来了。

    “华佗与张仲景,这可是咱们医学生,特别是中医学生的朝圣级人物,若不是我要争霸天下,恨不得也去跟他们一起研究医术”

    范统心中思索着,突然一个想法涌上心头,在汉末这个时候,还没有专门教授医术的医学院,若是自己能够牵头成立一个医学院,不就有理由将华佗和张仲景都给请来了么。

    而且范统相信,若是医学院能够让他办起来,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华佗和张仲景这种悲天悯人的医者情怀,一定会甘之若饴,欣然而来的,只要天下的医生越来越多,因为战乱或者疾病而死去的人就会渐渐减少,人口也不会锐减的那么快了。

    “医学院,范太守的这个想法,老夫非常向往,正好老夫要去荆州长沙,在与仲景探讨医术的时候,会把这件事也告诉他的,我想以他的性格,一定也会非常向往,就这么说定了,范太守一定不能食言而肥啊”

    果然不出范统所料,华佗之所以能够成为神医,在民间有那么好的名声,品德是极好的,当他对其说出医学院的构想,并且说一人行医满天下不如让学医之人满天下时,华佗被说服了,不仅被说服了,还打算帮助范统把好友张仲景也说服。

    “元化先生与仲景先生悲天悯人,实乃天下苍生之福,范某在这里先代天下苍生向两位先生拜谢了,医学院的创立等范某回到平舆之后,就会开始筹措,争取两年之内正式开始运作,希望到时候元化先生与仲景先生能够记得今日之诺”

    范统一边说着,一边向华佗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华佗面色潮红,也向范统恭敬的回了一礼:

    “范太守亦是名医,华某也代天下苍生向范太守拜谢了!另外范太守想我们所不能想,看得也比我们深远,我就厚颜带着仲景一齐向您也拜谢了,以后医学院成,范太守就算不对我两人相招,我两人也会厚颜前来投奔!”

    “好!哈哈哈!”

    一下子将华佗和张仲景两位神医招揽过来,范统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一边将华佗扶起来,一边高兴的笑了起来

第235章 涂高代汉天下惊() 
建安二年四月中,眼看春天已经过了半程,江东的春种顺利结束,不过也就在春种刚刚结束的时候,江东之地的战端又一次开启了,这次的战端开始得快也结束的快,快的甚至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也正是这一次的江东战事,让天下各路诸侯开始正视刘备。

    只因为刘备这厮准备的实在太充分了,吴郡太守陈禹突然对他的投靠,让夹在两人中间的小霸王孙策变成了汉堡包,从未来的江东霸主彻底沦为了可以随时被其他势力一口吞下的可口食物。

    刘备这次起兵一万六千,以关羽,张飞和祖郎为大将,鲁肃为军师,陈禹也起兵八千,而此时只有兵力不到一万的孙策,知道自己在吴郡算是彻底没戏了,干脆听从军师周瑜的建议,放弃了吴郡,向更南边的会稽奔去。

    不过孙策的南下也不是顺顺利利的,关羽和祖郎带领八千兵士对他进行追击,陈禹也是百般阻挠,让孙策到了会稽境内的时候,兵力从不到一万变成了不到四千,也自此之后,江东的形势越来越明显,无数从北方南渡的士人开始对刘备另眼相看,对本来大家看好的孙策失去了兴趣。

    刘备彻底占据了吴郡,丹阳,广陵三郡,成为了江东一地的实际霸主,引得无数文臣武将来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琅琊人诸葛瑾与吴郡人顾雍,诸葛瑾乃是汉泰山郡丞诸葛长子,虽然刚过弱冠之年却成熟稳重,对政务极为拿手,而顾雍就更了不得,很早就有不错的声名了,乃是名士蔡邕之徒。

    孙策与刘备此消彼长之下,其部下已经有了些离散之心,为了增强部下们的信心,让众人能够看到未来,孙策不得已向袁术求援,愿意再为袁术之附属,只求袁术能够再向他借兵万余,这次孙策打算先避避刘备的锋芒,先守住会稽,然后再将目光投向了临海,鄱阳和豫章三郡。

    也正是得了孙策的投靠,吕布的强援,自认为时机成熟的袁术,在寿春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手持传国玉玺登基称帝,建国号仲,自称仲家。

    虽然此时天下人心不思汉,不过却也不敢有人明目张胆的反汉自立为天子,当然那些小打小闹的无智贼寇不算,他们随随便便占个山头都敢自称皇帝,只是没人理会他们,直把他们当成个笑话罢了。

    可是袁术出身汝南袁家,袁家在大汉可是四世三公,一直都是大汉的臣子,这家伙到了袁术这儿,臣子想要做皇帝,而且还不是谋朝篡位,竟然是另立新朝,这家伙闹得,能不能别那么刺激好不好。

    对于袁术在淮南的称帝,天下各路诸侯都在短时间的惊诧后反应相同,那就是对袁术痛骂,并且各个跟袁术划清界限,虽然袁术做的这件事儿,他们自己也在梦里无数次的梦到了,但是梦醒了之后,人还是现实一点的好。

    没错,现在的大汉确实名存实亡了,各地的刺史州牧甚至郡守县令都各自为政,胆敢割据一方,不过他们现在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地位名分,从名义上说起来却还都是大汉朝廷所赐,你否了大汉朝廷不就等于否了自己么,“皇帝”不是你自称就行的,还得别人也叫你“皇帝”才行。

    “混账!许都朝廷尚在,袁术这厮安敢另立新朝!”

    许都大汉司空府,得到消息的曹操被气的暴跳如雷,虽然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感到非常愤怒,因为袁术的称帝,狠狠地给了许都朝廷一个大大的巴掌,从此以后许都朝廷对天下各路诸侯的掣肘将更加势衰!

    “主公,袁术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登天子位,朝廷当立即斥其为****,并发檄文,请天下各路诸侯讨伐,让其新朝烟消云散,而主公当为讨伐之主力!”

    荀作为坚定的保皇派,对于袁术登基称帝可以说恨之入骨,所以他的反应尤为激烈,一定要建议曹操立即出兵讨伐袁术。

    “文若你说的很对,可惜咱们治下的兖州和豫州此时正是春耕之时,出兵并不是太好的时机啊”

    曹操此时对于大汉朝廷还是比较尊重的,此时他还只想做个霍光,所以袁术这么一登基,他也是很痛恨之的,心想我连做个霍光都要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一步,你这家伙倒是光棍,直接登天子位,你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