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统三国 >

第18章

剑统三国-第18章

小说: 剑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5章 舞剑吟诗赞少年() 
“哦,听李伯的意思,令郎也是位了不得的英雄人物,怎得在李家堡中未曾向某介绍”

    听到李来这么说,一边的范统也来了兴致,要知道这位李老伯可是位大豪侠,他的儿子应该也不会很差。

    “说来惭愧,老夫本有三子两女,大疫所致,只余下老三李通一人,从小无甚本事,却也将老夫一身武艺学了个全,前几日刚刚率领麾下的两千乡勇前去山中剿匪,若果万亿(李通小名)今日在此,李家村也不会遭此大难哇!”

    李来一直挺谦虚谨慎,一说到自己的儿子李通却难以掩饰满脸的骄傲,显然对于自己的这位儿子还算满意。

    “李通,莫不是名震江汝的大侠李文达”

    范统对于李来提到其子的名字和事迹没有多大反应,只是对于两千乡勇有点小吃惊,而一边的高非听到“李通”这个的名字,顿时一个激灵,然后的小声嘀咕起来。

    “子易,汝认得这李通?”

    范统小声地向自己的这位义弟问道,只见高非异常笃定地点了点头:

    “是的大哥,这李通早年任侠江湖,特别是在江汝一代极其有名,某也是少时听某之大兄高览提起过,赞他的一身武艺不在自己之下”

    “汝说什么,汝之大兄是高览?那个河北四庭柱中的高览?”

    向高非问了问李通,没想到又引出来一位大兄,李通范统前世没怎么听说过,但是高非的大兄高览之名却是如雷贯耳。

    “咦,大哥也知道河北四庭柱,原来大哥并不是完全失忆啊”

    高非有些戏谑地说着,范统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是失忆了不假,但是失忆了也分好几种,我这是选择性的失忆,说了你丫也不懂。

    “恩有所耳闻,如此说来,这李通是相当厉害了”

    范统说着在心中做了一下对比,演义中说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中武力水平最菜的那个,但是跟他的好兄弟张相比也菜不了多少,李通如果比高览还厉害,那么李通就基本等同于张的武力水平,我擦,没想到李家村这小地方也卧虎藏龙!

    当范统和高非这哥俩小声交谈的时候,场上激战的两位小将已经将要分出胜负,只见大家伙都紧张地盯着这两位虽然潇洒青涩,但是武艺水平不差的少年,一些好武的家伙甚至张大嘴巴,眼睛眨都不敢眨。

    “这少年年龄比我还小,拳头竟然比我还老,可惜我一身的武艺都在刀上,不然早就赢下他了”

    面色沉静的和不到十五岁的廖化拆招,身穿白袍刚刚十六岁半的陈到心中思索着,这次自己真是凑巧,刚刚学成下山就行了一次好,而且还正好遇见招揽武将的朝廷官员,虽然听常伯所说,这范公是位爱民如子,仁义无双的好官,但是自己这一身的武艺绝不能卖给不识货的人,所以见到差不多年龄的一位白衣小将,遂起了争锋之心。

    与陈到激烈战斗的时候,少年廖化心中一片平静沉着应对,倒也没有落下风,可是当他看到主公范统过来的时候,心思却动了一动:

    “这白袍小哥好生厉害,如果主公没有教过某一个月的太极拳法,恐怕某早就落败了,他以后若能更进一步提高武艺,必能成为主公一大助力!”

    少年人毕竟不够成熟,廖化这边心神一动,手上的一个动作就慢了半拍,就是这半拍,让他的对手陈到抓住了机会步步相逼,两人又你来我往的打了十几合,终于分出了胜负来!

    “好!”

    “漂亮!”

    廖化被陈到一掌印在胸口,知道不能硬抗,顿时飞身在空中翻了个两个跟头卸了大半劲力,落地以后“噔噔噔”后退几步,然后一脸诚恳地抱拳认输,陈到那一掌勇猛无匹的威力,廖化潇洒漂亮的空中卸力,引得在场的众人发出一阵阵的叫好和喝彩声。

    “廖化这小子果然聪明,这么快就开始领会太极的精髓,还有这陈到太给力了,一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掌法竟然也有如此大的威力”

    看到两人终于切磋完毕,范统和高非,常伯乐呵呵地迎上前去,范统当先给了廖化一个赞许的眼神,然后拔出腰中的赤霄剑,在众人的惊诧目光中竟然一边舞剑一边大声吟诵起来: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当自治,为国志转坚。

    从师百里外,访友人文渊。

    匡复汝等在,合力撑巨艰。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豫州蔚人望,淮水证源泉。”

    一支精彩纷呈,招式凌厉的剑法舞罢,一首吟赞少年英雄的诗罢,让在场所有的人几乎变得石化,范统以前就很喜欢民国诗人蔡和森的这首少年行,自己改了改在如此众目睽睽下吟诵出来,当真是极为应景。

    “这范县令好强的武艺,好高的文采,好深的人才渴求,若果文达投效于他,想来也能得到重用,且文达麾下乡勇人数愈来愈多难以为继,看来某是要做出决断了!”

    李来心中暗自思考着,看向范统的目光越来越满意起来。

    “大哥,大哥何时有如此文采,竟然能够随口吟出这等长诗!”

    所有的人都没有此时的高非震惊,作为范统的结义兄弟,他知道自己的大哥剑法高超不假,可是如此的文采飞扬,他以前还真不知道。

    当在场的众人还在回味范统适才的剑与诗之时,范统已经独自来到了愣在那里的白袍小将陈到面前,抱起双拳行了一礼:

    “临睢令范公帅,见过陈到小兄弟,不知适才某专门为陈到小兄弟和廖化小兄弟吟出的一首随意之作,可入两位耳否?”

    陈到与廖化两人早就被范统刚才的表现给折服了,范统那套剑法他们拍马也赶不上,那飞扬的文采,他们别说这辈子,恐下辈子也别想,此时范统一说此诗是特意为二人所作,顿时更加感动起来,只见早就将范统视为一生追随之主公的廖化双目湿润,一下子就跪倒在地并且大声哭道:

    “廖化尚且年少,何德何能受主公如此看重,虽万死亦难以报主公知遇之恩啊!”

    陈到心中也大为震动,只感觉自己真是遇对了人上对了船,这范公真是某之明公也,于是很快也激动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

    “某陈到,汝南人,自小就敬佩仁德爱民的大人,从常伯那里就听到大人散尽家财收拢流民而活人无数,忠君报国勤政爱民,适才得以亲眼所见,更知大人重义知礼文武双全,得大人如此青睐,到诚惶诚恐,从此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力,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主公!”

    陈到说着以头触地跪拜不起,范统已经通过赤霄剑看到廖化的忠诚从九六变成九八,陈到的忠诚从八二一下子变成了九六,他心中兴奋不已,顿时大笑着拉住陈到和廖化两人的手臂说道:

    “哈哈哈!范某何其幸,能够得到两位少年英雄,从此后事亦无忧亦!”

    陈到与廖化听到范统这么说,连忙又一齐拜在地上,三人少不得又是一番互诉衷肠,只看得众人都为他们高兴起来,一边的李来知道该是自己出场,于是下走了过来:

    “恭喜范公得此少年英雄,有此喜事,不如一起再去寒舍喝几杯酒以示庆贺”

    看到李来如此客气,范统也不打算拂了老人家一片好意,于是安排已经吃过饭的义弟高非领兵驻在村口,拉着常伯和陈到与廖化三人,跟着李来又回到了李家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看已经是半夜时分,李来毕竟是豪侠,虽老而弥坚,范统不用说,被张飞赞为酒桶更是千杯能干,只是常伯毕竟文人酒量太浅且身上有伤早早离席休息,陈到和廖化再英雄那也还是少年,俩人酒量尚可但喝酒经验不行,喝的猛不说还一喝就干,很快两人也不胜酒力起来,自有李家下人扶他们去客房休息。

    看到时间也差不多,人也只剩他们两个,李来终于咳嗽两声,慢慢说了起来:

    “今日受范公如此大恩,李来没齿难忘,只是有还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范统此时喝的已经有点舌头大,也不知这人老成精的李来还有什么想法,只见李来笑了笑说道:

    “某有意让犬子李通率领麾下两千余乡勇入得范公帐下,不知范公意下如何?”

    “这”

    被李来这句话惊得一个激灵,范统一不小心差点咬了舌头,这是个什么节奏,名震江汝的大侠李通和他的团队也求免费收购?如此好事,来得再猛烈某也能照单全收!

    “好!某准了,就算有万余乡勇某也收!全收!”

    喝多了酒的范统大气的挥了挥手,只看得一旁的李来不停的点头,如此的本领,如此的胸襟,如此的霸气有野心,天下英雄人物恐怕很少能出这位范公之右!

第36章 大水别冲龙王庙() 
“不过李伯,某听义弟高非说过,令郎李文达可是名震江汝多年的大侠,他可会心甘情愿入某麾下,要知某也只是一位小小的县令而已啊”

    虽然适才没心没肺地接受李来的一番请求,但是范统并不是喝多了一点儿心机也没有,像李通这样实力强大的民间武装,在汉末乱世中一直积攒实力,待价而沽,不是投奔一州之州牧,就是加入一方之诸侯,自己一个小小的百里之主,一般情况下却实是招不来这么条游龙。

    “范公不必妄自菲薄,公虽为百里之主却有鲲鹏之志,犬子虽然在江湖中小有名望,却不值得一提,有公之志,犬子安敢不顺,且犬子至孝之人,有某之命,犬子安敢不从!”

    看到范统这位直白的疑问,李来干脆也说了个通透,意思范县令您放心,就算李通他看不上您势力弱小,我也要硬要他投奔您。

    范统笑了笑,看向李来的目光中怀疑却又多了几分,看到范统还是不怎么相信自己,李来干脆长叹一声,慢慢细说了起来:

    “自从闹过黄巾之后,这天下就乱了起来,犬子早就想报效朝廷了,奈何没有他能够看上眼的主公,也没有大官能够看得上犬子的些许薄名,最近听闻曹公将皇帝陛下接到了许县重振朝纲,我儿常有前去许县投奔之意,可惜”

    李来说着喝了口水,事实上随着李通手下的私兵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这整日的花销用度却也愈来愈巨,他李家纵然有多年的积蓄也经不过这么几千人马折腾,最近实在没办法只好时不时地去借着除贼之名打一打那些贼寇恶霸的秋风。

    可随着左近的贼寇越来越少,老是这样以战养战也不是办法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一位诸侯,为诸侯效力吃公家粮饷,而纵观天下诸侯,也只有曹操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了。

    “可惜什么?”

    范统问道的同时,心中却有些落寂,虽然李来已经说过一定要不遗余力地要求李通跟着自己混,可是看那李通本人的意思,他却是早就相中了曹操,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啊,如果李通并不情愿,那又该如何。

    “可惜犬子虽有侠名,却寸功未立,他发下誓言,要率领麾下乡勇清剿了整个豫州的黄巾余孽再前去许昌求官,可是这豫州的黄巾余孽岂是犬子一人一军能够清剿的,我是担心他功还未立,自己先出了什么差错啊!”

    李来说着,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文达虽然勇气可嘉,可是却有些不自量力了些,豫州黄巾余孽多如牛毛,先不说汝南郡有着刘辟,龚都两大渠帅统兵数万,南阳,细阳,砀郡也有多股统兵数千的贼首,凭着他那两千多乡勇怎么能行呢,还不如让他以报恩的方式先跟着这范县令从县级官吏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来得踏实。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来的想法范统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既然这李通至孝,必然会先听从其父之命入得自己麾下,这就需要自己再用心一些了,对他多施以拉拢,多给他希望和美好的未来,自然能让他不再意向曹操而彻底忠于自己,争霸天下拼的是什么?国力,民心和人才!只要能够有一丝的机会让人才聚拢在自己手下,那就绝对不能放过!

    “李伯您放心,某范统以后对待文达,一定会像对待自己兄弟一般,且明人不说暗话,您也看到了,适逢乱世,某眼中绝不只有区区百里之地,而是整个天下,文达跟了我,定然不会将其一身武艺才学辱没!”

    范统拍着胸脯作下了保证,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其他人面前堂而皇之透露出自己争霸天下的野心,李来此时看向他的目光震惊中带着疑惑,这是多么的自信和把握,才能有如此英雄胸廓,心中不是鲲鹏万里,竟是装着整个天下!

    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对比于曹操,现在的范统势力尚弱,对于人才和兵员的渴望更加深刻,从昨日他对两位小将的看重就可以感觉出来,自己的儿子李通带着两千余私兵投入其麾下,更会受到他的重用!

    “范公对老夫如此推心置腹,老夫感激涕零,若不是年老,老夫恨不得也入得范公麾下,犬子之事公且安心,不日其归来后,某将亲自带其到范公麾下!”

    宁**头,不做凤尾!李来此时让儿子李通加入范统麾下的意愿更加强烈起来,一时间恨不得立刻将外出剿匪的李通给找回,天不亮就把这事给定下来。

    不过俗话说好事多磨,凡事操之过急不如谨慎稳妥,李来决定还是等李通回来以后再跟他细说,他相信以儿子那不错的头脑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

    “李伯,适才听您说过,文达几日前去往山中剿匪,却不知他去的何处?”

    两人谈妥了收编李通及其麾下乡勇一事,范统对李通的去向有了些兴趣,他非常佩服李通这位江汝大侠铲尽汝南贼寇的志向,也对他的一身本领有着很高的期待。

    “哦,因为靠近这里的汝阴黄巾基本被清剿而光,这次犬子是带领乡勇们望北方而去的,据说谯县,临睢北面有几个贼寇寨子,还有彭城国也有”

    “临睢北面的寨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