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统三国 >

第320章

剑统三国-第320章

小说: 剑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律训练,这是绝对不能少的。

    “主公,训练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天,进度还是很快的,难得的是那些袁军中的低级和中级军官也非常配合,我想,他们这应该是了解到了我军对低级,中级军官的待遇和饷银之后做出的明智的选择,只有高览,高元伯将军脾气又臭又硬,坚决不愿意投降”

    魏延向范统汇报着,作为在练兵所练兵近一年的他,无疑是训练士兵的最佳人选,现在魏延有些明白主公范统当年将他扔在练兵所冷藏的良苦用心了,主公这是想要让他成为更加全面的武将啊。

    “呵呵,我这次来到军营,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决高元伯的事情的,他毕竟是子易的兄长啊”

    范统说着,与司马懿,陈宫等人暂且分开,只带着桐灵在魏延的指引下,来到了大营深处的一个营帐外,几位强兵守卫着这个营帐,双目炯炯有神,看起来精神奕奕的,让范统心中不禁一乐。看来无论到了哪里,什么时空,这些士兵都对自军俘虏了敌人一员大将而沾沾自喜,守卫起来也是极为的卖力气。

    “主公,高元伯将军就在这里面呆着,咱们没有给他上脚镣手铐,也没有绑着他,让他可以在营帐中自由活动,一日三餐也是尽捡好的给他上,他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我们都会满足他的。”

    魏延向范统说着,已经与范统,桐灵一齐进入了营帐之中,只见营帐中极为整洁干净,根本不像一个关押俘虏的场所,一位年龄三十五六岁,身长八尺,长相威严,满脸虬髯的汉子立在那里,只是一眼,第一次与他见面的桐灵就知道,他一定是高非的大兄高览高元伯了,因为这两兄弟虽然不是一母所生,可眼睛和鼻子都非常像,都是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只是高非的面容清秀,高览的长相粗犷罢了。

    “元伯兄,鲁国一别,别来无恙”

    恭恭敬敬的向高览行了一礼,范统根本没有一点儿主公的架子,而且更没有一丝胜利者的倨傲,这让高览愣了一下,心中有一根弦好似被人轻轻拨动,自己的主公袁绍虽然也颇为看重他,可那骨子里的倨傲,言语中将他当成奴仆的颐指气使,与范统一对比,简直就是渣渣!

    怪不得人人都说,重义知礼的范统,极会收天下豪杰俊才之心呢,没有人能忍心拒绝一位对他极为有礼,且非常尊重的人向他释放的善意,也没有人能够拒绝这种真诚相待,把他当成亲人的感觉。

    可是,忠臣不事二主,袁绍与范统相比就算对他态度再倨傲,再颐指气使,毕竟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自己的家人可都在袁绍的领下呢,就算他决定加入了范统麾下,他的家人该怎么办,因为与主公袁绍相处了好几年的时间,高览自认为还是了解他一些脾性的,他表面上看起来极为大方宽厚,实则内心非常小肚鸡肠,所谓的外宽内忌说的就是他了。

    所以综合考虑了良久,范统就算对他再看重,对他再好,他也不可能投降范统,加入范统麾下的。

    “元伯兄,这一次范某前来,就是想请你加入到范某麾下,助范某一臂之力的,且子易为范某义弟,元伯兄为子易长兄,你与子易兄弟两人并肩做战,与范某,子易三人横扫天下,岂不快哉!”

    范统直接看门见山的说道,他的这个说法,魏延这两天不知道已经用了多少次了,都是无效,现在就算范统用出来,效果还是依然无效的,高览先向范统回了一礼,然后婉言拒绝道:

    “公帅对高某的一片真心,高某心知肚明,也感激涕零,然而忠臣不事二主,请恕高某不能接受了”

    “元伯兄,不要总是拒绝,忠臣不事二主只不过是个非常好看,却难以让人信服的幌子,说出你拒绝的真实理由,我不是不相信元伯兄你的道德人品,我就只想知道你的本心”

    范统好像早就预料到高览要拒绝,所以面色不变的继续说道,说话间一双充满真诚的眼睛还紧紧盯着高览,让高览一时间感觉到压力倍增,心中也有些慌乱起来,忍不住就对范统说出了实话:

    “实是家人,家族都在渤海县”

    “哈哈哈哈,元伯兄早说有此担心,又何必等这么多天啊”

    听高览这么一说,范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说道,在他身后的桐灵也是嫣然一笑,魏延则是乐呵呵的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茬子。

    “公帅,你们为何发笑?”

    被范统,桐灵和魏延的欢笑弄得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恼怒,高览面色一肃的问道,却见范统连忙向他道了个歉说道:

    “对不起元伯兄,你实是不知,早在半个月前,子易就满腹心事的来到了平阳,并且让我给他调拨两百卧虎营士兵,由小将廖化相陪,出发去了渤海县,目的就是将高老伯和家族中的直亲给接到汝南来,还有元伯兄的妻子儿女,自然也会接来了”

第550章 大雨来袭战事缓() 
冀州渤海郡县境内,也不知从哪里突然开来一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他们俱是骑得一色的白马,若是有那行伍之人在此,定然能够认得出来,他们就是当年前将军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

    原来易京城破,公孙瓒**而死,余下的部将也死的死逃的逃,白马义从也折的只剩下了三分之一不到,一直看赵云不顺眼的那位单经眼看大势已去,于是率领着剩下的几百与他一样贪生怕死的白马义从投降了袁绍,而袁绍也挺重视他的,不仅将白马义从补齐了三千人,还依然交给单经来统领,平常除了上战场外,也偶尔去执行一些比较特殊的任务。

    今天,单经率领这三千白马义从来到渤海郡县,就是奉了主公袁绍的密令,前来逮捕渤海高家的家主高匡,还有高家的直系族人,特别是那高览的家人,想来渤海高家只是县的一个小小的豪族,怎么可能反抗河北霸主袁绍,所以单经和三千白马义面色轻松,根本觉得这次的任务是毫无难度。

    可是,当他们来到了县高家家主高匡的住所之后,他们惊呆了!

    只见此时高匡家已经大门紧闭,大门上的铁锁也已经早早挂上,一阵风吹来,吹得铁锁呼呼声响,好似在嘲笑着看着它的人们,爷今天就这这里了,爷的主人却不在这里了,呵呵

    “快!去县高家的直系族人的家中,不要让他们都跑了!”

    单经一看就知道,高匡一家子这特么是逃跑了,于是大声的吼道,白马义从们这才收起轻松的神色,一个个变得紧张起来,然后分成数个队伍,急冲冲的就分散开来,可是只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又都纷纷返回,一个个都是唉声叹气。

    “全,全跑了,这可如何是好”

    听了手下的回报,单经心中一个咯噔,他没有想到,这渤海高家的人竟然如此警觉,自己还没有到呢,竟然先跑了,而且通过询问县的县令,他们至少已经离开县半个月的时间了。

    “半个月前就跑了,这明显不正常啊,要知道主公下令让我前来县抓捕他们,也不过是五天前的事,看来真的如同主公说得那样,这高览高元伯大大的有问题了!”

    单经心中做好了判断,然后又在县仔细盘问了一番,确认高家真的已经离开之后,才率领着三千白马义从回到袁绍那里复命,而就在这个功夫,在徐州琅琊国,一支几百人规模的队伍正在迤逦前行,表面看起来是一支不小规模的商队,实际上则是由高非领导着的迁移大军。

    这支迁移大军里面,由廖化统领的卧虎营装扮成武装家丁的模样,个个煞气十足,倒是让沿途无论是正道****的人都顾忌三分,所以从冀州渤海郡县一路来到徐州琅琊国,迁移大军都相安无事,只是高家的家主高匡因为骤离故土,年老体弱,半路上生病了,让整体的速度不得不放慢了一些。

    “子易啊,老夫怕自己坚持不到汝南了,这一次咱们高家从渤海郡迁到汝南,简直太突然了,不过老夫相信你,相信你大哥范公,他不像袁本初等诸侯一般妄自尊大,对大豪门世家重视无比,对咱们这样规模很小的地方豪族不屑一顾,在他那里,我只看到了一视同仁,绝不像那些豪门世家之人所看到的那样,对咱们这样的世家豪族刻意打压,对寒门之士多有扶持”

    一辆四轮马车里,躺在车里的高匡语重心长的对自己的儿子高非说着,给人的感觉非常絮叨,而高非则是甘之若饴,不停地点头:

    “父亲您说的极是,不过第一句话儿子不敢苟同,您的身体只不过是偶有微恙罢了,到了汝南平舆,在岈山有医学院,医学院中有神医华先生,张太守,您的这点病还不是小意思么?”

    高匡听了高非的说法,双目中爆发出异样的神彩,不过很快又想到了什么,面色有些暗淡:

    “咳,你这么一说,老夫又有了些许希望了呢,只是想在老夫还有一件事颇为担心”

    看到父亲高匡欲言又止的样子,高非哪里还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于是向他说道:

    “父亲是在担心元伯大兄么?”

    “是啊,老夫虽不喜你元伯大兄,可他毕竟是我的孩子,我们高家的直系子弟,而且他也算有些本事,若真的被那袁绍害了就太可惜了”

    高匡点了点头说道,话语中还是透露着对高览的不喜,这让高非心中有些不好受,父亲其他方面还好,就是对待大兄高览太过冷漠苛刻了,以后大兄高览也会是大哥范统麾下的武将,可不能因为这件事,让其他人看了笑话啊。

    “父亲,刚刚接到了消息,元伯大兄已经被我大哥麾下的大将魏延俘虏了,想来不出意外的话,元伯大兄一定会加入我大哥麾下的”

    高非向父亲高匡说道,然后又想了想加上了一句:

    “大哥早就料到这一切了,这次儿子能够前去县将您接来,就是他给我的建议呢,而且大哥还说,一旦元伯大兄被俘,那袁绍一定会猜忌甚至对付我们高家”

    “范公所料不差,以袁本初的脾性,这种事他一定做得出,罪不及家人说的大气无比,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天下诸侯,老夫认为只有两人,一个是范公,另一个就是曹公了”

    高匡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若是这一切都是范统提前安排好的,这说明他们高家或者说高非还是很被重视的,这对于高家以后在范统领下的发展不啻于一个最大的利好,他也相信,高家有了高非,高览这一文一武两位杰出人物,再加上与范统的关系,一定会成为天下数得着的豪门的,只是可怜他的嫡长子高宠,若是高宠还活着,定然能让高家以后发展的更加强盛。

    修武袁绍军大营,袁绍正与麾下的谋士们商谈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纠结着到底是先打范统为张高览和田丰报仇,还是先打曹操解决掉最大的威胁的时候,曹操对他释放的善意也来到了。

    原来张与田丰,终于风尘仆仆,一身狼狈的率领着三千残兵从河内终于逃回到修武了。

    也正是张与田丰的回归,让袁绍终于下定了决心先向范统报复了再说,然而没等他的报复开始,北方一场大范围的降雨出现了,让双方的战事不得不暂缓了下来。

第551章 匈奴俯首汉民还() 
北方地区的这一场大雨,几乎席卷了整个司州的东部,冀州的南部和豫州的北部,而凑巧的是,只要是范统统治下的地区,雨势都没有那么大,没有人知道,除了范统知道,这应该是他新年之时,赤霄剑系统助力的一个作用。

    风调雨顺这四个字,代表着无限的美好,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封建时代,这四个字尤其的珍贵和重要,而赤霄剑的这个助力就是风调雨顺,就算因为范统的贪得无厌,使得它的作用只有正常的八分之一,也是极为了不得了。

    夏粮的收割结束,人们刚刚将小麦颗粒归仓,种上黍米(黄米)或者菽豆(大豆),就迎来了一次及时雨,能够让黍米和菽豆尽快的发芽,从而更早的生长,得到更多的生长时间,让产量增加。

    一片片农田在雨水的滋润下,看得人们喜笑颜开,不过在关中,司州一些地区,除了一片片的军屯被开辟出来,其他的很多地方的耕地中,却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草,为什么任由这些耕地野草丛生呢,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经过两年的战乱,人口已经贫瘠的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

    这些无人照料的耕地,任谁看了都会极为惋惜和心疼,然而人口的稀少,也只会让这些惋惜和心疼随风飘去了,想要改变,必须增加人口,而增加这些地区的人口,也成了范统最近一年来首要的任务。

    好在,本来逃往汉中的一些关中移民已经陆续的回乡了,然后就是,南匈奴在范统的威逼之下,终于在夏收之前服了软,不仅向许都朝廷上表,愿意归顺许都朝廷,服从太尉范统的领导,而且还接受了太尉范统的建议,将本来迁徙至南匈奴的三十万汉民百姓放还。

    而这三十万从南匈奴归来的汉民百姓,此时已经陆陆续续的从平阳,河东的西北进入了太尉范统领下的土地,慢慢开始充足起了关中和司州地区,想来这些土地,很快就会开始有人耕种了吧。

    “主公,这一场雨结束,天气恐怕就该越发的炎热了,据探子回报,那袁本初已经决定率先向咱们出兵,留给我们准备这一场大战的时间,已然不多了啊!”

    看着窗外飘洒而下的雨水,陈宫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一边的司马懿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补充道:

    “袁本初在修武屯兵,准备了也将近半年,一旦亲率大军出手,必然会是排山倒海之势,主公,原来咱们制定的死守河东,出兵并州的计划,会不会让兵力太分散了?”

    听了司马懿的担心,范统摇了摇头:

    “袁本初看似兵强马壮,武将谋士多如繁星,然而他本人却优柔寡断,色厉内荏,若是他让大将张,颜良,文丑与军师田丰,沮授等人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河东,也许咱们没有一战之力,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儿,可若是他亲为统帅前来河东,咱们却有把握将他抵挡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