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统三国 >

第39章

剑统三国-第39章

小说: 剑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说着,观察了一下郭嘉的表情,只见郭嘉思索了一下,双眼一亮慢慢说道:

    “我已知文若深意,以前我未与那范统打过交道,不会被之前他的事情所困扰,如今与两年前境况大不相同,不知那范统意向性情有无大变,所以我只需摸清现在,不用理会之前”

    “奉孝果然智谋过人,我一开口你就能猜到意图,不错,这正是我之所想,我已跟随司空多年,那范统是认得我的,我也熟识他,你就不同了,别说范统不知有你郭奉孝,恐怕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见了你也不认识”

    荀说着,可能觉得这么说老友没存在感有点不像话,于是告了个罪又继续说道:

    “奉孝莫怪,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只是说你现在声名还未露峥嵘而已,奉孝不要在意,想你的才能以后必将超过我,让天下无人不识君!”

    “文若谬赞了,我会找机会去观察一下那范统的”

    郭嘉连忙也回了一礼,想他在书院与荀做了那多同窗,自然不会介意,而且如今两人的职位乃是上司与下属,对于荀的请求,他也不会拒绝的。

    “不用奉孝刻意的找机会了,明日醉月楼,由那范统麾下的石韬主持,将会开个小文会,届时范统也会出席,我也收到了一张请柬,不过我之身份决定我不能前去,奉孝正好可以代我”

    荀说着,从怀中取出一片竹简来,小心递在了郭嘉手上,郭嘉拿着这片请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自己不能出门,且正好小妹善于探察人心,这一次说不得又得小妹出马了

    进入初冬的许都城,在翌日的清晨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汉末用的都是农历,如今是农历十月中旬,如果算公历的话应该是已经十一月末了吧,看着随着北风飘舞的一片片雪花,立在驿馆一座小院中的范统心中感慨起来:

    “古代的冬天真特么冷啊,这才十一月河南之地都开始下雪了”

    “主公,早啊,不想今日竟然雪花飘飘,真是应景儿,我想好今日文会的内容了!”

    看到主公范统立在院子里观赏雪景,石韬也乐呵呵地凑了过来,陈到已经被他派出去醉月楼好好安排,今日的醉月楼文会必将热闹非凡,因为下雪天,闲人就会很多,闲人多前来参加文会的人就多,人多就热闹不是么。

    “你不会是让大家咏雪吧?这会不会太单调”

    看到石韬这小胖子在那里伸手接着从空中飘落而下的雪花,范统也兴致勃勃地接了几片,只见这雪花异常漂亮,不多不少刚好六瓣。

    “怎么会,要知这雪花是世上最纯净最美好的物什,我想以那些清流名士之文才,今日文会必然涌现无数咏雪之名句”

    石韬说着,好像想起来什么似得,面色有点担心地说道:

    “主公,今日文会您也会出场,若是那些文士让您也即兴作诗咏叹,不知您是否需要我提前为你代笔捉刀,到时候被难住总是不好”

    “这个么”

    范统想了想,后世的他只是个半吊子医生兼打工仔,除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了点唐诗宋词外,其他诗词歌赋当课外读物虽然也看过不少,可惜他看了也就忘了,没有刻意的去背诵和记住。

    不过好在此时还是汉末时期,诗歌只有楚辞和乐府,范统想出几首九年义务教育中背熟的诗歌剽窃过来据为己有,想来也会让这个时期的文人骚客们大大的认可,不过如果从中再找出咏雪的来,确实有些难了。

    看到范统在那里沉思,石韬没有追问,他已经想好了,如果自己主公实在作不出那咏雪的诗来,自己就为他作上三两首让他背熟,于是自顾自地在那里观赏起雪景来,一边看着漫天飘舞的雪花,一边自言自语的找着灵感:

    “这些雪花太美了,让我想起来石家村的一处梨园,每当梨花飘落的时候,就像下雪一般,而且比雪花又多了些许香甜”

    “梨花,雪花,梨花开!哈哈我想到一首了”

    范统听到身边的石韬自言自语,顿时心中一动,想起有那么一首咏雪的诗歌来,虽然是长诗,但是特别经典,记得是上初中时学的,老师要求必须背熟,而刚好这首诗,范统也是非常喜欢,如果文会中自己要作诗,那就用这首了!

    看到范统站在那里半天都没有说话,石韬知道自己该开口了,他是个非常热心的人,又怕早早提出伤了主公自尊,现在主公一直没反应,只是皱着眉头苦思冥想,看来主公虽然各方面不错,但是文采就差了很多:

    “主公,我已经想好了两首咏雪的诗文,是不是您先背熟了,以为备用”

    “谢谢你广元,不用,我也偶尔想得了三两首,应该可以在文会上用”

    范统微笑着摆了摆手,对于石韬的热心,他还是很赞赏的,石韬听了却还是有些担心,怕主公想到的这三两首万一狗那啥不通就会闹了笑话,这时过来的许褚打掉了他的这个想法:

    “是呀!广元先生有所不知,我听陈到小哥说过,范公的文采可是很高的”

    听到许褚这位粗汉如此高度赞扬自家主公的文采,石韬还是怀疑的摇了摇头,却见范统突然用右手指向驿馆小院中的一个花园之中,一边好像数着飘过的雪花一边开了口

第72章 崔州平一问石韬()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范统面色沉静轻声吟出,却见一边的石韬顿时如同看怪物一般的将他盯住,主公这是怎么了,没事数起来了雪,这玩意儿能数的清么,而另外一边的许褚却非常期待地看着,他看到范公是真的在数雪,这事儿自己小时候好像也干过,数了一下午雪淋成了雪人,结果就是被老爹逮住给狠揍了一顿

    “千片万片无数片”

    范统继续吟着,这时石韬吐出一口气,看来主公还是很聪明的,数到第八片知道数不清,干脆以千片万片无数片来概述,真是挺机智的么!

    许褚则看着身边飘落的雪花,跟范公吟出的第三句一样,千片万片无数片,根本数不清,原来范公不像自己小时候很傻很天真啊。

    “飞入梅花总不见”

    范统吟出这么一句就不再言语,这首咏雪乃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郑板桥所作,用数字成诗,前三句非常直白有趣,人人都觉得非常浅薄,直到最后一句才一转折,提高了这首诗的整体水平和意境。

    这最后一句的威力如何,看石韬的反应就知道了,此时这小胖子反复咀嚼着最后这一句,然后再将前三句与最后一句连在一起念出来时,整个人有了些呆滞。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石韬好像想起了自己少时求学的时候,那时候家中族学教授的院子里就有几棵腊梅树,腊梅性子坚毅,其敢为天下先,在严寒中率先开花,独天下之春的特性一直以来就被文人墨客们所喜欢。

    而梅花则颜色洁白,在风雪中依然怒放,给人以品性高洁,不畏强权的感觉,那飞向梅花的雪片如刀,就算在锋利也不能将梅花削掉,而是消失不见,更是让很多受强权压迫的那些清流名士打心眼里喜欢,如果主公范统在文会中能够将这首诗吟出来,必然会被大家交口称赞。

    可惜石韬本身只是雄辩之士,并不是文人骚客,他没有在意此时的汉朝诗歌赋文多以辞藻华美,引经摘典为上,所以像范统的这首大白话一般的七言短诗一旦出现,还真不一定能有什么好的反响。

    “好!主公此诗看似咏雪,实则赞梅,意境相当不错,如果主公其他几首能够有此水准,定然能在文会上才惊四座!”

    石韬大声的赞道,陈到也在一边喝彩凑热闹,此时陈到已经回来,大家回屋中休息了一下,在晌午时分,雪下得小一点时一齐向醉月楼出发。

    醉月楼是许都目前最大的一家酒肆,全部木质结构,上下共分两层,第一层是整个大厅,主要是为散客准备,第二层则是留给一些固定客人和喜欢包场的豪门士族,用现代的眼光来看,醉月楼构造非常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但是在汉末时期已经是最好最奢华的酒楼了。

    今日醉月楼第二层异常热闹,已经有很多清流名士三三两两的结伴而来,醉月楼的掌柜王蔡都有点担心了,担心人太多可别踩塌了二层的地板,还好今日降雪,酒楼一层的散客几乎一个也没有,他们不用担心楼板塌了砸在一楼的人身上。

    “快,楼上的老爷们都催多次了,今日天气太冷,炭盆不够热,你快再去采购些木炭来,一定要让他们满意,不能冻着了他们”

    王蔡一边大声地吩咐着一位伙计,一边快速地帮助另外一名伙计清扫这酒肆门前的积雪,刚才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文士差点在进门时滑倒,可把他们骇得不轻。

    “王掌柜,忙着呢,客人们来了多少了?”

    石韬率先进入醉月楼,正看到那王蔡扫完积雪,坐在柜台那里喘着粗气,于是客客气气地问道。

    “恩,二楼基本满了,算算应该已经来得差不多,饭菜我昨日就吩咐后厨准备,如今也快做好了,还有酒您放心,全部是咱许都最好的!”

    王蔡大喘了一口气说道,石韬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向范统告了个罪,先上了二楼招呼起来这些清流名士,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这人年龄大概三十多岁,身材不高,面相看起来刚正无比,却是他的好朋友,博陵崔钧字州平。

    “州平兄,你今日也来了,广元何其幸也,能够在此得遇州平兄!”

    将崔钧拉到角落处行了个揖礼,石韬可是知道自己这位好友的脾性,他在董卓老贼害死其父尚书崔烈之后,就辞去袁绍处的官职回乡守孝,自此之后没有了出仕之心,只想做个隐世的高人,没想到今日竟然也来这种文会来凑热闹。

    “广元不必多礼,我今日来此不是为了别人,正是为你,你怎地不去水镜先生那里求学了,却出仕于一个小小的县令,甘于平凡的做个县级小吏,还有那公威我也听说了,他亦跟你一样,真真令我痛心!”

    崔钧是个说话比较直,性子比较暴的人,当年他的父亲崔烈花钱买官,都被他这个做儿子的在家中大骂一顿,结果崔烈怒了,用棍子追着打了崔钧好几里地,这些年过去了,崔钧性子虽然不再像以前那么暴躁,说话却还那么直。

    “州平兄有所不知,我与公威已经得遇心目中的明主,我们家主公文武双全,仁德无双,重义知礼文采飞扬,定然能够为汉室柱石!”

    石韬说着,不想这崔钧却摇了摇头小声说道:

    “汉室如今怎样,你怎会不知,有些话我不便明讲,今日你那主公要来吧,就让我崔州平看看他,究竟这范统给你和公威灌了什么**药!”

    “主公大才,州平兄稍后便知,我想你见识了主公之后,一定不会再这么想”

    石韬说着,与崔钧先行告辞,此处人多嘴杂,有些事他们还是不要太过谈论的好,而且石韬也得兼顾众位清流名士的面子,作为这次文会的主持,他不能总跟一位好友腻在一起。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今日难得雪花飞舞,冬日美景,在下颍川石韬,应主公范公之命,请众位大贤名士前来做个小小的文会,如有照顾不周之处,还请各位宽宏大量,不与石韬一般计较”

    石韬看到人都来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始了这次文会,大家顿时与相熟的友人面对而立,清晏笑语起来,此时大家都知道,在真正的做东之人范统没来之前,是他们这些客人们互通有无的时间。

    大家都在寻找着相熟之人攀谈,只有一位年纪大约二十余岁的青衫文士站在角落里只把那范公期盼,而且因为他的年轻,少有人对他问津,最多看他几眼,也是因为他的相貌特别一点,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得异常俊秀男生女相的郭嘉,而此郭嘉不是真的,正是其妹郭宾所扮。

    郭嘉少时就在颍川有才名是不错,但是没有人见过他,就连石韬这位颍川人也对他没有见面只是闻名,所以今日郭宾虽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扮作哥哥郭嘉,却并不担心被人看出点什么。

    “范公到了!”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整个醉月楼的二层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虽然范统此时只是位县令,可是他以前着实有着不错的名声,而且其父亲范滂也受士林崇敬,更加不得了的是,此人还是司空曹公的元从,并且在许都新立时,第一个前来纳贡,有此关节,说不定他哪天就成了朝廷重臣说不定。

    “汝南征羌范公帅,多谢今日诸公的赏光!”

    一位身穿黑色袍服,身长八尺浓眉大眼,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的男子一边说着,一边上得楼来,只见他嘴上与颌下三寸短须显得非常精神,一顶进贤冠让他显得愈加儒雅,正是大家期盼的范统范公帅。

第73章 清流名士的嘲笑() 
以前范统总是自我介绍是沛国谯县人,是因为他确实在沛国谯县长大,不过如今在这些清流名士的文人圈子里,他还是得拿出自己的出生地说话,而且因为父亲范滂的关系,介绍自己是汝南征羌人更被这些士林文人认可。

    “这位就是范公帅了,长得果然一表人才,颇有威仪,据说非常重义知礼,也不枉他父亲孟博公的清名啊”

    那些超过五十岁的清流名士心中的想道,他们大多数都是范统的父辈人物,且有很多是董卓乱汉之时辞去朝廷官职之人,如今许都新立,他们这些老家伙也不甘寂寞,前来天子脚下,看看能不能再混口饭吃,给汉室出一把力,所以听说汉室忠臣范滂之子开个文会,他们得闲也就来了。

    而那些比较年轻的,年纪与范统相仿的人心思就活泛了许多,他们大多都是自持有一定才名之人,前来许都一部分人是来考察当今天子,看看自己还可不可以报效朝廷,可见汉室虽然颓乱数年,但其威仪仍在;另外一部分人却是来考察曹操,看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