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统三国 >

第52章

剑统三国-第52章

小说: 剑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这位将军仗义相救,渤海高非高子易,拜谢将军救命之恩”

    “哈!原来你真的是高非高子易兄弟!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听到这位被自己救下来的文士前来感谢自己,并且介绍自己是渤海高非,太史慈顿时满脸激动地将他扶了起来,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一下子猜对了,这位长得与自己兄弟高宠非常相像的年轻文士,真的就是高宠的亲弟高非!

    “啊?这位国字脸将军与我素未平生,为何要叫我兄弟?”

    被太史慈两只孔武有力的大手从地上拉了起来,高非又一次愣了起来,他因为摸不着头脑心中刚刚有些迷糊,却见一块黑色的铁片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铁片让他双目圆瞪,头脑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再定睛看去,只见这铁片正面写着“渤海高”三个篆书,却正是他们渤海高家的身份牌。

    按照原来的打算,太史慈本不想直接把高宠的死讯告诉高非,因为他不想让年轻的高非过于伤心,然而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知道高非刚刚经历过一场惊险无比的追杀,此时应该是神经比较粗大的时分,这个时候告诉高非他哥哥的死讯,应该更容易让他接受一些。

    可惜太史慈过于高估了高非的胆量和神经,只见那高非从太史慈的手中抢过那黑色的铁片,也就是渤海高家的身份牌,只一反手就是背面,只看得背面最上方的“高宠”两字,就捂住心口吐出了一口鲜血:

    “兄长啊!”

    太史慈这个时候已经感觉情况不妙了,身手再敏捷却也没有把高非给拉住,只见高非“咕咚”一声晕倒在了地上,显然是因为伤心损了心脉,几名亲兵看到此景,手忙脚乱地冲上来对高非开始进行必要的急救。

    渤海高家身份牌,只有高家子弟才有,平常都是要紧紧放在贴身之处,非将死之时不得交给他人,所以若是高家子弟的身份牌被其他人拿到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身份牌的所有人已经死了,绝无可能还活着!

    高宠只比高非大了不到两岁,两人不仅面貌比较相像,还几乎一齐长大,只是两人一位胆大心细,一位胆小谨慎,一个从小喜好兵书策略,一个自幼爱读经史子集,也正是因为性格上的互补,兄弟俩感情一直非常好,直到各自结婚之后,还时不时的喜欢聚在一起。

    直到两年前高宠去了北地从军,高非去了临睢为官,两兄弟这才分开走上各自的人生道路,从此杳无音讯再未碰面,可是谁曾想到,再一碰面两兄弟竟然已经是天人永别!

    经过几名太史慈亲兵的急救,高非终于悠悠醒转过来,只是醒过来之后,他就是不停地流泪,双眼也显得呆滞起来,看到高非如此表现,太史慈不禁又想到了自己的好兄弟高宠,看来这兄弟两人都是一样的人,都极为重感情。

    “子易,你是表字子易吧,不要再伤心了,你大哥子信常对我提起你,说你虽然自幼胆小,却不是性格软弱之人,现在你大哥子信走了,你应该坚强起来,不要逃避,成为你们高家顶天立地的男人!”

    太史慈上前抓住高非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着,只见高非听了太史慈的话,不再流泪,双眼也渐渐有神,看到自己的劝慰有效,太史慈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纸来,这羊皮纸是他那天从高宠尸体上搜出来的一封遗书,遗书上的内容他也没有看,如今正好一并给了高非。

    接过太史慈拿出来的羊皮纸,高非看到那熟悉的字迹,忍不住又流出了眼泪,这封遗书高宠写的非常淡然,他好像早就预料到有这么一天,不但什么后事都交代的非常清楚,而且还在遗书里为亲弟高非说了自己在北地认的好兄弟太史慈之事,让高非知道了这位太史将军究竟是何人。

    “太史大哥,吾之兄长已在遗书上说了你们之间的事情,子易也是非常羡慕,羡慕兄长能够找到与自己肝胆相照的好兄弟,既然太史大哥是兄长的大哥,以后也是子易的大哥,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高非恭恭敬敬地向太史慈行了一个大礼,对于武力强大且智谋不低的猛人,高非一直都有些崇拜,而看到此景,太史慈连忙将他扶了起来,摆手说道:

    “可不敢如此,能够有子信这样的好兄弟,已经是我太史慈的福分,哪还敢奢求再让子易你也成为我的好兄弟,一切看缘分,看缘分,缘分到了自然也就成了”

    听到太史慈这么说着,高非心中知道,这位兄长的好大哥看来是位行事非常稳妥之人,于是他也不再纠缠,只是想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于是颇有兴味地说道:

    “太史大哥,你的表字是子义,我的表字是子易,这算不算得上是你所说的缘分?”

    “这个”

    太史慈也不是个木讷之人,只是想了想就爽朗地仰头笑了笑,然后拍了拍高非的肩膀赞了起来:

    “子信平常也对我说过,说子易你还是个天性跳脱,行事潇洒之人,不想果然如此,看来你已经从得知子信死讯后的悲伤中走了出来,这很好,男子汉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如果总是哭哭啼啼,算是什么男人!”

    “子义大哥说得对,遇到事,逃避和哭是没有用的,我以后当抖擞精神,定会继承兄长的遗志,立下不世之功,光大我渤海高家的门楣!”

    高非激动地说着,并且抽出自己腰间的宝剑指向天空,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站在树林中那棵最大树树顶上的慕枫感觉该自己出场了,如果自己再不出场,他那边插在地上的七星龙渊就该归了别人。

    原来此时太史慈的十几名亲兵已经开始打扫战场,收缴这次的战利品,其中一位亲兵发现了插在地上闪着冷芒的七星龙渊,顿时激动地不能自己起来!

    “哈哈!你看我找到了什么,这把短剑绝对是把好宝贝!”

    这亲兵一边兴奋地喊叫着,一边弯腰就要把七星龙渊从地上给拔出来,却不料一片白影突然出现,抢在他的前面,将短剑一下子就给拔了出来。

    “你怎么抢东西,你这厮。”

    “住口!不得对这位大侠无礼!”

    当看到这片白影是一位身着白色裘衣,年纪二十来岁的年轻游侠儿时,那亲兵刚想对他破口大骂,就被一边的太史慈大声地呵斥退下,高非此时也看到了,这游侠儿正是慕枫,而且他还看出来了,刚才这慕枫应该也在救援他时出了些力,只是看到有了太史慈的出现而稍稍回了避。

第95章 匆匆归来雪连天() 
天空中的黑云愈来愈多,一阵阵东北风呼啸而过,临近了傍晚,天气变得愈发寒冷起来,得知高非所在的临睢县城已被吕布派兵攻破,太史慈对他的前途有些担心起来,仔细询问了一下,才得知高非结义大哥范统之事,对于范统,太史慈以前也听说过一些,只知他以前在司州和豫州有些许名气,是位豪侠人物,不想近两年竟然也割据一方,成了一个小小的诸侯。

    不过想在中原这四战之地成为一方诸侯,实力小了还真是不行,就看这高非的主公兼大哥范统吧,虽然占据两个大县拥兵近两万,但是只要附近的大军阀想要收拾了他,还真跟碾死一只蚂蚁一般,而且想在这中原左右逢源,慢慢发展,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现在我们只剩下汝南的古城一县了,好在大哥一直侧重在古城发展,只要古城还在,我们一切都还可以重来!”

    乐观的高非如此说着,却不知此时的古城也已经危在旦夕,慕枫已经先他们一步去古城捎信,准备让古城的李通带兵来接应高非等人,哪知慕枫才刚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一队残兵就从南边跑了过来。

    太史慈是个非常仗义的人,他原本打算将高宠的身份铁牌和遗书交给高非之后,就离开返回老家青州东莱,不过怕高非一人在路上再出了什么意外,他临时决定先将自己兄弟高宠的这位亲弟送上一送,起码护送他到古城县城内再离开才成。

    事实证明,太史慈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没有慕枫的守护,高非虽然也有些武力,但是毕竟是文士没经历过战场厮杀,如果这一队突然的残兵想心生歹意要杀了他,还是非常容易的。

    “全体注意,做好战斗准备”

    看到这队规模最少二百人的残兵距离这里越来越近,太史慈连忙安排自己的十几名亲卫拉弓上弦严阵以待,他对自己的这些老部下们非常信任,他们都是可以以一当十,是他带领的突骑兵中的百战老兵,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原本从北地带回来总共有一百人,不想跟随同乡刘繇一次就折损的还剩这么十几,而且折了好兄弟高宠更是让他痛心。

    “咦,这伙残兵的统领看起来好像是廖化这小子,他不是负责芒砀山的物资搬运么,怎么成了这个狼狈样子,难道”

    看到行在这队残兵最前面的是右胳膊挂彩的小将廖化,高非心中顿时升起了不好的预感,他不顾身边太史慈的呵斥独自策马向前,一边前行一边向廖化那里高喊:

    “元俭!元俭!我是高非,你怎么搞得,竟然如此狼狈!”

    看到高非像是认识那伙残兵,太史慈放下心来,也跟着高非来到了廖化的面前,廖化本来还失魂落魄,听到高非喊他才回过神来,然后连忙骑马迎了上来。

    “子易先生,淮南六万大军包围古城,我适才率领一千忙完运送物资任务的兵士前去支援,却被那淮南大将纪灵杀散,好不容易才逃得性命,廖化无能,一千袍泽只剩下了三百,其余尽皆在古城外丢了性命”

    廖化滚鞍下马,拜倒在地上悲切地说道,那纪灵虽然只带了一千淮南兵却勇武异常一马当先,两方激战起来廖化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打了三十几合就被他打伤了右臂无力再战,转身逃跑又被追了十数里地,结果一千兵士还剩下三百。

    廖化的消息,对于高非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他原本以为弃了临睢,古城应该没什么问题,哪里能想到这淮南袁术也参与了进来,并且一口气派兵六万!

    “难道大哥辛苦两年多打下的基业,就要一朝断送了不成,不!如果大哥在这里,一定会想到办法,大哥在许昌都能预料到吕布的动向,让芒砀山寨早早迁移临睢不能守就弃,应该也能想到淮南袁术这里,我们不能急,不能急!”

    经过了兄长高宠已死一事的打击锤炼,经过适才异常追杀的磨练,此时的高非已经比先前沉稳了许多,他知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一定不能着急,越着急越容易出错,当他看到一边的太史慈也在眉头紧皱嘴唇微抿,顿时心中更加安定了起来。

    “如今芒砀山的物资和兵员都集中在了哪儿,你可知管亥县尉现在又在哪里?”

    向廖化询问着,高非发现身边的太史慈突然动了一下,神情也变得肃穆起来,原来东方远处又有一股队伍向这里赶来,看情形人却没有廖化带来的多,粗看只有一百人。

    “是夫人来了,看来她还是放心不下我们”

    众人里除了太史慈就数慕枫的眼力最好了,他怕大家担心是敌人,连忙开口说道,只见这百人队伍愈来愈近,先头一位将军骑着黄骠马,身着红色袄裙,外罩一副轻便皮甲,长得娇艳如花却又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不是主公范统的夫人桐灵桐娘子又是谁。

    “太好了,叔叔你没事吧?”

    看到高非除了身上的衣服烂了几块,其他一点儿伤都没有,骑马来到近前的桐灵心中顿是大定,不过当她看到一边的廖化异常狼狈的模样,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下面,想到了古城难道出了什么事儿不成

    “当我们知道淮南大军向古城进发时,师父就改变了剩余物资的运送路线,剩下的大半寨民也被他派人引往别处的安全地带,正是西南边的宋国,固始一线,那里有一处比较大的黄巾兵寨,统领是周元福和裴元绍,师父跟他们有旧,早在两个月前师父就曾经去游说过他们,他们也有了投效主公之心,只是一直未能成行”

    廖化将事情仔细与众人说了,然后有些灰心丧气地低下了头:

    “这次我被淮南军围点打援,甚是不该,师父本来安排我帮助常伯聚拢剩余的兵士等待主公前来,我却救援师父心切带来一千兵士,结果”

    “非常时期,先不要追究这些了,现在我们除了古城内被困住的八千人,外面总共还有多少人?”

    高非面色沉静地问道,只见廖化想了想答道:

    “本来应该还有五千人的,被我这次损失了将近一千,就只剩下四千了”

    “临睢的兵士如果在李家村聚拢,应该也有千余人,这样加起来就是五千多”

    一边的桐灵也连忙补充道,太史慈听了却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五千对六万,这悬殊的兵力,想要取得胜利是很难的,就算加上古城的八千人也很少的胜算,除非用计成功,逼得淮南大军撤退,否则这次范统这位小军阀想要存在下去还真是难上加难

    “快!快!我们一定要尽快赶回古城,探子来报,吕布已经出兵攻击临睢,此时估计临睢已失,而古城也保不齐会被吕布那厮觊觎,若古城也没了,我军将无法在汝南立足!”

    此时已经是傍晚十分,在豫州宋国新阳县的官道上,一队人马正在匆匆地向东前进,他们几乎一人一骑,正是范统,魏延,许褚等人,还有就是那二百飞龙卫。

    一片片雪花突然在空中飘落,并且在东北风的助力下愈来愈多,很快就变得连天接地起来,范统大声地催促着众人抓紧时间前行,既然许都已经下达了任他为威南将军,汝南郡太守的任命,他在许都就不需要再留停,本来就担心基业有失的他,听到探子前来相报更是满面愁容。

    范统没想到吕布这厮竟然真的信了许都流言,将他视作了敌人而出兵,看来想与这虎相安无事确实痴人说梦,怪不得曹操最后下定决心也要杀了吕布不为自己所用,不是因为吕布是什么三姓家奴这种蹩脚理由,而是因为吕布他不仅不愿甘居人下,头脑也确实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