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剑统三国 >

第78章

剑统三国-第78章

小说: 剑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丕,不错啊,看来这几年你的功夫不仅没落下,还增长的不少哇!”

    捏了捏曹丕的小胳膊小腿,范统满意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自己的孟德大兄是怎么想的,曹丕刚刚五岁的时候,他就让曹丕在夏侯渊那里学习射箭,在六岁的时候,就让曹丕跟随他哥哥曹昂在自己那里修习剑术,结果才九岁的曹丕因为经常锻炼,长得跟别人家十二三岁的孩子一般,而且一身的射术和剑术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只需勤练不辍就可到达很高的水平。

    “这个自然,我是什么人”

    曹丕一副稳重的大人模样,却在受到范统恭维的时候,稍稍露出了点孩子稚气未脱的傲娇,让范统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范统对曹丕这么一夸赞,另一位六七岁的孩子受不了了,虎里虎气地冲了过来,先是毕恭毕敬的向范统行了一礼:

    “公帅叔叔,小侄曹彰有礼了”

    看到这虎里虎气的孩子就是三年前的淘气包曹彰,范统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曹彰一直都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习字,只喜欢上蹿下跳,对于习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三年他应该也开始练武了,范统只是简单的摸了一下他的根骨,就大声的赞道:

    “彰儿了不得啊,以后定然是一员虎将!”

    “哈哈,我以后武艺一定会比二哥厉害,至于大哥么,我早晚也能将他打败!”

    听到范统这么夸赞自己,曹彰这虎里虎气的小子顿时高兴的找不着比了,却一口气得罪了两位哥哥,只见曹丕没好气的切了一声抬头望天,而曹昂更是直接给了他一个板栗儿,然后顺势向范统行个礼说道:

    “公帅叔父,别听这家伙胡咧咧,用你两个月前的那句话讲,认真你就输了,小侄得去前院迎接宾客,就先告辞了”

    “好的,子你去忙吧,我等会要先去见一见你的母亲大人,我们宴会上再见”

    范统向曹昂说道,曹昂点了点头转身离开,曹彰却满脸不高兴地向地上啐了一口:

    “切!等我长大了,还你两个,阿不,三个板栗!”

    “好了彰儿,不为我介绍一下你的这位弟弟么?”

    止住了曹彰的碎碎念,范统发现只剩下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自己以前好像没有见到过,不过这孩子性子看起来有点腼腆,站在那里只看范统与自己的几位哥哥互动,自己好像不好参与其中。

    “那是曹植,你叫他小植吧,哦,他也确实是你的小侄”

    曹彰摇头晃脑的说着,好像在说着绕口令,不过还是让范统得知了这位不到四岁孩子的姓名,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诗人,被称为“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

    “公帅叔父”

    看到哥哥曹彰说到自己了,曹植连忙上前向范统见礼,他虽然才不到四岁,身上却已经有了一股子儒雅之气,显然开蒙比较早,看到曹丕,曹彰和曹植这三位未来成就了不得的曹氏三兄弟,在年龄如此之小的时候,都个个流露出不凡的气质,再想到还有一位刚刚满月,智力近妖的曹冲,范统心中忍不住吐了个大槽:

    “曹操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丫的还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几乎每一位他亲自过问过的儿子,都成了了不得的人才!”

    老子英雄儿好汉,不简简单单的是基因问题,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因为有了曹操这么严格的要求,让曹丕曹彰五岁就开始习武学文,曹植四岁就开始识文断字,才有了历史上,三曹能与建安七子并列,且文章传世比后者更多,才有了曹彰一人领兵平乌桓,镇北地的辉煌对外武事。

第138章 外近忧内远虑() 
“那宛城张绣原本在刘表的支持下,对许都虎视眈眈,可以说,刘表就是张绣的胆,而此时豫章郡纷乱,扬州牧刘繇与朱皓攻打豫章太守诸葛玄甚急,刘表大军派往东面,此时无暇北顾,张绣没了刘表的支援也就破了胆气,将独木难支,此刻不主动来许都投降明公,无非是心存侥幸而已,只要明公大军一到,我敢断定张绣必降!”

    许都司空府邸的一间书房内,程昱正在对着自己的主公曹操侃侃而谈,曹操听了不住的点头,他之所以将程昱叫到这里来,就是想再听听这位老先生对他过年之后就对宛城张绣用兵的意见,因为过了年程昱就要去兖州上任为济阴太守了。

    而程昱今日的论断,与荀郭嘉两人不谋而合,只是跟荀一样,程昱没有在意郭嘉着重提出的那人,曹操心中疑惑,刚想向程昱问出来,只见跟随程昱一齐进入书房的贾逵却开了口:

    “不过明公,仲德先生,还要防着那张绣的谋士,武威人贾诩贾文和,张绣有勇无谋,而这贾诩却素有毒士之名”

    心中不对贾逵的插嘴有任何厌烦,曹操反而非常赞赏地看了这位其貌不扬的年轻文士一眼,郭嘉早段时间也给他做出同样的提醒,并且还针对这贾诩列出了一大堆攻心之计,如今据郭嘉派人回报,已经与贾诩获得了联系,贾诩愿意劝服张绣投降自己。

    “哈哈,梁道所虑不无道理,贾文和确实聪明无比吾尚不及,然而我了解这贾文和,他极善于明哲保身,从他事董卓,从李郭二贼,后又跟随张济叔侄以来,虽然智计百出,谋略无双,但无不是为了保全自己不得已而为之,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贾文和跟我一般,马上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物了,最懂得韬光隐晦,谋求自身,所谓人越老越是惜死,说句脸红的话,老夫亦是如此呃,可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

    程昱继续说出一番,让已经年近四十的曹操也很是赞同,确实如此,据郭嘉派出的细作回报,那贾诩刚开始还不敢接触他方势力,后来发现没有被张绣发现的可能,甚至自己主动寻找来求得与许都的联系。

    宛城张绣的事情有郭嘉,荀和程昱等人的谋划,有贾诩的善意,曹操已经把心放在了肚子里,解决了西边的问题,就是东边的徐州了,自从其父亲曹嵩在徐州被张杀害后,徐州就成了曹操的心病,刚开始刘备吕布轮番登场,让徐州的局势越来越乱,不过乱则乱矣,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刘备与吕布必然会因徐州而进行一番龙争虎斗,而当双方鹬蚌相争之后,他这位渔翁还可以得利。

    可是一切都因为他那位好贤弟范统的掺和,变得不一样起来,让他心中有些莫名的担心,从此除了有这些外部的近忧,曹操也有了些内部的远虑,那就是对范统在汝南的担心,所以决定也一并问出来:

    “哈哈,张绣的事咱们先放下,再谈谈吕布的事情,彼时谁也想不到,吕布会变得如此势大,有了徐州五郡,豫州沛国,吕布的地盘更大了,而且预想上的徐州混战没有出现,刘备转战江南,袁术却与范公帅开战,只是谁也料想不到范公帅以区区一城之力,能够击退淮南六万大军,对于范公帅,你也说道说道吧”

    听到主公曹操如此询问自己,程昱先是沉思了一会儿,就有些迟疑的说道:

    “明公,老夫今日之说,希望您不要因为句句诛心而震怒”

    “哦?难道你是要在我面前说那范公帅的不是么?”

    曹操先知先觉的问道,却让程昱这老贼吓了一跳,难道这世上真有人能够看透人心不成,自己只是起个头,主公竟然就猜中了所有的内容,于是连忙向主公曹操躬身拜下:

    “主公睿智,老夫惶恐!”

    看到程昱如此表现,曹操心中暗暗笑了,范统近一年来做的什么事情,他比自己麾下的任何一位谋士们都要清楚,起初他只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看看自己的这位小兄弟到底有多能折腾,结果越看越心惊,直觉告诉他,范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庸,很有可能跟自己一般,有着争霸天下的意愿。

    可是争霸天下哪里有那么简单,如果自己没发现还则罢了,既然自己已经觉察到范统的意愿,就一定会想方设法让他不能如愿,而因为两人之间的交情,还注定不能用那些激进猛烈之法,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主干,就看自己麾下的这些谋士们怎么想出枝叶了

    “范公,夫人得知您已经来到后院,邀您前去偏厅会面”

    正在范统准备考校一下曹植这四岁小儿都学了些什么文章的时候,一位丁夫人的贴身侍女跑了过来,向他见礼一下就急急说道,原来丁夫人得知范统来了后院,等了一大会儿竟然没有等到,于是让侍女去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结果侍女就看到范统与几位世子正打成一片,因为怕夫人再等急了,这侍女不得不前去提醒范统。

    “瞧我这德行,见了小孩子就有些走不动,世子们都太优秀了,忍不住就跟他们多聊了一会儿”

    范统不好意思的说着,先向曹丕等人告了个辞,然后再向站在自己身后的曹福告了个罪:

    “有劳福叔相送,既然夫人着人来请了,公帅就由她引往夫人处,福叔辛苦了”

    “哪里哪里,范老爷等会与夫人见过面后,可以自往前院大厅寻我,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希望范老爷到了曹府就像是回了自家一样”

    曹府客气的说着,心中却响起了范统刚才的第一句话,想想自己看着长大的范统今年也有二十九岁了吧,却还没有一儿半女,怪不得他说自己见了小孩子就有些走不动,要知道自己的儿子今年还不到三十岁,最大的女儿都准备谈婚论嫁了。

    在丁夫人侍女的引领下,范统穿过了花园,经过过了一座假山,来到了司空府后院的一座偏厅外面,此时在这座偏厅的外面,好多侍女仆妇围成一个小圈慢慢移动,小圈其中一名美妇,年约二十出头,长得雍容华贵,貌美如花,不过她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怀中抱着的一个刚满月的小娃娃。

    话说孩子满月,需得抱出屋来,在各个房间游走一番,称为“移窠”,因为现在是冬季,寒风甚为刺骨,所以这些司空府的侍女仆妇围成一个小圈为刚满月的曹冲挡风,而在圈中抱着曹冲的,就是那曹冲的生母环夫人了。

    这一个月,在屋中不能出门,可把环夫人给憋坏了,今日曹冲满月,她也结束了女人生完孩子都要经历的“坐月子”,高高兴兴地抱着曹冲出来了。

    “路遇尊客!请尊客作祝福词!”

    看到范统刚巧不巧的来到大家近前,一位中年仆妇大声的吆喝道,众人顿时将注意力放在了范统身上,只觉的这位客人长得气度不凡,相貌堂堂,只有极少数从谯县过来的老仆们认识范统,纷纷低声向那些不认识他的侍女仆妇们介绍。

    “哈!不想还有这一出”

    范统愣了一下,想起来满月的孩子在“移窠”的过程中,如果碰到自己家的人,则没什么讲究说法,但是如果碰到客人的话,那么客人就一定要向他做出一番祝福,普通些的就说句愿此子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的吉祥话,文雅些的就说出一两句贺词来。

    “如果以前我没有以诗才闻名,那么随便说句吉祥话也没什么,现在天下人都知我诗才高绝,若是只说一句普通的吉祥话,估计会被人笑掉大牙,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知有今日之难,当初就不做那窃文雅盗了!”

    仔细想了一番,范统实在想不起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课本中有什么祝福孩子满月的贺词贺诗,登时急的背后直冒汗,面上却还要装作若有所思一般。

    “历史上曹冲早夭,据说从出生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好,曹操为了他遍寻名医,后来在神医华佗的调理下,才好了一些,就这样也没活够一十三年,可见此时的曹家人,对于曹冲的健康和长寿定然最为关心”

    范统心中思索着,后世自己小的时候,有一位邻居家的孩子也是出生时身体就不好,他家里的人怕他养不活,不仅给他认了一门干亲,还给他起了一个贱名“狗剩儿”,说是越贱的名,孩子越好养活,自己当然不能给曹冲也起个小名叫“狗剩儿”,如果以“狗剩儿”为题作诗一首,恐怕曹操和曹府所有人气得嘴都能歪喽。

    “低贱,却又生命力旺盛,还不能太粗俗,世上到底还有什么东西能当得起此名呢?”

    范统正纠结着,突然看到远处花园中的草地上,还有几颗顽强的小草泛着微微的绿光,在这个寒冬季节实属难得,于是脑洞大开,神情肃穆,一手指向花园中,一手背在身后,然后朗朗之声就出了口:

    “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一首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上半部分,范统很木有节操的朗诵出来了,这半首诗看上去就是写草那旺盛的生命的,没有什么比野草更加能活,只要根在,冬枯春青夏绿秋黄周而复始,就算是一把野火也烧不死,只希望曹冲就像野草一样顽强,虽然身体不好,就像软趴趴的野草,但是却不会轻易早夭!

第139章 满月宴成年会局() 
“。”

    整个后院此时变得鸦雀无声,而范统则一脸陶醉,好像来到了一片荒原之上,看到那根根野草,是如此的生机盎然,就算是狂风暴雨,飞沙走石,依然顽强的生长着。

    而其他的人则有些傻眼了,那些什么也不懂的侍女仆妇们,看到范统如此严(shen)肃(jing),吓得都不敢吭声,而那些懂得一些诗文的夫人和丫鬟们,却一时间消化不了范统这首草的意境。

    “公,公帅叔父,你这首短诗太棒了!”

    终于一个有些腼腆的声音打破了现场有些诡异的气氛,却是那四岁的曹植小盆友,只见他面色发红,兴奋地有些手舞足蹈,原来这腼腆孩子对于其他的文章都不太感兴趣,唯喜诗经与乐府,虽然才四岁的他很多字还不认识,却会让他的教习先生每日为他朗读鉴赏。

    一边的曹丕在曹植开口的同时,也默然地点了点头,九岁的他已经看过不少诗文,刚开始只觉得自己公帅叔叔的这首短诗直白无趣,但是默读一遍却别有一番滋味,特别是其中的寓意深远,绝不单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