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 >

第431章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第431章

小说: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她扭头朝房中之人说了句什么,然后很快又转过头,朝秦默大声喊了一句,“太子殿下!”说着,指了指房中,示意公仪音在里头,让他不用担心。

    秦默微微一笑,抬步往公仪音和阿灵阿素所在的房间走去。

    然而刚走出一步,却感到一阵劲风袭来。

    他下意识避过,定睛一瞧,却见宇文渊已经跳出了子箫和子琴的包围圈,持剑朝他刺来,眼中是无尽的怨恨和仇视。

    “郎君!”子琴惊呼一声,将手中的剑扔来。

    秦默伸手接过,刚好接下宇文渊再次挥来的一剑。

    “宇文渊,你非要做这困兽之斗么?!”秦默手上一用力,将宇文渊逼退一步。

    “宇文默,就算我要下地狱,我也要拉着你陪葬!”宇文渊盯着她,眸色通红,声音阴鸷含煞。

    秦默冷笑一声,“想拉我下地狱,也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说着,挽了个剑花,虚晃一招,朝宇文渊腋下刺去。

    宇文渊侧身避过,足尖一点,利剑回转,又朝秦默攻来。

    一时间,两人周身剑气四射,剑势密不透风,子箫和子琴想上前助秦默一臂之力,竟一时间进不了两人打斗的圈子,只得按捺下焦急,在旁等着宇文渊露出破绽。

    而此时在房中的公仪音也听到了院中的动静。

    方才她和萧染正在房中心神不定之际,忽然听到院外有异响传来,隐隐还夹杂着子琴的声音。

    公仪音心头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忙走到窗户旁偷偷朝外看去。

    这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那院中同子琴缠斗在一起的人,分明是有些形容狼狈的宇文渊!

    他不是应该在宫里么?这么会出现在了这里?还神不知鬼不觉地到了聆音园。

    公仪音不知宇文渊来此的目的是什么,但十有八九是冲自己而来。

    子琴被绊住,没法叫救兵,看来只能靠她们自己了。

    可是要向外面传递消息,就势必要经过院子,而宇文渊却将通往院外的必经之路给封锁住了,若是贸然闯出去,很可能被宇文渊伤到。

    公仪音没办法,只得吩咐阿灵和阿素紧闭门窗,小心翼翼观察着外面的动静,希望周边的守卫能听到动静赶来支援。

    然而半炷香的时间过去了,院外却还没动静传来,想来宇文渊在进聆音园之时,就已经将周围的守卫神不知鬼不觉解决掉了,而巡逻的士兵还尚未巡查到这里。

    眼瞅着子琴渐渐落了下风,公仪音和萧染正心急火燎之际,院中似乎又有了新的动静传来。

    公仪音派阿灵去打探情况,才发现竟是秦默赶到了,一颗心这才落了下来。

    她见宇文渊分开子箫和子琴,直直朝秦默攻去,不免心中担心,走到门口拉开门扉观望起来。

    宇文渊一个旋身,正好看到公仪音切切望向秦默的目光,心中蓦地一刺。

    在他面前,公仪音永远都是冷冷清清的模样,就连偶尔的笑容,也似带了一层假面,何曾有过这样缱绻情深的眼神?想他宇文渊,本是天之骄子,北魏下一任君王的不二人选,最后竟然落得这般狼狈的下场?

    如此一来,不免分了神。秦默的利剑刺来之时,行动慢了半拍,左臂被秦默的剑刺伤,顷刻间流出汩汩鲜血。

    一阵刺骨的疼痛传来。

    宇文渊咬紧牙关,目色通红地抬头望向秦默。

    秦默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神情,幽深的眼中满是浓雾,带着一丝不屑和睥睨万物的清高,看得宇文渊心中怒火蹭蹭往上冒。

    所有的愤怒和怨恨仿佛在这一瞬间达到峰值。

    他猛地大叫一声,在剑身上灌注了全部的真气,拼劲全力朝秦默刺去。

    宇文渊的速度极快,剑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了秦默眼前,眼见着就要刺中他的心脏,秦默却忽然身形一晃,脚下一动,从宇文渊身旁一绕,竟在顷刻间绕到了宇文渊身后。

    宇文渊登时扑了个空,心中猛地一惊。

    方才秦默那招式,分明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步步生莲”招式,“步步生莲”乃顶级轻功招式,江湖上人人梦寐已久,只是招式心法早已失传,谁也不曾见过。那么秦默他……秦默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宇文渊心中震惊万分,只是很快反应过来,意识到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

    正待转身,忽然觉得左胸处一阵疼痛传来。

    那疼痛,如洪水一般,渐渐蔓延开来。

    他缓缓低头,看着一柄利剑从心口而出,殷红的鲜血汩汩流出,颜色艳丽无匹,生生刺痛了他的眼。

    剑身锃亮,反射出他苍白的眉眼和凌乱的发丝。

    他衣着容貌向来精致妥帖,从未这般狼狈。

    心口处的疼痛感渐渐加剧,视线也似乎渐渐模糊起来。

    这时,他感到胸口之剑被秦默猛地抽出,心口处剧烈一痛,“噗嗤”一声,口中大口鲜血喷出,染红了面前的土地。

    所有坚持的信念仿佛也在这一刻被抽走,他撑着最后一口气,缓缓转身,目光却是越过秦默的肩头,看向倚门而立的公仪音。

    公仪音一袭家居素裙,披一件白裘披风,脸上未施粉黛,却仍是灵气逼人。而那双秋水剪瞳般的眼睛中,透出浓浓的讶然之色。

    不知为何,宇文渊心中竟有一丝没来由的欣喜。

    这是第一次,公仪音对自己露出了冷若冰霜外的其他神情。她在为自己而惊诧,她的眼中,终于有了自己的影子。

    可是很快,宇文渊的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眼皮仿佛也越来越重。

    他单膝跪地,以剑撑地,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手上的力气却是越来越弱。

    难道自己就这么死了么?

    宇文渊的心底被浓浓的绝望覆盖。

    他勉力抬头,试图再看公仪音最后一眼,可是眼前的视线却全都被秦默占据。他不动如山地立在那里,低着头,冷冷地俯视着面前“苟延残喘”的宇文渊,眼中神情没有一丝波动,如同看一只蝼蚁一般。

    宇文渊心中恨极。

    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挥剑朝秦默砍去。

    然而他不曾受伤之时便打不过秦默,此时挥剑,不过是蚍蜉撼树,徒增笑柄罢了。

    秦默袖口一甩,就将宇文渊手中的剑打落在地。

    宇文渊再也支撑不住,手一软,头一歪,死了。只有那双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秦默,眼中含恨,似有无尽的怨气。

    子箫和子琴慌忙上前,“郎君,睿王他死了?!”

    秦默“嗯”一声,“将尸首收敛起来,交由父皇发落。”说着,再也不看宇文渊,大踏步朝站在门口的公仪音走去。

    北魏光熹二十八年十一月五日,北魏睿王宇文渊反,领兵逼宫,兵败。霍贵妃被抓,宇文渊被太子宇文默手刃。

    炎帝大怒,下令诛霍家九族,霍贵妃受五马分尸之刑,睿王宇文渊被挫骨扬灰,以泄心头之怒。

    史称“光熹之变”。

    ------题外话------

    决定快速完结了嘎嘎,要是有人看,再写番外~!

第458章 他不敢娶?() 
时光荏苒,从残冬暮雪到草长莺飞,转眼便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离“光熹之变”过去不过半年,当日的血雨腥风却仿佛早已翻篇,昭都的百姓又恢复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曾经在私底下被津津乐道的睿王宇文渊,贵妃霍锦惜,以及那些被株连九族的霍家人则彻底淹没在了时光的长河之中,渐渐无人提起。

    霍家的惨败,连累了以霍家为首的反汉化派大臣,这些大臣要么被株连,要么元气大伤,剩下的人亦倒戈了大半,炎帝在朝中推行汉化政策的阻力逐渐减小,昭都乃至整个北魏的汉化成果显著,从衣食住行,到政治文化,吸取了许多南锦先进的经验。

    当然,这其中功不可没之人,自然当属秦默。

    自“光熹之变”之后,炎帝逐渐将部分权利转交到了秦默手上,尤其是推行汉化政策这一块,更是由秦默全权主导。

    秦默长于南锦,本身就更有优势,再加上他的雷霆手腕和出色的领导才能,不过半年时间就取得过去十年都不曾取得的成效。炎帝大悦,对秦默愈加满意起来,甚至连原本十分得圣宠的靖王宇文澈这些日子都有了“失宠”的迹象。不过好在靖王宇文澈志不在皇位,反而跑去边疆戍边的军队中呆了小半年,用兵打仗的能力愈发出色起来。人人都道北魏如今,文有太子武有靖王,国力愈发蒸蒸日上起来。

    而反观南地,自从南锦建国之后,永帝高琼统治暴虐,疑心病重,大肆打压朝中南齐旧臣,又连番征兵,引起了百姓的诸多不满。

    这一日,下过早朝,炎帝留了秦默在宫中商议要事。

    两人在御书房中待了快一个钟头方才出来,出来之时,两人俱是神情凝重,但若细看,还是能看出秦默眼底闪烁着的微弱光芒。

    “那父皇,儿臣就先告辞回府了。”秦默向炎帝行礼告别。

    炎帝点点头,面露沉吟之色,“此事容朕再想一想,暂且不要走漏了风声。”

    “儿臣明白。”秦默应了,转身刚欲告辞,远远却见到有个内侍朝这边走来,那身影颇有几分熟悉,似乎是元皇后身边伺候的王公公。

    见王公公似乎是冲自己而来,秦默遂停了脚步。

    那内侍果然行到秦默跟前停了脚步,先朝炎帝和秦默行了礼,这才毕恭毕敬开口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听说皇上留了你在宫中议事,特派奴才过来,请太子殿下和皇上议完事后去娘娘宫里一坐。”

    听到是元皇后有请,秦默自然不会推拒,望向炎帝道,“那父皇,儿臣就先去母后宫中了。”

    炎帝点点头,挥挥手道,“去吧,朕还有些奏折要处理。替朕跟你母后说,朕中午去她宫中用膳。”自霍贵妃死后,后宫中的制衡被打破,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原本以为只是炎帝用来制衡霍贵妃的元皇后非但没有失宠,地位反而更加巩固起来。帝后关系融洽和睦,炎帝甚至许久都未曾翻过后宫其他妃嫔的牌子了。

    前朝有秦默独当一面,后宫有元皇后稳坐东宫之位,如今北魏的局势,已是再明朗不过。好在皇后母家元家尚且知趣,并不曾做出什么仗势欺人让皇后难做的事情来。元家这般识大体,炎帝对皇后和太子也是愈加满意。

    秦默应了,随王公公一道到了皇后寝宫。

    “儿臣见过母妃。”进了大殿,元皇后正坐在上首喝着茶,宇文潇亦乖乖坐在一旁。

    “默儿过来了。”见秦默进来,元皇后放下手中茶盏,看向秦默眉眼含笑。宇文潇这段日子似乎长大了不少,也乖乖下来朝宇文潇见了礼。

    “来人,赐座。”元皇后出声吩咐。

    秦默落了座,自有女婢上了茶。

    “不知母后今日召孩儿前来,可有要事?”秦默抿一口茶水,看向元皇后问道。

    元皇后眉眼一挑,似笑非笑看着秦默,“怎么,母后若没有事,就不能唤默儿过来坐坐了?”

    秦默忙抿了抿唇解释,“母后误会了,儿臣不是这个意思。”

    元皇后叹一口气,“我知道你这些日子忙,所以也不敢派人打扰你。只是澈儿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跑去了边疆,你又忙于朝政,无忧又要照料阿璟,自是分身不暇,母后一个人在后宫,着实有些无趣。”说着,扭头看一眼宇文潇,“好在潇儿这段时间懂事了不少,有空就会过来陪陪我。”

    宇文潇不好意思一笑,扭了扭身子嗔道,“母后……”

    秦默忙起身走到殿中朝元皇后行了个礼,语带自责之色,“儿臣不孝,本该多抽些时间来陪母后的。”

    “好啦。”元皇后挥挥手,“我知道你忙,也没有怪你的意思,不过再忙也要注意身体。”

    “儿臣明白,多谢母后关心。”

    “你别站着了,坐回去吧。”

    秦默依言落了座,听得元皇后又道,“无忧和阿璟这些日子可还好?”

    “托母后的福,无忧和阿璟一切都好。无忧一直念叨着要带阿璟进宫来看母后,只是她这些日子在筹备府中的喜事,所以一直不得空,让母后惦记了。”

    元皇后好奇地挑了挑眉梢,“哦?府中的喜事?是什么喜事?”

    宇文潇也好奇地瞪大了眼睛望着秦默。

    “不知母后还记不记得,当初秦肃秦将军来北魏投奔儿臣之际,曾带了一个姑娘一道过来。那个姑娘姓萧名染,是秦将军在南锦的未婚妻,亦是阿音的好友。两人有婚约在身,本该早就成婚才是,只是前段时间出了事,大家都不得空,这才拖到了现在。阿音想着无论如何也不能拖下去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两人成亲的事宜。”秦肃在“光熹之变”中救驾有功,被封作了将军。秦默虽私下还是叫其五兄,但在他人面前,还是改了口。

    “皇兄,这萧姑娘和秦将军的婚事,怎的要皇嫂操心呀?”宇文潇不解道。她生性单纯,本性并不坏,只是因为出身高贵,先前难免有几分骄矜之气。如今同秦默和公仪音熟了,早已忘了先前不待见二人之事,经常跑去太子府上找公仪音,嘴里更是“皇兄”“皇嫂”的叫得亲热。

    秦默知道她没有坏心,她既愿意亲近自己和阿音,自然不会拒绝。所以宇文潇在秦默面前问得倒也直接。

    “秦将军虽然如今有了自己的宅邸,但萧姑娘家人都在南锦,阿音便想着到时让她从太子府出嫁。太子府既然作为萧姑娘的娘家,自然有不少事情要准备的。”秦默温声解释。

    宇文潇“哦”一声,兴致勃勃道,“那两人的婚期可定了?”

    “就在半个月之后。”

    “那到时我可以去参加吗?”宇文潇双眼一眨,亮晶晶地瞅着秦默。

    秦默轻笑,“你若想去,自然可以,只是别给你皇嫂添乱便是。”

    宇文潇吐了吐舌头,“放心吧皇兄,我自然是去给皇嫂帮忙的,绝不会添乱。”

    “我记得澈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