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 >

第53章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第53章

小说: 重生之神探驸马请上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舞解忧,不想母妃突然胎动,于殿内产下自己。刚一落地,边关便有捷报传来。

    双喜临门,父皇自然欣喜不已,不仅亲自将自己赐名为音,封号重华,从此后还将自己视作南齐的福星。

    这件事,南齐的百姓大多知道。只是没想到,竟然还传到北魏去了。

    公仪楚一听,笑意登时僵在唇边,眸中闪过一丝阴翳。

    公仪音的这个故事,是她从小到大最不想听到的!明明自己才是父皇的第一个女儿,明明自己才是皇后之女,却因为这个所谓的福星故事,从小到大公仪音占据了父皇的所有宠爱!

    宇文渊看一眼淡漠的公仪音一眼,嗓音犹带几分笑意,“这么说来,重华帝姬也算与我北魏有缘了。”

    公仪音脑中警铃大作。

    有缘?孽缘还差不多。宇文渊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她心底蓦然升起一丝危机感。想了想,抬头看向宇文渊,面容端素,唇边带着标准的外交笑容,“睿王这话说得不对,许是你听的故事有差吧。听说我降生之时,南齐正好打败了北魏。这么说来,我同北魏有缘说不上,相克倒有可能。”她浅浅一笑,盈盈目光直直注视着宇文渊,“睿王,你说呢?”

    “哈哈哈。”宇文渊不怒反笑,看向公仪音的眸光愈发流光溢彩起来,落在秦默眼中,不禁生了几分警觉。

    “重华帝姬还是如此舌灿莲花,我甘拜下风。”

    安帝皱了皱眉头,目光看向公仪音,“重华,你同睿王认识?”

    公仪音有些微恼意,这个宇文渊,一而再再而三把话题往自己身上引,到底是何居心?想到这,心底的怒火蹭蹭往上冒。

    她清冷的眸光朝宇文渊一射,说出来的话也似在寒潭中浸过一般,“前几日睿王提前入城时,曾在街上同他见过一面。当时睿王手下的惊马差点伤了人,幸好我叫府中侍卫及时出手,才避免酿成悲剧。”

    一听这话,人群中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他们本就对趾高气昂的宇文默不待见,如今一听他竟然放任手下在闹市纵马,愈发起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情绪。

    见公仪音短短几句话便让自己处在下风,宇文渊嘴角噙着的笑意更深了。他站起来彬彬有礼朝公仪音作了一揖,“那日是我手下不对,我回去也已罚过他了。重华帝姬雅量,定不会再多做计较。”

    公仪音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轻笑一下,不再出声。

    宇文渊眼眸微狭端凝她一眼,复又坐下。

    见两人你来我往间宇文渊并未占到上风,安帝的心情好了些许,拍拍手道,“北魏的歌舞自然精彩,不过,我南齐的好戏还在后头,睿王,请好好欣赏吧。”

    说着,拍了拍手,目光看向殿外。

    掌声落,一阵笙箫之声从殿外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云光殿对面的沁月湖上,不知何时出现几叶扁舟,扁舟上有数名着彩绣霓裳羽衣的歌女,和着清乐,踏着节拍,缓缓歌唱起来。歌声婉约轻柔,飘进大殿之中绕梁不绝。歌女唱的只是平常小曲,却胜在歌喉清丽,如珠落玉盘,又似拂面清风,别有一番清雅的味道在里头。

    清月从层云中探出头,月光如瀑洒在地上,浓光淡影间一派风光霁月的景象。皎洁月光细碎地洒落在舞女衣衫之上,如银子般和暖明亮。湖面波光粼粼,光影闪烁间如梦如幻。

    众人的目光全被湖心清歌的歌女所吸引,殿内气氛渐又火热起来。

    坐了一会,公仪音颇觉有些百无聊赖。

    她动了动坐麻的双腿,避开人群朝上首的安帝瞧去。安帝正在喝酒,突然感到一道视线望来,回目一瞧,正是公仪音。

    他挑了挑眉,似在无声地询问公仪音何事。

    公仪音露出个苦笑的神情,然后指了指外面,示意自己想出去走走。

    安帝一脸无奈,但看见她满目可怜兮兮的神情,心肠又软了,妥协地点点头,嘴张了张,示意她小心些。

    公仪音面上一喜,露出个灿然的笑意,露出珍珠米粒般洁白的牙齿。

    她又耐着性子坐了一会,环顾一圈,见无人注意到自己,忙悄悄起身,预备绕到偏殿处再出去。

    “你去哪?”她一动,身旁的公仪楚立即知晓了,满目警惕地看着她。

    “去出恭,你要一起?”公仪音瞥她一眼,语声凉淡。

    公仪楚撇了撇嘴没有搭腔,转回目光接着看歌舞去了。

    公仪音蹑手蹑脚到了偏殿,本想叫人唤了阿灵阿素过来,但转念一想,自己就在这附近转转,就没必要叫她们了,遂径直出了大殿。

    今夜月色正好,月圆如玉盘,高悬于夜空之中,散发出皎洁的光芒,如水清华般洒在翘角飞檐的宫殿之上。

    夜风微凉,公仪音微微拢了衣襟,随意走着。

    沁月湖上歌舞表演还在继续,灯火通明,隐有丝竹礼乐声传来。公仪音微微吸了口气,觉得这夜,似乎太过嘈杂了些,抬步往人少的地方去。

    夜风拂面,吹散了她心中的燥热之意,脑中渐渐清明,不由想起方才席上宇文渊的表现来。她细细思索着,试图站在宇文渊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情。

    席上那么多人,舞姬手中的剑为何单单向那七人射去?

    等等!

    她联想到七人的身份,突然间发现了些许端倪。秦默、谢廷笍、王泓和萧玄铮分别是秦谢王萧四大家族中最出色的下一辈子弟。至于为何选秦肃,应该不是看在他秦氏子弟的份上,而是因他年纪轻轻却颇受安帝器重的缘故!

    至于太子和三皇子……公仪音沉思,当时席上除了这两位皇子,还有一位四皇子公仪谨,就坐在三皇子身侧,那剑却独独绕过了他……

    莫非……宇文渊在试探每个人的底细?!

    公仪音眼神蓦地一亮,再细细一分析,越发觉得自己想得有理。宇文渊此次来建邺,或许就是为了打探情报而来!

    他选中的这七个人,恰恰是南齐下一辈中最出色的男子。想来,他定是想借此机会摸清这几个人的性格底细,以便知己知彼,日后才能百战不殆。

    至于为何不选四皇子,大概是因为四皇子性怯弱,成日跟在三皇子身后,生母又只是个普通的宫女,日后成不了大器的缘故。

    而三皇子虽然生母早逝,但其肖似安帝,能力也有,是太子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想到这里,公仪音恍然大悟。难怪那剑出鞘之际,公仪音无意间扫到宇文渊的目光正在七人面上不断来回,当时她还诧异,现在想来,他是在观察每个人的反应!通过对每个人应对危急情况的反应进行分析,很容易就能分析出谁才是北魏日后最应提防的强劲对手。

    这么说来,宇文渊应该已经盯上秦默和秦肃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公仪音不由忧心忡忡起来,再联想到宇文渊对她莫名的“兴趣”,心中的忧愁愈发弥漫,一时觉得思绪茫然纷杂。

    突然,前头传来一阵树木窸窣之声。

    她神色一凛,眼神利箭般朝前射去,嘴里大声道,“谁?谁在那里?”

    回答她的是一阵忙乱的窸窣之声,方才在那里的人似乎跑远了去。

    公仪音蓦地警觉起来,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心中想着事,不知不觉中竟到了一处不熟悉的地方。四周灌木杂草丛生,颇为凋敝,路上的石座路灯的蜡烛已快燃尽,被夜风一吹,明明灭灭间显得阴影憧憧。远处似有一座宫殿矗立,偌大的宫殿里却没有半点烛火的光亮透出。

    公仪音登时起了一身起皮疙瘩。

    她警惕地四下周一瞧,发现周围一个人也没有。明白此地不是久留之地,赶紧转身凭记忆顺着来路返回。

    好不容易出了灌木丛,耳边又一阵窸窣声响起,紧接着,就瞧见另一侧的灌木中钻出个黑乎乎的人影来,那人影低着头,慌慌张张径直撞到了公仪音身上。

    公仪音小声尖叫一声,吓得慌忙后退了几步,借着月光看清面前之人,这才微微松口气。

    面前的人是个女子,穿着半新不旧的宫婢服装,看着年纪稍长,低垂着头,头发有些蓬乱。

    “你是哪个宫里的?”公仪音看着她,试探着道。

    那宫婢却不出声,咬了咬手指,嘴里哼哼唧唧着什么。

    公仪音心下生疑,加重语气又问了一遍,“你是哪个宫里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那宫婢蓦然抬了头,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瞪得老大朝公仪音看来,黑夜中发着幽光,吓了她一跳。公仪音这才看清那宫婢面上颇为狼狈,似乎久未清洗过的模样,眼神也有些呆滞。

    傻……傻子?

    公仪音还未回过神来,却见那宫婢的眼中突然出现一种惊恐万分的神情,看向公仪音的模样似乎见到鬼一般,嘴里还念念有词,脚底连连后退,手在空中胡乱挥舞着,似乎很怕公仪音靠近。  “不关婢子的事,不关婢子的事,婢子……无意中……听,婢子实在是怕……凭……饶命……”

    她的语气含糊,声音又忽高忽低,公仪音实在听不分明,勉强才听出个大概来,眼前这个宫婢似乎在害怕着什么。

    公仪音放柔了语气,轻轻伸出手朝她靠近,“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你同我说,你在怕谁?”

    那宫婢却尖叫一声,转身跑了。

    公仪音本欲追上去,却见她似乎对这里极为熟悉,七拐八拐间就溶入夜色中不见了踪影。她只好停下脚步,算算也出来好一段时间,是时候该回去了,不然父皇那里怕是要担心了。

    想到这,刚准备转身,却见方才隐入层云中的月亮渐渐露出了脸,银色月光照在大地上,远处那座宫殿上悬着的牌匾也在月光下变得清晰可见。

    那牌匾颇为破败,覆满灰尘,上面是三个大字:敬法殿。

    敬法殿?印象中似乎对这座宫殿并无印象。

    公仪音嘀咕了几句,越发觉得四周阴森森的实在是可怖,忙急匆匆地顺着来时的路回去了。

    眼见着再拐个弯就能看到沁月湖了,四周也渐渐有了丝竹管弦之声,公仪音紧绷的神经这才松了下来,微微吐一口气,擦掉额上因疾行冒出的汗珠。

    “原来重华帝姬在此处赏景。”她高悬的心才刚放下,身后却又传来一低沉的嗓音,让她禁不住又是一吓。

    公仪音忍住内心的不快蹙眉转身。

    果然,月光下,一袭银色锦袍的宇文渊正站在不远处,唇角含笑地望着她。

    见她看过来,宇文渊抬步近,在离公仪音几尺近的地方顿住,目光灼灼凝视着公仪音,“怎么?帝姬也喜这湖光月色?”

    公仪音惊魂甫定,皱了皱眉不耐开口道,“今晚宫宴是专为睿王而设,睿王不在殿中欣赏歌舞,怎么独自一人跑出来了?”

    宇文渊勾唇笑笑,看向公仪音的那双狭长凤眼中眼波愈发流转,“殿中气氛太过火热,我出来透透气。”他顿了顿,目光在公仪音姣好的面容上游移,“再者,我是特意出来寻帝姬的。”

    他这话说得暧昧,公仪音远山般青黛的秀眉一挑,并不领情,冷凝着面貌道,“睿王这话是何意?”

    月光下,她桃腮芷白,轻笼含黛,姿色天然,看得宇文渊心中微动。

    “方才在殿中,见帝姬似乎对毓清仍有所芥蒂,殿中人多,不便与帝姬交谈。恰好方才见帝姬出殿未归,便想着出来寻到帝姬,再次向你道个歉。”

    毓清?这是宇文渊的字?自己似乎没有同他熟到这种地步吧,他这样大咧咧地报出自己的字是何意?

    公仪音不咸不淡地笑了笑,“睿王言重了,过去的事已过去,我自不会再多做纠结。”

    “如此甚好。”宇文渊点点头,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若不是公仪音早已熟知了他的本性,差点就要被这样温文尔雅的表象所蒙蔽了。

    对于公仪音明显戒备的神色,宇文渊倒也不恼,目光从公仪音面上移到波光粼粼的湖面,语声悠然,“这南齐的景致,果然比北魏要来得精巧些。”

    公仪音脑中蓦然生出些警觉,怎么?羡慕南齐繁华,进而想要挥军南下占领南齐土地?她不动声色地垂了眼帘,“听说北魏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应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吧。”

    宇文渊转头望来,眸中一星亮色,眉一挑,“哦?帝姬当真这般觉得?”

    公仪音微微一笑,岔开话题,“睿王南齐话说得不错。”

    宇文渊略一颔首,“父皇倾慕南齐文化,我自然也有所涉猎。”言语间,竟真对南齐泱泱文化倾慕非常一般。

    可公仪音知道,他这话不过是为了同自己拉近距离罢了。

    要知道,北魏如今分两派,主张汉化派和拒绝汉化派。北魏炎帝虽倾慕南齐汉文化,奈何朝中扶风贵族势力庞大,推行汉化的政策一直阻滞不前。而以宇文渊及其母妃本家霍家为首的一派,正是守旧派的领军人物。

    如今这种倾慕南齐文化的话从他口中吐出,不免有些讽刺。

    公仪音微微勾了勾唇,轻垂眼帘,掩下眼中的不屑。

    “帝姬可会骑马?”沉默片刻,宇文渊又问起一事。

    公仪音摇头。南齐马匹稀缺紧张,便是车撵都是由牛牵拉,她自然没有机会去学骑马。

    宇文渊面露可惜之色,举目看向遥远的天际,“以帝姬的性子,定然会喜欢骑马这项运动的。此次我们使团中正巧有几匹还不错的马,我在建邺还要待一段时间,帝姬若不嫌弃的话,有空我可以教教你。”

    公仪音心中冷笑。“以帝姬的性子”,她与宇文渊不过见过两面,他便摸清楚她的性子了?真是可笑。

    “睿王有心了。”公仪音懒懒道,一副不感兴趣的模样,“我生性怕累怕苦,我看啊……骑马并不适合我,舒舒服服坐车出行才得我心。”

    宇文渊轻笑两声,言语间竟对公仪音颇为纵容,“这倒是。帝姬金枝玉叶,自然无需受这等苦,是毓清思虑不周了。”

    不过,他显然还未死心,略一思索又道,“久闻建邺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