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田园麦香 >

第29章

田园麦香-第29章

小说: 田园麦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一路无话,大家皆没了谈天唠嗑的兴致,许久不曾出来,杨麦香眯着一双眼四处打量着外面的风景,冰冻的泥土小路两边,都是白雪覆盖下的一片,远远望去,全是白茫茫点缀的世界。

    腊月已至,村庄里接连不断的风雪下过后的宁静,皆因着新年的即将到来,而变得喧闹忙碌了起来。

    昨儿个刚过了腊八,王氏熬了一大锅甜香的红豆花生腊八粥,放齐了各种材料,一家子人挤在小小的屋子里,听着外头的风雪飘落声,各自品尝享受了手里糯糯的甜粥。

    早起停了雪,天确还是阴阴的沉着,王氏思忖了一番,总觉着这几日还有场更大的风雪要落,便决定趁早去镇上把年货啥的给置办了,免得后面的日子,万一来个大雪封了路,就不好办了。

    杨麦香在家里闷了许多日,每天除了窝在炕上,真是闲的发了慌,也吵嚷着要去透透气,最后,干脆一窝蜂的熊孩子都带上,一家子出动了起来。

    杨福平年纪稍大了一些,对于逛街买货啥的,也不感兴趣,主要就是过去给自个儿老爹看看摊子,打打下手。

    所以,今儿个杨长生就没喊老二跟着,让他在家歇上一日,杨长林自觉无什么所谓,反倒是吴氏母子俩,听说王氏要去镇上采办年货,也跃跃着想要一起去凑个热闹。

    偏车子的空间只那么大的地方,没法再塞下两个人,便被杨长林一嗓子吼了回去。

    说起小叔杨长林,真是让杨麦香一扫先前对他一无是处的形象,意外中发现的惊喜,他也是身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哩。

    就拿身下坐着的这辆牛车来说吧,从头到尾可都是人家小叔一人的杰作,也无人在一旁搭个手啥的,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摸索捣鼓着做成了。

    虽谈不上多么美观大气,但结实牢固又宽敞,犹记得那日,小叔独自一人兴头冲冲的从后院拖来了木头,敲敲打打的一个上午,真就像模像样的完了工。

    亲眼目睹了他在做活时全程的专注和认真,再加上前回才修好的那牛棚子,两次意外的发现,杨麦香隐隐觉着,自个儿似乎已经找到了埋没在小叔身上的才华。

    事后,在王氏和杨长生的透话中,知晓小叔在木工活上的手艺,竟是无师自通,全靠自个儿的琢磨后,杨麦香更是觉得他在这方面有天赋。

    自那以后,杨麦香便让自个儿老爹在镇上专门,给置办了一套木匠用的家伙事,杨长林得了那些工具,还真就上了心,每天寻着空当,就埋头钻研了起来。

    一直以来,杨麦香都觉得自家小叔头脑灵活,只是性子比较懒散,没个定性,是个让人头疼的主儿。

    但,现在眼瞧着他一日日的,闷头钻研着那些木工活的劲头,果真是兴趣所在,全不似往常三分钟热度的样子,突然就对他生出了很大的信心,兴许以后可以将他往这条路上,引着发展发展……

    城门将近,王氏出声将小儿子叫醒了起来,让他醒醒神,全哥儿睁开双眼,一张小脸上竟是迷糊状,瞧着十分的可爱。

    “闺女,在发啥愣呢?”久坐着不动,王氏双腿有些麻木,抻着动了两下才缓了过来,见杨麦香一副愣怔出神样,便开口问道。

    杨麦香犹自出神,也没大在意,随口脱出说道,“小叔做的这车架子,还真够好使的,结结实实的,也不会让人觉着特别颠的慌。”

    “是哩——,先前谁也没想到,他还有这等的手艺。”王氏接了话道,有些感慨。

    又想起那日车架子做成后,老二那显摆的性子,愣是拉着全家子老小都过来观赏,后来老爷子眼尖,瞧出那车子的木料,就是他们老两口堆放在后院棚子里,存着将来打棺材的木头。

    当即就瞪了眼,也不顾忌小儿子那惹不得的炮仗脾气了,抄起地上的一根断木,就追着杨长林打了起来,口里声声大骂着‘孽子’‘不孝’……

    杨长林估摸着也是自觉心虚理亏,那一日面对老爷子的穷追猛打,也没还手或辩驳,只最后实在被追的急了,才冲着老两口喊了句,“吵吵个啥啊,不就是几根破木头嘛,难不成现在被我用了,你们两个老的,真就发愁以后死了没棺材睡了?大不了以后等天儿好了,我再去给你们寻来补上就是了——”

    话落,杨老爷子和郑氏都险些被当场气的倒了过去,郑氏就是个纸老虎的性子,虽气恼却也不敢发作啥子。

    但杨老爷子却是实实在在的气了个够呛,抚着胸口粗喘着大气,不管不顾的大骂出声,“你个孽障,当初就不该生出了你,天生就是来向我讨债的啊!这木料可是上等的楠木,你去哪儿寻摸去……”

    瞧着他嘴唇都脱了色发了白的样子,显见得这回真是被气的不轻啊,王氏想想自家公爹平日里那雷打不动的性子,几乎就没啥能让他在意的,那日却那般的大动肝火,也不禁忍不住要叹一句,老二忒不懂事了。

    显然,母女同心,杨麦香脑子里方才想的也是那一幕闹剧,此时便禁不住好奇的问道,“为啥咱爷,就为了几根木头,能生出那般大的火气啊?以后咱再给他补上,不就是了?”

    “那可不是一般的木料,上等的楠木,珍贵的很哩,可不像咱村那满山上荒长的那些杉木,松木啥的。这可是有钱都不定能寻得着的东西。

    按理,以咱家以前那条件,肯定是没能耐寻上这恁好的木料,还是你二爷爷家的大堂伯,前些年走南闯北的,从南边拖回了一车的楠木回来。

    你二爷爷跟你爷爷打小就兄弟情深,便匀了一些送过来,做老人的,到了年纪,最在意的也就是自个儿的身后那点子事儿了。

    有了这楠木的木料,甭管旁的,你爷将来怎么说也能风风光光的入土,所以,自打得了这几根木头,就宝贝的跟啥似的,裹得一层一层的,就怕有个闪失。

    却没想到,被你小叔给祸害了……”

    杨麦香听了,心里并不多以为然,按着自家这趋势发展下去,不定将来没多久就过得富了。

    这回老爷子吃了委屈,就自个儿老爹那孝顺的性子,肯定是心里过不去的,还不得到处寻摸了补上。

    又听王氏轻叹一声,悠悠开口道,“唉——,话又说回来,真是难得见着老二对啥事这么上心上劲,要是你小叔这回真把那木匠的手艺活琢磨成了,那也真是好事一件,至少,将来他们的生计也就用不着担心了……”

第六十章 逛街() 
牛车进了城门,到了摆摊的地儿,碰上林有财夫妇俩也正支着摊子,两家人便相互打了招呼。

    寒冬之际,偌大的一条街市上,已经少了很多的摊贩,只剩下几个零零散散的吃食摊子,全不似从前一派热闹的景象。

    时辰尚早,街面上还没几个行人,林有财站在自家的摊子前,拢着一双手在自个儿袖子里,冲着对面的杨家摊子,随意的叹息道,“这天儿真是一日赛一日的寒,冻的人手指尖都不愿伸出来,哈口气出来都能立马变成冰茬子——”

    王氏一边手脚麻利的帮着丈夫支着摊子,一边随口接着话茬扬声应道,“谁说不是呢!瞅这阴沉沉的天儿,估摸着得有场大雪要落了哩。林兄弟,最近生意咋样啊?”

    “托你们的福,比往年的光景好了不知许多。对了,就这两天,还得麻烦杨大哥给多带两罐油辣子。这天气一寒,那油辣子可是走俏的紧,上回的那一罐,都没用上十天的时间。偏缺上半天都不行,现在我这小摊子,可都指着那东西揽生意呢……”

    这个时辰,估计也没有客人光顾,林有财晃悠着走到了杨家的摊铺前,见他们一家子都在忙着支摊子,偶尔也帮着搭把手啥的。

    杨长生自是不会拒绝,爽快的应下了,王氏见摊子已经支好,便拉着一双小儿女去逛街办年货,独留下大儿子帮丈夫守摊。

    林有财的媳妇江氏,听说王氏要去逛街,也立即来了劲,跟自个儿丈夫报备了一声,便匆匆脱下围兜抹了把手,一起去了。

    其实,按着日子数,现在离着过年还有些时日,所以,一应肉类蔬菜啥的,都还不是采办的时候。

    王氏这回过来,主要就是为了一大家子过年的新衣,新鞋,顺带着买些孩子们吃的干果糕点啥的。

    江氏也想给自个儿丈夫和闺女扯身新布,于是,一伙子人,头一个目标,便是冲着那布庄去了。

    女人天生对于吃穿打扮,就有股子灭不去的热情,王氏和江氏两个,一进了布庄,顿时就精神头十足。

    满目琳琅各色的布匹,拿眼扫过一遍还不够,店里的伙计是个绝对会来事的主儿,热情的招呼过后,见着王氏两个左瞧右看的,似是拿不定主意,便十分熟络的引导帮着挑选了起来。

    一一问清了,帮谁置办,年纪多大,身高几尺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小伙计迅速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并推荐了几匹时下比较流行的布样,当然都是针对了王氏两个的消费水平的。

    那全程带笑式的服务,耐心十足的性子,真是看得杨麦香站在一边,都禁不住啧啧咂舌,心里头忍不住感叹,这古代的伙计素质可比现代的某些营业员强多了。

    最后,在小伙计的热心建议下,王氏给杨老爷子老两口,分别各扯了几尺墨色和暗红色棉布,置办一身的衣裳是足足够的了。

    对于这一点,王氏向来都做的很好,虽跟两个老人之间存了些恩怨,但为了自个儿男人的面子,却从不在这些物质上面克扣。

    逢年过节的一应衣裳点心啥的,从没有过二话,都会主动置办的好好的,让杨长生提了过去。

    不得不说,也正因为王氏在这方面做得向来无从挑理,所以,杨长生才会越发心生愧疚,认定了自个儿媳妇是个贤惠明事理的人,一天天的,心才会偏向于这头。

    又给杨长生和大儿子挑好了适合他们的颜色,而杨麦香则是自个儿选中了那粉色碎花的,打算做身秀气的小棉袄,小福全有样学样,也非要自己个儿挑,选了那嫩青色的。

    江氏挑挑选选的,也给自家一家三口挑好了适合的布匹扯了。

    待到小伙计殷勤的包好了二人挑下的布匹,等着客人掏钱结账的时候,杨麦香才发现,这大半天的忙活,王氏居然把她自个儿独独给忘了。

    “娘,你咋忘了给自个儿挑个色儿了?”

    事实上,王氏也不是忘了,只不过多年来勤俭持家惯了,舍不得多花那几个钱罢了,“娘今年刚入冬的时候,才做了一身新袄子,也没穿上几回,过年前洗洗干净,穿上也够体面了,就不花那冤枉钱了。”

    杨麦香哪里肯依,硬是自个儿做主,给王氏挑了那藏青色的,扯了几尺,回过头看着王氏那满脸心疼不赞同的模样,发了狠道,“娘咋这样搞独立呢,全家人都有,就偏你没有。这是要我们穿着新衣裳,都高兴不起来啊——”

    瞧着闺女那故作发狠的小老虎样,王氏忍俊不禁,口里虽不住的念着浪费啥的,但嘴角的笑意却迟迟都合不拢的。

    许是女人天生就有那购物的欲望,这不,原本说好了,只是扯些布,再去干货铺子买些花生瓜子啥干货就走人的,现在王氏两个却是一家家的铺子进去逛了。

    两人平日里家里摊上的忙个不停,都没啥消遣的娱乐时间,此时就爱逛个热闹,偏都还是啥舍不得花钱的主儿,二人一拍即合,多是只看不买。

    最后还是王氏觉着这般空看有些没趣,干脆想着把家里过年要用的对联,炮仗啥的,都提前买了。

    杨麦香姐弟俩陪着这两个,爆发了强烈逛街欲望的中年妇人,逛了将近一个上午的时光,这才罢了,中途王氏还不忘买了根糖葫芦哄哄小儿子。

    回到各自的摊子,杨麦香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就不愿动弹,看着王氏两个到现在,都还能有精神凑在一块,热烈的讨论着她们的战果,真心不得不佩服了起来。

    临到中午的时候,果然如了王氏所言,飘飘扬扬的开始落起了雪,且越下越大,瞅着似要有暴雪将下的趋势。

    林有财好心的提醒道,“杨家大哥,嫂子,估摸着这场雪且得往大了下哩,你们离得远,还要走山路,要不现在先收拾了回去吧,免得到时候路不好走——”

    杨长生有些犹豫,这一上午的时间,还没做成多少买卖呢,按着往常,都是下午的时候,生意更多一些,现在就收摊回去,难免觉得有些可惜。

    ------题外话------

    今天周日,跟朋友出去疯玩了一场,累啊……

第六十一章 少年() 
杨麦香四处扫了扫,凛然的狂风,嚣张而又恣虐,吹得人眼睛都没法睁开,鹅毛般的大雪越飘越多,街面上的行人纷纷都跑散了回去,一忽儿的功夫,除了几个还在坚持摆摊的摊贩们,几乎见不着啥人了。

    长长的街面空荡荡一片,眼瞅着这样的情形,就算勉强支着摊,估计也没几个生意了,当下就想劝自个儿老爹收了东西回去。

    突然,白茫茫视线下就出现了一个蜷缩的身影,在这寂寥的大街上,显得尤为突兀。

    杨麦香眯着眼睛看过去,似乎有些踉跄,顶着风雪摇摇晃晃的,没一会儿,可能是撑不住这寒风的迎袭,颤抖着身子缩到了墙角下去。

    不知怎的,看着这一幕,总觉着那身影瞧着颇有些凄惨,杨麦香猜想,许是个穷困潦倒的可怜人吧,扯了扯王氏的胳膊,“娘,你瞧那边墙角下那人,咋大雪天的,不找个屋躲躲哩。”

    王氏素来心软,顺着视线看过去,果真瞧见一个孤零零的身影,立马就起了同情之心,“唉——,准又是个可怜人,这恁大的雪,还不得冻死了,估摸着是饿坏了,走不动道了。

    也不晓得是遭了啥子难了,落到这个地步。旁的咱也做不了多少,闺女,咱给下碗热腾腾的粉丝端过去吧,瞧瞧他还能不能救了,要还能吃下去,好歹身上能够多点热乎气。”

    杨麦香凝视着远方,茫然的点点头,转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